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號驅逐艦(051型驅逐艦,舷號163)

南昌號驅逐艦(051型驅逐艦,舷號163)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昌號驅逐艦(英文:Nachang Destroyer,舷號:163)是中國海軍的051型驅逐艦之一。

南昌號驅逐艦1977年於廣州造船廠開工製造,1979年下水,1982年服役於南海艦隊,2004年調往北海艦隊。2016年退役降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昌號驅逐艦
  • 英文名稱:Nanchang Destoyer 
  • 次型/級051B型驅逐艦
  • 研製時間:1977~1980年 
  • 服役時間:1982年11月15日 
  • 國家:中國
  • 退役時間:2016年
  • 艦艇型號051型驅逐艦
  • 退役時間:2016年9月8日 
發展沿革,技術特點,艦體布局,動力系統,反艦飛彈,主炮系統,性能數據,服役動態,入役巡航,歷任艦長,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1960年初,中國自行研製飛彈驅逐艦的設計方案剛剛提出時,恰逢中蘇關係惡化和三年自然災害,中國海軍只能以“四大件”(主機、主炮、鋼材、飛彈)先行研製的方式,開始了中國產第一代飛彈驅逐艦的研發之路。
南昌號驅逐艦南昌號驅逐艦
整整11年後——1971年12月31日,051型首制艦105艦正式交付海軍,1986年12月被命名濟南艦。從那一天起,中國海軍真正開始擁有從領海到第一島鏈的制海能力。
1977年12月28日,廣州造船廠開工製造南昌艦。
1979年12月22日,南昌艦下水。
1982年11月15日,南昌艦服役於南海艦隊。隨後在瓊州海峽、南海進行遠航和武器裝備聯調試驗,進行了難度最大的高速和高速大迴旋試驗成功(廣州船廠建造的前三艘驅逐艦皆未進行過高速大迴旋試驗)。

技術特點

艦體布局

051型驅逐艦,是中國海軍布局最為緊湊成熟的驅逐艦,繼承蘇聯“科特林”級驅逐艦設計。在對“科特林”級的少量改進和變更,使得”旅大”級的設計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完成,並很快建造投入服役。70年代蘇聯和美國海軍驅逐艦經常在中國大陸領海線外活動,“旅大”級驅逐艦憑藉大射程的飛彈武器,可以在遠處對其進行跟蹤和監視。在離大陸海岸線600千米範圍內近海作戰的驅逐艦,由於受到岸基航空兵支持,並不強調艦載防空武器系統,所以051型驅逐艦初期沒有裝備強有力的艦空防禦系統。
海鷹-1反艦飛彈海鷹-1反艦飛彈

動力系統

051型驅逐艦裝備兩台大功率蒸汽透平機,4台鍋爐,18台蒸汽輔機和27台電動輔機,組成了軍艦的推進系統。要在狹窄的機艙空間內緊湊合理地布置好這些機械設備並使其協調工作是不容易的。開始設計的風道迸風阻力太大,兩台透平鼓風機安裝得太近,致使鍋爐供風量不足,20隻油頭不能充分燃燒。因此,首艦試航時,主機的最大轉速達不到額定值,影響了航速。為解決這一間題七零一所在中華造船廠、杭州汽輪機廠協作下,製成幾種不同類型的風道模型,從試驗著手進行阻力分析,改迸導流帽線型和風機間距離,採取減少渦流損失等措施,解決了兩颱風機的搶風現象,使鍋爐全部油頭能完全燃燒,艦的航速也達到了設計指標。

反艦飛彈

051型驅逐艦上最大的創新就是飛彈發射裝置。1959年服役的蘇聯海軍58型“肯達”級輕型巡洋艦安裝了旋轉仰俯飛彈發射裝置,不過這種裝置是用於發射“柚子”遠程反艦飛彈,無論尺寸和布置方式,都不適合滿載排水量只有3670噸的“旅大”級,即便在蘇聯海軍5800噸的“肯達”級巡洋艦上也造成了穩性降低的問題。“旅大”級在相當於“科特林”級驅逐艦布置五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的位置布置飛彈發射裝置,雖然“海鷹”1號飛彈尺寸大,但長度小於533毫米的熱動力直航魚雷。通過品字型布置3發飛彈的方式,解決了飛彈翼展占據橫向空間過大造成布置多發飛彈的困難。“旅大”級驅逐艦的飛彈發射箱內部定向器,電纜布置等等,都與60年代初期的中國海軍的021型飛彈艇相同,這樣降低設計風險,技術可行性可靠。
這種發射裝置缺點是只能進行較大舷角的射擊,需要驅逐艦在攻擊前偏轉側舷。實際上轉動發射架能夠提前調整發射架射擊角度。作戰中目標還沒有進入飛彈射程就早已進入了“旅大”雷達截獲距離,驅逐艦可以把握時機進行偏舷射擊,況且反艦飛彈1975年後增加了射面指令,能夠在發射裝置的定向器射向基線與瞄準前置基線夾角很大的情況下開火,飛彈升空後自動轉向瞄準前置點方向。

主炮系統

“旅大”級的艦炮口徑和布置方案都在模仿“科特林”級,不過當時沒有相應的雙聯裝130毫米艦炮可以選用,在結構上與“科特林”級艦炮相近的是50年代引進仿製的66型130毫米海岸炮。中國設計“旅大”級時,在66型海岸炮基礎上加以改進是較為穩妥的方案。但是中國沒有能夠安裝在炮塔上的小型炮瞄雷達,最終對海和對空解決辦法是由炮塔右側的光學矢量瞄準裝置進行瞄準,而對海面目標射擊則由艦橋上的343型校射雷達和光學指揮儀控制炮塔隨動射擊,與此同時補充研製了火炮穩定系統和揚彈系統。1976年這種由海岸炮改裝發展而來的艦炮才最終定型為76式,並已經在“旅大”級驅逐艦上使用了5年以上。

性能數據

南昌號驅逐艦參考數據:
標準排水量
3250噸
滿載排水量
3670噸
艦長
132米
艦寬
12.8米
吃水深
4.6米
主動力
2台蒸汽輪機,功率72000馬力;雙軸
最大航速
32節
續航力
2970海里/18節
船員人數
280名(其中軍官45名)
武器系統
2座76式雙聯裝130毫米/58倍口徑艦炮(射程29千米,射速17發/分鐘)(1987年拆除105艦尾處1座)
4座67式雙聯裝37毫米半自動炮(射高8.5千米,射速180發/分鐘)(1987年拆除2座)
2座61式雙聯裝25毫米炮(射高3千米,射速270發/分鐘)(1987年拆除艦尾處2座)
反艦飛彈:2座三聯裝"海鷹"HY-2反艦飛彈(射程95千米);後109、110、165、166艦換成四座四聯裝“鷹擊-82”(C-802)飛彈發射架,主動雷達制導,0.9馬赫,射程120千米,戰鬥部165公斤
艦空飛彈:109、110、165、166艦加裝一座“海響尾蛇”八聯裝或一座“海紅旗-7”(HHQ-7)八聯裝飛彈發射架,無線電指令制導+被動紅外製導;2.4馬赫,射程13千米;戰鬥部重14公斤。
魚雷:109、110、165、166艦加裝6具324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三聯裝);A244S“白頭”魚雷,反潛,主/被動尋的,30節時速,射程6千米;戰鬥部重34公斤
2座FQF2500(65式)12管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
2/4座BMB-2深彈發射裝置
38枚水雷
電子系統
1部“眼罩”354對空搜尋雷達
1部“細網”對海/對低空搜尋雷達
1部“網眼”遠程對空警戒雷達
1部“海王星”導航雷達
1部黃蜂頭(Wasp Head又稱"WokWon")343火控雷達(用於130毫米艦炮)
1部方結352火控雷達(用於HY-2反艦飛彈)
高桿(High Pole)A敵我識別裝置
ZKJ-4作戰控制指揮系統
艦載機
僅105濟南號改裝2架國產直-9(Z-9)反潛直升機

服役動態

入役巡航

南昌艦從1982年“入伍”,到2016年告別萬裏海疆,南昌艦與051型的“兄弟”一起見證了中國海軍不斷發展壯大,從弱到強,從黃水走向深藍的壯麗征程。
南昌艦南昌艦
1983年,入列不到一年即執行飛彈發射任務,準確命中目標。1984年,擔任編隊指揮艦執行南沙戰備巡邏任務,並經南沙至赤道附近,於5月12日在祖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拋錨,被譽為“曾母暗沙第一錨”,實現了歷時35天的驅逐艦遠洋之旅。
2004年,163南昌艦調往北海艦隊新成立的驅逐艦十支隊。
南昌艦,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承擔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入、抗登入作戰中擔任支援 兵力,以及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等任務。服役30多年來,該艦累計航程達17餘萬海里,多次圓滿完成戰備巡邏、軍事演習等重大任務。
2016年9月8日,南昌號驅逐艦在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碼頭,舉行退役降旗暨交接儀式,並移交南昌市。之後,南昌艦將回到“英雄城”南昌,被打造成軍事主題公園,作為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繼續貢獻力量。

歷任艦長

孫玉寶,1995年時任163南昌艦艦長。
海鷹-1反艦飛彈海鷹-1反艦飛彈
李曉岩,20世紀90年代曾任163南昌艦副艦長。中國首批飛行員艦長班畢業,曾任162南寧艦見習副艦長、562江門艦艦長、167深圳艦艦長、驅逐艦九支隊參謀長、東海艦隊副參謀長。
王德才,2004年時任163南昌艦艦長。
王志青,2004年時任163南昌艦政治委員。

總體評價

國外軍事界對051型驅逐艦評價不高,認為其水平僅僅相當於20世紀50~60年代裝備,主要問題為:缺乏有效的防空、反潛火力;結構設計落後,整個艦體防水隔艙少,機艙之間也缺乏足夠的防護,設計抗沉和抗損性不佳;沒有完善的空調設備與核生化三防系統;通信與電子設備落後,早期型號沒有綜合作戰指揮中心;全艦噸位過小,艦的長寬比大,對剛度、強度帶來不利,適航性不佳;人機界面和居住性欠佳,機爐艙溫度高,沒有餐廳,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等。
南昌號驅逐艦及051型驅逐艦,雖然技術水平不高(大約相當於國外海軍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但該級艦批量建造結束了中國海軍長期以來依賴國外艦艇的時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國海軍中、近海海上防禦能力,獲得了寶貴的大、中型作戰艦艇的使用和維護經驗,為日後中國海軍接收更為現代化的國產大、中型作戰艦艇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