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燈籠

南通燈籠

南通的燈籠鋪最早的有李、戴、吳三家店鋪稱雄於東、南、西三城門。逢年過節,特別是每年臘月二十四以後,燈籠生意到達頂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通燈籠
  • 南通最早店鋪:李、戴、吳三家店鋪
  • 製作材料:篾絲、尖刀等
  • 最忙供貨時間:每年臘月二十四以後
歷史名家,製作材料,品種、分類、習俗,

歷史名家

南通的燈籠鋪最早的有三家店鋪稱雄於東、南、西三城門。逢年過節,特別是每年臘月二十四以後,燈籠生意到達頂峰。買者丟下幾隻銅板,算已留下了定規(定錢),制燈作坊日夜操作仍供不應求。南通三家燈籠鋪,要數南門“戴雲記燈鋪”年代最久(距今約有60餘年歷史)、技術最好,由啞巴戴松林(現健在)掌店剪字,動作極快。一般姓氏為正方宋體,堂名為扁長方形。1956年原城南糧店為參加國慶遊行,請戴松林用全張紙剪出“糧食”二字,他拿起尖刀,一揮而就。

製作材料

燈籠原料是用三毫米左右的篾絲編織成高約27—28厘米,對徑約20厘米左右的圓柱形。一般是蘇州小鎮編織而成,相當精細。製作時剪去篾刺做成圓柱形,將燈體上漿(漿糊),然後用上乘毛太紙貼上,待乾後貼上規定的姓氏及堂名,再用桐油上光,然後配上鐵絲、底盤及竹桿而成。

品種、分類、習俗

燈籠分為“字”燈籠、“字”燈籠,極少用“字”燈籠的。客棧、澡堂、結婚、建房、賀壽、收租、走夜路都使用紅字燈籠。辦喪事使用“藍字”或“黑字”燈籠。另外還有“天燈”、“福字”及“獅子燈籠”之別。燈籠的正反兩面根據用途的不同,用紅色或藍色的蠟紙剪字貼上,燈籠正面為姓氏,反面為堂名。姓氏不同則堂名也不同。如姓黃為“四德堂”,姓王為“三槐堂”,姓張為“九世居堂”,姓戴為“瑞國堂”等。這主要是根據“百家姓”工具書所傳下的堂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