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素

卡羅素

卡羅素(Karrusel),譯為“旋轉木馬”,最初由倫敦一位丹麥籍的制表師Bahne Bonniksen(1859-1935)於1892年發明,並獲得專利(專利號:21421),它是一個可旋轉的框架結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羅素
  • 外文名:Karrusel
  • 翻譯:旋轉木馬
  • 發明者:Bahne Bonniksen
簡介,起源,影響,現狀,原理,陀飛輪,卡羅素,二者差異,龍卡羅素,

簡介

Bahne Bonniksen希望創造出一種與陀飛輪一樣可以對抗地心引力、價格又較能為人所接受的特殊擒縱機構,卡羅素便由此誕生。

起源

對於鐘錶技術來說,改善走時準確度是永不停頓的話題。像航海用的天文台表那樣始終要保持同一方位來保證精確度的機芯,地心吸引力是直接影響擺輪和遊絲的主要因素。這就導致了我們天才的制表師Abra-ham-Louis Breguet———寶磯大師在1795年發明,並在1801年取得專利的Rgulafeur Tourbillion“規範”陀飛輪。由於當時的天文台陀飛輪製作困難,因此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以來僅製作了數百個。1892年法國人Bahne Bonniksen簡化了旋轉擒縱裝置並取得專利,並命名為卡羅索———Karrusel(即英文carrousel “旋轉”的意思,也叫偏心陀飛輪)。卡羅索台架的旋轉速度比陀飛輪慢得多,依設計不同,大概34至52.5分鐘轉一圈。儘管犧牲了準確性,但發明於英國的槓桿式擒縱裝置在瑞士作了簡化和結構強化後,更優於原始陀飛輪擒縱裝置。自此,無卡度英國式槓桿擒縱裝置的卡羅索在英國考文垂製作,在克佑天文台(Kew Observatory)進行測試並有部分為當時的英國皇家海軍所使用。

影響

儘管卡羅索沒有影響到那時天文台陀飛輪的崇高地位,或者說沒有影響到陀飛輪在天文台越發重要的套用。但在二十世紀,卻注定了除槓桿式以外的其他陀飛輪開始日薄西山。使用更可靠的槓桿陀飛輪的腕錶始於1930年,陀飛輪天文台懷表成為最高級的航海表。槓桿式陀飛輪手錶也成為天文台競賽的常客,例如在1945年,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寶麗爵就推出了有配重砝碼擺輪的槓桿式陀飛輪,並在1943年至1967年間的日內瓦天文台競賽一展舞姿,直至1969年由於石英表進入天文台競賽而產生的劇變才告一段落。

現狀

再譜陀飛輪浪漫史是緣於機械錶的復甦,而始作俑者是Audemars Piguet 愛彼於1986年推出的超薄型自動陀飛輪腕錶。從此,陀飛輪表款和複雜款陀飛輪表令人眼花繚亂。在今天,機械錶並不需要陀飛輪來保證精確度,而實際上,有相當部分的陀飛輪也走得不如普通機械錶。這當然引發了陀飛輪出現的“目的”這一問題。這問題有點像問F1賽車為何存在一樣:並非我們需要它,而在於它體現人類技術和發明創造能力的極限。我們不會由於F1賽車不能裝載貨物而嘲笑它。今天陀飛輪成為“賽車”而出現於天文台競賽,並非我們不需要“賽車”。而是因為它使我們更有可能接近人類技術的前沿,驅使我們不斷挑戰人類智慧的極限。
隨著21世紀高級機械錶的復興,陀飛輪代表鐘錶藝術的頂峰,發展得有點走火入魔了。自18世紀陀飛輪發明以來,它已成為炫耀技術的舶來品和追求最高機械水平的象徵,可以說沒有更好的鐘表技術可以取而代之。今天,國產的陀飛輪機芯已經裝在國外的一些山寨品牌里了。走下神壇的陀飛輪,可以在錶盤上開個孔,終於成為了機械錶的象徵。陀飛輪的精髓,是20世紀特定的天文台標準和19世紀有限的大師之作的寶貴遺產。但在21世紀,那一切已成追憶,也許,浮現在我們腦海里的僅是它們曼妙的舞姿而已。

原理

有點鐘表常識的玩家們應該都知道,Tourbillon陀飛輪是法國鐘錶大師亞伯拉罕.路易士.寶璣於1795年所發表的一種特殊擒縱機構,其中包含了擒縱輪、擒縱叉、擺輪遊絲等零件,並固定於一個框架內,繞著擺輪軸心作360度旋轉,彷佛行星繞著恆星公轉一般。這樣的機構在理論上,可以讓始終以同一姿勢放置的懷表擒縱機構平均接受地心引力的牽制,並讓重力所造成的誤差減到最低,對於當年提高懷表的精準度有著一定的效果。
卡羅素
陀飛輪機構在鐘錶工藝中雖然不是最為複雜的機構,但對於零件的精密度,與組裝師傅的手藝要求卻是最高的,所以製作上非常不易,更別說要大量生產了。也因此陀飛輪才能在高級鐘錶工藝的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由於它是裝在秒軸上的,比之普通的表要消耗更大的功率,成為一個先天性的缺點。有鑒於陀飛輪懷表的單價高昂,製作不易,且功率消耗較高,丹麥籍制表師Bahne Bonniksen於1894年在英國,設計了另一款特殊擒縱機構並申請名為「Karrusel卡羅素」的專利。在外觀上,卡羅素與陀飛輪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的擒縱機構是固定於一大型齒盤上,而且還多了一個轉動的秒輪在裡面。大部分的卡羅素機制是由2輪或3輪的齒軸所帶動,擺輪絕大部分做偏心式的旋轉,而且旋轉的時間較陀飛輪慢了許多,標準型約52分半鐘旋轉一圈,因而大大降低了功率的消耗。而更重要的是,卡羅素的結構雖然不見得比較簡單,但對於加工精密度,以及工匠手藝的要求卻遠低於陀飛輪,也因此在當時有著 「窮人陀飛輪」 的戲稱。不過由於方位變換的周期加長了,所以在位差的補償上不如前者有效。

陀飛輪

表的位差主要來源於擺輪的不平衡以及遊絲工作時的偏心,由於這兩個因素分別在其方位相差180度對走時快慢的影響正好相反。於是,寶璣把擒縱機構和擺輪遊絲系統一同配置在一個旋轉的支架上。這個支架就裝在秒軸上,以每分鐘一圈的速度轉動。因此,擺輪和遊絲的重心方位每經歷30 秒即發生180度轉換,這樣,二者由於偏心引起的走時快慢正好得以相互補償。因此,更確切的說,寶氏“陀飛輪”是一個旋轉擒縱調速器。在布氏所處的年代,受技術條件限制,擺輪不能做到非常平衡。他採用變化方位的方法消除其影響,無疑是一種非常巧妙的構思。
卡羅素
每當人們見到“陀飛輪”,無不為其複雜構造、奇妙動態,而百思不得其解。在此,我們一起為這一獨特的傳動機構,解開神秘面紗。“陀飛輪”的旋轉支架是固定在秒軸上的,旋轉支架中裝有擺輪、遊絲以及擒縱輪擒縱叉。當發條動力通過三輪片傳遞到秒齒軸上時,就帶動旋轉支架轉動。秒輪片則是空套在秒軸上的,同時固定在夾板上,並與擒縱齒軸相互嚙合。因此當旋轉支架被秒軸帶動時,擒縱輪片就會做行星運動。在擒縱機構里通常採用叉瓦式或直接把衝量傳給擺輪。擺軸和秒軸配置在同一軸線上,秒軸裝有秒針。有人製造的“陀飛輪”有的不帶秒針,說明旋轉支架的轉速不一定保持每分鐘一圈。
卡羅素

卡羅素

與“陀飛輪”的傳動結構不同,“卡羅素”的旋轉支架的下端伸出一段空心軸,在其下端面連線一輪片。輪片與三齒軸嚙合。旋轉支架軸穿過夾板,並以後者為支撐,旋轉支架和輪片兩相對端面起到止推面的作用。四輪軸穿過旋轉支架下端的伸空心軸,四輪片在旋轉支架中與擒縱齒軸嚙合,四齒軸在支架外與三輪片嚙合,將三輪的衝量傳遞給擒縱輪。四齒軸通過四輪片把運動傳給擒縱齒軸,擺軸在旋轉支架中和四齒軸是不同心的。因為旋轉支架不是由四輪軸直接帶動,所以旋轉支架的轉速總比四輪軸低。因此“卡羅素”傳動設計,實際上是差動行星輪系
卡羅素

二者差異

關於陀飛輪和卡羅素的爭議,在愛表人士中從來沒有停止過。尤其在ULYSSE NARDIN雅典表於前幾年發表了Freak腕錶,以及今年寶珀推出了卡羅素腕錶之後,這樣的討論更是達到了白熱化。有人認為,陀飛輪旋轉一圈的速度通常比卡羅素快;也有人認為,陀飛輪擺輪通常與框架同心,卡羅素則為偏心。
同樣是藉由將擒縱系統固定於框架旋轉來對抗地心引力對走時精準的影響,卡羅素和陀飛輪究竟有何不同?寶珀北京新光天地專賣店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技術上來說,經典的陀飛輪是安裝在第四組輪系(即秒針輪)上,陀飛輪框架隨秒針輪轉動,所以一分鐘轉一圈,框架轉動和擒縱機構動力傳輸相同;卡羅素是安裝在四組輪系外的另一組輪繫上的,框架轉動和擒縱機構動力分開傳輸。寶珀表一分鐘飛行卡羅素揭開了數十年的卡羅素爭議之謎卡羅素一樣可以同軸旋轉,也可以做到1分鐘旋轉一圈,而這在之前的幾百年中通常只有陀飛輪才能做到。
卡羅素
首先來看看陀飛輪。先前有提到,它是把擒縱機構裝置在一個旋轉框架中,並繞著擺輪為中心軸旋轉的裝置,而且大都以60秒一周的速度運轉著,於是乎,就有人以此兩點作為判斷是否為陀飛輪的依據。
但事實上,如寶鉑和前幾年PIAGET伯爵所推出的陀飛輪機構,就是採用擺輪與框架不同軸的偏心式設計;而陀飛輪的旋轉周期也非一定要60秒一圈不可,如百達翡麗於1981年發表的陀飛輪腕錶就是50秒一圈;也曾在英國制的古董懷表上 ,發現過5分鐘一周的陀飛輪。於是,又有人說了 ,只要有旋轉框架的就是陀飛輪!那如華人制表大師矯大羽所發明的,無固定橋板,甚至連旋轉框架都沒有的第三代陀飛輪-Kiu's Mystery Tourbillon矯氏神奇天儀飛輪又該如何解釋?
但卡羅素的判別就較為容易了 ,如較長的旋轉周期、傳動輪系中無固定齒輪、擺輪與齒盤偏心旋轉等。但也有例外的情況發生,如今年寶鉑所發表的卡羅素腕錶,就是一個具有一分鐘旋轉周期,以及繞擺輪同軸旋轉的卡羅素結構,也就是說它是一個像陀飛輪般運轉的卡羅素,也難怪有人說它是特別的「卡飛輪」 !
說了這么多,讀者大概也是看的一個滿頭問號,到底要如何才能 「簡單的」分辨陀飛輪與卡羅素呢?在此提供幾個要點讓大家參考一下∶
1.陀飛輪旋轉一圈的速度通常比卡羅素快。
2.陀飛輪擺輪通常與框架同心,卡羅素則為偏心,極少有同心的例子。
3.陀飛輪通常都有固定輪,擒縱器則繞著固定輪轉;卡羅素則沒有固定輪,每個輪子都會做公轉。
以上僅能作為簡單的判斷準則,但也有例外的狀況發生。如常常可以見到的偏心式陀飛輪,以及寶鉑所發表的一分鐘卡羅素腕錶等。

龍卡羅素

繼2008年BLANCPAIN寶珀推出了完全屬於自己的複雜機芯卡羅素,徹底打破了陀飛輪無突破的尷尬境遇,揭開了數十年的卡羅素爭議之謎---卡羅素一樣可以同軸,也可以做到1分鐘轉一圈,而這在之前的幾百年中通常只有陀飛輪才能做到的。把BLANCPAIN寶珀一分鐘同軸卡羅素腕錶譽為超越陀飛輪的偉大傑作,實不為過。在世界腕錶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事件。再此之後,又被製作成唯一一枚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當代腕錶。故宮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是群星薈萃的中華文化殿堂,記載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五千年來,炎黃子孫對龍頂禮膜拜,視為神物,直到今天,中國人仍對龍充滿難以言說的深刻情感,可以說龍已經衍變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更是權力、威嚴和地位的標誌。
卡羅素
為迎合中國農曆龍年的到來,此次特別為大家呈現寶珀中國龍限量版卡羅素腕錶。表背的擺陀上龍圖騰的圖案使用了K金雕刻。錶盤沿襲了乾坤卡羅素陰陽的盤面設計。43.5毫米紅金表殼,Cal.225自動卡羅素機芯,262枚零件,動力儲存100小時。表背鐫有限量版編號,全球限量50枚的數量,更顯其彌足珍貴。
卡羅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