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鐘基本原理與時頻測量技術

原子鐘基本原理與時頻測量技術

《原子鐘基本原理與時頻測量技術》是2009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翟造成。

基本介紹

  • 書名:原子鐘基本原理與時頻測量技術
  • 作者:翟造成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2-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翟造成 等編
出 版 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2-1
版 次:1頁 數:152字 數:205000 印刷時間:2009-2-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43936102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從時頻套用的實際出發,較系統扼要地介紹了各類原子鐘,包括冷原子鐘和光鐘工作原理,以及常用時間和頻率測量技術,對原子鐘的某些套用方面也作了簡單介紹。全書共分9章:引論;原子頻標的物理基礎;獲得窄譜線的技術與方法;原子頻標的基本工作原理;傳統原子頻標;新型原子頻標;星載和空間原子鐘;時頻測量技術與方法;時頻高端套用舉例等。全書著重闡述原子時頻的基本概念,行文力求簡單易懂,並列有大量圖表,以供參詳。
本書可供原子時頻套用有關學科,如天體測量、導航定位、時頻計量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從事原子頻標研究方面的工作人員和高等院校有關專業的學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翟造成,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物理系,長期從事原子時頻標準的研製及其套用研究。1982~1984年作為國家公派學者赴美國SAO工作。回國後,領銜研製實用型氫原子鐘,並實現工程化、商業化生產。“實用型氫原子鐘”研究成果獲國家專利。多項研究成果獲全國科技大會獎、上海市重大成果獎以及國家和中科院科技進步獎。現任國際天文學會(1AU)第31組(時間)專業委員會組織委員。中國計時儀器史學會副理事長;曾任中國天文學會時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天文台時間頻率研究室主任等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著有《現代計時學概述》(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1981年)和《時間的計量》(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年)等。

目錄

第一章 引論
1.1 前言
1.2 時間計量基準與原子鐘
1.2.1 世界時
1.2.2 書時
1.2.3 原子時
1.2.4 協調世界時
1.3 原子鐘發展歷史回顧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原子頻標的物理基礎
2.1 能量的量子化和量子躍遷
2.2 原子的精細能級
2.3 原子的超精細能級
2.4 原子的超精細磁能級
2.5 量子系統及其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
2.5.1 量子系統
2.5.2 電磁場與量子系統的相互作用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獲得窄譜線的技術與方法
3.1 微波頻段所常採用的技術
3.1.1 分離振盪場技術
3.1.2 緩衝氣體技術
3.1.3 原子儲存泡技術
3.1.4 離子阱技術
3.1.5 雷射減速與囚禁技術
3.1.6 原子噴泉技術
3.1.7 CPT囚禁技術
3.2 光學頻段所常採用的技術
3.2.1 Ramsey—Borde分離雷射場技術
3.2.2 鹼土金屬原子的超低溫冷卻
3.2.3 單個儲存離子的雷射邊帶冷卻
3.2.4 光晶格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原子頻標的基本工作原理
4.1 原子共振器的作用原理與構成
4.1.1 態選擇一原子態製備
4.1.1.1 原子在非均勻磁場中分類
4.1.1.2 光抽運技術
4.1.1.3 微波一光抽運技術
4.1.2 原子的探測
4.1.3 信號的檢測
4.1.3.1 原子檢測
4.1.3.2 光檢測
4.1.3.2.1 線性吸收—透射光檢測
4.1.3.2.2 螢光檢測
4.1.3.3 雙能級螢光檢測
4.1.3.4 微波檢測
4.2 標準信號的產生及控制—原子頻標的構成
4.2.1 原子振盪器型
4.2.2 原子諧振器型
4.2.3 光頻標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傳統原子頻標
5.1 磁選態型銫原子頻率標準
……
第六章 新型原子頻標
第七章 星載和空間原子鐘
第八章 時頻測量技術與方法
第九章 時頻高端套用舉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