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問

《靈樞經》篇名。本篇所論諸病,既非風寒之外感,又非情志之內傷,古書沒有記載,口授相傳,故名。篇內討論了十二種病證之發病機制、症狀及針刺方法,即:欠、噦、唏、振寒、噫、嚏、嚲、泣出、太息、涎下、耳鳴、自齧舌等,古人認為皆由十二經奇邪上走空竅為患所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口問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黃帝內經·靈樞經》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口問”是《靈樞經》篇名之一。
《靈樞經》又名《靈樞》、《黃帝內經靈樞經》、《針經》,別稱《九卷》,為《內經》組成部分之一。原書9卷共81篇。本書與《素問》所論述的內容相近,尤詳於經絡、針灸,在介紹基礎理論和臨床方面則與《素問》內容互有補充闡發,是研究我國秦漢以前醫學理論,特別是針灸療法的重要文獻,素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本篇討論了十二奇邪的病機、症狀及針刺治療。所謂十二奇邪,指邪氣上走頭面孔竅引發的欠、噦、唏、振寒、嚏、噫、嚲、泣涕、太息、涎下、耳鳴和齧舌等病證,由於這些病證在經書上少有記載,是由先師口傳所得,故名“口問”。張介賓註:“以下諸問,既非風寒之外感,又非情志內傷,所當口傳者也,故曰《口問》。”

中醫套用

學術意義
本篇論述了欠、噦、唏等十二奇邪的病因病機與治療。指出十二種病證的病因非一般之外感或內傷,乃是由於正氣不足所致,即“邪之所在,皆為不足”。篇中所述病證及重視正氣在奇邪發病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論,對臨床治療重視扶正培本有指導意義。
(一)運用陰陽理論解釋病因病機
強調了在對發病機理的理解過程中不要忽視中醫學之陰陽為核心的整體觀念的重要指導意義。並結合對欠、噦等病證的病機解釋來示範具體套用方法。包括“陽主上,陰主下”、“陰盛則瞑,陽盛則寤”等。
(二)寤寐與衛氣運行
論述衛氣的晝夜循行規律以及與陰陽氣運行、與人的正常寤寐節律之關聯。
(三)提出了“邪之所在,皆為不足”的觀點
篇中指出了上中下三部之氣不足為病的症狀表現及刺治方法。
篇中“邪之所在,皆為不足”的觀點,論述欠、噦、噫、嚏等十二種“奇邪走空竅”病證形成機理後,提出的結論性觀點。認為邪氣之所以能侵入空竅,形成病證,都是正氣不足的緣故,並例舉人體上中下三部病證進一步加以論證。與《素問·評熱病論》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遺篇·刺法論》的“正氣存內,邪不可乾”及《靈樞·百病始生》的“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等精神相一致,均強調了正氣在發病中的作用和地位。外因是發病的條件,內因是發病的依據,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這一發病學觀點是中醫病因學的精華所在。上中下三部之氣不足為病,皆可補足太陽經的崑崙穴。正如張志聰所說:“太陽者,三陽也;三陽者,天之業。膀胱之津水隨氣運行以濡空竅,故取之崑崙。崑崙乃津水之發源,上通於天者也。”張介賓對此有所發揮,指出:“上氣虛者升而舉之,下氣虛者納而歸之,中氣虛者溫而補之。”拓寬了三部氣虛的治療思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