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摩天

古典摩天是烏爾姆敏斯特大教堂長126米,寬52米,共有三座塔樓。東側雙塔並立,西側教堂主塔高聳入雲,十分壯觀。烏爾姆建造一座大教堂的計畫始於1377年,同年6月30日埋下基石。1392─1419年當地建築師恩辛格(UlrichEnsinger)主持建造磚石架構的教堂主,設計高度156米,但經過恩辛格極其兒孫三代人接力賽的努力,仍未能實現設計者的願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典摩天
  • 外文名稱:烏爾姆敏斯特大教堂
  • 地點:德國巴登-符騰堡州
  • 竣工時間:1419年
烏爾姆敏斯特大教堂,威尼斯鐘樓,維也納新市政廳,巴塞隆納聖家堂,倫敦國會大廈,巴黎艾菲爾鐵塔,比薩斜塔,簡介,興建細節,興建史,傾斜的歷史,穩定斜塔,埃及基沙金字塔,綜述,古夫王金字塔,卡拉夫王金字塔,孟卡拉王金字塔,拉薩布達拉宮,簡介,建築結構,

烏爾姆敏斯特大教堂

15世紀末以後,該教堂的建造斷斷續續,幾經反覆,一代又一代留下姓名的建築師和難以計數的石匠參與壘建教堂主塔,直到1890年在建築師拜爾(AugustBeyer)的主持下終於實現了恩辛格的構想。
教堂主塔高度達161.6米,超出舉世聞名的科隆大教堂4.6米。1944年,一枚流彈將教堂主塔穿了個窟窿,戰後,修復工程歷時10年,到1970年基本恢復原貌。
教堂主塔在70米、102米、143米高度設有環型平台,768級台階盤旋而上,信道僅一人多寬,兩個胖子側身也不能同時上下。站在塔頂平台可以俯視多瑙河和愛因史丹誕生地的全貌,當地人稱這座教堂不僅是上帝賜給他們的榮譽,而且還是數代工匠留給後人的傑作,失而不能復得的珍寶。

威尼斯鐘樓

鐘樓聳立於聖馬可廣場上,自頂端俯瞰,可盡攬城內和湖的迷人風光,還可遠眺阿爾卑斯山峰。1609年,伽利略便是在此向總督當納(Leonardo Don )示範他的天文望遠鏡。當年要上鐘樓必須爬鐘樓內的斜坡,如今有部可容納14人的升降機,不過經常要排隊。要是整點時身在鐘樓頂,要小心5個鐘齊鳴的巨響。
首座鐘樓完成於1173年,當時是作為燈塔,為湖上的船隻導航。中世紀時,它的任務較不光彩,專用來吊酷刑籠,犯人關在籠里,有時甚至任由他們死在籠中。鐘樓的今貌可溯至16世紀初期,彭恩(Bartolomeo Bon)在一次地震後所修復的。1902年7月14日,鐘樓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由於地基崩垮,鐘樓突然倒塌,不過只殃及鐘樓下的前廊(Loggetta)和看守人的貓。重建鐘樓的捐款如潮般涌至。翌年,一座「在原地、依原樣」建造的鐘樓開始鋪石奠基。新鐘樓於1912年4月25日(聖馬可日)啟用。

維也納新市政廳

新市政廳實際高97.9米,連同塔樓頂端的守護騎士高104.3米。大樓建於1872至83年,取代了原來位於史提芬大教堂區(Stephansdom)的舊市政廳,成為維也納市和省議會所在地。設計者施密特(Schmidt)採取新哥德式造型。正立面的主體是大中央塔樓,頂端屹立著一尊甲冑騎士雕像,名為市政廳守護騎士(Rathausmann),由葛斯特爾(Gastell)負責設計,奈爾(Nehr)以鍛鐵雕鑄而成。
外觀上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它的走廊,有美觀的花飾窗格和精雕細琢的陽台。建築內共有七座中庭,夏日音樂會即在其中的阿卡登園(Arkadenhof)舉行。大階梯的頂端延伸上去,便是作為禮堂用途的慶典廳(Festsaal)。市政廳底下的維也納市政廳酒窖(Wiener Rathauskeller),是極受歡迎的餐廳。

巴塞隆納聖家堂

上帝的建築—堪稱高第畢生代表作的聖家堂, 整體設計以大自然諸如洞穴、山脈、花草動物為靈感。他曾經說:「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聖家堂的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各種變化組合成充滿韻律動感的神聖建築。
奉獻給勞動者的守獲神—聖約瑟夫的聖家堂,於1882年以新哥德式風格在都市計畫區的東北邊啟建。翌年由高第接手,生前的最後四十年歲月幾乎都投注在教堂工程上,不但做了模型研究,甚至藉由鏡子反射來觀測效果,就連外觀上的雕像都是依真實模特兒來雕塑。這座在創意和野心上都屬龐大工程的教堂雖至今仍未完工,但光是這95米長、60米寬,估計可容納萬名信徒的規模,就足以撼動人心。
教堂總計18座高塔,以中央170米高那座代表耶穌基督,其周圍將環繞 4座130米,代表4位福音傳道者的大塔樓,北面的一座後塔將有140米高,代表著聖母馬利亞,包括「榮耀立面」在內,目前沒有一座是蓋好的。其餘分別置於各立面共12座塔代表耶穌的十二門徒 ,名有100米高。
教堂東、西、南側的「誕生立面」(Facana del Naixement)、「復活立面」(Facana de la Passio)、「榮耀立面」(Facana de la Gloria),目前只完成前ニ道;描述基督降生的「誕生立面」出自高第之手 ,連同北面後龕的牆壁於1912年完成;描寫耶穌與十二門徒最後晚餐的「復活立面」,線條簡潔的巨大雕塑則是約瑟夫·薩巴拉奇斯(Josep M. Subirachs)於1990年完成的作品,耶穌赴場一景中的士兵形像,是參考米拉之家屋頂的雕塑所創。
高第將「誕生立面」安排在教堂東方,自有其喻義;每早由東方升起的太陽照耀著「誕生立面」,代表著生生不息的奇蹟。不管熟不熟悉聖經故事,門上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繁複的細節,都會教人嘖嘖驚嘆。據說高第為了要求雕像的姿勢、律動都和真人一模一樣,還拿人骨做研究;雕像的臉孔也不是憑空想像,而是由街上找來模特兒,再依照片去制模。在其中一扇門兩旁各有一隻海龜背負著側柱,是高第引東方海龜有長壽之意,像征耶穌永生。諸如此類的寓意與傳說,更增添了教堂的可看性。
教堂內有電梯直達112米高的塔頂,在此遊客可將巴塞隆納市容收入眼底。若體力許可的話,最好能沿著螺旋梯拾階而上,別有一番感受。地下室為一間小小的博物館,展出聖家堂的藍圖、模型,也能看到高第為「誕生立面」所作的素描、石膏模型,更能體會他為求逼真所付出的心血。
由於高第的建築設計圖曾毀於火災,後續建築困難重重,根據保守估計,聖家堂還需要200年的時間才能完工。這一天會不會到來甚至還是個未知數,不過巴塞隆納人仍驕傲視之,滿心期待21世紀即將完成的「榮耀立面」;聖家堂深獲民心的昂然豐彩,非得親眼一睹,無以領受深刻的悸動。

倫敦國會大廈

國王與國家的權力中心:自11世紀,該址便有一座西敏宮(Palace Westminster);但僅西敏廳留存下來。征服者威廉以西敏作為他的王權中心(他還蓋了倫敦塔)。不久之後,這裡也成為英格蘭政府的中心,然後是不列顚,緊接著成為一個帝國的中心。它同時也是皇室的主要住所,直到亨利八世才搬到白廳(Whitehall)去住。
國會之母:現今國會的模式可追潮到1295年愛德華一世所頒布的國會模式:由選出來的市民代表、貴族和神職人員所形成的一種組合。這個模式後來發展成下議院(選舉出來的國會議員)。而亨利八世的國會修正案,終止了原來由教會控制國會的情況,反而使下議院(Commons)變得比上議院(Lords)更有權力。
一幢最能代表帝國風範的建築物:雖然逃過了1650年11月5日(Guy Fawkes night)天主教廷企圖炸毀國會的這個陰謀,但是國會大部分的建築物還是在1834年的一場大火中燒毀了。於是在貝里(Charles Barry)的規劃,以及普金(A W Pugin)的細部設計之下,一座維多利亞哥德式的雄偉建築物於是誕生了,這正足以做為大英帝國的新總部。在它的正面裝飾著雕像:上議院議員的雕像在左邊,下議院議員的雕像在右邊。在國會開會的期間,維多利亞塔(Victoria Tower)上就會升起一面旗子,在晚上的時候,大鵬鐘則會點亮一盞燈光。

巴黎艾菲爾鐵塔

閃耀的壯舉:為1889年世界博覽會所興建的艾菲爾鐵塔,當它以創紀錄的兩年建造期引起議論紛紛之際,市政府從未打算將它永久保存。1910年政府官員才決定將它保留。現在每年大約吸引400萬名的遊客。夜訪鐵塔可避去排隊等電梯的人潮,此時的鐵塔顯露出浪漫風貌,同時也提供一個燦爛輝煌的景觀──無論是『通住無極的階梯 本身292,000瓦的照明,或是在它腳下如地毯般開展的夜巴黎。
激烈的反應:居斯塔夫.艾菲爾(Gustave Eiffel)是位生鐵結構的大師,他多產的成果包括了橫跨四大洲中數以百計的工廠、教堂、鐵路高架橋及橋樑。這座高324米(實際高度300米)的鐵塔雖然引來激烈的反對聲浪,但事實即為明證:鐵塔在強風中搖晃程度不超過12公分,且在往後40年中,它一直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艾菲爾在鐵塔內設一個辦公室,直到1923年去世為止。1909年藍培爾伯爵(Comte de Lambert)曾乘坐一架飛行機器盤旋鐵塔之上;而1912年伊卡魯斯(Icarus)從欄桿墜落而亡。

比薩斜塔

簡介

想像一座高塔,建立在像海綿橡膠這樣柔軟的材質上,緩慢且無情地日漸傾斜將要倒塌的地步。此外 ,高塔的磚石結構也非常脆弱,隨著傾斜度日益增加,產生的應力已經逼近磚石的強度,隨時可能應聲而倒。若在傾斜那一側的地基灌漿或加固,恐怕導致高塔傾覆,然而利用纜索支撐或牽引,則可能會令磚石崩潰。
這段話精確地描繪出比塞塔目前岌岌可危的情況,該如何隱住斜塔,就成了土木工程學最大的挑戰。
但比塞塔不只是詭譎離奇的觀光勝景,更是建築上的瑰寶,就算沒有傾斜,也堪稱是中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建築成就。高塔位於主座教堂廣場,隸屬大教堂(主座教堂)、鐘塔(斜塔)、洗禮堂及墓地等四座耀眼的白色大型建築所構成的綜合建築群之一。興建鐘塔的用意和廣場上其它建築物一樣,皆是代表比薩這個富庶城邦的驕傲和榮耀,因而格外美麗、獨特、神秘。

興建細節

這座八層高的塔樓有五十八.四公尺高 .重一萬四千五百公噸,磚石打造的地基直徑為十九.六公尺.深及地平面以下五.五公尺,地基朝南向水平線傾斜了五.五度,因此鐘塔的第七層比一樓向外突出了四.五公尺
塔樓的建構形成是以列柱環繞一根中空的圓柱。圓柱內外兩則的表面是用大理石緊密的接合覆蓋而成,但這兩個牆面之間只有灰泥和石頭,因此出現了大量的空隙。一條螺旋狀的樓梯則在鐘塔牆壁的內側蜿蜒上升。
鐘塔地底共有壁壘分明的三層土壤。A層厚約十公尺,是鬆軟易變形的淤泥沉積物,在淺水中沉積還不到一萬年。B層是非常鬆軟且容易波動的海泥層,沉積三萬之久,深可達地底四十公尺。C層是緊密的沙質土壤,伸至地底極深處。
A層的地下水位在地底一公尺到兩公尺之間。根據在塔四周圍,甚至是鐘塔正下方所做許多土壤鑽探結果來看,B層的表面已經被鐘塔的重量壓成了碟影。由此可推演出鐘塔的平均沉陷是二.五到三公尺,顯示塔底土壤的壓縮性有多高。

興建史

鐘塔於一一七三年八月在伯納諾.畢薩諾的監督下動工興建。但在一一七八年左右,當第四層蓋到四分之一時突然叫停。停工的理由不得而知,但是若非當時及時打住,B層土壤的強度早已被無法承受這個負荷,而鐘塔也早就坍塌了。
約在一二七二年左右,西蒙在停擺了將近百年之後重新動工,這時候的泥土層已在鐘塔的重壓下強化,強度也增加了(儘管當時並不知道這一點)。到了一二七八年左右,可能是因為當地發生戰事,原本進行到第七層的工程又再度喊停。要是鐘塔在這個階段已經竣工,一定早就倒塌了。
等到一三六零年,泥土再經進一步強化,湯瑪索,畢薩諾在這時激活鐘樓的工程,並於一三七零年左右完竣,距離鐘塔肇建之初,已相隔將近兩百年了。
很明顯地鐘樓比斜塔的其它部分更為挺直,因此在鐘樓的工程激活時,高塔一定早已傾斜了。事實上,從斜塔第七層的檐口連線到鐘樓的地面,在南邊有六層階梯,在北邊卻只有四層。

傾斜的歷史

事實上,有證據顯示鐘塔在剛動工不久便已開始傾斜,塔樓的中心軸線並非筆直,而是向北傾斜。為了矯正斜度,每層樓的標高都使用了錐形的磚石砌塊,好把傾斜的中心軸線拉回來。
仔細分析磚石層的相對傾斜度,便能得知鐘塔傾斜的歷史。在第一階段工程的末期,鐘塔其實是向西北傾斜約四分之一度。後來工程從四樓向上推進時,鐘塔開始向南傾斜,因此到了一二七八年,工程進行到第七層的時候,鐘塔向西南傾斜零點六度左右。到了一三六零年,已經增加到大約一點六度。
先進的計算機儀器分析顯示,斜塔蓋完第七層,在加蓋鐘樓的時候,傾斜的速度急遽增加,就像是用模型砌磚在柔軟的地毯上疊高塔一般,或許已經到達了某個臨界高度,但是不管多么小心都不能再繼續往上疊。而現在的斜塔已經到了它的臨界高度因此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
公元一八一七年,兩位英國建築師一條鉛垂線測量傾斜度,當時就發現塔樓已經傾斜了五度。接著在一八三八年時,建築師蓋瑞德斯加沿著斜塔底座的周圍掘了一條信道,想弄清楚,在塔樓沉陷傾斜之前,原來設計的圓柱底座以及地基的階梯是什麼樣子。結果因為開鑿的信道低於地下水位,使得南側發生地下水湧入的現象。有證據顯示,斜塔在這個時候又大幅度地斜了將近半度左右,形成了五點四度
精確的測量工作在一九一一年展開,量出鐘塔的傾斜度每年都不斷地持續增加,從一九三零年代中期開始,傾斜的速率已經加倍。到了一九九零年,傾斜的速率相當於每年高達一.五公厘的水平位移。
此外,任何人想在斜塔身上動手腳,最後總是弄巧成拙,反而使得傾斜度大幅增加。例如,一九三四年曾利用灌漿的方法強化地基磚石,結果使得鐘塔突然向南移動二將近十公厘,一九七零年代從下層砂土抽地下水,又讓斜塔再移動十二公厘。這些反應都證實了塔樓很容易失去平衡,任何一種穩定鐘塔的方法,都必須非常細膩。

穩定斜塔

一九九零年,因為帕維亞一座根本沒有傾斜的鐘塔倒塌了,義大利總理便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由傑米歐科夫斯基教授擔任主席,負責對穩定比塞塔的策略提供意見並加以執行。依照國際慣例,任何珍貴歷史古蹟的保存,都必須保留其基本特色,同時不能破壞古蹟的歷史和原工匠的技術。因此對斜塔的任何侵入性手段,都必須減至最低,而且無論採取哪一種永久性的穩定計畫,都絕不能架設任何明顯的支撐物,何況這種作法可能導致斜塔脆弱的磚石結構應聲而倒。
委員會所尋求的解決之道,必須能稍稍減低斜塔的傾斜度,儘管不是很明顯,卻能減磚石結構的壓力,穩定斜塔的地基。經過多年的研究、分析及大規模的試驗,終於採用了所謂土壤萃取的方法,要在斜塔地基北側的下方和旁邊安裝幾根土壤萃取管。
一九九九年二月,在一片令人屏息的緊張氣氛中,一部特殊的鑽孔機在嚴密的監視下,一步一步地慢慢從A層抽出少量的土壤。由於土壤質地鬆軟,每次抽取後所形成的空洞會慢慢地封閉,使得地表稍稍下沉,而斜塔也微微向北轉動。
土壤萃取的作業進行了兩年半,鐘塔的傾斜度減少了半度。如果斜塔再度開始向南傾斜,將來可能會再做一次土壤萃取。除了這個方法之外,在南側最脆弱的幾個地方,也做了限量的磚石強化。
這個方法把謎樣而美麗的鐘塔漸漸穩定下來,不但保存了斜塔的特色,也維持了它和底土之間耐人尋味的互動關係。

埃及基沙金字塔

綜述

芸芸的金字塔中,以基沙的三大金字塔最為聞名於世,包括古夫王(Khufu)、卡夫拉王(Khafre)及孟卡拉王(Menkaure)三座最為宏偉及完整。

古夫王金字塔

古夫王是斯奈福爾王和霍特普勒絲的兒子,是第一位在基沙台地上興建金字塔的國王。他的金字塔底部邊長230公尺,高147公尺,用了共260萬塊,每塊重達二噸半的石頭,堆積而成,是埃及規模最大的金字塔,象徵國王至高無上的神格化王權。一般人稱這座金字塔為大金字塔,目前僅知古夫王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2543年至公元前2520年),對他的事跡,則所知甚少。古夫王金字塔的四周,特別是南北兩側,整整齊齊地排列著許多第四、五王朝的貴族平頂石墓,宛如眾星拱月一般,襯托出古夫王金字塔無與倫比的威勢。
古夫王金字塔令人吃驚的地方,可能是方位的測定之準確。底部四邊幾乎是正北、正南、正東、正西,誤差更少於1度。這般準確的方位絕不是偶然定出來的,考古學家認為是建築師以右框星為指針定出來的。
古夫王金字塔更是巴黎鐵塔未建成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而且經歷三次地震依然岷屹立不倒。考古學家在古夫王金字塔中的一個封閉的坑洞?,找到一艘表面斑駁的雪松木船,長43公尺,寬5公尺,是古夫王的繼承人傑德夫勒王為他建造,目的是讓它載送古夫王前往永生世界。
曾有一同名法國人在參觀古夫王金字塔時,發現乾僵的小動物的屍體,便懷疑此與金字塔有關。認為金字塔結構能使動物不經化學程式而成木乃伊。
於是在回國後按古夫王金字塔的設計用木板做了一個缺底的金字塔,並按古夫王金字塔放置的方向放好,再於金字塔模型內放了一具剛死的貓屍,過了一段日子,貓屍不但沒有腐爛,更變成木乃伊。
其後,一工程師拜耳看過這法國人的報告後,對此產生了莫大的興趣,更用3m/m的馬糞紙作實驗;發現試驗結果相同,有一次,更將用過的刀片放進模形,怎料鈍刀竟變。1949年他申請了「法老磨刀器」專利。此產品更於歐洲風行一時呢。

卡拉夫王金字塔

卡拉夫王繼古夫王金字塔後在基沙興建的第二座金字塔,規模足可與古夫王金字?相媲美,內部構造則較為簡單,其簡樸的情形,當鄰近貴族平頂石墓的富麗堂皇和守護的獅身人面像形成強烈對比。

孟卡拉王金字塔

卡拉夫王的繼位者孟卡拉王,同樣地在基沙興建金字塔,不過規模比前者為小,底部邊長只有108公尺,高度也只有67公尺,實際體積僅及古夫王金字塔十分之一,而且所用的石塊較重,雕鑿較粗糙,可能在倉促下建成的。

拉薩布達拉宮

簡介

當西藏剛在佛教領袖達賴喇嘛的領導下統一時,布達拉宮曾被視為西藏體制的象徵圖像,由於各種團體或為宣示自己對西藏的掌控權,或為表示本身親西藏的立場,使布達拉宮顯於外的形象也各有不同;因此,它的建築除了令人想起西藏佛教是起源於印度外,更提醒我們,若非講求實際的蒙古人為其後盾,布達拉宮也無法動工興建;而且也顯現了中國式建築裝飾的痕跡。
布達拉宮的名稱是以傳說中的西藏守護神,觀世音菩薩位在南印度的宮殿為名,布達拉宮的所在地據說正是七世紀時西藏的建立者松贊乾布王所住的小宮殿,一般認為松贊乾布王,和鼓吹興建布達拉宮的第五代達賴喇嘛(統治期間一六四二~一六八二年),均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轉世,因此,西藏人民在歷經數次的分裂後,也自覺西藏應堅持復興並維護自己的領土。
布達拉宮是沿著一座較低的山脊頂點而立,朝南俯視著拉薩市,屬於一系列的防禦性建築群,這群建築中還包括一座位於山脊底部的長方形圍牆院落,宮殿的核心區有兩處,分別為東側的白宮與西側的紅宮。
第五代達賴喇嘛於一六四二年受蒙古可汗高旭禮,康冊封為西藏領袖之後,即在一六四五至一六四八年開始建造白宮,並且以此地作為正式居所;而他擔任領袖期間內的最後一任攝政王嘉措第巴則在一六九零至一六九四年期間建造了紅宮,並將達賴喇嘛的陵墓併入此處。
基本上白宮與紅宮均屬於古印度的寺廟設計,長方形底層的集會廳四周是面朝內部的小房間,上方又至少加蓋了兩層樓,以容納更多小房間,也因此在集會廳的上方形成一座面朝內、有如長廊般的開放式平台,房間則多半作為祈禱室、靜修室、各代達賴喇嘛的起居場所,或存放達賴喇嘛遺物的聖陵。
第十三代達賴喇嘛(統治期間一八九五~一九三三年)的陵墓安置在西側,這個部份是在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間才朝紅宮方向擴建出去;至於周邊的建築物,例如僧侶位在西端的住所、倉庫,與軍事防禦等區域,雖然過去數年仍可見許多更動之處,但主體結構多半可追溯至十七世紀末期。宮殿可由狹窄而具防禦性的出入口進出,各個出入口前都設有階梯式的斜坡道,即便是負重的馬匹也能輕易通過上面的平緩坡度。
雖然布達拉宮曾經歷數次短暫的圍城,又有揮之不去的火災與地震威脅,更遭受過文化大革;命的摧殘,但布達拉宮從未受到嚴重毀損,大體說來,還算保持著不錯的維修狀態。

建築結構

山丘頂端在經過挖鑿與填平後,儼然成為一座平台,這也是典型西藏建築技巧;平台下方的建築物外牆依次遞降至不同的高度,彷佛外牆便是自山脊處長出來一般。在建築技巧與使用的建材上,布達拉宮與尋常的西藏農莊幾乎完全一致,由於大部份勞力僅能從當地的農民中徵調,因此這點並不令人意外。
布達拉宮的結構技巧是以能承受重量的大塊磚石作為外牆,並在牆面上粗略抹上灰泥漿裝飾,然後在磚牆內填入厚重的木質的天花板橫樑,藉此橫樑撐住同屬木質的地板托梁,並透過長托架的作用,以木柱解決各橫樑的內部支撐問題,因此外觀上的磚牆結構絕大部分卻是依靠內部的的木柱才得以支撐;布達拉宮與一般農舍的細微差異,主要在於東西兩端的兩座防禦小塔樓,塔樓外牆採用弧形,而非直線形。工程用石材大部分是利用小艇與搬運工的協助,由上游的採石場連到拉薩市的東北方,泥漿則是直接挖自建地後方,後來更將因此而形成的坑洞轉化為一座裝飾湖泊。
城牆的內外牆面是以磚石朝水平方向逐層堆砌,磚石大小通常為二十五公分高,長約三十至五十公分,磚石之間並用泥漿鋪上一層體積較薄小、也較為平坦的石頭,以此形成可固定磚石鋪設方向的灰漿層;在城牆的低處與防禦的外圍工事上,大塊的磚石通常只有粗略的形體,反而是填塞的石頭層占了整體的較大比例,在許多地方,填塞石頭層更是完全裹住大塊磚石,這就是所謂的「包尿布」風格。
典型的西藏建築特色是外牆會朝內傾斜,也就是外牆面由下而上逐漸增厚,形成一個約莫六至九度的垂直傾斜角度,但在較為粗糙的牆面低處,傾斜角度會稍微大些,因此在填塞角落時,必須特別注意填塞層的斜度。至於內外牆面中間的牆壁,最厚之處可達五公尺,使用的材料包括泥土、碎磚和交錯其中的柳枝,至於布達拉宮的基礎曾使用鑄銅的說詞,可能只是流傳於文學作品中的說法而已。
另一方面,外牆雖然朝內傾斜,但是鑿有木質窗框的圓柱卻能在視覺上產生平衡效果。在圓柱最下層的窗戶宛如形成一條裂縫,而上層的窗戶有時則會拓寬到陽台,窗戶的過樑上方覆蓋著朝外突出的托梁末梢和泥土篷,平坦的屋頂連線著垂直的女兒牆,並在漆上紅色的顏料的女兒牆外栽種了一圈尾端朝外的柳樹叢,這種作法宛如尋常的西藏農舍會將燃料,或飼料成堆疊放在屋頂一般;牆壁的修飾則是塗上一層可灰或赭色的塗料,並會定期將塗料由上往下傾倒以補強剝落的塗料;稠密住宿區採取如此樸實的外觀結構也正強調出布達拉宮的鄉村感。
雖然布達拉宮內部的木工與外牆表面均有著濃厚的油彩與雕刻裝飾,但整個建築群中最重點的部位,卻是最高層的中國式鍍金小尖頂和源於印度的鍍金裝飾,兩者分別出自中國和尼泊爾的工匠之手,也構成有達拉宮另一個異於農舍風格之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