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拉

卡夫拉

在埃及的尼羅河畔,除了眾所周知的金字塔外,還屹立著一座巨人—獅身人面像。它從埃及向東方凝視,面容陰沉憂鬱,既似昏睡又似清醒,蘊含著一股雄壯的氣勢,給人以神秘的遐想。多少年過去了,經過幾千年的風吹日曬雨淋,一切都在變化之中,然而獅身人面像卻一直默默地守護在尼羅河畔,似乎在捍衛著什麼,守望著什麼。然而又是誰建造了它,保護了它,為它除沙除塵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夫拉
  • 位於:埃及的尼羅河畔
  • 地位:第四王朝的法老
  • 建造了:獅身人面像
卡夫拉簡介,卡夫拉名字由來,石碑上的音節,其他觀點,

卡夫拉簡介

有種意見認為,獅身人面像在埃及“古王國”時期建成,是由第四王朝的法老卡夫拉建成的(其在位時間是公元前2520年至前2494年)。這是傳統歷史學觀點,它出現在所有埃及學標準教科書、大百科全書、考古雜誌和常見的科學文獻中。這些文獻都表示,獅身人面像的面部是按照卡夫拉本人的模樣來雕刻的—也可以說,卡夫拉國王的臉就是獅身人面像的面孔,這一點已被認為是歷史事實了。比如,聞名世界的考古專家愛德華茲博士就說過,獅身人面像的面部雖已嚴重損壞,“但依然讓人覺得它是卡夫拉的肖像,而不單只是代表卡夫拉的一種象徵形式”。

卡夫拉名字由來

石碑上的音節

他們之所以這樣說,根據之一乃是豎立在獅身人面像兩前爪之間的一塊花岡岩石碑上刻著一個音節—khaf。這個音節被認為是卡夫拉建造獅身人面像的證據。這塊石碑與獅身人面像並不是同時出現,而是對圖特摩斯四世法老(公元前1401~前1391年)功德的紀念。這位法老把即將埋住獅身人面像的沙土徹底清洗乾淨了。這塊石碑的碑文說獅身人面像代表了“自始至終存在於此的無上魔力”。碑文的第13行出現了卡夫拉這個名字的前面一個音節khaf。按照瓦里斯·巴傑爵士的說法,這個音節的出現“非常重要,它說明建議圖特摩斯法老給獅身人面像清除沙土的赫里奧波利斯祭司認為獅身人面像是由卡夫拉國王塑造的……”。

其他觀點

然而僅僅根據一個音節,我們就能斷定卡夫拉建造了獅身人面像嗎?1905年,美國埃及學者詹姆斯·亨利·布萊斯提德,對托馬斯·揚的摹真本進行了研究,卻得出了與此相悖的結論。布萊斯提德說:“托馬斯·揚的摹真本提到卡夫拉國王的地方讓人覺得,獅身人面像就是這位國王塑造的—這完全是沒有事實根據的;摹真本上根本看不到古埃及碑刻上少不了的橢圓形圖案……” 你也許會問什麼是橢圓形圖案。原來,在整個法老統治的文明時期,所有碑文上國王的名字總是包圍在橢圓形的符號裡面,或是用橢圓圖案圈起來。所以,很難使人明白刻在獅身人面像兩前爪之間的花岡岩石碑上的卡夫拉這位大人物的英名—實際上其他任何一位國王都不例外—怎么可以缺少橢圓圖案。 再者,即使碑文第13行的那個音節指的就是卡夫拉,也不能說明是卡夫拉雕刻了獅身人面像。卡夫拉可能還因為其他功績被懷念著。卡夫拉身後的許多位(或許其身前也有許多位)國王(如拉美西斯二世、圖特摩斯四世、阿摩斯一世等等)都修復過獅身人面像,卡夫拉怎么就不可能是獅身人面像的修復者之一呢? 實際上,19世紀末和20世紀開創埃及學的一大批資深學者都認為獅身人面像並不是由卡夫拉雕刻,這一說法才是合乎邏輯推理的。當時擔任開羅博物館古蹟部主任的加斯東·馬斯伯樂也是那個時代最受人推崇的語言學家,也是認同這種觀點的學者之一。他在1900年寫道: “獅身人面像石碑上第13行刻著卡夫拉的名字,名字前後與其他字是隔開的……我認為,這說明卡夫拉國王可能修復和清理過獅身人面像,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證明了獅身人面像在卡夫拉生前已被風沙埋沒過……千百年過去了,‘斯芬克斯’仍然佇立在尼羅河畔,即使它的身上已經是千瘡百孔,但對於敬仰它的人,膜拜它的人來說,這無損於它的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