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套—原體學說

原套-原體學說是解釋莖尖生長錐結構的理論。它將莖尖分生區頂端原分生組織分為原套、原體兩個部分。表面1至數層排列整齊、較小的細胞為原套,通常只進行垂周分裂,結果可使莖尖的表面積增大;其內原體,細胞較大,可進行各個方向的分裂,結果可使莖尖的體積增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套—原體學說
  • 外文名:Tunica-Corpus Theory
  • 提出人:A. Schmidt
  • 提出時間:1924
簡介,結構,

簡介

原套與原體僅存在於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莖的頂端無此結構,這是區別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特徵之一。

結構

原套-原體學說Tunica-Corpus Theory是A. Schmidt(1924)為了利用組織學方法研究被子植物的莖尖所提出的一種學說。該學說認為莖尖的分生組織是由原套(tunica或鞘層)與原體(corpus)二部分構成。原套是由覆蓋於頂尖分生組織外側的一至數層細胞層構成,是垂周分裂反覆進行而使表面增大的部分。原體是構成被原套覆蓋的頂尖分生組織的內部,是以平周分裂、垂周分裂、斜分裂等向各方面進行分裂的部分。由於植物的葉或莖在發生中所起的作用方式不同,所以這兩部分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在雙子葉植物中,原套的第一層只顯有垂周分裂,而在第二層以下,在葉原基出現的位置上也進行平周分裂。原套與原體兩部分的劃分並不全包括植物體內分化的各種器官和組織的來源關係。具有1-2層原套的植物最多,而具有3-4層的則比較少。以前原組織學說是用來研究生長點構造的,但是由於對這個學說的看法是不公平的,因此得到了許多解剖學者的強烈支持。根據以後的研究,儘管具有否定原套與原體之間存在一定獨立性的事實,但因為有利於頂尖分生組織生長形式的描述,所以這個學說仍然得到許多解剖學者的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