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武者

武者即習武之人,修其心志,養其氣息,練其肌體,升其精魂。武者以古之練法,合今之科學、技能,此稱古武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武者
  • 簡介:修煉武術的人群
  • 介紹:修其心志,養其氣息
  • 境界:後天先天金丹元嬰分神合體
古武者,境界,修真方法,內功心法,

古武者

武者即修煉武術的人群,武術具有明確的體育屬性,當今武術主要包含的社會哲學、中醫學、倫理學、兵學、美學、氣功等多種傳統文化思想和文化觀念,都是注重內外兼修的體現,諸如整體觀、陰陽變化觀、形神論、氣論、動靜說、剛柔說等等,逐步形成了獨具民族風貌的武術文化體系。
它內涵豐富,寓意深,既具備了人類體育運動強身健體的共同特徵,又具有東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學性和藝術性,較集中地體現了中國人民在體育領域中的智慧結晶。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東方的民族文化光彩。因此,從廣義上認識,武術不僅是一個運動項目,而且是一項民族體育,是中國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一宗寶貴文化遺產。
古武者就是指現代為繼承古代武術文化,為保存古代武術學家的智慧結晶。

境界

武者的境界劃分基本是一樣的,即:後天----先天-----金丹-----元嬰-----分神-----合體-----度劫-----大乘
每個層次分三個階段,即:前期、中期、後期。
一般古武者練到後天后期就到達頂峰了,很多人都卡在大圓滿階段,但也有一小部分天資過人的可以練到先天后期。先天可以真氣外放,也叫先天罡氣外放,可以無視一般子彈。
先天大圓滿是凡人的的重要過度階段,很多人都無法跨過去的門檻,無法突破到金丹境界,如此武者之路就到頭了。古武者是修命不修性,也就是煉精氣不修神。
命的術語是指“元精”、先天之精,武者認為下丹田是是儲存真氣元氣的地方,而道家則認為是三丹田生儲元精之所;性的術語是指“神”、“元神”,即先天思維、先天意識、潛意識、下意識,道家認為上丹田是元神之居所。
先天大圓滿的古武者數目極少,其中會有極少的一小撮古武者改為修性,或性命雙修,踏入修真界,進入金丹-----元嬰-----分神-----合體-----度劫-----大乘的境界,最少幾十年到幾百年時間,同時修真可延長壽命。

修真方法

主要是煉外丹(服食)、煉內丹(精、氣、神),所以有金丹大道一說。
中華從上古至今有八十餘修真門派, 流傳至今多已沒落,解放後,修真界以全真教分支[龍門派]及[正一派]為目前最大的兩個門派,其它如武當三豐派,華山派等等二十餘家現存於世。
根據門派不同, 所持論調各不相同,每個人的情況又不同,功法亦千變萬化。
世俗修真門派以[東派] [西派] [南派] [北派] [中派]劃分。隱世門派為[古仙派]。(古仙亦有分別,此處不便多述)
簡而言之,修真方法無人引路不可私自修習,否則後患無窮,如今慕仙之士也要防止上當受騙。
其實修真者是恆古以來就存在的,可追溯到最早的三皇五帝時期,所謂修真不過是按照一定的方法來引導外部能量入體,有目的的錘鍊自已的肉體,以達到遠超普通人類的身體強度的目的。另外許多現存的大門派都有自已的心法,在修行的時候更多的是去體悟天道至理,讓自已的精神力十分驚人,練至大成時據說可以脫離肉體,並且能夠在觀察事物時不用視覺,聽覺,觸覺,而是用其強大的神識去探索的。
修真,比如說道士就是修真,修煉內丹術,內丹術從修煉腎水精氣起步,然後再結丹,丹有小丹,中丹,大丹之分,結大丹的時候稱為”五氣朝元”,然後粉碎丹氣,凝神煉嬰,元嬰修煉成功過後,就已經是半仙之體了,有人說元嬰有形,有人說元嬰無形,我估計元嬰應該是無形的,指的是返回”嬰兒”(即無損)的境地 也有修煉其他的,比如說劍仙 劍仙之道,修煉肺宮金氣 ,再轉入離宮,玄火鍛鍊九天神劍 直到離宮”劍芒”鑄就,然後內聚五行真氣,外采天真地靈,外煉仙劍,誅敵於千里之外 可惜實在難修,我相信修煉此道,必能驚天地,鬼神泣 , 在小說中看到的修真者更多的像是修煉劍仙的 但是又在修真的境界,內容方面多次提到內丹術 實際上小說中的修真者是以道家修煉內丹術和修煉劍仙術的兩種東西糅合而成的 一說 修真分辟穀,光照,靈極,元嬰,出竅,混元,寂滅,渡劫,飛升,這九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初期,中期,後期 二說 修真各階段名稱設定: 氣動、煉神、丹成、胎息、元嬰、分神、出竅、化形、融合、還虛、元神、魔劫(亦稱天劫)、地仙,前十一個階段均分為三段:前期、中期、後期,修道之人在煉出紫府元嬰後,才算真正跨過了修真者的門檻,可以修煉護身法寶了。魔劫期,是修真者進入地仙境界必經之路,爆發的時間不定,在進入元神期之後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渡劫以後將進入地仙境界,可進入被成為小天界的“射日星”修行。魔劫爆發得越早,威力相應也就越小,越容易通過,但在進入地仙境界以後,由地仙修天仙時,時間就越長,磨難也將越多。 修煉成仙的一種方法 道教修真: 築基--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 練虛合道-虛空粉碎 仙有五等 鬼仙 人仙 地仙 神仙 天仙 門派: 道教門派共有108個門派 無數小門派(號稱3600旁門,泛指) 因歷史原因被滅了很多門派,有85個門派的記載 實際存在是81個門派 仍然在社會上活動的只有不到30個。 道教分全真教和正一教真以龍門派,無數支派遍布全國,號稱龍門弟子半天下。 正一和三山合併後實力大增,但因天師隨國民黨轉到台灣。一些人材和典籍都隨之帶走,整體情況:解放後大不如前。 修真即修道 道士便是所謂的修真者. 修真凡人往仙人進化的一個說法。其中又有無數法訣,且修煉方法各不相同。
天龍神功秘典博採醫學、道學、佛學、易學等諸家理法之精華,以神為本,以氣為基,以力為輔,神氣共煉,內外兼修。在易學和醫學方面吸取了陰陽五行生剋之理論,即金(肺)生水,水(腎)生木,木(肝)生火,火(心)生土,土(脾胃)生金。同時以吐納支氣和古典六字訣為五臟六腑療傷治疾,強壯內,煉五臟之元氣。武學上來取了以下丹田為主,煉養先天元氣,並廣采天地之正氣為補充,內外結合,培煉真元。道學上吸收了丹道周天打通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及全身穴道,促使百脈暢運,氣血流通,氣路舒暢。佛學上精選了坐禪修心通靈法訣,以修心修身使功力日漸精純。

內功心法

天龍六脈劍,雲南段氏傳。
博採醫武道,理法通釋禪。
性命雙修法,千古慧光圓。
坐臥站行式,內外合修煉。
內煉精神氣,外煉皮骨筋。
脈開劍氣出,擊敵御千軍。
證悟佛撣機,德修為君行。
千古秘籍技,慎勿輕傳人。
內功有命功與性功兩部分,命功以積氣、鍊氣、運氣、行氣達到氣通百脈,特別是打通了手三陰經、三陽經六脈及相應的指部諸穴,為修煉六脈神劍及特絕神功打好內功基礎。性功主修煉元神,待元嬰凝固,神俱六通,不僅增強了六脈神劍劍氣之威力,更能窮宇宙發展變化之奧理,從而進入從有為到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的通玄變化之境界,到此境界,本來以手指發出無形劍氣,已勿須以有形手部動作發出,而是以神馭氣,氣動神知,神動氣發,功力高深者可以千里飛劍,制敵於無形。
內功之修煉是一切武功修煉之本。內功修煉之要素在乎調形調息與調神。所謂調形,即修煉內功時之形體動作。所謂調息,即修煉內功時的呼吸方式。所謂調神,即修煉內功時支用的意念。
命功總訣:
瑞雪滌垢意逍閒,收視返聽祖竅間。
眉光隱時慧光現,心光合一歸下田。
有中亦無無中有,一陽生時乾坤轉。
氣行任督貫中脈,左右脈絡氣充填。
千日行功通百脈,髓骨精氣化真元。
功行一千八百轉,引氣回返下丹田。
左轉右轉三十六,收功浴面緩睜眼。
六脈命功時時行,時至神知功力現。
築基功成體康泰,堪為人間不老仙。
釋譯
夫瑞雪者,喻宇宙之靈光靈氣也,逍閒者,逍遙恬靜之意態也,此句意為在身心松靜康樂的狀態下,調動宇宙之靈光、靈氣,從頭頂貫入體內,洗去身體內部的雜念、病氣、穢氣,即功前之準備活動也。
祖竅者,人身諸穴之祖也,內有明堂、洞房、泥丸,乃上丹田之門戶也。收視即收回視線,內視祖竅,返聽即以意封閉耳之聽覺,以心聆聽祖竅內之妙音。
當初步入靜之後,眼前有光彩閃動,乃眉光也,系髒氣之反映,入靜之至深,變幻閃爍之眉光逐漸隱去,忽然間似覺通體透亮,大放光明,乃慧光現也,其時以眼觀鼻端,口問心田,然後以心意與慧光相合,歸於下丹田內。
有中無、無中有,第一個有乃有意識之有也,即有意識守著丹田之靈光、靈氣。但在初學者,下丹田沒有動靜,無也,即有中亦無也。時間稍長,於幌忽間似覺下丹田有物,忽而靈光閃閃,下丹田內跳動(即一陽初動),無中有也,待至一陽生時氣通任脈、督脈,小周天形成,繼續勤修苦練,打通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奇經八脈,大周天法????,,輪運轉形成。從一陽生到此時名日旋轉乾坤。
氣行任督貫中脈至髓骨精氣化真元,將印度瑜珈行功精華引入本功,此乃本功法的特點之一,即當大周天形成之後,引氣貫入從頂心至會陰部的中脈、及左脈右脈,直至真氣貫通百脈骨髓,此時全身上下內外,真氣充盈,似有無窮精力。功行一千八百轉者,虛數也。實際上在修煉過程中不可能汁數,若要計數,豈非又增加了雜念。以下幾句,皆收功方法,同時又告知六脈神劍之命功要時刻修煉,將命功的修煉貫串於坐、臥、站、行日常生活之中,通過日積月累地修煉,功夫就會逐漸深化,從開始到一定的時期可能感覺不大,也可能沒有感覺,這是從量變到質變的漫長過程,當功夫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必然會發生質變的飛躍,此時整個身軀會出現強烈的氣感震動,精神煥發,與過去相比宛若兩人。此即常言之打通了生死玄關,伐毛洗髓,脫骨換胎是也。功至此境,百病難侵,益壽延年自是不在話下,從某種意義上講可稱為人間之不老仙矣。
性功總訣:
性功主煉神,松靜心自定。
閉日常養心,存神守真靜。
通玄變化成,超入人仙境。
合適至虛極,返樸還真性。
性功者主煉神也,但性功與命功的修煉不可截然分開,應當結合修煉。修煉命功時性功也自在其中,修煉性功命功也自在其中。不同的階段,主次不同,只是常人不識耳。比如松和靜的練習,無論命功或性功都十分強調,可以說松和靜是修煉一切氣功的基礎人門法門,但各自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命功是通過松和靜達到培煉真氣,打通全身經絡,乃至肌膚骨髓。其目的和證驗是祛病健身,益壽延年。性功是培煉元神,達到神俱六通,靈通變化,其目的和證驗是得大神通,開大智慧,獲大圓滿,窮宇宙發展變化之妙道矣!
在主修性功時,通過松靜的手段,主要控制識神,這裡所謂之“心”,即後天識神也。識神者乃後天主宰人的一切活動之神,其性靈動,俗雲“心猿意馬”者是也。心意即後天之識神。猿者,經常抓耳撓腮,縱竄蹦跳,馬者,常搖尾蹶足,賓士嘶鳴,兩者皆動也。好動之識神統帥了人身,則人之元神被蔽之於深淵矣!因而修煉性功之要務,乃收心求靜也,求靜收心也。將心一一後天識神收回,定在雙林樹下,此即“收心猿、鎖意馬”也。這是性功之第一步。隨著日積月累,功力提高,由收心求靜漸至定境。此時識神不再活躍,並漸漸退位,元神漸漸歸位,是謂初步入定。定者,靜之深化也,亦即在一定的時間界限內,識神完全停止了活動,此刻大腦的思維活動完全停止了,這就是入定。最初這種定境很短暫,只有一剎那,識神又復來,思維活動即雜念又起。這是很寶貴的,就只這一剎那,人的感覺是很舒泰的,對調節人的精神大有裨益。經過反覆地修煉即“閉目常養心”,逐漸地元神歸位的時間漸長,直至占了主宰地位,此時神抱氣、氣養神、入大定——真靜也。“存神守真靜”之神乃先天元神也,入大定的時間也以功夫深淺而不同,少則七天,多則數年不等。當然亦有根據所修之專項功法之不同而定時坐關或開關者。坐關者,入大定也。出關,出大定也。在湛然靜寂的大定中人的肢體不動而元神清明也。元神在修煉中逐漸凝固成形,合與虛,得乎道,由定而悟而慧也。初則天耳通,通聽到常人無法聽到的聲音,此聽覺不是凡耳,乃是以心——天耳.去聽也,此聽力甚至能走向、走位、定點聽到隱於秘室或遠在天邊的聲音。繼則天限通,能看到常人所看不見之物事。一為透視、遙視,二為能看到超靈界或低靈,界之物事。三則神足通,不是凡人之謂輕功,而是心之所欲,身即到之,哪怕遙隔萬乾之里,念動即至。修煉至此已無時空障礙。四則他心通,五則宿命通。六則漏盡通。後三通的獲得,可與別人心靈同步,能知過去未來,以至窮宇宙天地之妙道,再進一步可通玄變化,超凡入聖,煉虛合適至極,由無為而無不為,返璞歸真,才真正認識到本性一一真我也!
一、坐功(一)
坐功是修煉一切內功之根本也。無論是命功或性功,也無論是何派之功法,坐式修煉是最基本的。從初乘的人門下手到高層次的煉虛合適,一般都是在坐式中完成的。當然也有在站式或臥式中完成的,這只是少數。
訣云:
坐法須當盤,神靜體如綿。
雙手如抱球,閉目守丹田。
吹噓哈呵呼,百病皆化散。
玉髒吐納術,療疾保平安。
一步修煉術,內壯體康健。
六十天功成,六脈第一關。
釋譯
修煉坐功當以盤坐為佳。
盤坐也是一種功夫,必須經過嚴格的修煉才能做到輕鬆自如、隨心所欲。印度瑜珈對形體的訓練十分苛刻,幾乎達到殘酷的程度。其目的是提高人體的柔軟、靈敏、力量等機能。輕鬆自如地雙盤(右稱蓮花坐)是人體機能柔軟、靈敏、力量達到起碼水準的一個重要標誌。下面介紹一種循序漸進的盤坐修煉功法。
(一)正身坐於墊上,兩足跟相抵,儘量收至會陰前,第一步兩手心按壓膝部,一壓一松有節奏地進行,由輕到重;直到膝部貼墊為功成。第二步兩手握住足尖,以肘部壓膝,同時全身向前下壓直至額部觸足尖為成功。
(二)正身坐於墊上,左足跟緊抵會陰,右足跟緊貼左小腿外側,雙手舉起手心向前,全身向前下壓,作叩拜狀。額部向前下壓貼墊,散盤功成。(注意兩足應互相交換練習)。
(三)正身坐於墊上,右足跟緊抵會陰部,左足平放於右小腿之上,雙手舉起,手心向前,全身向前壓下作叩拜狀。額向前下壓貼墊,進而將左足放於右大腿之上,如前式下壓作叩拜狀。額部向前下壓貼墊,單盤功成,(注意兩足應互相交換練習)。
(四)正身坐於墊上,右足跟緊抵會陰部,兩手搬左足向上勾盤於頸部,兩足互相交換練習。
(五)正身坐於墊上,以左足放右大腿上,復以右足放於左大腿上,手向上舉,手心向前,全身向前下壓,額部觸墊,且正坐半個時辰以上,則雙盤功成。雙盤的練成功只是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即調身也。接著應進行調心(神)的修練。修煉的秘訣乾古以來只在一個“靜”字,只有心(神)安靜了,才能進入氣功狀態之中,欲得心神寧靜,必須全身鬆軟如綿,此即所謂松身松心求靜矣!雙手抱球(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凝神閉目,收視返聽,意守于丹田。所謂丹田者,產丹之處也。丹田有三,-上丹田,位於泥丸宮內。二日中丹田,位於兩乳連線中間的膻中穴內,三日下丹田,位於肚臍之下的小腹腔內。古語云下丹田修命,上丹田修性。此處意守者為下丹田也。意守之法,初學者必須執著地追求,並假設下丹田內有一團氣也,此即所謂“設丹”是也,其目的是利於凝神求靜減少雜念。進一步,功夫深化了,雜念減少了,但仍時時襲來,可放棄執著,在膘朧中幻想著丹田內有一熱氣團,似有似無,亦真亦幻,此乃“幻丹”也。再進一步,功夫人靜定之境,雜念全消,此時丹田之內跳動,熱氣團已形成、此乃一陽初生也,乃還丹之初也。此乃元神歸位,內氣初生之時,此為調神也。再輔以吹噓 呵呼嘻六字訣進行調息,此乃五臟吐納之術。何謂吐納之術?乃六字之音對應五臟六腑,嘻字之音對應三焦也。
腎屬水用吹氣泄之,以吸氣補之。
肝屬木用噓氣泄之,以吸氣補之。
肺屬金用哈氣泄之,以吸氣補之。
心屬火用呵氣泄之,以吸氣補之。
脾屬土用呼氣泄之,馬吸氣補之。
三焦屬氣用氣泄之,以吸氣補之。
六字訣練功方法:首先應弄清楚何臟腑有病,然後再決定所用之字。實火泄之,虛寒補之。泄者,由口發字音,呼氣,先呼後吸,呼氣時張口,舌尖隨所發之字音自然調整,由丹田默念所用之字。氣為音,意為聲,(不出聲)、一面吐氣,腹部回吸,當氣吐盡,即用鼻吸氣,吸氣長度為呼氣三分之一,同時默念“二”字,輕閉口,咬牙。一呼一吸為一次,每字不過六次,補者先吸後呼,以鼻吸氣·默念“二”字,同時舌尖抵上胯,腹部向外鼓出,當吸氣已滿,再用口呼出,方法與泄的呼氣法相同,發所用之字音,其呼氣長度亦為吸氣的三分之一,一吸一呼為一次,每字不過九次。一處有病可練一個字,多處有病,可練多個字,亦可六字全練也。凡練兩字以上者,須順以五行相生之序練,即金(哈)三焦(嘻)。不能顛倒,否則弄成五行相剋,對身體不利,此為調息也。
六字調形歌訣如下:
肝木噓氣睜自睛,肺金哈氣雙手擎。
心火呵氣頂叉手,腎水吹氣抱膝平。
脾土呼氣須撮口,三焦嘻氣寒熱寧。
本歌訣概括了六字訣的練功調形全部姿式和動作,練肝經時應兩目圓睜。練沛經時雙手舉起翻掌,手心向上,隨著吸氣默念“二”字時之兩手緩緩向上托起, 氣(即呼氣)時緩緩放下。練心經時雙手上舉在頭頂,十指交叉,翻掌,手心向上,於頭頂,吸氣默念“二”字時向上托起,呵氣(即呼氣)時雙手收至頭頂。練腎經時隨著“吹”氣雙膝下蹭,兩手抱著雙膝,換氣(吸氣)時,默念“二”字起立。練脾經時隨著呼氣將咀撮起。練三焦可坐可臥可站,嘻氣以調整上中下三焦之寒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