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禪寺(福建省福州市南禪寺)

始建於五代梁乾化二年(912年),原址在今南禪山邊。當時閩王審知推崇佛教,在福州大興寺院。鑒於郡之東、西、北向均有寺院,而南郊獨缺,遂在此建寺,名為南禪院,通稱南禪寺。因寺中祀有千尊佛像,又名千佛南禪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禪寺
  • 始建於:五代梁乾化二年
  • 原址:在今南禪山邊
  • 地點:福建省福州市
寺依山面水,素為南台遊覽勝地。南宋初諫議大夫洪芻(字駒父,江西人)、將士郎黃乾(字直卿,閩縣人)、元代汀洲知事陳陽至(字子善,福寧川人)、明代詩人曾垣(閩縣人)等均到寺瞻禮,並留下紀游詩篇。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寺曾重修,並種有千葉蓮花。鹹豐年間(1851~1861年),南台詩人翁時農(字莘老)來游,留有《南禪寺有懷舊遇》:“桃花依舊徑通幽,堊棹新修四十秋(註:寺為先嚴道光間重修,有千葉蓮花),竽火一龕聽早課,茶煙半榻活前游。重逢老佛猶青眼,相識雛僧欲白頭。賈島呈詩餘興在,撞鐘久未上層樓。”光緒三十年(1904年)十月,福州私立開智高等國小堂設在寺內,殿堂諸佛像,多被封藏。翌年,民眾因寺院辦學,妨礙宗教活動,發生搗毀校舍、毆傷教師、逼遷學校的事件。後通過法律手段,確定整座南禪山與南禪寺均撥歸學校使用,糾紛才告解決。民國後,開智國小附設初級中學,民國6年(1917年),由於附近發生火災,南禪寺毀於火中。後開智學校在寺之廢墟上重建校舍。1954年,改為福州市第十四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