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鑑別的四大誤區

古幣鑑別的四大誤區

市面上關於古幣收藏入門及鑑別古幣的書籍眾多,可以說很多收藏者都是從閱讀這些專業著作開始自己的收藏道路的。然而當收藏發展到一定階段,學以致用之後,就應當掌握更加靈活的甄別方法,而不是一味抱著書中記錄的幾條鑑別方法不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幣鑑別的四大誤區
  • 誤區:不可一“字”否決
  • 類型:術語
  • 鑑別方法:六根斷錢法
四大誤區,真偽辨別,古幣收藏方法,古幣升值方法,

四大誤區

不可一“字”否決
古代金幣、銀幣、銅幣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鑄造方法。很多圖譜中都會告訴收藏者按圖索引,如果字跡某些筆劃不符合,就有可能是遇到了假貨。
李勝魁說,因此一票否決太過偏頗,“即使是同一個人寫同樣的字,也可能每次寫得並不完全一樣。如果其他鑑定要素正確無誤,你不能單單因為筆劃就認定為假幣。”
很多時候,人們認為錢幣上的字跡有出入,是因為文字部分出現了磨損。一般真的錢幣上的磨損是自然、均勻的,而後期仿製的錢幣往往有人為磨製的痕跡,一眼便知
脆聲不一定是假幣
“有人說,古幣扔在地上,如果聽到的聲音是脆的,那么就是假幣,是後人仿製的錢幣。我倒覺得不一定。”李勝魁說,假的不一定聲都脆,真的不一定聲都悶,聽聲音主要是要判斷古幣的老化程度,這是需要多年的經驗來分辨的。古錢幣由於質地的原因,年代越久遠,火氣盡脫,氧化越嚴重,擲於水泥地面其聲音也越喑啞。大概來說,先秦時期的刀、布錢均都是啞音。而明代以後的錢幣,距今時間較近,還未受到深層的氧化,聲音則是清脆、響亮。如果我們把先秦時期的錢幣擲在地上,傳來清脆聲,則此錢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錢幣擲地為啞音,則也必將懷疑。
很多古幣本身就含有一定的稀有金屬成分,這類古幣扔在地上,聲音一定是清脆的。只要你能判定錢幣中含有稀有金屬,那么錢幣就應該是真的,因為仿製者不會考慮用高代價的成本製做假幣。
銅銹不一定“生根”
出土的古幣,一般都包有厚厚的銅銹。因此有人提出,鑑別古幣可以根據古幣上的銹有沒有“生根”來判斷:如果銹生根,那么就是老銹,就一定是有年頭的古幣;如果銹沒有生根,那么就是浮銹,是後人仿製時故意弄上去的。
李勝魁說,古幣長銹是正常的,但是一切物質都是在運動的,有些古幣的銹是從旁邊的古幣上面“染”上去的,看起來自然像浮銹,實際上也是真銹。這種銹和浮銹要區別看待。
半傳世幣如何定義
出土的古幣有銹,而傳世的古幣有“包漿”,其實市面上流傳的部分古幣是“半傳世”的錢幣,也就是古人埋下去,幾十年後就被人挖出來,同樣是古人把玩、流通。這樣的錢幣介於傳世和出土之間。
此外,古幣的製作材質不同,金幣和合金幣幾乎看不出包漿。

真偽辨別

收藏古幣三十餘年,李勝魁從實踐中總結出很多簡單實用的判斷真偽的方法。此次接受本刊採訪,他特別公開了私家秘笈“六根斷錢法”。
1. 眼。對於老藏家而言,眼睛往往就是最好用的“檢查儀器”。當你熟悉了古幣的神韻後,就能通過文字、大孝形式、有無時代特徵等方面判斷出古幣的真偽。
2. 耳。聆聽古幣扔在地上的聲音,太悶或者太響其實都不好,現在玩錢的人喜歡清脆悶響適中的聲音,這樣的古幣是真品的幾率很大。
3. 鼻。古銹是長時間在地底封閉空間中自然形成的,味道雖然濃郁,但是並不刺激。新銹是用化學方式催成的,因此味道相對刺鼻一些。
4. 舌。味覺也是判斷錢幣材質的一種方式,金幣略帶甜味,銀幣略帶鹹味,而銅幣則是苦味的。這種方式不適宜初學錢幣的玩家嘗試。
5. 手。古幣入手時的手感也是判斷真偽的最快途徑,傳世古幣一般都沉甸甸的,而且溫潤如玉,經過古人把玩後,特別有質感。
6. 心。排除一些表面的爭議後,就可以用心綜合考察這枚古幣的真偽了。
在“六根斷錢法”中,還隱藏著李勝魁自己總結出的一種簡單的鑑別方式。“古幣和人一樣,如果上了年齡,內部也會逐漸老化。這種分子結構的老化,從外觀上是看不出來的,但是如果你用指甲輕輕划過古幣表面,就會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是你想像中那種光滑或者輕盈的聲響,而是如同劃在老木頭上的聲音一樣,有一種內部中空的聽覺感受。那么這枚古幣就已經有一定的歷史了。”李勝魁說,解放前古幣收藏未受重視,當時少有偽造的古幣。只要確定古幣已經“骨質疏鬆”,那么就可以根據錢幣的特徵,判斷它的朝代,不需要過多的懷疑。

古幣收藏方法

有人總結了收集古幣要注意“四防”。1.防鏽:古幣應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避免潮濕,防止接觸酸鹼物。紙幣也應防潮、防脆、防油、防蛀。2.防磨損:金屬鑄幣若重疊就容易磨損,所以,應建立錢櫃、錢盒、錢囊、錢串、錢板、錢刪,也不可用堅硬之物去刮剔古錢。3.防火:金屬幣特別是紙幣須放在遠離火源處,以免焚毀。4.防丟失:不要把收藏物混雜於普通品,同時防止被盜。

古幣升值方法

目前市面上的古幣真偽並存,還有大量常見古幣以高價銷售。初學者收藏和投資古錢幣,應該收集物有所值的古錢。古錢幣價值的高低與其存世年代並無必然聯繫,決定一枚古錢能否升值一般有以下五個要素:
一、稀有程度。即這枚古錢的存世數量是否稀少。歷史時間短、有地域性局限、發行量小的古幣價值就較高。如“靖康通寶”、“靖康元寶”等在位皇帝時間較短的古幣,因為鑄造量小,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二、材質。古錢中的金銀材質較少,其價值自然要比一般的銅質和鐵質古錢高許多,有圖錄顯示唐代銀質“開元通寶”錢,價值600多元,而銅質開元錢不過一元錢一枚。
三、外形是否精美。即古錢的外觀是否漂亮,王莽金錯刀的市場售價很高,一方面和朝代較短有關係,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工藝細膩,鑄造的錢幣非常美觀。
四、是否正式流通幣。非正式流通的古錢比正式流通的價值要高,如開爐錢、供養錢、春錢、宮錢、打馬錢等品種。此外,母錢是翻鑄大量錢幣時,先行製作的標準樣板錢,母錢大孝厚度均超出常品。開爐錢指正式鑄造前,先精工鑄造一批帶有紀念性質的錢幣,用以祈禱,因存世量稀少而價值高。
五、品相。品相是指古錢本身的鏽蝕程度及錢文、輪廓的清晰程度。有些古幣雖然特殊,但是面目不清,銹跡斑斑,收藏價值也會相應降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