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國小遺址

南科國小遺址

南科國小遺址南科國小遺址,或稱南科遺址,位於台灣省台南縣南科國小北側約150公尺,緊臨南137號道路(大順六路)東側,就整個地路位置而言,在整個嘉南平原偏南區域,跨落於台南縣善化鎮與台南縣新市鄉交界之處,台南科學工業園區範圍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科國小遺址
  • 位置:台灣省台南縣南科國小北側
  • 遺址現象:主要有灰坑、水井等
  • 上層歷史:距今約200~300年
  • 下層歷史:距今約1200~1500年
地理位置,發現發掘,出土文物,稻米化石,

地理位置

南科國小遺址,或稱南科遺址,位於台灣省台南縣南科國小北側約150公尺,緊臨南137號道路(大順六路)東側,就整個地路位置而言,在整個嘉南平原偏南區域,跨落於台南縣善化鎮與台南縣新市鄉交界之處,台南科學工業園區範圍內。

發現發掘

民國92年(2003年)底至民國93年初,根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匡悌先生與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隊隊長朱正宜先生即發現該區域可能為史前遺址,並行文建請台南縣政府停止該處的工程施工,以及擬定計畫尋求考古專業單位進行遺址搶救發掘工作。民國93年4月由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接受台南縣政府文化局的委託,承接遺址的搶救工作。

出土文物

遺址現象方面,主要有灰坑、水井、柱洞、近代漢人與蔦松文化的墓葬。遺物內容方面,則包括多種陶器與石器製品,以及骨角器、金屬器、玻璃器、動植物遺留等,發掘出的遺物眾多,涵蓋先民多元的生活範疇。
出土文物出土文物
根據發掘所得的層位關係、出土遺留與碳十四絕對測年數據,南科國小遺址主要有兩層文化活動遺留,上層為距今約200~300年近代漢人文化遺留,下層為距今約1200~1500年蔦松文化遺留。而在地理上,大台南地區處於岸陸交界處,至目前為止,整個南科地區經多年來發掘,出土的數千件遺物與遺蹟涵蓋多個文化層,最遠可上溯距今五千年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以及之後的牛稠仔、右先方、大湖、蔦松等文化,至晚近的平埔族西拉雅文化與漢人文化,其集中、完整又連續在同一地點堆疊不同的文化層,內涵豐富而多元,極富研究價值。因南科開發與高鐵興建,該地采搶救考古的發掘計畫,出土文物未來將交由國立史前博物館南科分館典藏展示。結合豐富而完整的發掘內容及其與科技產業發展的協調,南科地區的遺址發掘亦提供了文史保存與經濟發展共存的良好示範。
中研院史語所南科考古隊在南部科學園區的五間厝地區遺址的上層,發現了400至500年前的灰坑,這些文化現象出土的地點及推斷年代與歷史文獻所記載的西拉雅平埔族相符,考古隊稱之為西拉雅文化。灰坑內出土了剩食遺留及廢棄的工具,以及蔦松文化中典型的素麵紅陶與大量漢人所使用的硬陶及瓷器遺存。其中出土的大量生態遺留說明了當時食物的種類與蔦松文化相同,廣泛地食用貝殼、魚及獸骨,使用的鐵器也較蔦松文化的大。在裝飾品方面,出現了刻劃細微的鹿角、貝珠、瑪瑙珠及玻璃環等,顯示西拉雅人與蔦松文化之間的關聯,及其與漢人接觸的跡象。

稻米化石

南科遺址還陸續挖出稻米化石,總計數量將近二十萬顆,研究人員發現,稻米化石年代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到五百年,從最早的大小不一到顆粒愈來愈大,推測石器時代人類已有育種觀念,且連同出土的小米、綠豆等化石,都是當時人類主要植物營養來源。
出土稻米化石出土稻米化石
早稻米化石 距今四千五百年
據台媒報導,前南科考古隊長、現任樹谷基金會考古中心主任朱正宜解釋,南科出土的稻米化石,年代最久遠的距今約四千五百年,是台灣現今考古遺址中,所挖掘出最早的稻米化石。在南科周邊三十多處考古遺址中,都曾挖出稻米化石,但以南關里東遺址及右先方遺址兩處最多。
朱正宜說,兩處遺址的稻米化石挖掘出土當時,地上密密麻麻的碳化稻米,呈散落狀,各約十萬顆,推測兩處發現地點可能都是“意外事件”現場,所謂意外事件,指的是可能有人打翻盛裝稻米容器,致稻米散落一地。
還有小米綠豆 百餘種植物種子
朱正宜指出,研究人員在清點及鑑定稻米化石過程中發現,四千五百年前的稻米化石顆粒很小,但隨著年代演化,稻米化石顆粒愈來愈大,由此可推測,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已栽種稻米,且技術愈來愈進步,當時人類已有育種觀念。
南科考古遺址除挖出現今台灣最早的稻米化石外,也挖出現今台灣最早的小米及綠豆化石,還有一百多種無法判別種類的植物種子,朱正宜表示,稻米、小米及綠豆可能是當時人類主要的植物營養來源,加上南科遺址出土的魚、貝類化石,推測石器時代至鐵器時代人類食物呈多樣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