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枝莧

反枝莧

反枝莧(學名: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是莧科、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米多;莖粗壯直立,淡綠色,葉片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頂端銳尖或尖凹,基部楔形,兩面及邊緣有柔毛,下面毛較密;葉柄淡綠色,有柔毛。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直立,頂生花穗較側生者長;苞片及小苞片鑽形,白色,花被片矩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白色,胞果扁卵形,薄膜質,淡綠色,種子近球形,邊緣鈍。7-8月開花,8-9月結果。

原產美洲熱帶,已廣泛傳播並歸化於世界各地。中國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生在田園內、農地旁、人家附近的草地上,有時生在瓦房上。

該種嫩莖葉為野菜,也可做家畜飼料;種子作青箱子入藥;全草藥用,治腹瀉、痢疾、痔瘡腫痛出血等症。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主要價值,食用,飼用,藥用,物種危害,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時達1米多;莖直立,粗壯,單一或分枝,淡綠色,有時具帶紫色條紋,稍具鈍棱,密生短柔毛。
葉片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2厘米,寬2-5厘米,頂端銳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波狀緣,兩面及邊緣有柔毛,下面毛較密;葉柄長1.5-5.5厘米,淡綠色,有時淡紫色,有柔毛。
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直立,直徑2-4厘米,由多數穗狀花序形成,頂生花穗較側生者長;苞片及小苞片鑽形,長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龍骨狀突起,伸出頂端成白色尖芒;花被片矩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長2-2.5毫米,薄膜質,白色,有1淡綠色細中脈,頂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雄蕊比花被片稍長;柱頭3,有時2。
胞果扁卵形,長約1.5毫米,環狀橫裂,薄膜質,淡綠色,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內。種子近球形,直徑1毫米,棕色或黑色,邊緣鈍。花期7-8月,果期8-9月。

主要變種

短苞反枝莧Aaranthus retroflexus var.delilei (RichteretLoret) Thell.)
莖較細且少稜角,毛也較少;葉片基部驟狹成葉柄,下面稍有斑。苞片長3-4毫米,頂端不很尖銳,僅稍超過花被片。
分布於中國河北。生於曠地。歐洲中部有分布。

生長環境

生在田園內、農地旁、人家附近的草地上,有時生在瓦房上。反枝莧適應性極強,到處都能生長,不耐蔭,在密植田或高稈作物中生長發育不好。反枝莧適宜的萌發溫度為5℃以上,35-40℃時發芽率最高,適合生長的pH為4.2-9.1的濕潤土壤中。

分布範圍

產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原產美洲熱帶,已廣泛傳播並歸化於世界各地。

繁殖方式

反枝莧種子數量多,以種子進行繁殖。反枝莧每株可結種子1萬-3萬粒,並可隨風傳播,反枝莧受風作用後,種子可被風吹移動至少0.5米之外,而且在距離反枝莧發生區10米以外的空白土壤中仍發現了反枝莧種子的蹤跡。

主要價值

食用

反枝莧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作為野菜食用。反枝莧的粗蛋白質量分數高達53.2克/千克乾重樣品,的質量分數為6000毫克/千克乾重樣品,維生素C含量為139.5毫克/千克鮮重樣品,高於茴香等一些蔬菜。每500 反枝莧含有胡蘿蔔素35.75克 、核黃素1.75 克反枝莧的嫩莖在夏季採收,採收後可鮮食,也可製成乾菜或辣鹹菜進行貯藏,供漫長的冬季食用,是一種重要的蔬菜。種子成熟後采果穗,曬乾,打下種子,其種子富含賴氨酸、鈣、磷、澱粉等,可加工食用或作食品添加劑。

飼用

反枝莧也是重要的野生豬飼料。可青飼,也可曬乾後冬季飼用。

藥用

種子作青箱子入藥;全草藥用,治腹瀉、痢疾、痔瘡腫痛出血等症。
反枝莧的全草和種子可入藥,能祛風濕 、清肝火,可用 於目赤腫痛 、翳長障和高血壓的治療。

物種危害

19世紀中葉發現於中國河北和山東,現廣泛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及沿長江流域各省,已被列為中國入侵植物。
反枝莧是伴人植物,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它。反枝莧傳播方式多樣,可隨有機肥、種子、水流、風力,甚至鳥類等進行傳播。反枝莧能夠表現出很高的表型可塑性和基因可變性,適應生活在多種農田和雜草叢生的地方,適應性極強。同時,反枝莧生長非常迅速且能夠產生大量具有生活力的種子,其種子可形成持久穩定的種子庫。由於環境、遺傳的原因,使得種子具休眠特性和參差不齊的萌發方式,這可增強適應能力和增加競爭優勢。
危害農作物:反枝莧主要危害棉花豆類花生、瓜類、薯類、蔬菜等多種旱作物。反枝莧混生在大豆、小麥、玉米、甜菜、果園和菜園中,可嚴密遮光和阻礙通風,消耗大量地力,抑制作物生長。反枝莧還常常污染作物種子,如果不加以有效的防除,玉米、大豆、春小麥、油菜和蔬菜等產量將明顯受損。由於反枝莧的侵害,甜菜可減產49%,大豆減產22%。同時,反枝莧也是許多昆蟲、線蟲、病毒、細菌和真菌的寄主,影響栽培作物的生長。
反枝莧還具有異株相剋的作用,從反枝莧中提取出的7種新的以橙花油為構架的倍半萜烯類物質對萵苣屬植物進行毒性測試,結果表明,7種化合物的最低濃度對萵苣屬植物的種子發芽均有抑制作用,可抑制作物種子的萌發,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
危害家畜:莧屬植物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和環境條件下,都具有積累硝酸鹽的能力。隨著反枝莧的生長,硝酸鹽的吸收率不斷增加,在開花前達到最大值,葉片中硝酸鹽含量可達30%。其莖和枝也可貯藏大量的硝酸鹽。因此,若家畜過量食用會引起中毒,應在結果前拔除。在利用反枝莧作為牛等動物飼料時應該注意採收的季節及放牧地區反枝莧的發生情況,避免引發中毒。

防治方法

反枝莧的防除由於反枝莧是一種對人類及牲畜既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又危害作物和威脅牲畜生命安全的外來入侵性雜草,且具抗藥性,難以防除。因此,應在充分利用它的同時防止危害以及延緩其抗藥性的產生,這就需要對其採取綜合的防控措施。
加強檢驗檢疫和人工拔除:要加大檢驗檢疫的力度,對從反枝莧發生嚴重地區調入的作物種子進行嚴格的檢驗檢疫或禁止調入。由於反枝莧成株較大。人工易發現和拔除,因此,發現時應儘早拔除,對反枝莧大量出現的農田要重點防除。加大人工拔除力度,可大大減少反枝莧種子的產生,降低來年的發生數量。
農業防除:田間條件下,反枝莧對作物的影響依條件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應當依據不同的作物及作物的生長狀況來進行防除,才能夠達到經濟有效的結果。如在大豆田中,反枝莧出現的時間及大豆的密度差異都對產量有一定的影響。當反枝莧和大豆同時出苗,且反枝莧的密度在40株/平方米時,大豆的生物量及產量達到最小。當反枝莧在大豆三葉期出現時,大豆的高度、生物量及產量不受反枝莧的影響,可不必採用化控措施。在玉米田中,進行反枝莧控制的最佳時期是在玉米3葉期或7-10 葉期,這樣能夠獲得最大的穀粒產量。因此在生產上可以採取適當的農作措施來延緩其出苗時間,從而降低除草劑的使用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玉米的行間距和密度不會影響反枝莧種子產生量。但是,玉米植株形成的近似遮蓬的結構可以增強對反枝莧植株的蔭蔽,可以降低雜草單位面積的數量和結實量。因此,農業防除上,可採用高棵中耕作物與矮棵密播作物輪作,在作物生育期適時中耕除草3-4次,可較好的抑制反枝莧的發生與生長。
化學防除:苯達松、阿特拉津、異惡唑草酮、使它隆、2,4-滴、撲草淨、利谷隆對反枝莧都有良好的防效。另外,在不同作物田的防除上要選擇最佳防除期,如在玉米4葉1心期以前噴施50%乙草胺乳油1500毫升/平方米具有較好的防除作用。乙羧氟草醚乳油對大豆田反枝莧防效優良。小麥生長的任何生育期都可用48%苯達松水劑130-180毫升/平方米。
生物防除:若要減少化控帶來的負面影響、延緩反枝莧抗藥性的產生,可選擇生物防除。雜草的生物防除具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不污染環境等優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