古瓢舞

古瓢舞

這種舞蹈叫做“給哈舞”,也稱古瓢舞,古瓢之家鄉 送隴村。琴的面板有音孔,有的乾脆在面板上留些空隙作音孔;一根音柱兩根弦,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鳴箱內;古瓢琴的弦用牛皮絲做成,弓絲用棕絲做成,為了增加摩擦力故在旁邊加一些松油,古老古色古香,又因為諧苗音,所以叫古瓢。“給哈舞”是苗族同胞們一種古老的漁獵生活真實遺留下來的舞蹈形式,有古瓢琴伴唱,當地苗族同胞逢年過節和勞作之餘都要盛裝起舞。舞步為一步一頓,兩手插於腰內側,隨舞步上下擺動。舞場以拉古瓢琴者為中心,女性圍於內圈,男性圍於外圈,邊歌邊舞。舞步單一而舒緩,配以女性盛裝,顯得古樸、典雅而大方。這是貴州省黔南和黔東南苗族的一種傳統舞蹈樂器,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片區和丹寨縣的雅灰鄉送隴村、南皋等地區的苗族村寨,尤其是送隴村,傳承與保留較為完整,從七八歲的小孩到年過半百的老人,幾乎都會跳這種舞。(圖為身著百鳥衣正在拉古瓢的古瓢傳承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瓢舞
  • 別名:給哈舞
  • 性質:幾乎都會跳這種
  • 屬性:傳承與保留較為完整
舞蹈形式,使用道具,歷史淵源,文化榮譽,

舞蹈形式

大多在每年農曆四月上旬的趕狗場和豬場以及新谷節(一般為農曆九月十日)進行。古瓢舞用古瓢琴伴奏而得名,古瓢琴用桐木雕成,狀似家用水瓢,琴的面板有四個音孔,一根音柱,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鳴箱內,古瓢琴既是男青年們舞蹈時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唯一伴奏樂器,古瓢舞,一直是圍著圓圈跳,由兩個男子拉古瓢和四個以上的姑娘一起跳;更多的是人們圍成兩圈:年長的、小伙子們在外,手持瓢琴邊拉邊跳;姑娘在里,踏著“踩歌堂”的舞步,時而順時針方向旋轉,時而逆時針方向移動,兩膝蓋微帶顫動。不論舞步怎樣變化,姑娘的手始終是兩肘彎曲架在胸腹前不停地上下左右移動。舞步的變化是根據音樂的變化而變化,有二拍子、三拍子、五拍子、七拍子的,節奏是2/4、3/4的不規律組合,節奏多樣,當到人很多時,小伙們就使出絕技,拉出花樣琴聲來,成為一個喜慶的潮點。主要動作是聽著節拍跳的,花樣都是古老原生態舞,有跳圓、格呆(踩步)、格吊(前後左右轉)、格覽(踩二胡路聲調)、拚向(模仿鬼跳舞)、回舞(走5步退3步)等等。
圖為送隴村古瓢舞圖為送隴村古瓢舞

使用道具

丹寨縣的苗族“給哈舞”俗稱“古瓢舞”,現僅存於丹寨縣東南面的雅灰鄉送隴村,源於紀念洪水滔天之後倖存的葫蘆兄妹。“給哈舞”至今已延續七十二代傳人。“給哈舞”為苗語音譯,以古瓢琴伴奏得名。古瓢琴用桐木雕成,狀似家用水瓢(略長)。琴的面板有音孔,有的乾脆在面板上留些空隙作音孔;一根音柱兩根弦,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鳴箱內;古瓢琴的弦用牛皮絲做成,弓絲用棕絲做成,為了增加摩擦力故在旁邊加一些松油,古老古色古香,又因為諧苗音,所以叫古瓢。古瓢琴的製作都是男子的事,他們取一段材質好的桐木木,畫上一條中軸線,用工具將木材掏空,砍去多餘的部分作琴把,蓋上一塊木質作面板,琴身像瓢狀。
古瓢舞古瓢舞
古瓢琴既是男青年們舞蹈時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伴奏樂器。而蘆笙也是苗族同胞的最喜愛的樂器之一,跳古瓢舞的同時,當然也少不了蘆笙與蘆笙舞,於是,古瓢舞與蘆笙舞輪換表演,表演地點在寨子內的跳月坪或寨邊的空曠草坪,古瓢舞與蘆笙舞輪換表演。苗寨同胞從五、六歲的小孩到年過花甲的老人,幾乎都會跳這種舞。古瓢琴既是男青年們舞蹈時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伴奏樂器。而蘆笙也是苗族同胞的最喜愛的樂器之一。

歷史淵源

古瓢琴藝術是貴州省丹寨縣東南部雅灰鄉境內苗族村寨源遠流長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相傳,古時候,苗族村寨每逢年過節都要舉行熱鬧非凡的民間傳統娛樂活動。富裕的人家從山外買來蘆笙,歡歡喜喜地又吹又跳。貧寒的人家則無錢買蘆笙,無以娛樂。在送隴,有位貧寒老人琢磨來琢磨去,將泡桐木的一頭挖空成舀水瓢狀,上蒙一塊薄薄的泡桐木板作琴面,另一頭削成琴柄,用構樹皮搓成粗細相同的兩根繩作弦,把弦的兩頭分別固定在琴柄和琴面之上,以小竹條或棕絲作拉弓。簡易的琴弦製成後,試拉奏,琴發出“格隆隆,格隆隆……”的悅耳聲來,興高采烈地拿到寨子的壩上去演奏,引來了寨子上的男女老少,歡天喜地圍著他跳起來,並詢問發出“格隆隆,格隆隆”聲音的這種樂器叫什麼名稱時,老人以樂器發出“格,格”的聲音為名,以似舀水瓢狀為形,稱為其“格哈”。從此,送隴等地每逢年過節便興起跳“古瓢琴舞”來。古瓢琴藝術也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下來,流傳至今。村寨的文化特色:1、節日有棕子節(在農曆4月份的第一個或第二個兔場天);新米節(農曆9月份的第一個或第二個兔場天)。2、服飾有男式白鳥衣,女是式白鳥衣。4、歌舞包括:蘆笙舞、古瓢舞。送隴村下步打算是,搞好開發民族旅遊發展。
送隴古瓢舞送隴古瓢舞

文化榮譽

“給哈舞”已列為2012年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於苗族在歷史上的長期遷徙和流徙,因而給哈舞也幾乎失傳。清朝後期和民國初期苗族各支系都保留有給哈及給哈舞,但後來逐漸被蘆笙所取代。現居住在貴州黔東南丹寨縣雅灰鄉送隴村以及周邊地區的這支苗族支系,長期居住在深山裡,沒有與外界交往的條件,也沒有其他娛樂樂器和舞蹈,因而倖存保留了下來,成為時代流傳的民間藝術魂寶。作為後人的我們要繼承與發揚始祖留下給我們的這份藝術,將之永遠延續千秋。
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堅持的動力,將之流傳,讓更多人所了解和共享這一優秀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