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新區

南陽新區

南陽新區位於中國河南省南陽市中心城區白河南岸地區。南陽市是河南省省域次中心城市,河南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豫陝鄂川渝交界處區域性中心城市。南陽新區是體現城鄉統籌、產業協調、產城融合發展的複合型功能性區域,空間上涵蓋城市、農村和生態用地。2014年1月年正式更名為南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南陽新區)。

2010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下發了《關於印發南陽新區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豫政(2010)88號,要求南陽市和河南省有關部門要強力推進《總體方案》,爭取經過10年左右努力,把南陽新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示範區,進一步鞏固提升南陽市豫鄂陝省際區域中心城市地位。

同時,南陽新區按照組織協調和實施兩個層面,成立南陽新區兩級組織管理機構。南陽市委、市政府成立南陽新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南陽新區成立工委和管委會,分別作為南陽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按副廳級架構設定。新區管委會是新區規劃建設的執行機構,具有統一規劃編制、人事管理、公共事務管理、財政管理等職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陽新區
  • 行政區級別:省級新區
  • 所屬地區:中國 南陽
  • 政府駐地:宛城區
  • 成立時間:2010年
  • 規劃面積:320平方公里
  • 火車站:南陽站、南陽高鐵南站(在建)
  • 機場:南陽姜營機場
  • 國家保稅區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
  • 相關新區: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功能定位,規劃思路,核心設計,公共運輸,軌道交通規劃,工業規劃,商業服務業,

功能定位

規劃建設南陽新區是省委、省政府統籌全省城鎮化建設、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實現“白河為軸、兩岸並舉、區塊突破、組團發展”的戰略舉措,是我市未來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南陽新區核心班子與工作構架的搭建基本完成,新區的發展建設開始步入正常軌道。3月18日,南陽新區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今年重點工作。南陽新區的建設大幕徐徐拉開。
南陽新區功能定位為“三區一基地一中心”:城鄉一體化先行區、現代化複合型功能區、對外開放示範區、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豫鄂陝接合部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南陽新區核心建設規劃圖南陽新區核心建設規劃圖
城鄉一體化先行區。積極開展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推進農村產權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實現城鄉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共建共享,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示範。
南陽新區建設南陽新區建設
現代化複合型功能區。發揮南陽白河沿岸生態環境優勢,按照複合型城市理念進行開發,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推動組團式發展,成為既有城市又有農村,三次產業複合,經濟、人居、生態功能複合的現代複合型新區。
對外開放示範區。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化工、先進裝備製造業為重點,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強與央企和國內外500強企業戰略合作,建設一批重大產業基地,成為對外開放的樣板區。
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以國家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基地、河南省生物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生物質能源示範區建設為契機,整合區域要素資源,創建纖維乙醇、多晶矽、新能源裝備等國家級研發中心,重點發展生物質能源、核用電動機、風力發電設備及電動汽車、專用汽車等產業,建設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研發和製造基地,形成區域經濟成長極。
豫鄂陝接合部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依託鄭渝鐵路和運十鐵路規劃建設、寧西鐵路擴建以及南陽機場改擴建,最佳化航空、鐵路、公路等交通組織,構建對外聯繫快捷通暢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成為豫鄂陝接合部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物流中心。

規劃思路

——與現有城市建成區發展相銜接。南陽新區與老城區能夠通過已建成的五座大橋和建設中的三座大橋實現高效連線。白河北岸建成區涵蓋市級行政文化中心和傳統商業中心,主要通過改造實現功能布局最佳化,重點發展商業、金融、文化旅遊等服務業,成為市域服務中心;新區重點承擔先進制造業、生態農業以及居住、休閒等部分城市功能,成為引領區域發展的經濟成長極,推進城市跨河發展,形成兩岸互動、雙翼發展的空間發展新格局。
——與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根據南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空間布局為“一河兩岸、三組團”結構。“一河兩岸”主要是通過加強白河水體及沿岸的綜合治理,建設白河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濱河綠地,成為城市公共休閒綠色長廊。“三組團”是在白河兩岸形成中心組團、白河南岸組團、機場組團等3個城市組團。其中,中心組團主要通過對老城、武侯等片區的保護開發,最佳化布局,承擔市級行政、文化、體育、商業等服務功能;白河南岸組團主要依託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業,承擔部分商業、貿易、居住等功能;機場組團主要依託綜合交通樞紐優勢,發展航空物流、臨空港加工製造業,並依託白河生態環境優勢,發展高端商務辦公、會展、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南陽新區涵蓋了白河南岸、機場兩個組團。
南陽新區整體規劃效果圖南陽新區整體規劃效果圖
——與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在南陽市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中,南陽新區範圍內新增建設用地45.1平方公里,加上現有建成區25平方公里,新區內建設用地總計70.1平方公里;環城高速公路內的基本農田已全部調整為一般耕地。
——與城市功能定位相銜接。南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功能定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豫西南及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態宜居城市。南陽新區內有南陽機場、高速公路以及規劃建設的寧西鐵路南陽站和鄭渝鐵路南陽站,通過最佳化布局和功能整合,能夠形成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港高效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通過加強白河南岸開發建設,促進新能源、光電和先進裝備製造等產業集聚發展,能夠顯著增強中心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建設生態宜居城市。通過吸引人口、產業等向新區集聚,能夠緩解老城區交通、用地等壓力,推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為建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造條件。
——與產業布局相銜接。南陽新區涵蓋了新能源產業集聚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是未來中心城市產業發展的主要載體。其中,新能源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23.8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生物質能源、太陽能光伏和新能源裝備等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15.6平方公里,重點發展超硬材料、電動汽車、裝備製造和光電等先進制造業。同時,依託寧西鐵路南陽東站和公路貨運站,規劃建設以倉儲、運輸和綜合服務為主的公路鐵路貨運配送中心,構築集加工配送、倉儲運輸、信息處理於一體的大型物流園區。
——與綜合交通體系高效銜接。航空方面,南陽機場位於新區中心地帶。鐵路方面,鄭渝鐵路南陽站沿白河南岸選址,站點規劃在機場附近,可實現鐵路與航空零距離換乘;寧西鐵路與鄭渝鐵路在新區東南部交會,未來將在南陽東站基礎上,最佳化客貨運輸組織,在新區內形成客貨運一體的交通樞紐。公路方面,滬陝高速、許平南高速在新區交會,共有三個高速出入口;國道G312和省道S103在新區內交會,規劃了兩處長途汽車客運站和一處汽車貨運站,最終在新區實現航空鐵路高速公路、幹線公路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高效銜接。
南陽新區整體規劃效果圖南陽新區整體規劃效果圖

核心設計

規劃核心區包括空港與鐵路兩大片區,規劃形成“一帶三廊,兩區三心,縱橫四軸”的功能結構移動圖片,通過前瞻性的功能定位、系統化的規劃體系和個性化的設計框架,努力構建一個低碳高效、獨具魅力的智慧型田園新城。
通過白河生態景觀帶和三條楔形綠廊確立生態格局,以兩橫兩縱幹道體系主導空間框架,形成南北兩大片區、三大功能核心。
空港板塊:以機場路為軸,串聯主要功能區,依次為休閒商務區、流通商貿區、空港物流區與宜居生活區。休閒商務區濱水發展,打造南陽重要的商務辦公和會展交流集群。商務會展前區三面臨水,以國際會議與展覽為核心,布局文化休閒街區、南陽大劇院以及特色地標五星級酒店等。
中心商務區道路施工平面圖中心商務區道路施工平面圖
空港地區規劃綜合商貿中心、航空快運分流中心,引入第四代商業綜合體概念,強調體驗式、複合型休閒商業大街區。環繞大型購物中心構築商業內街,四周布局商務酒店、四方物流總部等,形成整體簡練的城市輪廓。
北區城市設計:規劃提出鐵路樞紐和機場分離的布局模式,帶動新區發展,形成樞紐商貿中心、科技商務中心、職教培訓基地三大核心功能區。
樞紐商貿中心:依託鐵路站形成拉動片區發展的新核心。
門戶樞紐區:圍繞站場規劃集散廣場、換乘樞紐、物流倉儲等功能。
商貿服務區:依託鐵路站場的延展效應,集聚市場交易、生產力服務商業綜合體等,在中央樹立區域標誌性建築。
濱水文化休閒區:以商聖范蠡文化為主題,構建濱水文化休閒區,包括文化中心、休閒商業、主題公園等。
東站物流中心鳥瞰圖東站物流中心鳥瞰圖
科技商務中心:在白河東岸,環繞創智灣,結合綠化廊道,打造南陽以科技創新為特色的商務金融集聚區。
南陽職教城:在北環路以南,依託南陽深厚的職業教育基礎,打造南陽人才培養的集中區。

公共運輸

1.1.1 規劃目標
規劃形成以快速公交系統為骨幹,常規公交為基礎,多方式協調利用,功能層次分明、網路布局合 理、銜接換乘方便的高品質公交客運體系。
1.1.2 發展策略
遵循“建設—培育—升級”發展步驟,實現以常規公交為基礎的公共運輸發展升級策略。
超前發展快速公交系統,形成網路效應,構築中心城區公交發展骨架。
全面實施公交優先系統,建立層次分明、服務高效的公交運營系統。
創造緊湊便捷的換乘條件,整合公交系統,實現各種交通方式協調運行。
1.1.3 公交線網規劃
規劃公交網路按近域快速公交、組團快速公交、常規公交和旅遊專線四個層次進行組織,形成以快速公交 走廊和跨片區常規公交幹線為骨架,片區內輻射性常規公交乾、支線為基礎的公交運輸網路。科學合理最佳化 布局公交線網、站點,加大公交專用道和公交信號優先系統建設,加強交通換乘樞紐規劃和建設,有效提高 公交分擔率,進一步最佳化出行結構。
1、近域快速公交 按照大南陽都市區的整體發展思路,重點強化新區-紅泥灣-方城、新區-社旗、新區-唐河、新區-黃台崗-官 莊之間聯繫,結合新區快速路,規劃建設3條近域快速公交線路,嵩山路快速公交線、G312快速公交線、 北外環路快速公交線。
2、組團快速公交
組團快速公交依託於專用道(路)、交叉口公交優先系統布設的快速大運量公共汽車客運線路,連線市級功能中心和主要對外客運樞紐,強化新、老區的聯繫,承擔新區內主要客運走廊的較長距離運輸服務。規劃新區新快速公交形成“一縱三橫”的網路系統。
“一縱”:主要指黃河路。
“三橫”:分別為黃山西路、機場路、信臣路東延線。
中心城區內設定快速公交線路的主幹路,考慮到港灣式公交停靠站與公交專用道的設定,道路紅線應適當放寬。
3、常規公交
新區內部利用黃河路、雪楓路形成環狀公交主幹線,其他線路結合城市主、次幹路,與環狀有機結合,合理布置公交站點,作為快速公交的有效補充,連線各組團內主要客流集散,居住區,同時加強與老城區的聯繫,提高公交可達性及線網覆蓋率。
常規公交線路結合下位規劃或者專項規划進行詳細布線。
4、旅遊專線
包括機場公交線路和白河一日游環線。機場公交線路連線南陽機場和南陽中心城區各主要客運樞紐及城區內重要客流集散中心,白河一日游環線利用白河大道及老城區的中州路、健康路形成旅遊環線,主要串連南陽白河周邊各個景點,包括新區的高鐵休閒商業區、城市複合中心、白河濕地公園及老城區的武侯祠、行政中心、南陽古城、行政中心、農運會場館、獨山等等。
1.1.4 公交場站設施規劃
1、車輛發展
國標《城市公共氣電車客運服務》(GB/T22484-2008)規定,城鎮人口(含戶籍人口、暫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平均每萬人擁有的公共電汽車數,特大城市不應少於15輛標準車,大城市不應少於10輛標準車,中、小城市不應少於8輛標準車。按照該標準,根據南陽新區規劃人口規模計算,規劃期內南陽新區公車輛發展規模為1800標台。
2、用地規模
公交停保場站主要包括高級保養場和公交專用停車場。在城市用地緊張情況下,公交樞紐和公交首末站也兼具公車輛夜間停車用地功能。
參考《城市公共運輸站、場、廠設計規範》和《城市公共汽車和無軌電車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及國內其它相近城市的公交場站用地標準,考慮南陽新區用地開發特徵,確定本次規劃採用的公交停保場站用地標準為綜合標準:200平方米/標台。
根據新區公車輛發展規模,確定規劃期內各類公交停保場站用地總面積達到約36公頃。
3、布局規劃
規劃按照“高保集中,低保分散”的布設原則,同時保障對各城市功能片區的服務覆蓋,在新區內布置溧河保養場、黃莊保養場2處高級保養場和北部、高鐵、周營、下窪、柳莊、東站6處公交專用停車場。
南陽大交通規劃建設示意圖南陽大交通規劃建設示意圖

軌道交通規劃

南陽捷運規劃方案將上報審核】2030年南陽中心城區人口突破350萬,外加流動人口150萬,城區人口規模突破500萬,城區面積突破600平方公里,南北和東西各25公里跨度。規劃中的南陽將擁有5條捷運,捷運站間距平均1.25千米,89個捷運站,線路規劃總長133公里。
南陽新區
軌道交通類型
考慮到城市整體景觀環境的建設要求,考慮南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實際特點,建議採用捷運的方式進行建設。
軌道交通線位
結合南陽中心城區的空間格局、功能結構與交通需求特點,初步確定採用環線建設的方式。具體線位建議:由光武路、站前路、黃河路、北環路、雪楓路、獨山北路、建設東路、建設中路、工商南路形成環路。
軌道交通站點軌道交通站點的設定按照“老區以流定站、新區以站定流”的基本原則,結合具體的而環境特徵與功能結構特徵,按照合理的站點間距,共設定12個軌道交通站點,分別為獨山站、農運會場館站、市行政中心站、仲景路站、南陽火車站、武侯祠站、溧西片區中心站、溧東片區中心站、南陽機場站、迎賓南站、新區行政中心站、高鐵樞紐站。

工業規劃

工業用地布局
現狀概況
新區現狀的工業相對集中分布於宛城工業園區和高新區工業園區範圍內,現狀工業用地共535.54公頃,主要的企業包括天冠、樂凱膠片廠、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等。
1.1.2 規劃原則
1、集聚發展原則
整合各類產業園區,疏通道路交通、配套綠地和公共設施,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引導招商企業和城區原有分散企業向工業區集中,形成具有規模效應和乘數效應的工業區。同時通過“合併、集中、撤消”等手段最佳化現狀工業用地格局。
2、總體協調原則
不同園區應根據不同的資源條件和現狀基礎發展不同的主導產業,形成主導職能,強化各自優勢和競爭力,避免產業趨同所引起的惡性競爭。同時產業布局和發展應在城區範圍總體協調,調整生產要素分布,依照發展實際情況,通過經濟槓桿實現工業總體協調發展。
正在建設的新區“三館一院”正在建設的新區“三館一院”
3、統籌發展原則
依據主導產業規劃對產業進行功能分區,形成上下游關聯的內部產業鏈,提高經濟運作效率。同時在空間分布上,協調好產業與居住、產業與交通、產業與公共服務等多種城市活動的關係,促進城市空間整體協調。
4、彈性控制原則工業用地布局應考慮到未來產業發展不確定性,有一定適應能力。在滿足現有產業對空間需求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土地的彈性供給,或者在總體規模存在限制的情況下靈活選用不同的布局,以應對未來產業的不同發展結果。

5、環境保護原則
“健康、可持續”的城市增長要求工業區發展在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時,應逐步建立與地區環境容量相協調的生產模式和產業結構。園區建設應對污染企業的進入提出限制條件並長期監督,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城市長期利益。另一方面要強調和培養企業的社會責任。
1.1.3 規劃布局
以新區主導產業的發展策略與定位為指導,依託區域發展廊道的建設,綜合考慮近遠期的影響因素,按照“一區多園”的發展模式,進一步形成“兩帶四園”的產業空間格局。新區工業用地總規模2333.73公頃。
“兩帶”主要指依託寧西、鄭渝兩條區域發展廊道的建設,進一步培育和整合既有產業園區,強化廊道上的物流通道的建設以及相關產業服務設施的集聚,形成與外圍地區聯動發展的空間格局。
“四園”主要指結合現狀產業基礎、綜合考慮區域產業發展結構以及設施結構,進一步將新區產業整合為新能源產業園、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物流及出口加工產業園以及戰略新興產業孵化園四大園區。
1、新能源產業園
園區位於白河東岸、北至黃河路、南至寧西鐵路、東至獨山大道,規劃工業用地面積為1024.06公頃。園區將依託天冠等核心企業,重點實現新能源產業領域的培育與突破。
2、高端裝備產業園
園區位於新區南部,西至獨山大道、東至鄭渝高速公路、北至黃河路、南至寧西高速公路,規劃工業用地面積為603.16公頃。園區將充分依託既有的產業基礎,進一步實施戰略整合,並重點實現在防爆電機、智慧型裝備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突破與崛起。
3、物流及出口加工產業園
園區為與寧西高速公路以南地區,東至鄭渝高速公路,北至寧西高速公路,西南部為白河,規劃工業用地總面積為268.60公頃。依託鐵路貨運東站,重點培育物流及出口加工為主的產業職能。
4、戰略新興產業孵化園
園區位於白桐乾渠東側,東南至鄭渝高速公路,北至迎賓大道,規劃工業用地面積為437.91公頃。園區將重點圍繞著光學、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的培育與孵化。
南陽新能源國家產業基地南陽新能源國家產業基地

商業服務業

商業服務業設施布局原則
1、以需求為導向,結合新城建設合理設定各類各級商業設施,布局安排最有利於發揮其效益的位置;
2、強化區域商業中心的輻射作用與服務功能,塑造市級的商業中心的形象,實現商業服務功能的綜合化、多元化與多層級化。以便捷服務為導向,結合新城建設和服務半徑布局片區級商業中心和公共設施營業網點用地。
3、加油站、加氣站根據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原則進行布置。充電站不宜與加油站加氣站結合布局。
商業商務中心布局規劃
規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489.19公頃。規劃按照區域級、市級、組團級、地區(片區)級四級配置商業服務設施。 1、區域商務金融中心
光武路區域商務中心區重點發展服務與區域的商務、金融等職能。目標服務全市,遠期服務南陽市域。
2、市級商業中心
新區規劃市級商業中心位於高鐵站商業中心區,服務整個新區。
3、區(組團)級商業服務中心
規劃結合規劃用地布局,設定組團級商業服務中心3處,分別位於溧河組團、迎賓組團和北部組團,為組團居民生活與生產活動提供配套商業服務。
4、地區(片區)級商業服務中心
規劃根據人口配套設定地區(片區)級商業服務中心,一般地區(片區)級商業中心服務人口不超過10萬人,服務半徑不超過1.5km。本級商業服務中心一般與其他同級服務設施聯合布置。
崛起中的南陽商業中心崛起中的南陽商業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