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河道獅子舞

古河道獅子舞

古河道獅子舞是山東省廣饒縣花官鄉的傳統舞蹈。起源於清朝初期。三百多年來,代代相傳,經久不衰,富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形成了“江北獅子”的獨特一派。 古河道獅子舞的道具有繡球、獅頭、獅衣等,件件都是自己製作。演出可分舞台演出和場地演出兩大類,玩法上有雙獅、三獅、·四獅、五獅同舞,雌雄獅對舞或一幼獅混於其間的鬧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河道獅子舞
  • 流行地區:山東
  • 特色:傳統舞蹈
  • 起源:清朝初期
起源,歷史,製作,繡球,獅頭,獅衣,玩法及種類,站,翻,擺,撓,搶,抖,滾,甩,分類,歷史地位,舊時,今後,

起源

花官鄉古河道“獅子”年代久遠,據村中老人們講,可追溯到清朝初期。
滿清入關定鼎北京之後的某一天,來了位“老僧人”病倒在古河道廟裡,神志昏迷,氣息奄奄。被村民發現後,請醫抓藥,送湯奉飯,熱心照料,待如親人,老人轉危為安,漸漸康復。老人病體痊癒之後,非常感謝村民的救命之恩,讚賞這扶危幫困的淳樸民風,又發該村有尚武的愛好,就住了下來,為酬謝治病救命之恩,逐將一生所學武術傳授給了該村練武之人。該村武術經老僧指教點撥,成了正統少林門派。幾年之後,老人見弟子們武術日臻嫻熟就雲遊他鄉去了。既沒留姓名,也不知家居何地和因何出家,只知是少林弟子。關於他身世傳說頗多:一說是明朝提督(武職官員);一說是闖王李白成起義軍將領。明亡後,便埋名隱姓出家當了和尚,後又到處避難,來到古河道村病倒廟裡被村民相救。老僧人報恩教武,使該村武術聞名遐邇,很多練武之人不斷來此尋師訪友切磋武藝。該村人熱心接待,.本著來者歡迎,能者為師,很多武林高手,雜耍藝人慕名而來,念念不忘,留連往返。逢年過節,他們看到除去練武打把式之外,別無慶賀節日的“玩藝”,便傳授給該村獅子舞

歷史

300多年來,古河道村獅子舞越玩越精彩,技藝越高超,在演出功能、動作、道具、順序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進和創新。功能上,在舊社會,被人雇去出大殯、拜年及為廟會助興;新中國成立後,獅子舞作為一種民間文藝演出形式,受到民眾歡迎。他們每年參加縣裡民間藝術調演,並多次獲獎。動作上,由小(單)撓癢發展到大(雙)撓癢,由跳方(長)桌到跳獅子,奪球的獅子個數由2個增加到10個,總體動作數量增加到走、站、翻、跳、擺等10餘種。道具上,獅頭的長鼻子變為短鼻子,獅毛由過去的老山羊的長毛貼頭、縫衣麻到現在的紅綠色絞絲。演出順序上,為在短時間內吸引觀眾注意力,將場面熱鬧的打滾、奪球、擺頭、跳獅子、撓癢等動作調整到開場之初。
一百多年以來,獅子舞共經歷了3代。20世紀初至20年代,以張明典、張明禮為代表;20世紀30年代-70年代,以張鴻文、張鴻祿、張其元、戴杏梁為代表;20世紀70年代至今,以戴杏柱為代表。
傳承的問題不是很大,目前已經在勝利油田培養起了2支隊伍,現在,村里常年活動著一支14人的隊伍,我也在市海河國小教著24個學生。傳人不用擔心,只要用心專門訓練半個月就能學會。對獅子舞未來的發展,第三代傳人戴杏柱很有自信。

製作

繡球

用0.4厘米厚、0.8厘米寬的長竹條盤成直徑30厘米的三個圓圈,按照西瓜形均成六棱圓球狀,中間再箍一竹圈,竹條上纏繞紅繩, 以不露竹條為度,最後再繫上紅綢子即成。一球領一獅,或領兩獅。

獅頭

用膠泥做一個泥塑獅子頭,涼乾後先糊一層毛頭紙,再糊幾層牛皮紙或高麗紙,約0.5厘米厚,乾後把泥胎搞碎取出,修理好咀、眼、耳、鼻等部位,進行油漆彩繪,安裝眼球、下頷,使其能做瞪眼、張咀等動作。頭底部用寬5厘米、厚0.6厘米的薄柳木板圓圈附內, 以利手拿獅頭表演,頷下垂一踢胸。頭頂系紅(雄)綠(雌)綢子順耳垂於頸下。

獅衣

過去用白粗布今用白細布縫製,可容納頭、尾兩人表演之用。縫土。一撮撮密密麻麻的獅毛(過去用老山羊的長毛貼頭、縫衣,今用梳理好的20—25厘米長的麻作獅毛),縫好獅衣、獅腿後一塊染色,用羊毛時染黑色,今染杏黃色。表演時二人披獅衣,穿獅腿,獅爪覆蓋腳面。頭人舉獅頭兼做瞪眼、張咀、含球之動作,尾人腰系擺尾巴的鐵絲兼做搖尾動作。
另外,還有獅脖子上的項鈴。用5厘米寬、3米多長的熟牛皮條做成一個能甩鈴的大項圈,上系16個茶杯大的銅鈴,中間垂一個碗口大的紅纓,表演起來美觀、威武、鈴聲高吭、悅耳。

玩法及種類

獅子舞有雙獅、三獅、·四獅、五獅同舞,雌雄獅對舞或一幼獅混於其間的鬧舞。初時只是摹擬動物做一些簡單動作,經歷代藝人們潛心研究、學習、,創造,動作越來越多,主要概括為走,站、翻、跳、擺,撓、搶、抖、滾、甩10種。走:名日跑獅子,實則是走。二人一獅,踏著“咚咚嗆、咚咚嗆,咚嗆咚嗆,咚咚嗆”的鑼鼓點繞場,轉圈、打場子或表演“十字大串花”、“剪子股”、“步步高”、“盤長字”等花場圖案,是獅子舞的基本動作。

獅尾人抓住獅頭人的腰,獅頭人跳起亮相,獅子成站立狀。

即獅子大翻身。獅頭人左腳一跺送信號給後尾人,後尾人就知道是向左翻身,兩個統一行動,翻身後一塊站起抖毛、擺尾。
跳:即跳獅子和跳桌子。跳獅子是:雌雄獅頭約好誰臥誰跳,—只臥於地上,另一隻擺尾、搖頭、瞪眼後跳起躍過臥獅。跳桌子有方桌、條桌之分:跳方桌是獅子跳上方桌做一些撓、擺、抖等動作;跳條桌是獅子緊跑幾步跳過桌子去。

即擺頭、擺尾。擺頭分小擺頭、大擺頭。小擺頭是獅子自己做擺頭動作;大擺頭是兩隻獅子對臉統一做擺頭動作,獅頭人舉獅頭由下經左或右方而上,再向下掄圓配以晃、搖、抖動作,並急速跳向相反方向,抖毛、甩鈴。擺尾:後尾人拉動腰間鐵絲配合獅頭表演而做擺尾動作。

即撓癢。有小撓癢大撓癢之分。小撓癢是獅子用咀或腳自己撓癢;大撓癢是兩獅相互用咀撓癢。

領獅者將球拋向空中,落下時兩獅搶球,搶不著落到地上時,兩獅用咀去搶(實為頭人手抓)。

即抖毛。翻、滾、撓、擺、站後都有抖毛的表演,技藝精者全身的每一撮毛都能抖動,恰似活獅一般。

獅子翻身一個為翻,連續翻兩個以上者為滾。二是滾繡球。雄獅含球在雌獅身上滾動和球在雌獅身上自己滾動(後尾人中獅衣內抓球表演)。

即甩項鈴。擺頭、撓癢、走花場都有甩鈴表演,使項鈴最大幅度的左右甩開,鈴聲清脆、悅耳。打場子、串街多用此動作。

分類

演出可分舞台演出和場地演出兩大類。演出時獅子臥於地上舞台演出時臥於中幕後),領獅者扮一戲劇中的小武生,手持雙繡球“跟頭”上場,打一趟叫“槍皮”的武術拳腳動作,緊接著朝臥獅跺腳、.舉球、抖球喚起獅子開始表演,獅子起舞后領獅者暗退場。只有在表演搶球時由領獅者拋球,表演跳方桌、跳條時領獅人先示範給獅子看,啟發獅子學著跳,完成表演項目。
舞台面積小表演受限制,只宜做“十字串花”、“剪子股”這樣的小型圖案表演,中間或之間插演以上翻、滾、撓、擺等動作,既有一般場地花樣圖案,又有精彩動作表演。場地地方大多做“步步高”、“軲轆錢”、“盤長字”、“丫丫胡蘆套盤長”這樣的大花場,過去趕廟會、出大殯人如潮湧,擁擠異常時,先由武術隊打開場子後獅子隊再表演,或武術隊在四周表演, 中間舞獅子。武術隊一般表演刀、槍、劍、·戟、鞭、拐、棍、杈等器械,對打或單練,發揮了該村練武的特長。
過去,晚上演出還有生小獅這個節目。雄獅含繡球在雌獅身上滾動後,球再在雌獅身上自己滾動以示母獅被公獅“戲”了,逐漸步履蹣跚、行動遲緩有懷孕之態而臥於一邊,雄獅則加緊表演精彩動作,然後去吻雌獅,雌獅很艱難地繞場一周(後尾人抱小獅)臥地後,生下一小獅子(由小孩扮演),觀眾非常驚奇。原來母獅臥地雄獅表演精彩節目吸引觀眾注意力時,趁機將藏於觀眾中事先扮好用大衣裹蓋著的小獅子送入母獅體內的。小獅子出生後,由母獅呵護,進行舔、吻、拱等動作,小獅子則抖毛、搖擺尾、翻身、欲站、學步表演的維妙維肖,深受觀眾喜愛。

歷史地位

舊時

舊社會,古河道“獅子”每逢荒年旱月,就外出賣藝度荒。平時也被人雇去為大殯演出和參加春節“拜年”及為廟會祝興活動如:參加了陳官鄉北戶村張成訓(鼎新鹽業公司經理)、生金村李振東之父、丁莊鎮尚道村姜老八、石村鎮寨村的元順、銅城、和順等商號及東劉、韓疃、杜疃和博興縣劉官、許李、利城、毛道、閆坊鮑家的大殯演出,也參加了本村娘娘廟及大桓台大仙廟、碑寺興國寺、李樓青龍寺等周邊廟宇的香火會祝興活動,每逢大小豐收年景的春節,為本村、鄰村或作為友好使者到關係好的村演出,名日“拜年”。經常去本縣的馬疃、五北西、陳官、斜里巴及博興縣的劉官莊等村演出,增進了友誼,力口強了團結。頂獅包的張永亭、張鶴亭表演的非常逼真,享有“活獅子”之稱的美譽,深得觀眾的歡迎。
1946年“清明”,是解放後農民的翻身節,土改後的農民歡欣鼓舞,心情歡暢, 自發的組織起來糊獅頭,縫獅衣為慶賀翻身節演了10多場。9月,為張楊村農救會長“楊在山烈士追悼會” 演出。1949年lo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此多場演出。建國後第一個陽曆年也貼春聯、放鞭炮、舞獅子歡度元旦。
建國後,古河道獅子表演隊作為花官鄉代表隊年年參加女民間藝術調演,並且次次獲獎。也經常到外地水利建設工程工地慰問民工。2000—2002年作為縣代表隊在東營市新世紀廣場參加市元霄節民間文藝展演,受到了領導和觀眾的好評。勝利油田管理局成立之後,古河道獅子隊多次到運輸總公司、油建大隊、供水公司等單位演出。1974年,該村的舞獅老藝人張其元、張鴻祿、張鴻文被油建一部請去傳授舞獅技藝和獅頭、獅衣等道具的製作,使其在勝利油田辦起了第一支獅子表演隊。1994年秋,勝利油田勝大集團糧油加工廠為慶祝建廠五周年和元旦,請去該村藝人戴杏柱傳授獅子舞,連續兩個冬季,為其培養了一支16獅、50餘人的大型獅子表演隊,每次參加調演均受到表彰獎勵。

今後

改革開放後的1980年,作為花官公社代表隊去縣城參加調演後,被縣城周圍村莊請去演了20多場,每到一處觀眾如潮,擁擠—汁常,該村藝人們萌生了巡迴演出的念頭。1984年冬,張懷貴、李西金等12人集資辦起了獅子、雜技表演隊,除在本鄉、鄰鄉村莊演出外,還到了臨淄、壽光、青州、 昌樂、安女、濰坊、昌邑等地巡迴演出。1986年秋,張同慶、張永貴等28人自籌資金製做了圍棚和舞獅、雜技、氣功、魔術的一應道具,在廣饒縣、東營區、墾利縣各集鎮物資交流大會和村莊演出,場場爆滿,直到大棚容納不了為度。所到之牡民眾爭相觀看, 以睹醒獅風采,有的觀眾連看數場而樂不知疲。
古道西村的領導幹部和民眾非常珍惜這一優良傳統,演員們在繼承傳統表演動作外,繼續學習研究、創造新的動作,提高演出質量。舞獅子的鑼鼓點,在“清堂閣’’的基礎上,為配合獅子各種精彩動作,溶進了京劇鑼鼓的“沖頭”、“次鞭”、“四擊頭”等鼓點,使獅子舞這一古老的優秀的傳統藝術再放異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