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關村(北京市延慶縣永寧鎮南關村)

南關村(北京市延慶縣永寧鎮南關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延慶縣永寧鎮轄村,設村黨支部,村委會。村域面積海拔514米。村因位於永寧城南門外而得名,從永寧城建成一址沿用至今。該村西與盛世營村相接,東近昌赤公路,南臨魯家園,北靠和平街村。地勢平坦,海拔514米。村轄域面積1.49平方公里。村落主街呈南北走向長20米,寬9米,與永寧城南街相連。全村336戶,68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關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延慶縣永寧鎮
  • 地理位置:北京市延慶縣永寧鎮南關村
  • 面積:1.49平方公里
  • 人口:336戶,688人
概述,經濟,南關村的“竹馬”,寺廟,

概述

延慶縣永寧鎮轄村,設村黨支部,村委會。村域面積海拔514米。村因位於永寧城南門外而得名,從永寧城建成一址沿用至今。該村西與盛世營相接,東近昌赤公路,南臨魯家園,北靠和平街。地勢平坦,海拔514米。村轄域面積1.49平方公里。村落主街呈南北走向長20米,寬9米,與永寧城南街相連。全村336戶,688人。
地處延慶平川地區,地勢平坦,北部略高,土壤為典型褐土,土地肥沃,屬衝擊洪積物。

經濟

經濟以農業和工副為主。村有耕地1460畝,主要種植玉米、高粱等。年產糧40.8萬公斤,蔬菜460噸。

南關村的“竹馬”

每逢春節、元宵節,該村都有傳統的花會活動,其扮演的昭君出塞、跑竹馬等節目,深受歡迎。
南關村
竹馬又稱“竹馬舞”、“跑竹馬”,是一項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這可能起源於古代兵馬列陣。《後漢書・郭假傳》就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的記載。其後《三國志》、《晉書》、《新唐書》、《宋史》、《清史稿》中都有關於“竹馬”的記載。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贈楚州郭使君》詩就有“笑看兒童騎竹馬,醉攜賓客上仙舟”之句。早期的竹馬應該是兒童在年節或祭祀中表演的列陣舞蹈,後來逐漸演變成多種藝術形式。傳統的“竹馬舞”目前在全國保留不多,有載歌載舞的,有說唱結合的,還有單獨舞蹈的。參加演出的人員,少則一兩個,多則十二三個。永寧南關的跑竹馬則達到18個人。竹馬舞所反映的歷史故事也不盡相同,常見的劇目有《三打祝家莊》、《昭君出塞》、《狀元遊街》、《蕭太后狩獵》等。
據民間傳說,永寧南關的竹馬舞蹈至少流傳300多年了,南關村男女老少都能舞幾下。永寧竹馬舞蹈《昭君出塞》表演的是漢室送親、匈奴迎親的情形。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元帝提出和親。深居宮中的王昭君,深明大義,主動請求遠嫁漠北。昭君出塞實現了漢匈人民嚮往和平願望,在她的努力下,漢朝和匈奴長達60多年沒有發生過戰爭,確實實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寺廟

村有清代建的關帝廟3間,坐北朝南,有山門、壁畫,彩繪人物、花卉,清晰逼真,保存較好,建築面積50餘平方米。村存真武廟碑1塊,據碑文可知該廟建於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56年),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重修。另有龜碑座1個,保存較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