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歐人

古印歐人

古印歐人,是大約6000年以前,生活在今烏克蘭東部和俄羅斯南部的烏克蘭平原(或稱東歐平原)上的原始民族,是今天歐洲人和印度人的共同祖先。依靠兩條大河,伏爾加河和頓河;適宜的氣候,以及豐富的水草和平坦的地勢,是他們遷徙的主要條件。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印歐人的一支雅利安人,從東歐平原翻越烏拉爾山,來到了阿富汗高原,一支南下來到了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平原。另一支,則朝著相反方向,西向進入伊朗。

到公元前6世紀,雅利安人經過1000年的不斷遷徙和戰爭,國土擴展到了北抵喜馬拉雅山,南達文底亞山,東,西瀕臨大洋的整個北印度。

在阿富汗高原,曾經有一支古印歐人翻越了高聳入雲的蔥嶺(今喀喇崑崙山脈)和遍地黃沙的塔里木盆地,來到了今天中國甘肅的祁連山下,歷史上第一次在古印歐和光輝的中華文明之間建立了聯繫,他們在中國古籍中被稱為“大月氏人”,曾被匈奴人驅逐,首領被匈奴王砍殺,腦袋被做成了酒壺。後來被漢人滅族,而在西方,他們又被稱為吐火羅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印歐人
  • 性質:部族民族體
  • 屬性:人族
  • 特徵:黑眼睛
遷徙原因,遷徙路線,雅利安人,大月氏人,遷徙結束,

遷徙原因

古印歐人沒有掌握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和華夏古文明那樣的農業種植技術,只能靠捕獵為生,尋找食物成為了古印歐人的第一生存目標,食物的匱乏和來源的不固定使得他們幾乎無法在一個地方長久定居,遊牧和遷徙成為了古印歐人最顯著地特徵。
由於人類身體上的局限,因此進行大規模遷徙是不太現實的。
古印歐人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技術和運輸上的保障,他們也是難以進行跨越高山大河的集體性遷徙的。在擁有了輪式車和馬作為交通工具後,古印歐人大遷徙開始了。

遷徙路線

雅利安人

關於公元前1500年以前的古印歐人的遷徙路線,事實上並沒有多少確切的線索可以尋找,由於沒有檔案資料,我們往往只能根據語言上的關係趨解釋古印歐人的起源和早期遷徙。
前1500年左右,印度次大陸突然出現了一支講被現代人歸納為古印歐語的民族,他們被稱為雅利安人。由於古印歐語系起源於東歐平原,要將這一種屬於這個語系的語言從遙遠的歐洲帶往印度,那唯一的可能就是說該種語言的民族的遷徙。
早期的雅利安人相當落後,他們的棲息營地極其簡陋,沒留下任何有價值的遺蹟。他們對於記錄歷史也滿不在乎,所以在他們遺留的一些宗教典籍中,也沒有任何專門的歷史記載。甚至於他們的存在,都是有賴於周圍那些熱衷記錄歷史的非印歐民族的文字資料,才得以確認。
公元前2000年左右,原始雅利安人,從東歐平原翻越烏拉爾山,來到了阿富汗高原,一支南下來到了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平原。另一支,則朝著相反方向,西向進入伊朗,在伊朗,他們第一次出現在亞述記載中是在公元前9世紀中葉。
這裡需要提到一個常見的錯誤的觀念,是由於對“雅利安”這一術語的使用不當而引起的。這一名稱只能專門適用於印度——伊朗人,因為這是他們用以稱呼自己的名字。
20世紀的一段時期,歐洲的民族學家們居然“雅利安人”推而廣之,去泛指印歐人了,這就相當於將所有中國人稱為蘇州人那么不可思議。在納粹德國期間,“雅利安人”這一名詞使用的混亂更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其後果是導致了西臺,希臘,日耳曼人都成為了雅利安人,似乎他們是從東方的雅利安家園移民過去的。但事實上,印歐人種的歐羅巴各個分支,是東歐古印歐人的土著居民,而雅利安人則是從他們分離出來後才向東擴展的。
雅利安人公元前1300年,因《梨俱吠陀》的編成,以雅利安文明為代表的印度古典文明就被稱為了吠陀文明。考古遺蹟表明,很多方面,早先的印度河原生文明要比雅利安文明優越了許多。雅利安人利用軍事實力擊敗了原生印度河文明,建立起了自己的社會。那些原有居民,一部分以“首陀羅”這一最低種姓的資格被吸收入雅利安人社會,一部分則撤退到雅利安人暫時未到達的地區。
到公元前6世紀,雅利安人經過1000年的不斷遷徙和戰爭,終於將“雅利安伐爾塔”——雅利安人的國土擴展到了北抵喜馬拉雅山,南達文底亞山,東,西瀕臨大洋的整個北印度。雅利安人的征服和以婆羅門教委代表的吠陀文化的傳播,使整個印度次大陸被一種共同的文化融合到了一起。這一文化一直影響到了今天,而雅利安人則是這一共同文化的締造者。

大月氏人

在雅利安人生活的故鄉——阿富汗高原,曾經有一支古印歐人翻越了高聳入雲的蔥嶺(今喀喇崑崙山脈)和遍地黃沙的塔里木盆地,來到了今天中國甘肅的祁連山下,歷史上第一次在古印歐和中華文明之間建立了聯繫,他們在中國古籍中被稱為“大月氏人”,曾被匈奴人驅逐,首領被匈奴王砍殺,腦袋被做成了酒壺。後來被漢人滅族,而在西方,他們又被稱為吐火羅人。

遷徙結束

到了公元前500年,歐亞範圍內大規模的古印歐人各部落的遷徙浪潮終於漸漸平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