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游賞

《南歌子·游賞》是由北宋時期文學家蘇軾所創作的一首詞作。詞人描繪了在端節午時的各種賞心樂事。上片開始就用移情手法描繪了湖光山色的美麗可人,繼而用對比手法自身所處的十三樓加以讚美;下片提筆便極寫宴飲對酌的游賞樂事,其後則用一曲聲滿湖山的輕歌曼曲作結。有情、有景、有聲、有色,給人一種飄然欲仙的愉悅之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歌子·游賞》
  • 創作年代:北宋時期
  • 作品出處:《東坡樂府》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南歌子·游賞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
遊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
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南歌子:《南歌子》是詞牌名稱之一,又名《南柯子》、《恨春宵》等。
②遊人:指遊玩的人。出自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苦炎字》:橋上遊人夜未厭,共依水檻立風檐。
③十三樓:宋代杭州名勝。出自吳自牧《夢梁錄》卷一二《西湖》:“大佛頭石山後名十三間樓,乃東坡守杭日多游此,今為相嚴院矣。“
④竹西:揚州亭名。本句意謂杭州十三樓歌唱奏樂繁華,不必再羨慕前代揚州的竹西了。
⑤揚州:淮河以南、長江流域東南地區,《周禮》稱東南曰揚州。
⑥菰黍(gūshǔ):指粽子。菰,本指茭白,此指裹棕的菰葉。
⑦昌歜(chāngchù):宋時以菖蒲嫩莖切碎加鹽以佐餐,名昌歇。
⑧瓊彝(yí):玉制的盛酒器皿。
⑨玉舟:玉制的酒杯。出自蘇軾《次韻趙景貺督兩歐陽詩破陳酒戒》:“明當罰二子,已洗兩玉舟。”
⑩水調唱歌頭:即唱水調歌頭。傅本註:“水調曲頗廣,謂之歌頭,豈非首章之一解乎?白樂天六么水調家家唱。”

作品譯文

山色與歌女黛眉濃聚一樣綠,碧波就像人的朦朧醉眼一樣流。
人們都愛登上十三樓,不再羨慕竹西歌吹的古揚州。
菰米軟糕菖蒲菜,玉壺向玉杯傾倒著美酒。
不知誰家唱起水調歌頭,歌聲繞著青山飛去晚雲又將它挽留。

創作背景

公元1090年(元祐五年),詞人到杭州擔任知州。在此期間詞人遊山玩水。端午節時詞人與他的友人遊覽了杭州名勝十三樓,為了記錄自己的遊玩過程以及感受,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上闋以十三樓為主線,寫詞人歡飲和遊人玩樂。起首“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寫景狀事,將樓邊景物與遊人之宴飲融為一體,極有趣味。作者採用移情手法,既寫湖光山色之美妙,又暗含宴飲之歡樂。“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繼續渲染盛況。作者寫只要遊人一登上十三樓,就不會再羨慕遊覽揚州竹西亭的唐人,雖未直接描寫十三樓,其壯麗景觀卻呼之欲出。
下闋以“歌聲”為主線,繼續寫遊樂“菰黍連昌歇,瓊彝倒玉舟”寫宴飲的酒食,襯托宴席的歡樂氛圍,寫遊人盡興之趣,隱含在湖光山色里心神俱醉,放浪形骸之意。
“誰家水調唱歌頭”,寫在宴會上聽人唱《水調歌頭》曲。這歌聲極其悠揚,“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在湖泊山巒之間繚繞不絕,就連傍晚的雲霞都久久不肯散去,好像也被歌聲吸引了一樣。
“眉峰與山”、“眼波與水”互為依託、交相輝映,成就了“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的絕妙境界,富有詩情畫意。該詞中比喻、擬人、對比之手法處處皆在,卻化於無形,全詞通暢絕妙、渾然天成。
此詞雖以寫十三樓為中心,卻也沒有將這一名勝的風物作細緻的刻畫,而是運用寫意的筆法,著意描繪聽歌、飲酒等雅興豪舉,烘托出一種與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

名家點評

明朝文學家潘游龍《精選古今詩餘醉》:此詞妙在援引古事,不為古用,非直寫景物而已。
清代學者黃蘇《蓼園詞選》:此詞不過敘汴京端午繁盛光景耳。在蘇集中,此為平調,然亦自壯麗。

作者簡介

蘇軾畫像蘇軾畫像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散文家、書畫家、文學家、詞人、詩人,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
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