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登施坦

博登施坦

曾在海德堡大學隨V.邁爾學習,1893年獲博士學位。後在柏林大學隨C.T.李卜曼學習,在哥廷根大學隨W.H.能斯脫學習。1908年任漢諾瓦工業學院教授。1923年起,任柏林大學物理化學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登施坦
  • 外文名:M.Max Bodenstein
  • 國籍:德國
  • 民族:德意志人
  • 出生地:馬格德堡
  • 出生日期:1871年7月15日
  • 逝世日期:19年9月3日
  • 職業:物理學家
1900~1906年,博登施坦最先提出在非均相催化作用(見催化)中催化劑表面上有效濃度的概念。1906~1908年,在和能斯脫一起研究流化床體系中的催化作用時,提出了所謂“博登施坦數”的概念。在漢諾瓦任教期間,為了解釋氯化氫的光化合成反應具有意想不到的量子效率,最先提出鏈反應的概念(1913)。鏈反應的發現標誌著20世紀化學動力學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即由總反應的動力學研究轉到對元反應動力學研究的階段。在此之前,化學動力學的研究工作中,常常只是著重於具有簡單級數的反應,而有忽視實際反應複雜性的傾向。但博登施坦的工作卻與眾不同,他對鹵素的反應的研究,不但得出了非簡單級數的速率方程,而且繼續探討了反應的機理,終於提出了鏈反應的概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