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區志

《南市區志》,根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編制的

基本介紹

  • 書名:南市區志
  • 傳統: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之一
  • 城市:南市
  • 指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序,序一,序二,凡例,總述,

序一

盛世修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之一。當今進入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編修方誌是時代的要求。匯集眾人智慧,歷經八個寒暑,《南市區志》終於成書面世了。這是南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碩果,也是全區人民的一件盛事。
南市是上海老城廂所在地,也是上海的發祥地。老城廂地區襟海帶江,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宋代已成為人煙浩穰、海舶輻輳、蕃商雲集的港口城鎮。南宋末設上海鎮,元初立上海縣,從此老城廂地區成為上海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南市既有輝煌的過去,也有屈辱的昨天,老城廂的歷史軌跡是上海滄桑興衰的縮影。新中國誕生以來,南市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辛勤勞動,艱苦創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逐步改變著老城廂地區貧窮落後的面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的春風,給南市的開發振興增添了無限生機和活力。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南市各項事業欣欣向榮、日新月異,城區面貌正發生著舊貌變新顏的巨大變化。
《南市區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系統地記述了南市的地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歷史和現狀,可稱是南市一方之全史。它不僅為我們子孫後代留下豐富的史料,而且為當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寶貴的區情資料。在改革開放的年代,它還將使更多的國內外人士了解南市、熟悉南市,對開拓、振興南市將起積極的促進作用。
如今,既古老又年輕的南市,已展開騰飛的雙翼,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堅信,對錦繡前程充滿信心的南市人民,在走向新世紀的未來建設中,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堅持改革開放,發揚艱苦奮鬥精神,腳踏實地開拓前進,必將再創新的輝煌,為區志的續編,譜寫新的篇章!

序二

《南市區志》的修竣,是南市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為鑑,治郡國者以志為鑑”。今天我們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需要借鑑志書,鑑古察今,彰往昭來。這將激勵我們發揚前人的開拓精神,把南市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南市老城廂是上海700多年歷史的發祥繁衍之地。在700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跨越了幾個朝代,歷經了幾代人的艱辛耕耘,發生過多少次更迭變遷,展卷審閱,將會得到啟迪。南市水上門戶的地理條件,古老城廂的鮮明特色,商業繁榮的重要地位,城市建設的發展進程,文化昌盛的淵源悠遠,以及各項事業的歷史變革,區志都作了詳實的記述,確為我們全面了解、研究區情,借鑑歷史經驗,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歷史資料。
南市老城廂史稱“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這裡商業繁榮,貿易興旺的歷史,有過許多曲折起伏的過程,為後人的發展積累了經驗。上海解放後,南市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揚主人翁精神,投入新的建設。他們歷經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建設(包括三年困難時期)、10年“文化大革命”時期,在艱難曲折的道路上迎難而上,排難而進。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順應改革開放潮流,同心同德,艱苦奮鬥,開拓前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得到發展,使上海老城廂所在地南市區,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我們把視線從歷史轉向現實,可以看到今天的南市區,更加充滿勃勃生機,正在按照上海規劃確定的商業中心城區之一的功能定位,結合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條件,以旅遊、商貿、服務、居住四大基本功能,重點建設豫園商業旅遊區,南外灘金融貿易區,老西門商業文化區,復興東路中高檔住宅區作為全區四大功能的區域布局。
豫園旅遊商城是南市繁華的商業中心。1991年4月,市人民政府批准豫園商業旅遊一期工程為市重點建設項目以後,區政府列為重點建設工程,將仿明清建築與現代化商業結合起來,新建近6萬平方米的商業樓宇,形成上海最大的古樸壯觀的商業樓群。未來的建設,占地49公頃,將以商城為軸心,結合改造舊城廂,保持明代園林、寺廟建築與清代街市融為一體的風格,不斷向四面延伸擴展,至本世紀末將建設成為旅遊業集中、商業貿易發達、人文景觀頗有特色,並具有民族風情的商業旅遊區,對國內外旅遊者將更具吸引力。
南外灘是外灘與南浦大橋之間的黃金地帶,中山南路為十六鋪等沿江碼頭通向浦東、浦西各區縣的交通要道,拓寬工程於1993年底竣工通車,沿線商業網點開發已具一定規模。拓寬的中山東二路和中山南路兩側,作為外灘的延伸,開發面積占地79公頃,將建成集金融、貿易、辦公、商業為一體的新型繁華地區,將與外灘、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共同成為上海的國際商務中心,與豫園商業旅遊區珠聯璧合,相映成輝。
南浦大橋,不僅是上海的交通樞紐,而且已成為上海旅遊觀光重要景點。未來的開發建設,在占地65公頃的範圍,以大橋為軸心,建設現代化的大型市場並開闢建設高層住宅。移十六鋪人稱“黃金市場”的市場交易,繼續發揮農副土特產品集散地作用。
老西門地區歷來為名、特商店較集中的商業鬧市之一,並同有文化聖地之稱的文廟相依。占地44公頃的開發建設已經啟動,將與西藏中路、淮海中路商業街相銜接,文廟路將建成文化一條街,形成容百貨、餐飲、賓館、商務辦公、文化娛樂的多功能綜合性商業中心。
復興東路地區將建設上海復興城,成為高層與多層相間、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功能合理的中高檔住宅區。
重點建設四大功能區域的同時,將繼續致力於改善民眾居住條件,把推進城區現代化建設與改造舊區結合,加快住宅建設。可以預料,在不遠的將來,南市區不再是舊房簡屋連片,這裡既保存著典雅莊重的古代建築,又有拔地而起的成群成片的現代化建築設施,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將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過去已載入志書,未來有待於創造。勤勞勇敢而富有智慧的南市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充分利用特有的優勢和條件,到21世紀,定能把古代文明之韻與現代文明之韻兼蓄的南市區,建設成為當代國際大都市的上海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城區之一。
《南市區志》在編纂過程中,得到了上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及其辦公室領導和專家、學者的悉心指導,以及全區各級組織的熱情支持。特別是區委、區政府幾屆領導的積極支持、精心組織和全體修志人員的辛勤筆耕,區志的編纂才得以順利完成。值此區志面世之機,我們對所有為編修區志作出貢獻的同志,謹表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凡例

一、本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遵循實事求是原則,全面記述區境的地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歷史與現狀。
二、本志以1992年底區境為記述範圍,上溯各項事業之初,下限至1992年底,重大事件延伸至擱筆時。
三、本志體裁採用述、記、志、傳、圖、照、表、錄並存。卷首列總述,為全志之綱。設大事記,為全志之經。按橫排門類,縱述史實,分列36編,為全志之主體。除人物、專記為條目式外,其餘設章、節、目。圖、照相對集中,部分隨文插附。
四、本志記事貫徹綜合古今,祥今略古,詳異略同,詳區略市原則,反映區情特色的內容重點記述,共性事物擇記概要。
五、按照生不立傳的原則,傳主以卒年為序,有顯著業績的在世人物,以事系人,記入有關篇章。人物收錄以生長或居留境內並對境內有重要貢獻或廣泛影響者為主。
六、本志除引用古籍原文外,使用語體文。入志資料一般不註明出處。各編多次用同一名稱時,首次用全稱,其後用簡稱。
七、計量單位一律採用國務院1984年頒布的有關規定。解放初期流通的人民幣值,均換算成1955年3月以後的新人民幣。
八、歷史紀年採用歷史朝代年號和公元紀年並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用公元紀年。志中所述“解放後”,系指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後。

總述

南市區位於上海市區的東南部,東南與川沙縣接壤,西南和盧灣區相連,東北同黃浦區為鄰,黃浦江橫貫區間,分成浦西浦東兩部分,浦西有10個街道,浦東有4個街道1個鎮。1992年全區總面積27.92平方公里。其中浦西6.87平方公里,浦東18.11平方公里,水上面積2.94平方公里,全區常住戶口居民800738人,其中浦西509139人,浦東291599人(內農業人口8200人)。全區人口密度陸地面積每平方公里為32055人,其中浦東每平方公里為16102人,浦西每平方公里為74110人,密度最高的露香園路街道地區每平方公里達122924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全區有24個少數民族,人口6806人,占全區居民數的0.82%。少數民族居民中,回族占93.34%,有6354人。
南市歷史悠久,是歷史上上海縣城廂所在地,近代上海的發祥地。公元8世紀中葉,此處還是個荒涼的漁村。11世紀宋代熙寧年間形成聚落,南宋鹹淳年間設上海鎮,屬華亭縣治。建鎮後的上海“有市舶、有榷場、有酒肆、有軍隘、官署、儒塾、佛宮……鱗次櫛比”,是華亭一大市鎮。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奏準立縣。明清時代,上海依託黃浦江的優勢,內外貿易不斷發展,“凡遠近貿遷皆由吳淞口進泊黃浦,城東門外舳艫相接,帆檣比櫛”。上海已成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從十六鋪到南碼頭一帶,萬商雲集,貿易興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上海城北出現國中之國的“租界”。鹹豐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壓境,上海城廂內外以及江浙的大批富戶遷往租界躲避,大批企業資金轉向租界,加速租界的發展,上海經濟活動北移,城北出現新的市場,開始有“南市”、“北市”之說。隨著租界的擴大,南、北市場的習稱逐漸演變為地域習稱。南市老城廂經曆元、明、清代和民國初期,一直是上海(開埠後華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孕育現代上海城市的母體。
南市原是上海縣治所在地,習稱老城廂。清雍正八年(1730年),分巡蘇松道移駐上海縣城,兼管上海的行政、軍事、司法、外交、關稅等事務。1927年7月上海特別市政府成立後,劃入滬南區管轄。在1937年八一三抗戰爆發後的淪陷時期,滬南區改稱南市區。1945年抗戰勝利後,南市老城廂地區劃為邑廟區、蓬萊區。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兩區分別接管,並建立區人民政府,1959年12月邑廟、蓬萊兩區合併為南市區。1961年1月浦東周家渡、塘橋地區劃歸南市區。1988年楊思鎮劃歸南市區,1993年起,南市區所轄的浦東地區劃歸浦東新區管轄。
從上海縣城廂到南市的歷史長卷,記錄了人民光榮鬥爭的史篇。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上海城廂人民,為抵抗倭寇,眾志築城,僅用3個月時間就築起城牆,制止倭寇的騷擾.清鹹豐三年(1853年)九月劉麗川率領小刀會起義軍占領上海縣城,起義軍城北指揮部就設在城廂豫園點春堂。起義軍抵抗清軍與租界殖民軍的封鎖和攻擊達17個月之久,終因寡不敵眾,突圍後劉麗川、周秀英等起義軍將領壯烈犧牲。1911年11月南市民眾在陳其美、李平書等領導下,回響武昌起義,攻占上海道衙門(今小南門金壇路)和江南製造局,宣告上海光復,並在南市建立滬軍都督府。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南市先後建立西門小組、滬南支部、南市部委等黨的組織,開展革命鬥爭。1923年11月,中共中央在小北門外(今人民路1025號)創辦黨的出版發行機構——上海書店,出版介紹馬列主義書刊。1927年3月21日,在周恩來、羅亦農等參加的中共中央特別委員會領導下,上海工人舉行震驚中外的第三次武裝起義,南市起義的工人糾察隊總部設在三山會館,在時任中共中央秘書長的王若飛指揮下,經過4個小時的激烈戰鬥,解除了在南市的反動軍警武裝。同時各區工人糾察隊相繼傳出捷報,上海工人起義取得勝利,並成立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設在今蓬萊路區公安分局所在地)。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由白崇禧調動軍隊包圍各區工人糾察隊駐地,強行繳械,大肆逮捕工人領袖、共產黨員和工人民眾,並查封臨時市政府,逮捕正在開會的執行委員及辦事員20餘人。上海歷史上第一個民主政權——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僅存在24天就被扼殺在搖籃之中。南市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在上海工運史上寫下光輝一頁。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日本侵略軍向上海大舉進攻,南火車站一帶被狂轟濫炸,遭空前浩動。災難深重的南市人民,滿懷民族仇恨,投入蓬勃的抗日救亡運動。許多工人參加“戰時服務團”、“紅十字會救護隊”等抗日組織,奔赴前線。一批共產黨員、積極分子轉向抗日根據地,投身抗日戰場。中共地下組織採取分散、隱蔽等辦法,秘密地宣傳、組織民眾,開展各種形式的救亡活動。在黑暗中經過8年的苦鬥,終於衝破漫漫長夜,迎來抗戰勝利的曙光。但是,國民黨反動派很快重新燃起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內戰之火,苦難的南市人民在中共地下組織的領導下,又繼續奮起進行反對專制獨裁、爭取民主解放的鬥爭。當年中共地下南市發電廠支部、求新造船廠支部、中華鐵工廠支部、商業的“六業”聯合支部、大同中學支部、敬業中學支部以及小教聯合支部等,成為中國共產黨在南市地區的戰鬥堡壘,團結廣大工人、店員、青年學生和教職員工,開展一個又一個的鬥爭,直到上海解放。
南市在歷史上貿易興旺,商業繁榮,手工業發達,是上海早期經濟發展的源頭。
南市商業的興盛始於明代。十六鋪由於襟海帶江,以沙船為運載工具的海上貿易興盛。清朝康熙、乾隆年間,上海已成為我國東南沿海的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乾隆、嘉慶年間,沙船業已成為上海地區經濟繁榮的一大支柱。明清以來,十六鋪逐步形成南北貨、農副產品和水產品的集散地,沿海各地特別是閩、廣、江、浙一帶,南北商行、商號紛紛遷此落戶,出現行業性的街市;童涵春國藥號、萬有全醃臘店、協大樣、寶大祥、信大樣棉布店、老飯店、德興館、老同盛南貨店等一批名店先後應運而生,小東門、老西門一帶形成較集中的商業鬧市;城隍廟成為小商品和吃用俱全的綜合性市場;雜貨小鋪星羅棋布,遍及大街小巷。隨著商業的繁榮,金融業也逐步興起。康熙年間,在十六鋪、里馬路一帶,錢莊業開始發展,到乾隆年間鼎盛,有82家之多。直到太平天國戰事發生後,才逐步移入租界。
民國初期,南市商業在近代文明的影響下,湧現了許多行業性的交易所和交易市場,特別是批發商號較集中的十六鋪沿江一帶,形成了交易市場網路。小東門、老西門地區百業雜陳,商品繁多,街市繁榮。小西門學前街出現了專營國貨的蓬萊市場,與洋貨相競爭。1937年八一三抗戰爆發後,港口貿易中斷,一些大店名店陸續遷往租界,許多商店關閉,蓬萊市場也被戰火焚毀,從此百業蕭條。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一些行業得到恢復發展,商業市場重新活躍起來。由於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特別是1948年國民政府實行所謂“幣制改革”後,商業經營處境十分困難。至上海解放前夕,不少商店已經歇業或處於停業狀態。
上海解放後,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南市的商業市場重獲生機。據統計,至1950年,邑廟、蓬萊兩區有私營商店13074戶,攤販9773個。1954~1956年,基本完成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私營零售商都成為公私合營企業,小商小販走上合作化道路。但1957年以後,在“左”的思潮影響下,對集體所有制商業和小商小販先後兩次進行“過渡”,撤併一批商業網點。僅據邑廟區的統計,撤掉網店就達3049個。國家領導下的自由市場基本停止,商業市場基本由國營商業獨家經營。1961年起,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為改善市場組織,提高零售商業的服務質量,合理調整網點,制止亂撤亂並,恢復一部分個體商販和私營小店。“文化大革命”期間,商業市場遭受嚴重破壞,商業網點大並大撒,集市貿易關閉,個體商販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而被迫改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堅持改革開放,發展多種經濟形式,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商品流通渠道不斷擴大,市場日益繁榮興旺。至1992年底,全區有8810個單位,128762職工,進一步發展了“三門”(小東門、老西門、小南門)、“兩街”(大興街、浦東昌里路一條街)的商市。十六鋪農副土特產市場的輻射力在繁榮中不斷增強,到1992年底,有貿易貨棧、貿易中心和交易市場25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有商販前往交易,每年多達二三十萬人次,年營業額12億元左右,被人們稱為“黃金市場”。豫園商場1987年開始實行股份制試點。1992年6月,擴大規模,組建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開招募股份,募集資金4.6億元,發展成為更具民族特色,融旅遊、購物為一體的全市商業中心之一。1992年底,全區個體經營已有6057戶,從業人員8569人。以商興市的南市區,正逐步向大商業、大市場、大流通格局發展。
南市發達的手工業與商業、運輸業的發展相輔相成。最早的傳統手工業是棉紡織業。紡織業的興盛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織布、釀造、竹木、皮革等手工業的工場作坊遍及城廂周圍,相對集中於一些地區。許多街坊以工場作坊行業命名,如糖坊弄、硝皮弄、麵筋弄、篾竹街、草鞋灣等等。刺繡在明清時代也是老城廂的一絕。顧繡源於明嘉靖年間的露香園,當時以作為貢品和貴人服飾而聞名。
南市近代工業的創辦,始於洋務運動期間。清同治十六年(1867年)李鴻章把江南製造總局由虹口遷到高昌廟一帶。隨後城廂周圍出現中國近代工業企業。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後,外國資本家紛紛在華投資設廠,中國民族資本企業也大力發展。一部分官僚、買辦、商人在毗鄰租界的城廂地區創辦工廠,在老白渡街、外馬路、里馬路(今中山南路)一帶出現南市電廠、南市水廠和求新造船廠等工業企業。一些手工作坊和工場也開始採用機械化、半機械化生產,走上發展近代工業的道路。
民國初期,民族工業有所發展,三友實業社、久新搪瓷廠、中華鐵工廠等一批輕、紡、重工廠相繼建立。抗戰期間,沿江一些工廠被毀,工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抗戰勝利後,工業生產開始復甦,織衣、織襪、制線等織造廠,制傘、制筆、製鞋等輕工廠,以加工為主的五金廠,如雨後春筍,發展較快。但大多屬於十來人至幾十人的小廠。上海解放初,據邑廟、蓬萊兩區的統計,有大小工廠4228家,職工64153人。1950年~1957年,完成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調整結構,裁併一些勞動條件差、經濟效益低的小型企業,形成新的生產能力。1959年12月邑廟、蓬萊兩區合併為南市區時,有大小工廠412家。1961年3月浦東周家渡街道劃歸南市區時,又增加了上鋼三廠、耀華玻璃廠、新建機器廠、溶劑廠、安達紗廠、章華毛紡廠等一批大中型企業。1964年5月工業企業由原來的市、區雙重領導,改為由市工業局統一領導管理。從50年代“解放婦女勞動力”到60年代籌建城市人民公社,大力發展生產服務事業,出現一大批里弄生產組,並逐步裁併組合成街道工廠。至1977年底全區有五個街道工廠,成為市屬工業企業。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區集體工業又有新的發展。1992年底,區屬集體工廠有126家,17079職工。主要產品有服裝、百貨、電子電器、皮塑玩具、文教印刷、五金裝潢、機械儀表等。另有商辦工廠47家,5184名職工。市屬部屬工廠187家,145537名職工。工業門類較為齊全,有鋼鐵、造船、化工、機械、建材、水電等行業,數十家大、中型工廠。中小型工廠分布,尤多紡織、搪瓷、制筆、食品、塑膠等行業。上鋼三廠、求新造船廠、章華毛紡廠、久新搪瓷廠、三友實業社等不少工廠歷史悠久,產品精良,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聲譽。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掀開了改革開放的新一頁。1992年底,除豫園商場已發展成為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外,全區有26家集體企業實行股份合作制,76家商業企業實行“六自主”改革,302家企業進行勞動制度改革;還有一批企業實行風險抵押承包、銷售大包乾等多種形式的改革。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創辦“三資”企業57家,按協定統計吸收外資2154.35萬美元,其中1992年新辦“三資”企業43家,吸收資金1733.75萬美元。1990年至1992年底全區產品出口累計達14924萬元,其中1992年出口5957萬元,同比增長26.15%。
上海老城廂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築上海城牆,沿城牆掘護城河。城內河浜交叉,水流縱橫,與護城河溝通,水門與黃浦江相連。河浜兩岸有南北、東西走向的街巷。浜上修橋甚多。城牆給人民帶來了安全感,一些達官貴人紛紛遷入城內居住。鴉片戰爭後,上海闢為通商口岸,租界的城市建設發展很快,南北出現了鮮明反差,刺激了華界有識之士奮發自強的民族精神,促進了南市建設的發展。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國人修築自方浜路至陸家浜沿黃浦江的第一條馬路,當時通稱“南市外馬路”。清光緒二十四年在十六鋪老太平碼頭,國人辦起第一個電燈廠。宣統元年(1909年),國人修建連線滬寧鐵路的南火車站(今瞿溪路、車站前路之間)。但是,老城廂與租界相比,發展緩慢。辛亥革命後,上海經濟、文化迅速發展,而城牆影響市政建設、交通運輸和商業活動。據《上海縣誌》記載:“城廂、租界,同在此二、三十里之中,而租界則商務日盛,地段則日推日廣,南市則以城垣阻隔,地窄人稠,無可展布……租界之所以興盛,則以有馬路交通之故,今我自治之地,僅城廂南市一隅,馬路僅兩條,中間復有城垣間隔,車馬既不通行,行旅苦不方便”。因此,各方紛紛要求拆除城牆,在時任民政總長的改革派李平書等人的發起下,民國元年至3年(1912年~1914)拆除城牆,築成民國路(今人民路)、中華路,兩路相接,習稱環城圓路。清光緒、宣統年間,填浜築路,形成福佑路、侯家路、大境路、露香園路、方浜路、蓬萊路等。同時,市政、交通建設有了發展。民國2年國人在外馬路一帶開通有軌電車,民國7年又從老西門通至高昌廟,與周家渡對江渡銜接。隨後民國路、中華路也鋪軌通車。本世紀20年代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民族工業的興起,商業的發展,南市老城廂及其周圍地區也興建了不少工廠、商店、學校等建築,交通、供水、供電等市政公共設施相繼得到發展。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以後,南市遭轟炸破壞,大批住房、工廠和公共設施被毀,繁華的南火車站周圍荒蕪一片,許多地塊創痕斑斑。至40年代,由於戰爭和自然災害等因素,一批批農村人口從安徽、蘇北等地不斷流入南市,在被炸後的廢墟上,搭草棚簡屋落戶,形成一片又一片棚戶。至上海解放,綜觀南市面貌,人口稠密,道路狹窄,交通擁擠。住房大多是陳舊建築,棚戶、“滾地龍”到處可見。市政設施落後,許多地方幾十戶人家合用一個水龍頭,有些甚至還飲河浜水。長期來封建、反動統治和侵略者點燃的戰火,造成南市的貧窮和落後。
解放以後,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有計畫、有重點地改造棚戶區,建設居民新村,闢築新幹道,拓寬舊馬路,增設交通線,改善水、電、煤氣供應等設施,城市建設有很大發展。
住宅建設發展迅速。50年代,在浦東周家渡地區建造區內第一個工人新村——上鋼新村,在小北門、陳家橋地區成片改造棚戶區,建成桃源新村、瞿溪新村等居民住宅區。據統計,至1992年底,全區先後改造棚戶建設新村44個,總面積2496610平方米。根據區內舊式里弄較多的特點,於1984~1987年,先後選擇蓬萊路303、252弄,採取國家、集體、個人三方集資的方法,進行改造舊式里弄的試點。過去南市沒有一幢高層建築,自1982年在中山南一路、新肇周路第一幢高層拔地而起,至1992年底區內黃浦江兩岸已投入使用的高層建築有55幢,建築面積達60萬平方米。在改革開放形勢的推動下,1992年利用級差地租,開展土地批租工作,引進和利用外資加快舊區改造。一年內全區共批租土地6幅,其中浦西4幅,浦東2幅,總面積達21611平方米,拆除建築面積約45000平方米;共吸收國內外資金4025.9萬美元,其中外資2417.9萬美元。
道路、交通日益改善。50年代辟通橫貫南市的河南南路。至1991年,先後開闢和拓寬新肇周路、中山南路、陸家浜路等10餘條交通要道。南市的馬路路面,原來基本上是石子路、彈街路,經過逐年翻建改造,至1992年底,鋪設柏油路或水泥路351條,78.8萬平方米。區內有48條公交線路(其中浦東8條)連線各區和鄰近的郊縣。1971年正式通車的第一條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浦東道口設在南市區的耀華路。黃浦江沿岸的10餘個碼頭,相繼進行改造更新。1982年在中山東二路新擴建現代化的十六鋪客運總站,有28條航線通往長江和沿海各港口城市,還有7條連線浦東浦西的客渡航線。1991年竣工通車的市區第一座越江大橋——南浦大橋,大橋全長8629米,主橋長846米,通航淨高46米,日通車量可達4.5~5萬輛,並開闢大橋公交專線,大大方便了浦江兩岸的交通運輸
市政公用設施迅速發展,環境衛生面貌顯著改變。解放前不少住房沒有電燈、自來水,沒有一戶居民使用煤氣。現在每幢房子都裝有自來水,家家戶戶均用上電燈,至1992年全區已有48.55%的居民戶使用煤氣,其中51388戶居民使用液化氣,86785戶居民用上管道煤氣。同時結合改造棚戶區、新建居民新村和翻建、拓寬道路,普遍建立排水系統,緩解了部分地塊逢大雨就積水的狀況。40多年來,勞動人民集居的南市區發生了“舊貌變新顏”的深刻變化。
南市老城廂歷史上人文薈萃,名家眾多。從元朝立縣以後,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在這裡造就了一批經世之才,博學鴻儒。出生於城廂太卿坊的明代學士徐光啟,20歲中秀才,42歲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對中國的數學和農業生產的發展貢獻卓著,對西學東漸影響深遠。家住城廂東門的陸深,是明代著名的書法家。出生於城廂的董其昌,從小得藝術薰陶,能書擅畫,堪稱二絕,明代雲間畫派興起,有巨擘之稱。到清代,在城廂有最早引入西洋畫法作畫的著名畫家吳歷,有教育家翁藻、張煥綸,思想家馮桂芬、王韜,數學家李善蘭、華衡芳和化學家徐壽等。清末民初,李平書,發揚自強救國、銳意改革精神,首創地方自治,拆城牆、築馬路、建水廠、電廠,興學校,辦醫院,對南市老城廂乃至上海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南市的教育文化源遠流長,是上海教育文化發展的先河。遠在700多年前的南宋鹹淳年間就有鎮學。元朝時建立縣學。明朝時,上海縣城內的教育又有發展,出現了許多書院,如沂源書院、清忠書院、仰高書院和啟蒙書院等。至清代,上海城內又創辦了敬業書院、蕊珠書院、龍門書院、求志書院和梅溪書院等。敬業書院曾被民族英雄林則徐譽為“海浜鄒魯”。有為翻譯外國語言而辦的廣方言館,是上海第一所外語學校,培養赴美留學的100多名學生。鴉片戰爭後,西方傳教士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在西林後路創辦了第一所教會學校——裨文女塾,鹹豐十年(1860年)在今陸家浜路、跨龍路口創辦清心書院,第二年又創辦清心女塾。這些書院的建立和發展,促進了上海地區文化知識的傳播。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下令各省書院改為學堂,民國期間,學堂又改為學校。經過幾十年的變遷,一些古老的書院已不復存在,而敬業書院和梅溪書院則以獨特的教學風格,嚴謹的治學態度保留下來,並發展成為南市區的著名學校,即敬業中學和梅溪國小。在梅溪國小成立40周年時,著名教育家黃炎培贊稱:“吾國教育上海發達最早,而上海國小梅溪實在其先”。民國6年(1917年)5月,黃炎培聯合蔡元培、馬相伯、張元濟等在南市今陸家浜路創立上海第一所職業學校——中華職業學校。歷經元、明、清和民國各個時代,境內教育事業逐步得到發展。至解放前夕,境內有中學39所,國小172所,高等學校2所、中等職校6所。其中除一定數量的公立、教會學校外,大多為校舍破舊、規模很小、設備簡陋的私立學校。解放後,在人民政府領導下,對一批私立學校進行整頓合併,擴建校舍、搶修危房、添置設備,使之初具規模。同時,按居民分布,增設眾多的中國小校、幼稚園及職業技術學校,普及9年制義務教育。40多年來,遵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南市的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至1992年底,全區教育機構共有202個。中學38所(完全中學12所,初級中學26所),學生26681人。職業技術學校4所,中學附職業班2校5個班,學生2078人。國小79所,學生61555人。幼稚園77所,5個幼兒點,幼兒18927人。聾啞學校、弱智兒童輔讀學校(附設),工讀學校各1所。成人教育機構5所。此外還有區少年宮、少科站等。
南市的科技研究,前人曾有光輝的遺篇。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與義大利教士利瑪竇一起,譯成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數學名著《幾何原本》,後又相繼撰寫《泰西水法》、《崇禎曆書》和《農政全書》,結合國情傳播西方科技知識。但幾個世紀以來,直至上海解放,在這個地區沒有一個科技管理機構。解放以後,建立了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科技協會,組織開展專業與普及相結合的科研科普活動。至1992年底,區科技協會下已有電子電器、機械工程、環境衛生、食品技術等18個學會,91個專業組,會員3170名。區屬單位有工程技術人員和科技人員8人,其中高級職稱占19.79%。各學會因地制宜地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和技術協作、諮詢服務、專業培訓、科學普及等活動。各類科技人員投身經濟建設,組織實施上海市科技產品試製計畫項目37項(12項獲市級嘉獎)和科技新產品試製計畫項目7項。市屬的綜合性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與開展研究的七○八研究所設在南市區。
南市有著傳統的璀璨文化,歷史留下大量的蹤跡。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豫園,迄400餘年。園內樓閣參差,山石崢嶸,古樹蒼翠,景色旖旎,被譽為“奇秀甲於東南”,“東南名園之冠”。還有如文廟、徐光啟故居、書隱樓、大境閣等明清建築,以及城隍廟、沉香閣、白雲觀、董家渡天主堂、滬南清心堂、伊斯蘭教的小桃園等寺廟教堂,雖歷經滄桑,仍留存至今。這些文物古蹟,建築宏偉絢麗,結構精巧,不僅表現了精湛的古代建築和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鮮明的民族特色,是祖先留給後人的瑰寶。具有傳統特色並流傳幾代的民族文化,品種繁多,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民族古典樂曲“江南絲竹”流傳於老城廂民間歷史久遠。福安公司遊樂場、城隍廟小世界、銀都大戲院,是老城廂著名的遊樂場所。解放以前,除有少數私人組織的藝術團體外,多不勝數的民間藝人,演出於傳統的戲園、茶樓和露天廣場,是南市老城廂文化生活的一大特點。解放後,文化事業不斷發展。原有的新華京劇團、大公滑稽劇團等7個劇團,經過社會主義改造,成為在區文化局直接領導下的藝術團體。民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業餘文藝隊伍遍及各行各業。各街道普遍建立了文化站。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部分文物古蹟和寺廟教堂遭破壞,藝術團體受衝擊被解散,民族傳統文化被作為“封、資、修”而受摧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重新出現欣欣向榮的局面。文化古蹟和寺廟教堂得到恢復和重修。民族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1979年5月以原來大公滑稽劇團的演員為基礎,新建人民滑稽劇團。新建區圖書館於1992年10月落成,藏書20萬冊。有電影院5家,劇場1家,文化館2座。各街道普遍建立文化中心,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和讀書活動,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
南市的醫療衛生事業素有中西兼容並蓄的歷史。中醫中藥世代相傳。鴉片戰爭以後,西方醫藥逐步傳入我國。清光緒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1885年6月3日)由教會創辦的西門婦孺醫院(今上海醫科大學婦產科醫院)開業。清宣統元年(1909年)國人創辦第一所中西並治的上海醫院(今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民國9年(1920年)後又有教會創辦伯特利醫院(今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等。至40年代,除這幾家有一定規模的醫院外,還有一些小型私立醫院,眾多的是中西醫私人診所。醫院少、條件差,是當時人民生活的突出矛盾之一。解放以後,對原有醫院進行合併、改造和擴建,改善醫療設施,並陸續新建眼病防治、精神病防治和腫瘤防治等專業醫院,齊全了醫療門類。私人開業醫生、工廠企業的聯合保健站組成了聯合診所。1958年後,聯合診所又按街道歸併,建立地段醫院。經過40多年的建設,至1992年底,全區有1所中心醫院、3所綜合性醫院、4所專科醫院、12所地段醫院,3所企業所屬醫院、8所防疫站等專業站所。有市屬醫院2所。區屬醫院沒病床1614張,地段醫院設病床440張,並開設家庭病床5460張。
南市的體育事業有過令人矚目的年代,也有輝煌的今天。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創辦上海第一所培養體育師資的中國體操學校。民國6年(1917年)創辦公共體育場(今滬南體育場)。爾後,這裡經常開展體育活動和比賽。20年代,創辦了兩江體育師範學校。該校籃球隊於民國20年5月遠征日本,取得了9勝1平的戰果。歸國途中訪問朝鮮,又獲全勝。民國24年又出戰南洋,賽遍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香港,獲得全勝。至40年代,社會動盪不安,體育止步不前。解放後,體育事業不斷發展,民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至1992年,全區有2個體育場,1個體育館,10個游泳池,1個溜冰場,場館座位9800隻。為國家培訓一批體育人才,向市輸送運動員56人,其中有破世界跳高紀錄的朱建華,破全國青少年射擊紀錄的金瑛等優秀運動員。
南市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度過苦難的年代,歷經曲折的時期,遇有挫折的歲月,克服種種困難,使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就,為未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南市還有許多落後面。原老城廂地區居民住宅仍然是成片舊房,全區亟待改造的棚戶簡屋尚存相當數量。1992年以後,浦東部分劃歸新區,南市的發展餘地相應縮小。人口稠密,道路狹窄,交通擁擠,更顯突出,市政基礎設施與大流通、大貿易、大市場的發展趨勢還很不適應。
1992年以後,中共南市區委和區人民政府根據上海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要求,結合區情,承上啟下,規劃未來,開始向新的目標奮進。
按照上海的發展規劃,南市區已定為上海商業中心區之一。根據城區功能定位,南市區將高起點加快舊區改造,改善民眾居住條件,推進城區現代化建設。根據南市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條件,充分發揮旅遊、商貿、服務、居住四大基本功能作用,重點建設豫園、南外灘、老西門、南浦大橋地塊和復興東路兩側。豫園商業旅遊區,將建設綜合商業區、娛樂城、老城廂風俗村等,形成古典與現代風格相結合的區域。南外灘將同外灘相銜接,按照國際大都市中央商務區和中心商業區的標準,建設現代化金融、貿易、商業為一體的新型繁華地區。老西門街市將建設容百貨、餐飲、賓館、商務辦公、文化娛樂的綜合性商業中心。南浦大橋地區,將建設現代化的大型市場和高層住宅,繼續發揮農副土特產品集散地作用。復興東路兩側結合辟寬路面,將建設有相當規模,社區服務比較齊全的中高檔居住區。南市區舊區改造和重點地塊建設的實現,必將成為當代國際大都市的上海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城區之一。
南市,歷史在這裡得到珍存,傳統在這裡得到繼承,現代化建築設施在這裡拔地而起,古代文明之韻與現代文明之韻在這裡兼容並蓄。伴隨改革開放的進程,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生活在老城廂土地上的新一代人,渴望著更美好的未來,他們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定地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道上,走向新世紀的燦爛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