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筆記

古玩筆記

《古玩筆記》是由齊州三爺創作的小說故事集,通過講述一系列關於老年間收藏古玩玉器的傳奇故事,揭秘古玩界的收藏禁忌,展現舊時世俗社會的市井百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玩筆記
  • 作者:齊州三爺
  • 類別:小說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 頁數:248 頁
  • 定價:39.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2015560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華夏千年,傳承有序,古玩無聲,道載無形。
有道是:
有人忘廉恥忘道義,有器記故事記忠誠。奇談怪論終須滅,天道有恆守虔誠。
道不盡悠悠中華故事,說不完人心貪嗔慾念。
縱使當今,神不在,鬼不在,
不阻先人,寫傳奇,留傳奇。

內容簡介

從久遠的古玩玉器故事中,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悠久的歷史中,領略舊時代的風土人情。
透虹仔過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見識俗世的市井百態。
此為小說故事集。這是一系列講述古玩玉器的故事,作者以真實感十足的手法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個形形色色人物形象和市井百態,以及傳承有序的華夏傳統文化與對時代、人生的思考。很有前清民國年間的風貌。此書包含三個獨立故事。分別為海螺記、扳指記、佛頭記,都是以古玩為線索,講述老年間流傳下來的故事,其中有古玩收藏的禁忌、也有人性的搏鬥,充滿了傳奇龍閥凝色彩,通篇京味十足,寓意深刻。

作者簡介

齊州三爺,本名李揚;生於齊魯大地,泉城濟南。作品多次在國內各知名雜誌和網路發表。擅長以輕鬆幽默風格暢談歷史和老年間的傳奇故事,對棕己燥嘗老年間各種行業、舊民俗生活和家長里短頗有研究,用小人物的生活百味、悲歡離合,折射大歷史的波譎雲詭以及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和傳統優秀道德的傳承。作品風格多變,行文幽默詼諧、淡定從容、厚重大方、流暢通俗。
中篇小說:《父親》、《青梅》、《釵頭鳳》匪海汗和短篇小說《采白夜分手季》等作品。
長篇作品:《日本近代多囂張》、《古玩筆記》等。

目錄

爺爺的爺爺在老年間是開當鋪的。
在老年間,古玩、當鋪不分家。
因此,爺爺積累了很多關於古玩的傳奇小故事,小時候,聽他講過不少,其中奇奇怪怪光怪陸離的甚多。
為此,我把每個故事都大概記載了下來,現在,說給大家聽聽。
您要是問我這些事是真是假,各位,實話說,我也不知道。
但是,老年間北京有句俗話——有些事您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
法螺記
故事,發生在1921年的北平。
老年間,北平的古玩鋪子分好幾種,比如家喻戶曉的琉璃廠海王村,是全國最大的古玩銷售場所,南北薈萃、山珍海寶無所不有。
那當兒,古玩鋪子跟現代商業的分工細作一樣,並不是每個店裡都聚集著一堆金銅佛像、古玉珍瓷、古書古畫、絲質繡品、寶石翡翠的。
而是各有千秋,各有絕活兒。
扳指記
這個故事說的是清朝光緒年間,具體哪一年,太久遠,記不住了。
說的是山東臨清州,有個人叫劉安生。他爹,是原先臨清的一個武官,做到把總。
臨清嘛,是大運河出河北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碼頭,在康乾盛世那當兒,這裡是商鋪林立,五行八作秦樓楚館遍布林立,就是遠在乘櫻項江南一帶的大商人,也得到這裡來做買賣,端的是個花花世界,被稱為“小南京”。
無論是康熙爺六下江南,還是乾隆爺南巡六次,都是打這裡停靠御舟。因此,各衙門和街面上,建築也是乾淨嚴整。
可後來白蓮教大起義,加上江南鬧長毛、北方鬧捻子,大清國國事日衰,朝綱不振,曾文正公橫空出世,帶領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諸位大人,使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平定長毛及之後的捻軍起義,氣息奄奄的大清國,才又延續下去。
佛頭記
民國五年(1916年),正是袁大總統在他那個不成器的大兒子和一群蠅營狗苟的馬屁精們鼓譟勸進,雄心勃勃鬧騰著要登基稱帝,重登大寶,君臨天下的時候。
北平城裡被這些大大小小狗屁顛上趕著勸進的官員們鬧得天翻地覆,轟轟烈烈,不僅政事堂里不少人成天聒噪,軍警憲特和文官們中那些希圖富貴榮華的馬屁官兒更是歡天喜地,大把的銀圓和鈔票撒出去,組織了各行各業的人,什麼妓女勸進團、叫花子勸進團、洋車夫勸進團,成天在大街小巷嚷嚷著馬屁文人們寫的那些狗屁不通的文章,叫囂什麼共和不利於中國啦,什麼君主是中國的傳統啦,什麼大英帝堡獄慨虹國和日本帝國之所以富強,是因為有國王和皇上啦。
無論是康熙爺六下江南,還是乾隆爺南巡六次,都是打這裡停靠御舟。因此,各衙門和街面上,建築也是乾淨嚴整。
可後來白蓮教大起義,加上江南鬧長毛、北方鬧捻子,大清國國事日衰,朝綱不振,曾文正公橫空出世,帶領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諸位大人,使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平定長毛及之後的捻軍起義,氣息奄奄的大清國,才又延續下去。
佛頭記
民國五年(1916年),正是袁大總統在他那個不成器的大兒子和一群蠅營狗苟的馬屁精們鼓譟勸進,雄心勃勃鬧騰著要登基稱帝,重登大寶,君臨天下的時候。
北平城裡被這些大大小小狗屁顛上趕著勸進的官員們鬧得天翻地覆,轟轟烈烈,不僅政事堂里不少人成天聒噪,軍警憲特和文官們中那些希圖富貴榮華的馬屁官兒更是歡天喜地,大把的銀圓和鈔票撒出去,組織了各行各業的人,什麼妓女勸進團、叫花子勸進團、洋車夫勸進團,成天在大街小巷嚷嚷著馬屁文人們寫的那些狗屁不通的文章,叫囂什麼共和不利於中國啦,什麼君主是中國的傳統啦,什麼大英帝國和日本帝國之所以富強,是因為有國王和皇上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