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哈里獅

卡拉哈里獅

加丹加獅,又稱卡拉哈里獅,分布於南非辛巴威,波札那,埃托莎公園,納米比亞和卡拉哈里沙漠等地,是現存獅子的一個亞種,其耐渴耐熱的能力在其他亞種獅子之上。

卡拉哈里獅的體型與克魯格獅差不多。

野生成年雄性體重約170公斤左右,成年雌性約110-140公斤左右。加丹加獅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獅亞種之一,野生雄性加丹加獅平均體長173cm,平均尾長94cm,平均全長270cm,平均肩高92cm,平均胸圍115cm,平均體重170kg。野外記錄最大的個體是納米比亞的500磅重(226公斤)的雄獅,名叫Castor。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加丹加獅 
  • 拉丁學名:Panthera leo vernayi 
  • 別稱:卡拉哈里獅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食肉目 
  • 亞目:裂腳亞目 
  • :貓科 
  • 亞科:豹亞科 
  • :獅族 
  • :豹屬 
  • 亞屬:獅亞屬 
  • :獅子 
  • 亞種:加丹加獅 
  • 分布區域:波札那,埃托莎公園,納米比亞和卡拉哈里沙漠等地 
保護等級,外形特徵,亞種特徵,生活習性,繁殖方式,

保護等級

獅子已經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外形特徵

非洲獅作為世界第二大的貓科動物,毛色以淺黃棕色為主,雄獅站立時肩部高達110cm,全長可達3米,雄獅平均體重可達200kg。。雄獅的頭部較大,臉型頗寬,鼻骨較長,鼻子是黑色的。獅的耳朵既短又圓,雌獅的耳朵是個短短的半圓,而美洲獅的耳朵則比較長,耳尖也比較尖。另外,獅屬於貓科動物中的豹亞科,而美洲獅則為貓亞科。非洲獅的四肢非常的強壯,它們的爪子也很寬。獅的尾巴相對較長,末端還有一簇深色長毛。

亞種特徵

卡拉哈里獅相比其他地區的獅子,身體框架更輕捷更矯健,四肢修長而強壯。體毛呈淺褐色至灰褐色,性別、年齡和個體不同而有差異。雄獸頭頂、頸部、肩部都披拂著厚實的深黑色鬃毛,一直下垂到喉部、前胸至前腿基部,面頰周圍的鬃毛顏色一般比身上的毛色更淺,個體與年齡不同,有淡黃色,金色和淺棕色。雌獸沒有鬃毛。雄獸和雌獸的尾端均有黑色球狀毛簇,犬齒及裂齒極發達,臼齒較退化,爪子非常鋒利,可伸縮。

生活習性

卡拉哈里獅通常群居生活,獅群約有8到30個成員,一般為15個成員。其中往往包含二至四頭成年雌獅,至少一頭成年雄獅和一些成長中的獅幼仔。獅子主要在夜間捕獵。夜色的掩護會帶來更高的成功率。同時還可避開白晝灼熱的陽光。卡拉哈里獅的獵物有黑斑羚疣豬,赤水羚(Kobus kob),狷羚,南非劍羚平原斑馬,大羚羊,非洲野牛甚至長頸鹿和非洲象居住在卡拉哈里的獅子,疣豬和南非劍羚是它們主要的食物來源,科學研究了1970年7月到1983年1月在卡拉哈里國家公園的獅子捕食紀錄,這兩樣占到獵物中的57.3%。
卡拉哈里的加丹加獅的一個特點是除了像其它獅群一樣成團隊地捕食中大型有蹄動物外,平時還會高頻率地自己單槍匹馬捕食野兔,豪豬這樣的小動物。從數量上說,卡拉哈里獅比非洲其它地區的獅子捕殺更多的動物。因為它們的獵物都很小。一頭非洲獅子一年要捕殺12到36隻獵物。在克魯格,這個數字是15,在卡拉哈里則是50。
一個獅群的領地在獵物充足的地方可以小到20平方公里;而在獵物稀疏的地域中它們不得不建立大到400平方公里的領地。
而根據一份調查,發現居住在卡拉哈里的加丹加獅在領地中的遷徙更頻繁,通常在夜間移動,卡拉哈里獅每晚移動平均11.8公里。雌獅比雄獅移動的距離更長。
曾有一隻雌獅一夜走了41.2公里(該雌獅在10個夜晚內平均每夜遷徒16.2公里)。還有一個紀錄是六雌和一隻年青雄獅(2---3歲)一夜走了33.6公里。雄獅的紀錄是:兩隻雄獅在六晚平均每夜行進15.1公里。

繁殖方式

發情期間,雌獸向雄獸追逐,打滾。雌獸的懷孕期為105—116天,每胎產2—3仔,也有多達5仔的,多生於草叢或岩洞中。初生的幼仔體重約為0.5千克,眼睛看不見東西,15天后長牙,身上帶有深褐色的斑點或條紋,約半歲後逐漸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