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植物鑑定

原植物鑑定

原植物鑑定屬於中藥鑑定方法中的一種,屬於植物鑑定學。

中文名稱原植物鑑定
英文名稱identification of original plant
定  義套用植物分類學的知識與方法鑑定植物藥材的生物學來源,確定其學名。
套用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中藥學(二級學科),中藥學總論(三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植物鑑定
  • 外文名:Identification of Botanical Origin
  • 性質:中藥藥材鑑定方法
  • 方式:形態對比
鑑定介紹,方法,

鑑定介紹

中藥鑑定包括原植物鑑定、藥材鑑定、化學成分鑑定。方法有顯微鑑定(如看細胞、結晶、纖維束等)化學試劑反應等。原植物鑑定則主要看形態,根莖葉花、果實,與植物圖譜比對。確定科、屬、種。要有充分證據,慎重結論。

方法

(一)來源鑑定法
又稱基原鑑定法,是套用植(動、礦)物分類學的知識,對中藥的來源進行鑑定,確定其正確的學名,以保證套用品種準確無誤。
1.來源鑑定的內容:包括原植(動)物的科名、植(動)物名、拉丁學名、藥用部位,礦物藥的類、族、礦石名或岩石名。
2.原植物鑑定的步驟:①觀察植物形態;②核對文獻;③核對標本。
中藥的原植物鑑定,除經典分類學方法外,還可使用化學分類學、細胞分類學、數值分類學、DNA分類學方法和技術。
(二)性狀鑑定法
就是用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試等十分簡便的方法來鑑別藥材的外觀性狀,這些方法積累了豐富的傳統鑑別經驗,具有簡單、易行、迅速的特點。 性狀鑑定的內容包括形狀、大小、色澤、表面特徵、質地、折斷面的特徵、氣、味、水試、火試等。
1. 藥材 :
⑴ 形狀 :藥材的形狀與藥用部位有關,每種藥材的形狀一般比較固定。
⑵ 大小 :指藥材的長短、粗細(直徑)和厚度。
⑶ 色澤 :藥材的顏色與成分有關,顏色是否符合要求,是衡量藥材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應在自然光下觀察藥材的顏色,如用兩種色調複合描述色澤時,應以後一種色調為主色。
⑷ 表面特徵 :指藥材表面是光滑還是粗糙,有無皺紋、皮孔、鱗片、毛茸或其它附屬物等。
⑸ 質地 :指藥材的輕重、軟硬、堅韌、疏鬆(或泡松)、緻密、黏性、粉性、油潤、角質、綿性、柴性等特徵。
⑹ 斷面特徵:包括自然折斷面和橫切面。
⑺ 氣 :“氣”是由於藥材含有揮發性物質的緣故,也是藥材的重要鑑定特徵之一。
⑻ 味:藥材的味感是由其所含的化學成分決定的,每種藥材的味感是比較固定的。味感也是衡量藥材品質的標準之一。
⑼ 水試 :有些藥材放入水中,能產生特殊的現象,如沉浮、溶解情況、顏色、透明度、有無黏性、膨脹度、旋轉與否及有無螢光等。
⑽ 火試 :有些藥材用火燒之,能產生特殊的香氣或臭氣,會有顏色、煙霧、閃光或響聲等現象出現,可據此鑑別其真偽甚至優劣。
三)顯微鑑定法
是利用顯微鏡來觀察藥材的組織構造、細胞形狀以及內含物的特徵,礦物的光學特性,以及利用顯微化學方法,確定細胞壁及細胞內含物的性質或某些品種有效成分在組織中的分布,用以鑑定藥材的真偽和純度甚至品質,以及對中成藥是否按處方規定投料進行鑑定。
1.顯微製片方法
包括有橫切片或縱切片、表面製片、粉末製片、解離組織片、花粉粒與孢子製片、磨片製片、含粉末藥材的製劑顯微製片等。
2.植物細胞壁和內含物的鑑別
3.顯微測量
目鏡測微尺先用鏡台測微尺標化,然後在顯微鏡下測量細胞及細胞內含物的大小。通常是在高倍物鏡下進行測量,但欲測量較長的纖維、非腺毛等的長度時,則在低倍物鏡下測量,記錄最大值與最小值。
4.顯微常數測定
常見的顯微常數主要有用於葉類鑑別的氣孔數、氣孔指數、柵表比、脈島數和脈端數等。這些顯微常數常因植物種類不同而異,而同種植物則較為恆定,對於葉類、某些帶葉的全草類和花類藥材的品種鑑定有重要意義。
5.常用封藏試液
⑴ 蒸餾水、稀甘油:適用於觀察澱粉粒、油滴、樹脂等細胞內含物及細胞壁的顏色。
⑵ 甘油醋酸試液:使澱粉粒不膨脹,特別適宜澱粉粒的觀察與顯微測量。
⑶ 水合氯醛試液:可使皺縮的細胞膨脹;可溶解多種色素,如葉綠素及樹脂、澱粉粒、蛋白質、菊糖、揮髮油,而各種晶體不溶解;有清淨、透明作用,使細胞、組織透明,便於觀察細胞形狀和組織構造及細胞內含的各種結晶體。
6.掃描電子顯微鏡和偏光顯微鏡的套用
⑴ 掃描電子顯微鏡:解析度高,可達3nm,放大倍數一般可達幾十萬倍,圖像富有立體感。
⑵ 偏光顯微鏡:主要用於觀察和分析礦物類中藥的光學性質,也可用於研究動物和植物類中藥的組織及細胞內含物,如澱粉粒、草酸鈣簇晶等。對於透明礦物,一般使用透射光源的偏光顯微鏡;對於不透明礦物則使用放射光源的偏光顯微鏡。
(四)理化鑑定法
1.物理常數的測定
包括相對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點、凝固點、熔點等的測定。這對揮髮油類、油脂類、樹脂類、液體類藥(如蜂蜜等)和加工品類(如阿膠等)藥材的真實性和純度的鑑定,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一般理化鑑別
⑴ 化學定性分析:利用藥材中的化學成分能與某些試劑產生特殊的氣味、顏色、沉澱或結晶等反應來鑑別中藥的真偽。
⑵ 微量升華:利用中藥中所含的某些成分,在一定溫度下能升華的性質獲得升華物,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結晶性狀、色澤,或取升華物加試液觀察反應。
⑶ 螢光分析:利用中藥中所含的某些化學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產生一定顏色的螢光的性質進行鑑別。紫外光燈的波長為365nm,如用短波(254~265nm)時應加以說明。
⑷ 顯微化學分析:將藥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等置於載玻片上,加某些化學試劑後產生沉澱或結晶,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形狀和顏色進行鑑別。利用顯微和化學方法確定中藥有效成分在中藥組織構造中的部位,稱為顯微化學定位試驗。
⑸ 泡沫指數和溶血指數:利用皂苷的水溶液振搖後能產生持久性的泡沫和溶解紅血球的性質,可測定含皂苷類成分藥材的泡沫指數或溶血指數作為質量指標。
3.檢查
⑴ 水分測定法:2005年版《中國藥典》水分測定法有四種,即烘乾法、甲苯法、減壓乾燥法和氣相色譜法。
⑵ 灰分測定法:2005年版《中國藥典》灰分測定法包括總灰分測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測定法。
⑶ 膨脹度的測定:膨脹度是藥品膨脹性質的指標,系指按乾燥品計算,每1g藥品在水或其它規定的溶劑中,在一定的時間與溫度條件下膨脹後所占有的體積(ml)。主要用於含黏液質、膠質和半纖維素類的天然藥品。
⑷ 酸敗度: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種子類藥材,在貯藏過程中發生複雜的化學變化,產生游離脂肪酸、過氧化物和低分子醛、酮類分解產物,因而出現臭味,影響藥材的感觀性質和內在質量。
⑸ 色度檢查:利用比色鑑別法檢查藥材在貯藏過程中有色雜質的限量,如白朮。
⑹ 有害物質的檢查:中藥中的有害物質主要有內源性的有害物質和外源性的有害物質。
①內源性的有害物質:
②外源性有害物質:
4.色譜法
⑴ 薄層色譜法:是用於定性鑑別最多的色譜法之一。
⑵ 高效液相色譜法
⑶ 氣相色譜法:適用於含揮髮油及其它揮發性組分的中藥及中成藥的分析。
⑷ 蛋白電泳色譜法:用於動物藥、果實種子類及根莖類等含蛋白質及胺基酸的藥材的真偽鑑別。
⑸ 高效毛細管電泳
5.分光光度法
包括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紅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波長範圍為:200~400nm的紫外光區;400~760nm的可見光區;2.5~25um(按波數計為4000~400cm-1)的紅外光區。
6.色譜-光譜聯用儀分析法
7.浸出物測定
對某些中藥的有效成分尚未清楚或尚無精確定量方法的中藥,一般可根據已知成分的溶解性質選用溶劑進行浸出物的測定。通常選用水、一定濃度的乙醇(或甲醇)、乙醚作浸出物測定。有冷浸法和熱浸法。測定前供試品需粉碎,使能過二號篩。
8.含量測定
⑴ 含量測定方法:既有經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等)又有現代儀器分析法(如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氣相色譜法、薄層掃描法、高效液相法等)。
⑵ 揮髮油含量測定方法有兩種:①甲法適用於測定相對密度在1.0以下的揮髮油;②乙法適用於測定相對密度在1.0以上的揮髮油。
(五)新技術和新方法簡介
1.DNA分子遺傳標記技術
2.中藥指紋圖譜鑑定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