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櫛龍

原櫛龍

原櫛龍(屬名:Prosaurolophus)又名原蜥冠龍、原蜥嵴龍、原蜥冠鱷,意為“原始櫛龍”,是因冠飾與較晚期的櫛龍類似而得名。原櫛龍是種鴨嘴龍類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目前已經發現2個種與至少25個個體,包含頭顱骨與骨骼,但化石整體仍不明確。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原櫛龍
  • 拉丁學名:Prosaurolophus
  • 別稱:原蜥冠龍、原蜥嵴龍、原蜥冠鱷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蜥形綱 Sauropsida
  • :鳥臀目 Ornithischia
  • 亞目:鳥腳下目 Ornithopoda
  • :鴨嘴龍科 Hadrosauridae
  • 亞科:鴨嘴龍族 Hadrosaurinae
  • :櫛龍族 Saurolophini
  • :原櫛龍屬 Prosaurolophus
  • 分布區域:晚白堊紀的北美洲
  • 化石時期:晚白堊紀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種屬分類,生物學史,

形態特徵

原櫛龍是種有大型頭部的鴨嘴龍類,最完整標本的身長為8.5,而頭顱骨長度約0.9米。原櫛龍的眼部前方擁有小型、低矮、三角形的冠飾,兩側有凹處。肱骨相當短。
化石寫真化石寫真
除了冠飾以外,原櫛龍是種不顯眼的鴨嘴龍亞科恐龍。如同其他鴨嘴龍科,原櫛龍的頭部前段平坦、寬廣,具有喙嘴,適合咬斷樹葉與樹枝。嘴部的後段有數千顆牙齒,適合磨碎植物,再行吞食。

生活習性

如同其他鴨嘴龍科,原櫛龍是種大型、草食性恐龍,可采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擁有複雜的頭顱骨,可做出類似咀嚼的磨輾動作。原櫛龍的牙齒是不斷生長、替換的,形成數百顆牙齒所構成的齒系,但同一時間只會使用少部份牙齒。原櫛龍使用它們的寬廣喙狀嘴來切斷植物,然後將植物置於頰部空間咀嚼。原櫛龍的進食範圍大約是地面以上4米的範圍內。

分布範圍

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

種屬分類

模式種是巨原櫛龍(P. maximus),是由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在1916年所敘述、命名。第二個種是黑腳原櫛龍(P. blackfeetensis),是由傑克·霍納(Jack Horner)在1992年所敘述、命名。
復原圖復原圖
原櫛龍的兩個種差別在於冠飾特徵與輪廓,黑腳原櫛龍的面部比巨原櫛龍的還要陡峭、高。黑腳原櫛龍的冠飾邊緣在成長期間往眼睛後方生長,至少黑腳原櫛龍擁有這樣的成長模式。

生物學史

著名古生物學家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在1915年於亞伯達省Steveville鎮附近的紅鹿河發現一個鴨嘴龍類頭顱骨(編號AMNH 5836)。他在1916年述敘這個標本,並以較早命名的櫛龍為對比,櫛龍擁有類似但較長的冠飾,他將這個標本命名為原櫛龍屬。頭顱骨的鼻口部遭到損害,並認為以過長的模樣重建,但在1924年發現的一個接近完整標本與頭顱骨,是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所敘述,則發現原本標本是以真實的外型來重建。原櫛龍的化石已被發現20到25個個體,包含7個連線者身體的頭顱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