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色學說

反色學說稱為赫林(Hering)理論,假設在視網膜上存在有相互轉換的紅對綠的組織、黃對藍的組織和白對黑的組織,通過光刺激,各種組織同時以互相轉換方向發生化學變化,最後顏色的感覺就由兩對正和負回響的相對值來決定,而明亮的感覺由白對黑的組織給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色學說
  • 外文名:opponent-colortheory
  • 別稱:赫林理論
  • 創建人:赫林
詳情:說明人眼是如何感色的學說,有三原色學說反色學說混合學說三種。
優點:反色學說很好地解釋了明適應、暗適應現象。“白一黑物質”的分解相當於明適應過程;再合成相當於暗適應過程。當分解持續到一定程度,分解反應自然會減慢,這樣白光的感覺就會鈍化。相反,對於暗適應,當“白一黑物質”再合成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分解容易進行,即在暗處過一定時間後光感度增加。
深度剖析:
蓋特還在他的《色彩論》中提出了所謂的反色學說(opponent-colortheory):白與黑,紅與綠,黃與藍等都是互為反色,即把它們進行色光混合時都得到灰色。當盯住一種顏色觀察,然後突然閉眼或使眼進入到黑暗環境中時,視覺中的殘留影像(after image)也正是這種顏色的反色。反色也類似於色度學中所稱的互補色。
19世紀末E.Hering對反色做了如下生理解釋:視網膜有“白一黑物質”、“紅一綠物質”、“黃一藍物質”這三種感光物質;當白光到達網膜時“白一黑物質”分解。這一分解過程產生白的感覺;當網膜沒有光照射時,被分解的“白一黑物質”又會再合成,這一合成過程給人以黑的感覺。
同樣,對於“紅一綠物質”當遇到紅光(長波長光)時,發生分解反應;遇到綠色光(中波光)時產生再合成反應。分解與合成產生的感覺分別為紅光或綠光。自然,在視網膜的同一點,不可能有一種物質同時既分解又合成,所以在同一點不能同時看到紅色和綠色。觀察到的是黃色感覺。“黃一藍物質”的感覺原理也與以上推理相同。
由於Hering學說與Young-Helmholtz三色學說有了矛盾,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與三色對立的關於色彩生理的學說。然而,最近隨著關於三色生理研究的深入,使得這兩種學說統一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