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歷史

印度尼西亞歷史

印度尼西亞全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一詞源出於希臘文的Indo(印度)和 Nusus(各島),意為印度各島。印度古籍稱之為“努珊塔拉” (Nusantara)或德威安塔拉(Dwipantara),意為大洋之間的島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尼西亞歷史
  • 國家:印度尼西亞
  • 詞性:名詞
  • 位於:亞洲東南部
國家簡介,歷史沿革,參考書目,

國家簡介

全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一詞源出於希臘文的Indo(印度)和 Nusus(各島),意為印度各島。印度古籍稱之為“努珊塔拉” (Nusantara)或德威安塔拉(Dwipantara),意為大洋之間的島嶼。至今仍有人稱印尼為“努珊塔拉”。印度人、中國人和阿拉伯人的古代文獻中,有時也泛稱印度尼西亞群島為爪哇;歐洲旅行家和探險家則稱群島為大爪哇和小爪哇;當地人稱爪哇、蘇門答臘和婆羅洲的居民為爪哇人,稱東邊的小群島為小爪哇。荷蘭人入侵群島後,印尼被稱為荷屬東印度或東印度。19世紀中葉,西歐學者最先將“印尼”用為地理名稱。20世紀初,隨著民族運動的發展,民族主義者開始考慮政治用語。初期使用“東印度”,1922年印尼留荷學生在荷蘭成立“印尼協會”,“印尼”首次成為政治用語。1928年“青年誓言”宣布“印尼”為民族和國家的名稱之後,“印尼”便被廣泛使用。1945年正式定為國名。
印尼共和國位於亞洲東南部,北接馬來西亞,南與澳大利亞毗鄰,東西兩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處東西交通要衝,占據重要戰略地位。印尼是由1.3萬多個大小島嶼組成,素有“千島之國”稱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於這些島嶼星羅棋布,分散在海洋上,故又有“海洋之國”稱號。面積 1904569平方公里。人口1.6億(1985)。有100多個民族。爪哇人占47%,巽他人占14%,馬都拉人占 7%。通用印尼語。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首都雅加達。

歷史沿革

原始公社時期(公元前4萬年~前2世紀)印尼是原始人類發源地之一,19世紀末和20世紀30年代在爪哇島先後發現“爪哇人”、“瓦甲克人”和“梭羅人”等原始人類化石。公元前4萬年起,印尼原始居民進入氏族社會。構成印尼現代居民的祖先古印度尼西亞人(或稱澳斯特尼西亞人),是公元前2000多年到公元前2世紀陸續從亞洲大陸東南部遷來的。由於遷移時間的先後和在印尼定居地點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和語言。但其共同點是種植稻穀,信仰萬物有靈說,崇拜祖先靈魂,實行土地公社的共同耕作,居民通行互助合作的生活方式。
古代社會(公元前2世紀~公元16世紀)隨著原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南海交通與貿易的發達,印度人來往群島的增多以及印度文化的傳入,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下半葉出現最早的奴隸制國家──葉調。公元3~7世紀,出現受印度文化影響的奴隸制王國,如西爪哇的達魯曼、中爪哇的訶陵和東加里曼丹的古泰。印度種姓制度被移植來作為統治人民的社會制度。5世紀佛教開始傳入。新興地主階級以佛教為武器反對為奴隸主階級所控制的婆羅門教。經過長達3個世紀左右的鬥爭,佛教取代婆羅門教的地位。
7世紀中期,蘇門答臘和爪哇開始進入封建社會。以蘇門答臘巴鄰旁(巨港)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國,迅速發展為海上商業帝國。室利佛逝是當時東南亞佛教中心。7世紀之後,爪哇各獨立王國之間、特別是印度教的珊闍耶王國與佛教的夏連特拉王朝(山帝王朝)在爭奪中爪哇的霸權。856年夏連特拉最後失敗,王子逃往蘇門答臘,繼承室利佛逝王位。到10世紀,爪哇政治中心從中爪哇轉移到東爪哇的布蘭塔斯河流域。11世紀起,室利佛逝國勢日衰,到13世紀未終於滅亡。
1222年爪哇建立新柯沙里王國。在格爾塔納加拉統治時期(1268~1292),王朝發展為印尼第二個跨島的強國。1292年新柯沙里王朝亡。1293年2月,格爾塔納加拉之婿羅登·韋查耶與中國元軍合力,擊敗復辟勢力,次年又趕走元軍,建立麻喏巴歇王國,版圖包括今印尼國土和馬來半島。13世紀末,伊斯蘭教進入印尼後廣泛傳播,屬領王公和爪哇海岸地區長官先後皈依伊斯蘭教,建立穆斯林政權,脫離王國。1478年東爪哇封建領主軍隊攻陷麻喏巴歇首都,王國遂亡。
16世紀末,印尼各主要島嶼興起較為強大的穆斯林王國。爪哇有馬打藍和萬丹,蘇門答臘有亞齊,其中以農業為基礎的馬打藍最為強盛。17世紀初,馬打藍蘇丹阿貢(馬斯·朗桑)致力於統一爪哇,征服內陸印度教王國。
荷蘭殖民統治時期(16世紀末~1942年)16世紀西方殖民者紛紛來到東南亞地區。1511年7月1日A.de阿爾布凱克率領葡萄牙艦隊侵入印尼。1596年荷蘭商人組織第1支殖民先遣隊闖入印尼。1602年荷蘭政府批准成立具有政府職權的聯合東印度公司(以下簡稱公司)。1619年公司占領雅加達(改名為巴達維亞)後,就以它為基地,開始了長達350多年的對印尼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殖民掠奪。在公司統治時期(1602~1799),印尼各族人民展開轟轟烈烈的反抗鬥爭,其中規模較大、歷時較長的反抗有杜魯諾佐約的抗荷武裝鬥爭(1674~1679)、蘇拉巴蒂起義、基·托坡領導的萬丹人民起義(1750~1755)。印尼人民持續不斷的武裝鬥爭延緩了印尼殖民化的進程,加速了公司跨台。1800年荷蘭“巴達維亞共和國”接管印尼殖民地。(見彩圖)
印度尼西亞歷史
蘇哈托執政期間,對外政策基本上執行親西方國家路線,但致力於加強區域性合作。對內執行大力引進外資,發展“替代工業”和“面向出口”工業,從1965年至198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達7%左右,國民經濟有所發展,但外國資本和新生的官僚資本控制了國民經濟主要部門,經濟的發展依賴於世界市場。1976年印尼軍隊侵入東帝汶,同年7月印尼國會宣布把東帝汶“併入”印尼版圖(見東帝汶歷史)。
中國人民與印尼人民有著歷史悠久的友好關係。"九·三○"事件後兩國關係在1967年中斷。從 70年代後期兩國領導人曾表示願使關係正常化。80年代開始兩國貿易來往增加。

參考書目

J.S.Furnivall,Netherlands’ India:a Study of Plural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44.
B. Dahm, The History of Indonesi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Y.,1971.
廈門大學歷史系編:《印尼簡史》,商務印書館,北京,197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