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的發展演化

印度佛教的發展演化是根據印度佛教的3個階段分別加以論述。文章結構大致為:演化背景原因,派別分布,思想概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即學即用親子教育互動指南
  • 創立者:釋迦牟尼
  • 經歷了:派佛教,大乘佛教
  • 文章結構:演化背景原因派別分布思想概況
總論,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時期,密教時期,

總論

釋迦牟尼創立早期佛教,在印度經過演化,依次經歷了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3隔階段,13世紀,佛教在印度漸趨衰落,以至滅亡。
本文將根據印度佛教的3個階段分別加以論述。文章結構大致為:演化背景原因,派別分布,思想概況。

部派佛教時期

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是印度的部派佛教時期。部派佛教興起的背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經濟上,奴隸制開始衰頹,封建領主逐步確立;政治上,難陀王朝將領憻陀羅岌多起兵趕走入侵的希臘人,建立了孔雀王朝,他的孫子阿育王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統一的大帝國。在他在位期間,佛教封為國教,佛教發展進入一個鼎盛階段。公元前180年左右,王朝滅亡,印度四分五裂,西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而佛教已經成為覆蓋全印度的宗教。為了應對政治的變革,適應各地不同情況,勢必作出一些變革;早期佛教教義抽象,神話不發達,儀式單調,為了吸引大眾,就必須創立豐富的神話和教義體系,由於早期佛陀不立文字,教學口傳相授,難免以訛傳訛,後來僧侶必定由於理解不同產生分歧,早期佛教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分化。
部派佛教是分化出來的各個教派的總稱。最初分化為上座部與大眾部,史稱佛教的根本分裂。後來這2派繼續分化,出現了更多的派別。據世友著,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眾部分化出8部,上座部分化出10部,共18部。
各教派內部的分歧表現在宗教實踐,宗教理想,哲學理論等方面。宗教實踐上,有些教徒對是否遵守一些戒律而發生辯論,導致佛教歷史上的著名4次集結,如是否接受金銀財物的布施,大眾部認為可以,而上座部拒絕改變,2派分道揚鑣。宗教理想上,上座部認為釋迦牟尼是歷史人物,其偉大之處在於他的思想與智慧,一般人修行只能成為阿羅漢,不是成佛。大眾部則將佛陀神化,認為他有超自然能力,並創造了關於佛陀的諸多神話。創造了新的儀式,貶低阿羅漢。哲學理論上,上座部偏重於‘有’,認為精神物質現象普遍存在。大眾部偏重於‘法空’,或者說只認為當前實際存在,過去未來均為空。
從宗教實踐和理想上看,大眾部對後來的大乘影響深刻;哲學上看大眾部於後來大乘空宗聯繫緊密。上座部中的說經部友在大乘空宗影響下成為大乘有宗。

大乘佛教時期

大乘佛教興起於公元1世紀,此時為印度“南北朝”時期。北方的貴霜王朝重佛教,南部的案達羅王朝推崇婆羅門教抗衡佛教,5世紀左右2大王朝滅亡,印度在次四分五裂,公元320年,岌多王朝建立,印度進入中世紀黃金時代。此時封建制度正式鞏固,種姓制更加嚴格。岌多王朝重視婆羅門教,但並不排斥佛教。後來國力衰落,又開始推崇佛教。所謂大乘是後起派別對先前派別的自稱,他們將先前派別貶低為小乘,說小乘是佛陀為小根器的人而做法立說,而大乘能將無量眾生帶到涅槃彼岸,成就佛果。大乘佛教主要有中觀派(空宗)和瑜珈派(有宗)2派。
中觀派(空宗)其創立人為大乘佛教思想家龍樹。龍樹哲學的中心論題是“空”。空在原始佛教中就有流露。但龍樹賦予它中道的含義。所謂中道介於有與非有的斷定之間。龍樹並未肯定存在與非存在兩極端,而僅僅是承認因果關係又拒絕因或果本身會有自性。龍樹提出“八不”命題即以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來表述作為他以中道和空論為基礎的緣起學說。龍樹的中道觀旨在否定事物本性是有或非有的見地,在堅持佛教作為宗教解脫之道的前提下,龍樹宣稱涅槃與世間無差異,既體現了菩薩道的理想,又反映了大乘佛教對世俗政治的關心 。中觀派在龍樹之後350年左右分裂為應成中觀與自續中觀兩派。前者主張中觀立場應該是以歸謬法來顯示敵論者的錯誤,後者續中觀一派以清辨(500~550)為代表,聲稱中觀哲學應該構造自己的論題,具有自己的認識方法。龍樹之後,中觀學說被提婆、寂天、蓮花戒等繼承和發展。在9世紀之後中觀學說被密教吸收,教理自身密教化的同時又為密教的神秘象徵儀軌提供了哲學說明。
瑜珈派(有宗)因強調瑜伽的修行方法而得名、以《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論》和《成唯識論》等為主要經典,;從事這派修持的人被稱為瑜伽師。傳說瑜伽行派的祖師是彌勒,但彌勒是否實有其人,學術界一直有爭論。一般認為,在瑜伽行派興起時,大乘佛教中曾有彌勒論師,該派假託彌勒菩薩所說作了種種論著。該派理論的奠基人是無著和世親。世親的繼承者有親勝和火辨兩家。較親勝稍後並發揮親勝學說的有德慧和安慧等,史家稱為前期瑜伽行派或無相唯識派;世親的另一繼承者是陳那,他特別注意用因明的方法闡發瑜伽學說,是後期瑜伽行派或有相唯識派的先驅,陳那的後繼者有無性、護法、戒賢、法稱等。迨7~8世紀密教興起後,大乘佛教中的兩派開始接近起來,逐漸融合為瑜伽行中觀派或稱中觀瑜伽行派。
大乘與小成的差異
1.對佛的認識上:小成一般認為他是一位教主,覺悟者,大乘則將他神化,使其成為有無窮法力的神。小成不立廟宇,不塑造像,大乘則完全不同。小成認為佛只有一個,而大乘卻認為又所謂‘三世十方佛’。
2.在宗教理想追求上,大乘追求普渡眾生,建立佛國淨土為最高目標。小成則宣揚個人‘灰身滅智’,修得阿羅漢果。小成偏重於個人解脫,大乘則致力於解救眾生。大乘還將拯救他人的比丘稱為菩薩,認為菩薩是成佛的準備,是為正覺,小乘完全不承認。
3.在修行方式上,小乘認為要隱遁山林,實行苦行。大乘則認為不僅是個人,而且要解除他人,強調眾生‘共業’的共同轉化。因而初期大乘不提倡出家。
4.理論上,小乘經典是《阿含經》,大乘則有《華嚴經》,《法華經》,《般若經》等。小乘拘泥於佛說,大乘則更有主關發揮解釋的色彩。

密教時期

密教開始於公元7世紀,8世紀趨同於婆羅門-印度教,並成為印度佛教主流,13世紀初消失。
密教產生的背景印度在治亂交替的時代。6~7世紀,印度教在當時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逐漸取得了占優勢的地位,從玄奘的記述中可知當時對濕婆、毗濕奴、梵天的崇拜極為盛行。8~9世紀間商羯羅創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論上得到重大發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這種社會潮流影響下開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間信爺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乾高原以及東印度出現了金剛乘和易行乘等。龍樹菩薩從大鐵塔中取出密封的密宗經典,密續。其主要經典為《大日經》、《金剛頂經》、《密集經》、《喜金剛經》、《勝樂輪經》、《時輪經》等。它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壇場、儀軌和各種神格信爺為其特徵。儀軌極為複雜,對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皆有嚴格的規定,主張修“三密”,即手結印契(身密)、口誦真言(語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應,即身成佛。8~9世紀以後,由於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僧團日益衰敗,內部派系紛爭不已,從而日趨式微。後來又由於伊斯蘭教的大規模傳播,重要寺院被毀,僧徒星散,迄13世紀初,終於一蹶不振趨於消亡。咒術原本是古印度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原始宗教信仰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包括善咒和惡咒兩種。善咒,是用於治病防身等目的咒語;惡咒,是咒詛他人,使之遭受災禍的咒語。雅利安人征服土著部落以後,便將它們吸收進自己的聖典,成為婆羅門教《阿閦婆吠陀》中所說神咒的主要來源之一。對於咒術,釋迦牟尼在創立佛教的初期是嚴加禁絕的。曾明確規定,凡是佛教僧人都不應學習和使用任何形式的咒語,如鬼咒、病咒、水火咒、安宅咒、火燒解咒、鼠咬解咒等等,也不能從事占卜生死、解夢、相手、相面、占星象等活動。要想得到解脫,唯有修習戒、定、慧“三學”一途。但到了後來,隨著大量婆羅門教的信徒改宗佛教,僧團中出身於“外道”的人日益增多,考慮到這些人的思想底子,釋迦牟尼開始允許弟子們使用善咒來治療宿食不消、毒蛇咬傷、牙痛、腹痛等,但仍然禁止他們使用惡咒,也不允許以咒術謀生。逮至部派佛教時期,咒語的使用範圍更加擴大了。它不僅被用於治病防身,而且被用來降伏外道惡魔,策使鬼神大乘佛教興起以後,為了與外道相抗衡,更是把咒語作為弘法護教的重要手段。他們認為,陀羅尼(也就是通常說的“咒語”),有總持、能持、能遮等含義,它具有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至於忘失的功能。能夠於一法之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之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之中,持一切義。攝持各種善法,而遮除各種惡法因此,凡是大乘菩薩都必須掌握陀羅尼。
怛特羅佛教在波羅王朝的護持下,一直很興盛。十二世紀中葉,由於取代波羅王朝的斯那王朝改信印度教,怛特羅佛教日趨衰頹。至十二世紀末,穆斯林襲滅了斯那王朝,並蕩滌了一切佛寺,作為怛特羅佛教的最大的據點超戒寺也被平毀,僧眾四處逃散,密教因之而在印度本土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