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是指用口頭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以達到與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種能力。口頭語言比書面語言起著更直接的、更廣泛的交際作用。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口頭表達能力包括完整的形體語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口頭表達能力
  • 外文名:Verbal ability
  • 憑記憶講:講究記憶的方法
  • 方式:即席發言
  • 交際作用:口頭語言比書面語言更直接
基本概述,即席發言,憑記憶講,有準備的脫稿講,照稿宣讀,技巧,加強訓練,原因,區別,如何加強訓練,訓練朗讀的方式,口頭複述,簡介,複述的方式,描述插圖,口頭作文,簡介,口頭改寫,口述故事梗概,表達能力的提高,

基本概述

口頭表達能力是指用口頭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以達到與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種能力。葉聖陶先生曾說:“所謂語文,語是指口頭語言,文是指書面語言。可見,語文是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們更多的是使用口頭語言。

即席發言

這種發言不是事先準備好的,而是 在發言過程中受到某些事物的刺激或在談話時聯想和誘發出來的,這種發言是臨時性的發言。即席發言,首先要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在認真聽取別人發言的基礎上,引起震動取之精華,使其思想展開,有言可發;其次,要思維 敏捷,善於邏輯歸納綜合,通過對方的發言,迅速形成自己思想脈絡的發言提綱。雖其無準備,但談吐有條理;再次,要有廣博知識,占有豐富的材料。雖其是臨時發言,但能旁徵博引,舉一反三,語言活潑,內容生動。

憑記憶講

這是事先寫出的稿子,記在腦子裡,最後用語言表達,這裡面要講究記憶的方法,要克服困難,花費相當大的功夫用腦子記,這種表達的優點是眼光始終注視觀眾,可觀察到民眾的表情,不足的是,演講時精神較為緊張,擔心講錯、遺忘、卡殼、造成影響,這種方式一般不適用於大型會議或工商界專題報告等。

有準備的脫稿講

這種演講不必寫出稿子,只是寫個提綱就可以。 其提綱主要包括論點、事例和必要的數字,不受書面詞句的限制,可避免因記憶錯誤使演講出現卡殼。在主要論點上演講,可較自由地發揮,講起來也會生動、形象、深刻,這種演講要準備認真,思維和反映要快,提綱要字跡清楚, 能一目了然,要按頁排好,切勿遺失。

照稿宣讀

這種演講一般適用於重大的會議或技術性很強的會議。口頭表達的方式特點,是把主體與客體在時間與空間緊密結合,講、聽直接見面,隨時觀察聽者的反映,靈活調整內容,調 整氣氛。如果是對話、討論、談話、辯論,則可直接聽到對方的意見,進行針對性強的回答。這就要求經理人好學不厭,像海綿吸水一樣吸取廣博的知識,無論是在生產技術、經營管理、時事政策方面,還是文學藝術、歷史哲學、音 樂美術方面都要鑽研、熟悉,在表達時旁徵博引,妙趣橫生,思路清晰,口齒清楚,知識廣泛,形成自己的風格。
形體語言表述,良好的形體語言是口頭表達的關鍵。

技巧

口頭表達的技巧主要包括堅定信心,配合恰當的姿態,注意口語修飾,利用懸念手法,根據反應調整內容等。掌握了這些技巧,才能進一步提高口頭表 達的效果。
堅定信心是成功進行口頭表達的基礎
在演講中,信心十足,才能精神飽滿,情緒高昂,給職員以力量;才能冷靜地應付場內的各種變化;才能有力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反之,缺乏信心,則會精神緊張,語無倫次,使 演講失敗。增強信心的途徑,一是提高認識,消除自卑感;二是熟悉聽眾的情況;三是認真準備講稿;四是熟悉會場和擴音等設備情況;五是事前要演練,提前入場,穩定情緒。
語言修辭是口頭表達的關鍵
口頭表達主要是用語 言來影響聽者,口語修辭的好壞,直接影響聽眾的情緒。因此,務必在口語修辭上下些功夫。這就要求語脈要連貫,講話要富於邏輯,推理論證嚴密;語法要符合規範,要有口語特點,要用簡單句;避免複雜句,杜絕病句;詞句要精 心修飾,遣詞造句要精心安排,口頭說明清楚、準確,形象生動。可運用比喻、誇張、借代、排比修辭方法,注意運用大眾化語言;發音要標準、吐字清楚,簡明扼要,聲調要有節奏;語言色彩要適合聽眾特點,這樣才具有思想性、邏 輯性、趣味性、啟發性,使之達到啟發人、教育人、激動人的目的。恰當的姿態、儀表,是口頭表達成功的主要方式 儀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穿著、容貌、風度等,所以,演講時要舉止端正,服裝整潔,彬彬有禮。儀表是演講 者給聽眾的第一印象。通過面部的姿態變化來表達感情,有助於表達,能喚起聽眾的思想共鳴。目光是表情的最活躍的因素,是傳神之物,是心靈之窗,最富有感染力,要學會用眼睛說話,來溝通和聽眾之間的感情。動作是指身體姿態和手勢,動作要自然,要適當,能喚起聽者對你的注意,達到預期的目的。 此外,在演講中利用懸念這種方法,可吸引聽者注意力,促使他們想像、思維、推理、判斷,加深對演講的理解。

加強訓練

原因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為什麼要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這是因為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雖然都是表達思想的工具,但就心理本質和表達對象來說,它們是各具特點的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不能單純用書面語言的訓練,代替口頭語言的訓練,因為學生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往往需要交替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兩者缺一不可。他們既需要有“文采”,也需要有“口才”。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成為一個全面掌握和運用祖國語言的新人。

區別

1、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對象不同。口頭語言的對象是聽眾,說話的針對性比較強,隨時都可以了解到受話者的反應。它要求說話的人要邊講述,邊觀察,邊判斷,有時還要聽取意見,綜合分析,十分敏捷地作出相應的回答。這與把自己要說的話寫成文章,讓讀者去閱讀是不同的。
2、口頭語言可以藉助聲音和表情等手段表達複雜的情感。口頭語言富有激動性,容易觸發受話人的情感。說話人不僅可以用聲調和節奏強調最有意義的詞,而且可以藉助表情、手勢、姿態或動作表情達意。口頭語言藉助這些輔助手段所構成的生動形象的情景和它所收到的效果,往往是書面語言無法達到的。
3、口頭語言表達過程短促,不能修改。口頭語言從構思、選詞到轉化為語言的過程很短促。它一旦轉化為語言就是最終的形式,轉瞬即逝,不能修改。這一特點決定了說話人必須思維敏捷,反應迅速,判斷準確,要善於調動全部的語言資源,馬上找到恰當的詞,立刻脫口而出。書面語言就不同了,寫文章的人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反覆推敲,多次修改。
4、口頭語言需要眼和耳同時接受外來信息,有利於活躍思維。書面語言則只訴諸視覺。
5、口頭語言使用的範圍廣、頻率高,和書面語言比較起來,具有更大的廣泛性和民眾性。在日常生活中,口頭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任何一個人總是要說話的。對於本民族的口頭語言,就是不識字的人也都能聽懂。而書面語言相對來說,使用的範圍就小得多了。

如何加強訓練

1、朗讀、背誦。朗讀、背誦是把書面語言用口頭語言表達出來的一種方式。它可以使學生的口語受到嚴格的訓練,是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有效手段。朗讀、背誦除了具有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增強記憶的作用以外,目的還在於提高學生正確而有表情的說話能力。朗讀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並在反覆誦讀過程中,把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增加辭彙量,學到多種多樣的句式,提高口語的表達能力
要求朗讀首先要求發音正確清楚,不漏掉音節,不拖長尾韻。要確定適當的語調。句讀要分明。要用聲音的高低、輕重、快慢表達出詩文的思想情感。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善於引導學生進入詩文所描繪的意境,要使學生能夠清晰地想像出詩文所描繪的景象,因為好的朗讀和背誦是以對詩文的深刻理解為基礎的。只有學生對詩文的內容歷歷在目,對詩文的基本思想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朗讀背誦時才能表達出符合詩文內容的情感,確定符合詩文內容的語調。學生對詩文的內容理解越深,就越能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獲得激情,朗讀背誦的表情達意就越好,朗讀背誦時才不會高聲叫喊或矯揉造作。

訓練朗讀的方式

集體誦讀
個別朗讀
接力誦讀
分角朗讀
小組朗讀
教師朗讀、學生隨讀

口頭複述

簡介

複述就是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課文。目的在於訓練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豐富學生的辭彙,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口頭語言,特別是培養學生有條理的連貫的說話技能和有選擇的突出重點的說話能力。

複述的方式

1、詳細的複述。即按課文的順序作清楚、明白、連貫的複述。……詳細的複述不一定要作全部課文的複述,教師可指定學生複述某一段落。
2、簡要的複述。即按照課文的順序,刪去那些次要的解釋性或描寫性的部分,抓住文章中主要的東西來複述。
3、創造性的複述。“它不僅要求學生複述課文的內容,並且要求在複述過程中加上自己的想像和見解。”(引自江蘇省教育廳教材編輯室編《國小語文教學法》第68頁)例如學完《最後一課》以後,要求學生詳細複述小弗郎士趕到課堂以後看到的情形(從“平常日子”起,到“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止),就是詳細複述。這種複述應該鼓勵學生多引用原文,以便豐富學生的辭彙,學習課文的句式,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再如學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之後,可以要求學生簡要複述劉胡蘭同國民黨匪幫英勇鬥爭、慷慨就義的經過。複述的時候,教師要指導學生確定重點,作有條理的連貫敘述。在學習《賣炭翁》以後,要學生把詩歌改編成故事,適當地加進自己合理的想像和評述,然後再作口頭複述。這就是創造性的複述。它可以較多地運用自己的語言敘述,以利於發展學生的口語。要求學生詳細複述的練習,應該在分析了課文內容,編好複述提綱以後再進行。如果學生對課文內容還沒有深入地理解,對人物的思想性格還沒有深刻領會的時候,就要求學生詳細地複述,這種說話訓練的價值是不大的。

描述插圖

圖畫色彩鮮明,形象生動,富有感人的魅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激動。優美的插圖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記憶力,而且能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蘇聯的烏申斯基說過:“給圖畫一看,教室里就談得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有時候發現,優美而富有興趣的圖畫“策動”學生的語言,就是極固執而又沉默的學生也能喚起他們活潑的談話,使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有些畫著連續性情節的圖畫能啟發學生連貫而有條理地敘述自己的思想,展開創造性的思維活動。
形式帶有辯論性的全班討論
富有探討性的小組討論。

口頭作文

簡介

口頭作文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也是訓練學生在大眾面前即席講話的好形式。口頭作文實質上是一種智力訓練,因為話說得是否準確、流利、動聽,是一個人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的綜合體現。從表達來看,口頭作文具有多方面的訓練價值。它不但要現想現說,而且要想得快,說得好,同時要發音正確,語句完整,語調恰當,聲音洪亮,態度大方。這對學生思維能力是一種很好的訓練。它還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把話說得中心明確,首尾完整,條理清晰,通順明白,它不能像書面作文那樣有充分的時間構思,可以反覆修改。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思維敏捷,思路開闊,而且要周密而有條理。

口頭改寫

學生作文只會概述,不善於具體描寫,也是一種通病。為此在學完敘事詩或小說以後,在適當增減原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改述作品的表現形式,將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描述能力。例如把《木蘭詩》口頭改寫成故事,或者把文章中的敘述口頭改成描寫的訓練,都屬於這一類的練習。下面是一個學生把《凡卡》中的一段敘述“有一天,老闆拿楦頭打我的腦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過來。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口頭改述成描寫的例子:“有一天,兇惡的老闆,帶著滿臉橫絲肉,瞪著兩隻血絲的眼睛,惡狼似的嘴裡噴出唾沫星子,大聲的罵著,‘你這兔羔子非揍死你不可’。他那鷹爪般的大手抓緊楦頭,迎頭向我打來。我覺得天昏地轉,眼前黑乎乎一片,頭重如斗,倒了下去。我好容易醒了過來。我永遠擺脫不了連狗也不如的生活!”

口述故事梗概

在學過長篇敘事作品以後,讓學生用簡明的語言,口述原文的故事梗概,如讓學生口述《祝福》的故事梗概等。這對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幫助學生深入掌握作品的內容,豐富學生的語言,都有很大的作用。
創造性的口頭作文。要學生根據教師指定的文題,在限定的時間內,擬定提綱,然後根據提綱口頭作文,這就是創造性的口頭作文。這種作文也可以課前布置,以便學生充分準備,但要防止學生照稿念。作文的時間,一般以五分鐘左右為宜。每次要多出幾個文題,供學生選擇,以免文題單一,其他的學生聽起來重複,降低情緒。教師選擇的文題要小,內容要集中,要饒有興味,富於介紹性。例如“向同學介紹一件優美的工藝品”、“介紹一則新聞”、“講一件新事兒”、“說說我的故鄉”、“我的童年趣事”等等。在講評方式上,教師可以直接講評,也可以引導學生參加講評,以便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表達能力的提高

語言表達能力具體指用詞準確,語意明白,結構妥貼,語句簡潔,文理貫通,語言平易,合乎規範,能把客觀概念表述得清晰、準確、連貫、得體,沒有語病。但是,想做到以上這幾點,是非常不易的,下面問渠心理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1.巧用圖畫,形象表達
國小語文教材中大部分課文都配有相應的插圖。這些圖畫都具有一定的編排目的,體現了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而且它們色彩鮮明、形象生動,感染力強,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這些插圖的特點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豐富表達的內容。教學《為人民服務》一文時,學生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深刻思想內涵的認識比較模糊。為突破這一難點,我讓學生交流課外資料,結合插圖了解張思德的平凡事跡,並從這些平凡的事跡中體會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將比較深刻的道理與形象具體的圖畫聯繫在一起,學生說話的興趣和願望自然會被喚起,他們語言的表達也就更加豐富具體了。從學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他們的觀察是細緻的,想像是豐富的,思維是活躍的。這種看圖說話訓練,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感悟重點,個性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有效的對話能創造精彩的課堂。與文本對話,感悟語言,就是要抓住課文中重點部分和關鍵語句反覆涵詠、體會、揣摩、品味。如抓“題眼”,能感悟文章的主旨;抓中心句段、過渡句段、重點難點,能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布局謀篇的技巧;抓文中比喻、擬人、反問等特殊表達形式的語句,能體會特色表達在表情達意方面的差別;抓精彩的語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能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生動形象、準確精妙;抓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能感悟句意,辨明語氣,理解課文內容;抓住刻畫人物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及情感變化的線索,能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和人物的性格特徵……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品味重點詞語,同時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在《釣魚的啟示》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先找出重點的字、詞、句,細細感悟,通過誦讀悟出作者對大鱸魚的喜愛,悟到爸爸在道德抉擇面前堅決、不容爭辯的嚴肅態度;然後我鼓勵學生圍繞“放”和“留”的“是”與“非”展開辯論,明白父親對作者道德實踐提出嚴格要求的重要意義……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對話和思辨,能夠在品讀中感悟,在感悟中對話,在對話中體現出個性化的理解。因此,在教學中,以教材為依據,與學生進行思想、知識、能力等方面的交流,大膽地說出自己獨特的體悟與感受,能使課堂成為學生彰顯個性的舞台。
3.形式模仿,遷移表達
為了幫助學生感受課文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提高語言表達的規範性和靈活性,課堂上,教師要善於抓住語言訓練的遷移點,讓學生從文中悟出說寫規律,從而使不拘一格、精彩紛呈的語言表達變得有章可循。教學中,我們要注意藉助課文中特殊的語言形式,精心為學生設計說寫練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鳥的天堂》一文時,可讓學生練習用“起初……後來……接著……”“到處……到處……有的……有的……”句式練習說話,讓學生學會動靜結合地表達,並掌握排比句式的用法。教學《長城》一文時,可讓學生按“站在……看著……扶著……很自然地想起……”的句式練習說話,指導學生按“所見—所聞—所感”順序連貫有序地表達。同時,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我們的訓練要體現出層次性和遞進性:
從最簡單的訓練內容,如仿詞、造句、換詞、仿說句子,到稍難一些的常用句式、構段方式仿寫片段的練習,再到模仿整篇文章的結構、敘述說明的方法練習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地進行訓練。在訓練中,學生的思維被激活,興趣提高了,想像豐富了,表達能力實現了由簡單的操作到複雜的模擬遷移和創造,提高了語言表現力,實現了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飛躍。
4.想像情境,拓展表達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豐富的想像、優美的意境、生動的故事最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它不僅能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中隱含著作者的靈性思維,是讓學生展開想像的讀說寫結合點。教學時,教師應立足文本,創設語言表達的氛圍,積極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鼓勵思維的創新。如教學《媽媽的賬單》一文時,教師可設計這樣的想像拓展訓練:“如果你是小彼得,此時此刻,你會想些什麼?會對媽媽說些什麼呢?”讓學生角色互換,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學《凡卡》一文後,可讓學生想像凡卡睡醒後會發生什麼事情,以及自己想對凡卡說些什麼,然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像續寫《凡卡》的故事。通過這些拓展想像訓練,學生的思緒能夠自由飛翔,表達的內容和形式也精彩紛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