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側

反側

反側,漢語辭彙。

拼音:fǎn cè

釋義:1、翻來復去,轉動身體。2、反覆無常。3、不安分,不順服。4、惶恐不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側
  • 拼音:fǎn cè
  • 釋義:翻來復去
  • 出處:新元史·董俊傳
拼音,基本解釋,出處與詳解,

拼音

反側:fǎn cè

基本解釋

①(身體)翻來復去,形容睡臥不安:輾轉~。
②不順從;不安定:~之民。
③反覆無常:天命~。
④反叛。如清人趙藩稱頌諸葛亮的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對聯意為:用兵能攻心,反叛就會自然消除,從古至今,真正善用兵者並不好戰;不審時度勢,政策或寬或嚴都會出差錯,後來治理蜀地的人要深思。)又如《新元史·董俊傳》:“俊以孤軍居反側間,戰士不滿千人。”

出處與詳解

1、翻來復去轉動身體。
①《詩·周南·關雎》:“悠哉悠哉,展轉反側。”
②漢 王粲 《登樓賦》:“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③唐 杜甫 《彭衙行》:“懷中掩其口,反側聲愈嗔。”
④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某王子》:“長史驚而寤,陰異之,嘆息不能復寐,反側達旦。”
2、反覆無常。
①《詩·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極反側。”
②《楚辭·天問》:“天命反側,反罰何佑?” 朱熹 集註:“反側,言無常也。”
3、不安分,不順服
①《荀子·王制》:“故奸言、奸說、奸事、奸能、遁逃反側之民,職而教之,須而待之。” 王先謙 集解:“反側之民,不安之民也。”
②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或收市重寳,逃入反側之地,以資寇盜。”
③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內消反側,外絕覬覦,遠近晏然。”
孫中山 《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鄧本殷 等負隅於南路, 楊希閩 、 劉震寰 等,更反側於肘腋之下。”
4、惶恐不安。
①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王含 作 廬江郡 ,貪濁狼籍。 王敦 護其兄,故於眾坐稱:‘家兄在郡定佳, 廬江 人士鹹稱之。’時 何充 為 敦 主簿,在坐,正色曰:‘ 充 即 廬江 人,所聞異於此。’ 敦 默然,旁人為之反側, 充 晏然神意自若。”
②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書》:“三司判官,尤朝廷所選擇,出則被使漕運,而金谷之事,某生平所不習,此所以蒙恩反側而不敢冒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