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塊菌

印度塊菌

印度塊菌(Tuber indicum Cooke et Massee ),又名中國塊菌、中華塊菌和台灣塊菌,子囊果生於地下,球形或橢圓形,幼時紫紅褐色,成熟後紫褐色、黑褐色或黑色;表面有明顯的多角形尖頂瘤突;產孢組織幼時白色或灰白色,隨著成熟逐漸變為黃褐色、褐色、黑褐色或黑色,由無色薄壁的交織菌絲組成;有白色、分枝、迷路狀分布的細菌脈。子囊球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無色,常無柄;子囊孢子多橢圓形,其表面有離散分布的刺。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印度塊菌
  • 拉丁學名:Tuber indicum Cooke et Massee
  • 別稱:中國塊菌
  • :真菌界
  • 子囊菌亞門
  • 盤菌綱
分類,形態特徵,分布區域,生態習性,食用價值,化學成分,

分類

形態特徵

子實體直徑2-4.5cm或1.5-3cm,或更大,體大者可達140克。不規則球形或橢圓形,粉褐色、咖啡色、棕褐色或棕黑色,表面具桑椹狀疣突起,由網狀的溝縫分隔,突起多圓鈍,少銳尖,突起的錐基0.2~2mm。內部組織灰褐色、紫褐色或粉褐色,具粉白色分枝的網路。 子囊近圓形、長圓形或卵圓形,(175~160)μm×(150~600)μm,未見子囊柄,內具1~4孢子,可達6個。子囊孢子初期微透明,後呈深褐色,卵圓形、長橢圓形,少呈圓形,(14.3~45)μm×(12~40)μm,表面具細長疣狀凸起,凸起脊基呈斑點狀、條紋狀,單一或偶有分叉,疣凸高0.5~3μm,粗細變異較大。

分布區域

在中國常見於西南地區,如雲南、四川、西藏等。

生態習性

生於雲南松華山松麻櫟等樹木根際土地上。

食用價值

新鮮時口嘗菌肉有山芋的清甜味,是極為名貴的食用菌,被譽為“黑色鑽石”。記載體大者重量可達140克。

化學成分

對采自雲南省永勝縣的印度塊菌進行了化學成分的研究,從其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10個化合物,經理化鑑定和波譜分析,分別確定為星魚甾醇(stellas2terol,Ⅰ)、麥角甾醇過氧化物(ergosterol5α,8α2peroside,Ⅱ)、菜子甾醇(brassicasterol,Ⅲ)、麥角甾醇(ergosterol,Ⅳ)、啤酒甾醇(cerevisterol,Ⅴ)、(2S,3S,4R,2′R)222N2(2′2hydroxy2tricosanoyl)2octadecan21,3,42triol(Ⅵ)、腦苷脂B(cerebrosideB,Ⅶ)、尿嘧啶核苷(uridine,Ⅷ)、腺嘌呤核苷(aden2osine,Ⅸ)、阿洛糖醇(allitol,Ⅹ)。其中化合物Ⅰ~Ⅴ為麥角甾醇類衍生物,Ⅵ和Ⅶ為植物鞘氨醇型鞘酯,該類化合物具有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的作用[1]。化合物Ⅰ為首次從該菌中分離得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