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清涼寺

南陽清涼寺

佛教在唐肅宗、代宗時極為盛行,到唐穆宗長慶年間傳入縣內,並廣泛傳播全縣。各地寺院紛紛建立。丹霞寺就是著名高僧天然禪師在這一時期創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陽清涼寺
  • 外文名稱:Nanyang Qingliangsi
  • 地理位置:河南南陽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
  • 著名景點:國清寺、丹霞寺、報國寺
概況,景物,臥龍區清涼寺,宛城區清涼寺,

概況

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南北紛爭的局面,消沉數十年的佛教活動又恢復起來,著名的丹霞寺,在崇寧年間經過重修與擴建,面貌煥然一新。元朝對各種宗教實施“兼容並蓄”的政策,縣內各地先後對丹霞寺、國清寺等幾個主要寺院進行翻新重建。至元朝末年,除個別寺院保存外,丹霞寺等多數寺院被焚毀。 佛教到明代更加受到尊崇。洪武年間,對縣境內原有的寺院普遍進行了重修。洪武十五年(1382年)詔令全國,縣級設定僧會司,置僧會一員,以管理僧寺。南召僧會司設於國清寺。後經永樂、正統、成化、正德、嘉靖、萬曆諸代,全縣又重修、擴大寺院20多處。明朝末年,大部分寺院又因戰亂而遭破壞,殿堂荒蕪,佛衰僧散。 清朝初年,對佛教限制甚嚴,因而發展相當緩慢。自乾隆二年(1737年)以來,丹霞寺在一清禪師主持下進行重修重建,新建法堂,重建釋迦、毗盧兩大殿宇,規模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從乾隆十九年(1754年)起,全國範圍內通令取消官給度牒制度後,佛教得到迅速發展,僧尼人數迅速增加。縣內除重修重建寺院外,還新增寺庵土0多處,總數40餘座,僧尼總數達千餘人之多。 民國年間,佛、道兩教同樣處於衰敗狀態。縣內多數寺院的神像被拆除,殿宇僧舍有的倒塌,大多數房舍改為學校,部分寺院的田產改為學田。民國36年(1947年)春、夏之交,南召的佛教界人士會同其他六個縣(南陽縣、鎮平、內鄉、淅川、鄧縣、新野)佛教界人士,共同籌劃建立“南陽佛教聯合會支會”,縣內也籌建相應的組織機構。這一時期,寺院大部分擁有實權的方丈,為保持既得利益,置佛教事業而不顧,有的投靠地方實力派,有的拉攏匪霸,投身於權利之爭,加速佛教事業的衰敗。 解放後,佛教活動基本停止,僅有丹霞寺的和尚6人,在土改時分得土地和房屋而還俗為農民。縣內大部分寺院被開辦的學校所占用。“文化大革命”時期,各大寺院遭到衝擊,古建築物當作"NIB”(指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而被破壞。中共十——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丹霞寺由和尚主持,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 1985年統計,全縣遺留下來的寺院有44座,部分因年久失修,殘破不全。其中歷史比較悠久,規模較大的有國清寺、丹霞寺、報國寺和興風寺。
南陽清涼寺

景物

臥龍區清涼寺

位於南陽市臥龍區潦河鎮清涼寺村。南陽市清涼寺村 居民原是古剎清涼寺的佃戶,後傍寺建村,遂以寺名村,位於南陽市西南15.4公里處。聚落條帶形,占地7.5萬平方米。165戶,779人,漢族。耕地67.5公頃。村內土質系五花土,呈紅、黃、粉白、青色,既是優質陶土,又是泥塑的上等材料。村民以農為主,庭院經濟主要有別具特色的清涼寺陶器,已有150餘年歷史,為南陽著名土特產。1978年以來,近80%的農戶重操舊業,燒制花盆,以其做工精細,造型美觀,色澤宜人而暢銷。
抗日戰爭時期,南陽專員署專員朱玖瑩曾資助潦河街清涼寺主持釋靜善創辦“金剛法會”,民國三十六年( 1947 年)佛教當事人釋普育組織南陽、鎮平南召內鄉鄧縣新野淅川等縣佛教徒,成立“南陽佛教聯合會”,會址設於縣城北關紫竹林(今南陽市第七國小)設理事長 1 人,由鎮平菩提寺方丈蘭芬提擔任;常務理事 2 人,由釋海墨、王謙一(縣商會會長)提任;理事有釋寂雲、西修等;會員 20 0 餘人。 1948 年 11 月南陽解放時期自行解散。

宛城區清涼寺

在宛東南約75里處,縣誌無載。經實地調查訪問確定,寺廟原址位於官莊鎮西十餘里張毛羽村西南方向的一片高地(瓦店鎮東南方向十餘里馮莊村東土崗上)。距今,約有500至800年歷史。截止2014年10月,該區域全部為張毛羽村耕地,只是比周邊明顯高出很多,張毛羽村民將該處地塊叫名為“清涼寺”或“南窯上”。寺廟原有建築數十間,僧眾較多,香火旺盛,周邊種植大片桑林。該廟現已不存。縣誌無記載,只有《南陽府志·山川》提及。遺址不存,原有碑刻,石刻建築構件等鋪架於馮莊東石橋上。據張毛羽村很多老人記述,一張姓村民(5年前去世)生前是該寺廟最後一波僧人之一,文革期間寺廟拆除後,該僧人就地還俗,在張毛羽村結婚生子,其後人目前仍生活在該村當地居民清楚記得這座寺廟叫清涼寺,一些老人對當時寺廟的狀況仍有記憶。該寺在文革期間被當地人民拆除破壞,後當地村委召集村民在原址設立民用磚窯一座,供附近村民燒磚建房所用,直到1990年前後被逐漸廢棄,現已全部恢復為耕地,屬張毛羽一張姓村民所有,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芝麻等農作物。
栗河,在縣東一十里。栗河,據《水經·淯水注》,在新野南入淯,為力口,當為棘口,即棘水也(詳新野)。明以來為溧河,首受淯水於南陽東八里溧河橋北,名馬渡堰。有新野陶鴻儒修堰計工碑。西南流,屈逕張井,又南逕玉皇廟東,左為欽賜田,明賜唐藩莊地也。又西南逕蓬萊府東,為明唐成王女蓬萊郡主故府。又南,右析為沙渠,泄水入淯。其幹流南逕尤橋、轆軸堰,又南逕清涼寺西。又南入新野境,南至新甸鋪入淯。自張井至新野,隨地置閘,為陂堰,資瀦泄。王莊、軍民、屯田多籍其利(詳堰陂)。清初廢,故道尚存。民國十八年河南水利工程委員會測繪詳圖,上海濟生會籍辦工賑挑浚,首做假置石閘,所費頗巨,惜未竣工,以軍事中止,尚不能資灌溉。
──《府志》第一冊《山川》第68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