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黃耆

南疆黃耆

南疆黃耆(學名:Astragalus nanjiangianus K. T. Fu)是豆科黃芪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纖細,淡黃褐色。莖上升或平臥,纖細;總狀花序生10-15花,密集而短,連同花序軸疏被灰白色短伏毛;子房有柄,被白色伏毛,柄長約2毫米。莢果未見。花期7-8月。分布於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2,500米至3,2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河邊、草原和乾草原渠溝低洼地方。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整體,根莖,葉,花,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整體

多年生草本。

根莖

根纖細,直徑1.5-2毫米,淡黃褐色。
莖上升或平臥,纖細,長8-15厘米,被灰白色短伏毛,分枝。

羽狀複葉有13-17片小葉,長2.5-3厘米;葉柄長7-10毫米,連同葉軸被灰白色伏毛;托葉中部以下合生,三角狀卵形,長3-5毫米,先端漸尖,被黑毛,常混有白色半開展毛;小葉對生,橢圓形或狹倒卵狀長圓形,長3-4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鈍,基部寬楔形或鈍形,上面疏被、下面密被灰白色伏毛;小葉柄長約0.5毫米。

總狀花序生10-15花,密集而短,花序軸長約1.5厘米;總花梗長3.5-5厘米,較葉長,連同花序軸疏被灰白色短伏毛;苞片線形,長2-3毫米,先端尖,被疏毛;花梗長約1毫米;花萼鐘狀,長4-5毫米,萼筒長約2-3毫米,被較密黑色及白色伏毛,萼齒鑽形,長約2毫米,被黑色毛;花冠淡紫色,旗瓣倒卵形,長約10毫米,寬5-5.5毫米,先端微缺(近2裂),基部漸狹,瓣柄不明顯,翼瓣長約9毫米,瓣片狹長圓形,長6-6.5毫米,寬1.5-2毫米,先端鈍圓,基部耳向外展,瓣柄長約3毫米,龍骨瓣長約7毫米,瓣片半圓形,長4-4.5毫米,寬2.5-3毫米,瓣柄長約3毫米;子房有柄,被白色伏毛,柄長約2毫米。
莢果未見。花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500-3200米的河邊、草原、乾草原渠溝低洼地方。

分布範圍

產於新疆南部(于田、和田)。模式標本采自於田。

本種提示

本種與尖齒黃耆很接近,但花萼長4-5毫米,萼齒長約2毫米;旗瓣長約10毫米,比龍骨瓣約長1/3,翼瓣比龍骨瓣長;子房柄長僅2毫米等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