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仿真繡

南通仿真繡

南通仿真繡也稱沈繡,是傳統刺繡工藝之一。作為蘇繡的一個分支,這得名於它的創始人清末民初的刺繡藝術家沈壽。南通仿真繡繼承了傳統蘇繡的風格,體現了蘇繡藝術的平、齊、光、亮等工整細膩的特點

南通仿真繡2007年3月被列入第一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通仿真繡
  • 所屬地區:江蘇 · 南通 ·崇川區
  • 編號/類別:Ⅵ-8 民間美術
  • 申報人/單位:江蘇南通市崇川區
  • 申報日期:2008年
  • 遺產級別:國家級
簡要介紹,藝術特徵,主要價值,技藝傳承,保護情況,

簡要介紹

南通仿真繡由刺繡藝術大師沈壽所創,因此“也被稱為“沈繡”。2007年3月,南通仿真繡被列入第一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南通仿真繡的創始人是清末民初的刺繡藝術家沈壽(1874年—1921年),原名沈雲芝,蘇州吳縣人,後定居南通。慈禧70大壽時,沈壽夫婦繡制了《八仙上壽 》為慈禧太后祝壽,得到慈禧的賞識,賜“福”“壽”予沈壽夫婦,沈壽才把原名改為“壽”。沈壽曾先後在蘇州、北京、天津、南通設立刺繡學校傳授技藝,並將自己的繡藝口授張謇(南通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由張謇執筆出版了較為完整的一部刺繡理論著作《雪宧繡譜》。
南通仿真繡作品《貴妃醉酒》南通仿真繡作品《貴妃醉酒》
沈壽仿真繡的傳神、寫實、逼真是其他刺繡不能比擬的。絲線的自然光澤、明暗關係的處理,繡面神態變化無常,是繪畫所不能及的。油畫能調出的顏色絲線都能表現。一種顏色以濃淡色差之分有十幾種或二十種之多。在用針方面沈壽也改變了以往刺繡中平鋪直套的針法,而是按自然物的形狀旋轉鋪繡。這些藝術特色使仿真繡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並在南通、蘇州一帶得到傳承與發展。
沈壽像沈壽像
南通仿真繡的畫稿以油畫、照片和自然界的物體為對象,吸收西洋油畫的用光、用色和明暗關係,用中國傳統的刺繡針法和繡線來表現西方藝術,為典型的中西方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其色彩比傳統的蘇繡更加豐富,絲線的自然光澤與獨特的針法、明暗關係所展示的刺繡作品變化莫測,立體感強,從不同角度觀看都會顯示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在用針和用線方面充分體現了刺繡的針法與繡線的工藝,作品具有仿真的藝術效果。

藝術特徵

南通仿真繡與其他傳統刺繡相比,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與特徵。作品常以西洋油畫的人物肖像、風景等為繡稿,吸收其用光、用色的技法於刺繡技法中,使得作品立體感強、物像生動逼真。仿真繡源於蘇繡,但以刺繡來表現物象的光影、色彩,使之達到仿真、逼肖的藝術效果,則有別於傳統蘇繡。
沈壽刺繡作品《耶穌像》沈壽刺繡作品《耶穌像》
仿真繡以人物繡最為擅長,針法變化多端,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
1915年,沈壽耗時兩年多創作的曠世神繡《耶穌像》完成。同年獲得美國巴拿馬世界博覽會“一等大獎”。此作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畫家琪杜·雷尼的油畫《荊棘冠冕》為繡稿,表現了耶穌殉難的瞬間。繡像中的耶穌頭戴蒺藜,面部微仰、兩眼上翻、雙唇微張、血跡披額,神情憂戚悲壯。沈壽運用其獨特的刺繡語言,將西方油畫中的透視原理、明暗關係、色彩的表現力等藝術元素體現得恰如其分。在針法上根據畫面肌理,創造性地將旋針與傳統針法相結合,達到轉折自然、細膩平服、光彩柔和的藝術效果;並將多種色線合一股施以滾針,隨著絲理的轉折變化互為映襯,完美表現了物象的明暗層次、立體感、質感;此作中沈壽精湛的刺繡技藝已達爐火純青的境地,令人嘆為觀止。
珍藏於南通博物苑的《蛤蜊圖》也是沈壽的一幅精緻作品。作品採用了纏針、施針、滾針等多種針法,以黑灰白線配色,通過明暗對比逼真地表現了蛤蜊的質感,充分顯現了“仿真繡”的生動表現力。

主要價值

南通仿真繡開傳統刺繡創新風氣之先,其刺繡技藝和刺繡藝術思想為中國刺繡的發展和持續創新開闢了一條新路。其重要價值越來越為世人所珍視:
第一是針法運用的創新。沈壽改變傳統刺繡中平鋪直套的針法創製旋針,即根據物象的結構旋轉用針,更能體現物象的質感。
第二是用色的創新。沈壽潛心研究,在《雪宧繡譜》中對染線設定了色階表,並一直沿用。沈壽還強調,配色要以繡稿來配色,如水墨畫。 南通仿真繡以畫稿為主的,以畫稿的色調去配色;若以真花為主的,就要按真花的色調去配色。
第三是光與用線配色關係的創新運用。仿真繡中追求光的效果,這主要在於如何用線配色。經過沈壽潛心研究,用幾種色線合併於一針來潤色調繡,豐富了色彩的表現力,用以體現西方油畫、鉛畫、攝影因受光不同物象所產生明暗關係的變化。
第四是創製仿真繡的理論貢獻。由沈壽口述、張謇筆錄整理的《雪宧繡譜》,是沈壽四十年藝術實踐的結晶。繡譜共八章,從繡備、繡引、繡要、針法、繡品、繡德、繡節、繡通等方面對刺繡技藝作了精闢論述。對其獨創的“仿真繡”藝術進行理論研究,闡述其藝術特色。此繡譜是一部較為系統、完整的刺繡藝術理論著作,標誌著中國傳統刺繡藝術從感性的認識與實踐經驗,上升到了理性的認識和專業理論。
第五是創新思想對刺繡發展的貢獻。仿真繡開傳統刺繡創新風氣之先,在沈壽“以新意運舊法”思想影響下,她的傳人又研究、創製了雙面繡、雙面異色繡、雙面異色異形繡。20世紀七、八十年代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新一代的設計師,採用流傳民間的“點彩”“納錦”的技術,將刺繡與現代藝術相結合,成功研製 “彩錦繡”。新繡種將傳統平繡推向現代平繡這樣一個新的藝術高度,也主導和影響了人們對刺繡藝術審美的取向。

技藝傳承

1914年沈壽主持女工傳習所,以教學的方式將傳統刺繡和她創製的“仿真繡”藝術向學員們傳授。從1914年到1939年期間共舉辦十五期。當年的女工傳習所設定了三種學制:二年制的刺繡普通班,四年制的刺繡美術班、五年制的刺繡研究班,分別教授花卉、翎毛、山水、仕女、肖像和油畫的刺繡。除刺繡專業課外,同時還開設了國畫、國文、音樂、書法、體育等課程。
女工傳習所刺繡班在上課女工傳習所刺繡班在上課
沈壽、沈立先後任所長並主持教學,當時在傳習所任教的老師有:沈立,沈壽的姐姐,也是其刺繡啟蒙老師。金靜芬,沈壽的第一位弟子,長期隨沈壽在北京、天津、蘇州、南通授繡。施宗淑,南通縣人。沈粹縝(1897-1995),沈壽侄女,曾在南通女工傳習所、蘇州女子職業中學任刺繡和美術教師。
沈壽主持教學時培養的第一批學員有 :宋金齡、劉采繁、宋馮、孫慧基、王堅、沈雪芬、葛秀芹、孫潔秋、孫一琪。早期學員中有張淑德、李群秀分別在沈壽的指導下完成了《夕陽返照圖》、《奉天牧羊圖》。此兩幅作品作為沈壽學生的傑出代表作,現珍藏於南通博物苑。女工傳習所在歷屆培養的學員中卓有成就的還有周禹武、巫玉、顏淑雲、李巽儀、張元芳、陳錦、莊錦雲等。
日軍侵華、南通淪陷,至1939年女工傳習所停辦。1942年張謇兒媳吳端華恢復組辦張吳女工傳習所。原來女工傳習所的學員宋金齡、莊錦雲等被聘執教。1944年,張吳女工傳習所也因重重困難而解散。
新中國成立以後,散失在社會上的女工傳習所學員重新組織起來,先後成立刺繡生產加組、刺繡生產高級合作社、南通繡品廠。當時,沈壽弟子和傳人宋金齡、巫玉、張元芳、陳錦、莊錦雲等一直活躍在刺繡藝壇,組織起來發展生產,帶徒培養新人。金靜芬在建國後回蘇州,任蘇州刺繡研究所所長,並培養了顧文霞、任慧嫻、李娥英等刺繡藝術家。
1959年,南通成立工藝美術研究所。陳定九、宋金齡、巫玉曾任副所長。女工傳習所學員張元芳、陳錦、莊錦雲等,以及其他老藝人大多都被吸收到工藝美術研究所工作或作藝術指導,並以師傅帶徒弟和教課的形式培養了一大批刺繡人才。南通工藝美術學校也選送優秀學生到研究所由老藝人們輔導。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在文革期間一度停辦,老藝人和從業者被下放到企業。1972年研究所得到恢復,大部分藝人又回到刺繡工作崗位。南通工藝美術研究先後培養了一批優秀刺繡人才和設計師:練育英、叢蘭英、曹國秀、周珏紅、程美玲、儲有蓮、萬顯珍、金蕾蕾、吳玥、仇美蘭、李錦雲、張建、王建華等。
建國以後,美術研究所還湧現、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設計師:陳定九、劉松樵、陳彭庚、張文昌、華俊山、施湘、黃培中、范揚、許平、林曉、冷冰川等。還有卜元、陳佐、張蕾等從事設計、理論研究。當前,南通有沈壽藝術館、莊錦雲刺繡設計工作室、天香繡坊等從事刺繡的研製、創作、刺繡產業開發。南通博物苑作為南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試點項目——南通“仿真繡”的指定責任單位,也在積極地開展保護、傳承的研究工作。

保護情況

一、“仿真繡”的保護、傳承面臨的問題
由於從事刺繡和相關研究的高級人才很少,且處於鬆散的狀態,未能形成保護、傳承,研究、開發的合力。只有少量人員以個人工作室,或加工點的形式進行繡品創作、生產和銷售,藝術精品鳳毛麟角。傳承沈壽刺繡藝術後繼乏人,當前南通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刺繡工藝師人數少、年齡大,從視力等身體條件來看,藝術生命非常有限。同時,具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的年輕人不願意學習刺繡。南通刺繡還未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保護、傳承工作缺少相應的基礎與支撐。因此,南通的刺繡藝術保護、傳承工作進展較為緩慢。
二、當前和今後的保護工作
南通博物苑為主體開展了以下兩方面的保護工作:一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仿真繡”的載體——刺繡作品的保護。博物苑改善刺繡文物保護環境,並對刺繡品實施防霉、防塵、防蟲、防濕等技術保護措施,延長其收藏壽命。二是對無形的刺繡藝術理論、技藝的研究,對代表性傳承人保護的研究。南通博物苑承擔了兩期江蘇省文化廳立項的南通刺繡課題研究;開展了首期刺繡藝人的調查工作,初步建立了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刺繡藝人檔案。
保護以“仿真繡”為代表的南通刺繡藝術,除了有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扶持,還必須在全社會營造理解與支持遺產保護的氛圍,必須創新思路,建立保護傳承和產業發展良性循環的聯動機制,以確保南通刺繡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一要組織刺繡專家深入研究“仿真繡”藝術理論與技法,為其保護、傳承、發展提供學術支撐;二是扶持刺繡藝人創作刺繡精品;三是著力於刺繡傳人培養機制的研究;四要探索刺繡產業開發與保護的關係,形成以刺繡產業帶動、扶持南通刺繡的研究、開發和發展的保護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