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烏村(貴州省黔東南州麻江縣宣威鎮卡烏村)

卡烏村(貴州省黔東南州麻江縣宣威鎮卡烏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卡烏嘎鬧苗寨位於麻江縣境清水江與丹寨縣南皋河交匯處,隸屬麻江縣宣威鎮,位於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東北部,距鎮人民政府所在地 12.5公里,距下司鎮15公里,距丹寨縣南皋石橋古法造紙文化傳承中心5公里。全寨234戶,1058人,苗族人口占90%以上,是麻江境內四十里苗嶺清江沿岸二十個連片苗寨的核心大寨之一。苗族銅鼓文化活態傳承完整,影響力輻射至凱里雷山台江黃平丹寨等周邊縣市。是苗族織錦的重要傳承地和黔東南州龍舟體育訓練基地。作為元明清三代古苗疆重要的商貿航運古碼頭所在地,孕育和促進了周邊苗族地區紙張造染、制陶、採石、冶金、鑄造、竹編、織染等苗族手工業和水果種植業規模發展,如今這些行業仍在發揮著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卡烏是一個面水而居的原始苗寨,這裡有原生的民族風俗,有天然的清水江龍舟賽道,有巧奪天工的金流溶洞,有奇竣天險的清水江一線天,是一塊鄉村旅遊的處女地,是一個獵險探奇的新天地。

卡烏——藥谷江村將與凱里苗侗風情園景區、凱里雲谷田園景區、丹寨石橋景區、麻江的嘎尤苗寨(烏羊麻)、藍夢谷景區(烏卡坪)、下司古鎮景區串聯形成黔東南州繼黎從榕苗侗文化游、鎮遠施秉名城山水游、凱里雷山苗族風情游三條精品旅遊線路之後的第四條精品旅遊線路—“陽光郊野·健康生活”大健康之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卡烏
  • 外文名稱:kawu
  • 別名:藥谷江村
  • 行政區類別:貴州省黔東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下轄地區:小卡烏、卡烏
  • 政府駐地:麻江縣宣威鎮
  • 電話區號:0855
  • 郵政區碼:557604
  • 面積:面積9.73平方公里
  • 人口:1058人
  • 方言:苗語、麻江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溫濕氣候
  • 著名景點:清水江一線天   藥谷江村大健康康體醫藥文化園
  • 機場:貴陽龍洞堡機場、凱里黃平機場
  • 火車站:凱里火車站
  • 車牌代碼:貴H
基本信息,歷史文化,重點建設,自然資源,地圖信息,

基本信息

卡烏嘎鬧苗寨位於麻江縣境清水江與丹寨南皋河交匯處,隸屬麻江縣宣威鎮,位於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東北部,距鎮人民政府所在地 12.5公里,距下司鎮15公里,距丹寨縣南皋石橋古法造紙文化傳承中心5公里。全寨234戶,1058人,苗族人口占90%以上,是麻江境內四十里苗嶺清江沿岸二十個連片苗寨的核心大寨之一。苗族銅鼓文化活態傳承完整,影響力輻射至凱里雷山台江黃平、丹寨等周邊縣市。是苗族織錦的重要傳承地和黔東南州龍舟體育訓練基地。作為元明清三代古苗疆重要的商貿航運古碼頭所在地,孕育和促進了周邊苗族地區紙張造染、制陶、採石、冶金、鑄造、竹編、織染等苗族手工業和水果種植業規模發展,如今這些行業仍在發揮著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卡烏村位於鎮境東部,東連丹寨縣南皋鄉,西鄰龍山鄉,北接富江村,南抵翁保村。全村總面積9.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18畝,其中田359畝。轄2個組,含卡烏寨。全村有226戶,955人,其中苗族人口766人,占總人口的80%。村委會駐卡烏,距鎮人民政府10公里。此系中日甲午戰爭率部抗擊日本侵略軍副將張大鵬的家鄉。清光緒二十六年(1890年),張成老先生在卡烏創辦私塾,是宣威鎮辦得最早的學校,解放前後,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批有用人才。
卡烏是一個面水而居的原始苗寨,這裡有原生的民族風俗,有天然的清水江龍舟賽道,有巧奪天工的金流溶洞,有奇竣天險的清水江一線天,是一塊鄉村旅遊的處女地,是一個獵險探奇的新天地。
2015年10月18日上午,在麻江縣宣威鎮卡烏村以苗醫、苗藥養生,結合自然養心為主導,融合旅遊、展覽、娛樂、休閒、度假等產業的藥谷江村大健康康體醫藥文化園正式開工。
據了解,現已對藥谷江村規劃區範圍內235戶已建住房情況開展全面普查工作,已完成對苗、侗、畲、布依、仫佬、瑤族醫藥相關民族醫藥文化調研。項目建成後,藥谷江村將與凱里苗侗風情園景區、凱里雲谷田園景區、丹寨石橋景區、麻江的嘎尤苗寨(烏羊麻)、藍夢谷景區(烏卡坪)、下司古鎮景區串聯形成黔東南州繼黎從榕苗侗文化游、鎮遠施秉名城山水游、凱里雷山苗族風情游三條精品旅遊線路之後的第四條精品旅遊線路—“陽光郊野·健康生活”大健康之旅。
清水江馬尾河段流經境內。主產水稻、玉米、紅蒜等作物。有林地9732畝,其中柑桔1200畝,是宣威鎮柑桔生產基地,盛產柑桔,因其品味上成而聞名,遠銷丹寨、麻江、凱裡面等地。森林覆蓋率75.5%。境內有重晶石礦。宣威至卡烏公路穿村而過,交通方便。有教學點1個,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村衛生室1個。
巍峨的苗嶺山腳下,碧綠的清水江輕快地流淌,竹林間若隱若現的青瓦木房以古樸的風姿坐落在這裡,一棟挨著一棟。寨子裡狗吠、雞鳴,時不時傳來蘆笙歡快的曲子,它就是我們身邊的一處靜謐之地,一個至今都保持著原始民族特色的世外桃源——麻江卡烏。

歷史文化

卡烏歷史
卡烏之名來源於匯入清水江的丹寨石橋清江河,苗族古語稱之為“卡凹”、“卡歐”。“卡”為苗語對仫佬人的稱呼,“凹”、“歐”均為苗語的水或河流之意,“卡凹”、“卡歐”意為仫佬人的河。今之卡烏嘎鬧苗寨苗語稱“卡凹絡綢”,包含“絡綢”(意即眾多人員來往穿梭的碼頭)和“昂略”(意即人家較多的大寨)兩個片區。
卡烏建寨準確時間目前無法考證。據卡烏二字的苗語之意,說明如今卡烏苗族先民遷居此地之前,早有仫佬人在此定居。《招捕錄》《大元一統志》等史料記載仫佬人在麻江縣居住歷史已有700多年,結合卡烏作為元明清三代商貿碼頭和卡烏文家人定居於此30多輩人的史實推算,卡烏建寨至少700年以上,苗族遷居達600年以上。
文化特徵
1、民居建築主要是傳統苗族木結構二樓三間美人靠平地房、“吊腳樓”或“吊腳半邊樓”,混雜周邊民族三間兩進帶吞口木房和部分湖廣風格枋連排柱人字架結構的木質平房,現建有少量的磚房;苗族壘石技術成熟,鵝卵石、山石和不同形狀的大小石塊均能壘砌成牆、壁,作為屋基和高坡造田護坎、圍牆等用,現有大量河灘建築風格的乾壘石牆遺存。
2、嘎鬧苗族歌舞風情濃郁,保存較完整。男女老幼大多能歌善舞,逢年過節開展銅鼓祭祀、吹蘆笙、唱苗歌、跳鼓舞、跳蘆笙舞、板凳舞、鬥牛、賽龍舟、斗鳥等傳統活動。每年農曆二月頭個亥日(豬場天)開始舉行一年一度的祭鼓節,凱里、黃平、雷山、台江、丹寨等周邊縣市苗族同胞紛紛盛裝趕來與縣內各族民眾共同活動,規模達萬人以上,熱鬧非凡。
3、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麻江縣苗族織錦的重要傳承地,靛染、織錦、刺繡、服飾製作等傳統技藝傳承完整,作品精美,獨具特色。
4、苗族銅鼓文化的重要活態傳承地。麻江型銅鼓是當今世上唯一在使用的世界八大銅鼓類型之一,卡烏現存有明朝皇家鼓庫贈送的銅鼓一面。祭鼓儀式古老莊重,祭鼓儀軌保存完整,踩鼓跳鼓規模、場面宏大。
5、龍舟、苗族武術、抱腰等苗族傳統體育活態傳承好。風靡全國龍舟賽場的麻江縣龍舟隊中的卡烏隊員們一度作為隊伍的中堅力量。民間練武成風,上世紀80年代成立的貴州省民族武術學校曾吸引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省外學員前來學武。
民間文化代表性傳承人:苗族銅鼓文化傳承人李計中。

重點建設

卡烏藥谷江村大健康康體醫藥:
2015年10月18日上午,在麻江縣宣威鎮卡烏村以苗醫、苗藥養生,結合自然養心為主導,融合旅遊、展覽、娛樂、休閒、度假等產業的藥谷江村大健康康體醫藥文化園正式開工。
據了解,現已對藥谷江村規劃區範圍內235戶已建住房情況開展全面普查工作,已完成對苗、侗、畲、布依、仫佬、瑤族醫藥相關民族醫藥文化調研。項目建成後,藥谷江村將與凱里苗侗風情園景區、凱里雲谷田園景區、丹寨石橋景區、麻江的嘎尤苗寨(烏羊麻)、藍夢谷景區(烏卡坪)、下司古鎮景區串聯形成黔東南州繼黎從榕苗侗文化游、鎮遠施秉名城山水游、凱里雷山苗族風情游三條精品旅遊線路之後的第四條精品旅遊線路—“陽光郊野·健康生活”大健康之旅。
麻江縣相繼投入資金3.3億元建設打造了神秘嘎尤·鹽馬古道—烏羊麻,藍夢谷—烏卡坪藍莓採摘體驗園,夏同龢狀元文化產業園和馬鞍山生態體育公園等景區景點;圍繞“凱麻陽光郊野之旅”旅遊線路,投資約3億元正在打造卡烏藥谷江村。立足產城景、農工旅、農文旅一體化發展思路,做大做強全域旅遊產業,重點打造賢昌高梘,宣威翁保和卡烏,龍山共和、河壩和復興,谷硐景陽、擺沙和翁牛,杏山隆昌,壩芒大開田和水城等20個鄉村旅遊精品示範村寨,實現以發展旅遊產業帶動老百姓脫貧致富。
2016年10月15日,麻江縣宣威鎮卡烏村200多畝菊花園裡,一大片一大片的菊花爭奇鬥豔、奼紫嫣紅,宛如夢幻的童話世界。當天上午,2016麻江·藥谷江村品菊季活動在這裡舉行,活動將持續到11月15日。
在開幕式上,還穿插了旗袍秀、太極拳等表演,演繹了一場旗袍秀與菊花園的完美邂逅。遊客在欣賞節目的同時,還可以觀賞田野菊海、遊覽菊海幻陣、品味菊花茶等。

自然資源

巍巍的苗嶺山腳下,有一個風光秀媚的苗寨——麻江縣宣威鎮卡烏苗寨。
碧玉般的清水江在苗寨門前歡快地流淌著。江岸上,青瓦木房從那竹林間、樹木間露出古樸的風姿。那充滿滄桑歲月的木房順著山勢,一棟挨著一棟,層次十分鮮亮。
從那寨子中,間或傳來一陣陣清楚的狗吠聲、雞鳴聲。這聲音好像打破了寨子的寂靜,也突顯了十足的鄉村氣息。
因為苗寨坐落僻靜,如今仍然基本保持著原民族的特色。
進入寨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婦女們穿的服飾了。服飾上的繡花五顏六色,栩栩如生,精美絕倫。這些服飾再配上銀飾,更顯華貴慷慨。不但向人們呈現了瑰麗多彩的民族藝術,並且也展示出苗家婦女的精神世界和心靈手巧。
這裡是未開發的處女地,一切都那么自然。
倘若在村民家裡作客,他們會熱情慷慨,把自家存放多年的原生態美酒——“地瓜大曲”(紅薯酒)款待你。三碗過後,有些酒意時,他們便不約而同唱起苗歌,向你敬酒,獻苗帶。那歌聲清脆動人,那歌意非常動情。這時,只有歌聲和笑聲。這場面不得不讓人把整個身心都沉浸於其中。
吃飽喝足後,主人就地在自家院子裡吹起了蘆笙。寨鄰老幼聽到悅耳的笙曲紛紛聚攏而來,踏歌起舞。頓時,苗寨沸騰了,仿佛像過節似的。
這裡是柑橘之鄉。山上山下,漫山遍野都是柑橘林。春季,當萬物復甦之際,柑橘樹也抽出柔軟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樹上開滿了白色的小花,吸引了成群結隊的蜜蜂在花間飛舞,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秋季,柑橘熟了,滿山遍野的柑橘樹上,掛滿了黃澄澄、紅彤彤的橘子,像一個個小燈籠。風兒輕輕一吹,金黃色中夾雜著青綠十分惹眼,像一幅會流動的油畫。果農們滿懷豐收的歡躍,一邊清唱著苗歌,一邊開心採摘。一筐筐新鮮的果子便送上了卡車,運往四面八方。
這裡有景觀奇特的溶洞。走進溶洞,那形狀各異的石柱,石簾等似雕似塑,使人望景興嘆,感慨萬千。洞中窄的地方只能一人側著身過,低的地方只能貓著腰過去,真是洞中有洞,岩穴相通。洞內撲朔迷離、造型奇特,就像欣賞一幅藝術品。身在此中,宛如仙境。
在這裡乘小船盪江,目睹“一線天”的壯觀,頗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受。
卡烏苗寨,常常讓人流連忘返。
鑲嵌在百里苗疆上的“綠寶石”
古老的苗嶺山腳下,有一個地方叫卡烏“藥谷江村”。
這裡位於麻江縣宣威鎮東部,轄2個村民小組、2個自然村寨,242戶、總人口1058人,85%以上是苗族。地處凱里、麻江、丹寨三縣市交界,有“雞鳴三縣”之美稱。
這裡交通便利,清水江由南向北穿村而過,省道與縣道相互交錯,待卡烏清水江大橋通車後,卡烏到余安高速凱里—羊甲段大寨高速出口僅6公里,距滬昆高速下司出口23公里,距滬昆高鐵凱里南站33公里,距貴廣高鐵都勻東站65公里,距凱里黃平機場99 公里,距貴陽龍洞堡機場159公里。規劃中的凱里都勻同城城市幹道也將經過卡烏村。
卡烏“藥谷江村”民風淳樸,村民熱情好客,旅遊資源豐富,清水江穿境而過,有天然的龍舟賽道和溶洞群,沿江兩岸山清水秀。
卡烏因銅鼓而聞名於世。每年農曆二月上中旬,這裡舉行一年一度的苗族祭鼓節,婦女、小孩身著盛裝,從村寨的四面八方匯聚於踩鼓場上。在隆重的祭鼓節上,首先躍入眼帘的就是踩鼓場上用鼓架懸掛的石寨山型銅鼓。鼓上有“大明鼓庫”四個銘文,由此推測,可能是明代官府內熱愛銅鼓的人士或民間熱愛銅鼓的人士珍藏,之後流傳至民間。至於該銅鼓的鑄造年代,有待專家考證。
麻江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省委、州委的工作要求,趁勢而上、順勢而為,積極發展大健康園區(產業)。結合中央、省、州的政策環境,立足於該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交通、區位、自然資源、民族文化等優勢,在深入調研、廣徵民意,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卡烏為核心,建設藥谷江村大健康康體醫藥文化區的戰略部署。
卡烏“藥谷江村”文化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涉及卡烏片區各個行政村,是麻江縣當前投資開發最大的一個旅遊綜合體項目。2015年9月20日,麻江縣宣威鎮卡烏村“藥谷江村”大健康康體醫藥文化區建設指揮部正式掛牌,標誌著“藥谷江村”大健康康體醫藥文化區建設全面啟動。
麻江縣卡烏“藥谷江村”景區建設以大健康產業發展為背景,圍繞“草藥、心藥、慧藥”核心文化體系建設,集苗醫苗藥及中醫藥大健康養生度假、美麗鄉村“農旅結合、文旅結合、體旅結合”發展的原生態自然江村風光、國學及儒釋道經典智慧生活文化體系、大中華文化源頭融合發展於一體的高端綜合性養生度假旅遊休閒生活示範景區。以大健康示範、道地苗藥種植、特色民族醫藥、康體休閒、養老養生、健康鄉村生活方式、高品質農業等特色經濟板塊融合發展,大區域、大產業、大輻射,形成特色的高端經濟產業發展帶示範性綜合大健康產業示範區。
截至今年7月底,該項目已完成X033(翁保大山——石橋)公路翁保——卡烏段的鋪油;完成藥谷花海菊園種植;完成卡烏清水江大橋橋基水泥澆築及橋身鋼架安裝;完成55%的三線下埋工程;房屋立面改造完成61戶,正在實施改造40戶;庭院設計完成10家,正在施工的3家;改廚改廁工程主體完成7家,正在施工8家;污水處理工程、龍舟賽道及移民安置工程正在實施當中。近期待開工的有祭鼓台、銅鼓廣場、古碼頭修復、停車場、觀光步道、光景台等項目。“藥谷江村”項目建成後,將與凱里苗侗風情園、凱里雲谷田園、丹寨橋古景區、麻江的“嘎尤苗寨”烏羊麻、“藍夢谷”烏卡坪、下司古鎮景區串聯成為黔東南州繼黎從榕苗侗文化游、鎮遠施秉名城山水游、凱里雷山苗族風情游三條精品旅遊線路之後的第四條黔東南州精品旅遊線路——“陽光郊野.健康生活”大健康之旅,成為黔東南州西線凱里麻江丹寨“百里苗疆”苗族風情旅遊經濟帶上一顆璀璨的綠寶石。

地圖信息

地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