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瓶鼻海豚(南寬吻海豚)

印太瓶鼻海豚

南寬吻海豚一般指本詞條

印太瓶鼻海豚(學名:Tursiops aduncus)是海豚科、寬吻海豚屬哺乳動物。體比寬吻海豚小,平均體長約2.3米。雄性略大於雌性,中國海域雄成體的體長可達2.76米,雌成體可達2.54米。新月形的呼吸孔位於頭背後部中央。鰭肢梢端尖,後緣近基部處後凸。體背及體側面灰黑色,在背鰭下方通常有明顯的淺灰色條紋。腹面白色。往往生活在海岸附近深度小於300米的淺水中。喜歡結群,一般為數十隻。飲食主要由硬骨魚和較小的頭足類動物組成。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 太平洋,地中海、黑海、紅海等溫帶和熱帶海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太瓶鼻海豚
  • 拉丁學名:Tursiops aduncus 
  • 別名:南方海豚、南瓶鼻海豚、印度洋瓶鼻海豚、東方寬吻海豚等、南寬吻海豚
  • 外文名:Indo-pacific Bottlenose Dolphin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鯨目
  • 海豚科
  • 寬吻海豚屬
  • :印太瓶鼻海豚
  • 亞門脊索動物門
  • 亞綱真獸亞綱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Ehrenberg,1832
  • 保護級別:(IUCN 2019年 ver 3.1)——近危(NT)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活習性,行為,領地,溝通,食性,天敵,分布範圍,海域範圍,國家地區,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瀕危原因,保護措施,救援放生,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體比寬吻海豚小,平均體長約2.3米。雄性略大於雌性,中國海域雄成體的體長可達2.76米,雌成體可達2.54米。喙短而結實,喙與額隆間有1條明顯的凹痕。下頜略突出至上頜之前。眼位於口角後上方。新月形的呼吸孔位於頭背後部中央。鰭肢梢端尖,後緣近基部處後凸。背鰭高,鐮刀形,位於體背中部。尾葉後緣彎曲,中央有1個缺刻。喙長115-137米,為體全長的5.1-6.2%,與寬吻海豚比相對較長。
體背及體側面灰黑色,在背鰭下方通常有明顯的淺灰色條紋。腹面白色,成體在體側下部及腹面兩側有暗色縱長形斑點,或體腹面遍布暗色斑點。其他色斑與寬吻海豚相似。最大顱基長497毫米。頭骨寬。吻突短,其基部寬,趨前漸窄,先端鈍尖。側面觀吻突中段的前頜骨顯著隆起,背面觀吻突後1/3部略收縮硬齶平坦無深縱溝犁骨明顯翼骨寬且彼此相接。下頜聯合短。上、下頜各有20-27對結實的齒。椎式:C7,T12-13,L12-15,Ca26-29=60-61。

近種區別


印太瓶鼻海豚
體量
平均體長約2.3米
雌性身長為1.9~2.1米,雄性體長為2.5~2.9米,
體長為2米左右
特徵
雄性略大於雌性,中國海域雄成體的體長可達2.76米,雌成體可達2.54米。新月形的呼吸孔位於頭背後部中央。鰭肢梢端尖,後緣近基部處後凸
體紡綞形,頭小,額部呈棒球帽狀隆起;喙較長,但因額部大,外伸部分較短,喙與額間有明顯的凹痕;下頜略突出於上頜;呼吸孔位於頭背後部中央,呈新月形
身體細而流線型。體色十分複雜而獨特,通常十字交叉型,黃褐色在前灰色在後,背面黑色向下延伸,在背鰭下面形成V形區域
圖片
印太瓶鼻海豚
南寬吻海豚
印太瓶鼻海豚
寬吻海豚
印太瓶鼻海豚
真海豚

生活習性

行為

印太瓶鼻海豚往往生活在海岸附近深度小於300米的淺水中。隨著毛細血管中氣體的快速交換,紅細胞的數量增加了一倍,肌紅蛋白是陸地動物的2-9倍,海豚能夠在深潛水時不呼吸和在水面游泳時正常呼吸之間交替進行。印太瓶鼻海豚喜歡結群,一般為數十隻。有時同偽虎鯊群混游。
印太瓶鼻海豚在社會和行為上與寬吻海豚相似,偶爾會與寬吻海豚形成群體,較少與中華白海豚形成群體。印太瓶鼻海豚一生都在5-15隻海豚的魚群中度過,以幫助捕獵、躲避捕食者和繁殖。在野外和圈養環境中,人們觀察到它們通過追逐和飛濺來玩耍,有些人將這種行為與學習聯繫在一起。在這些群體裡,有一個社會等級制度,最大的海豚通常是最主要的。在野外,也有相同性別的群體,特別是亞成年群體,後來加入更大的群體。它們與寬吻海豚相比,通常不善於交際,而且害羞。它們很少在水面上被觀察到,也很少從水中跳躍。
對白海豚和瓶鼻海豚的單一物種群體和混合物種群體的觀察發現,瓶鼻海豚花在覓食上的時間更多,覓食時間也更長。

領地

印太瓶鼻海豚表現出棲息地的保真度,並有很好的生活範圍。大多數雄性和雌性在它們的出生地一直呆到成熟。在太平洋地區,往往在一個島嶼周圍找到其的棲息地。棲息地範圍可達85平方千米,但範圍取決於性別,可能會隨季節變化。據報告,密度估計值在每平方千米0.06-4.80之間。

溝通

有人認為,印太瓶鼻海豚的大腦大而曲折,可以提供更高的智力和更高層次的學習。它們通過聽覺進行交流。儘管它們的視力不發達,但它們的聽覺敏銳且在回聲定位中很重要。印太瓶鼻海豚會發出超音波咔嗒聲,並解釋返回的信號以感知周圍環境中的物體。每個海豚還使用獨特的口哨聲,以幫助其他人分別識別它們。印太瓶鼻海豚也通過觸覺信號進行交流。最常見的情況是,鰭狀肢在同性和同齡海豚的鰭狀肢或身體上摩擦。在交配前後的異性之間以及雌性和幼豚之間可以觀察到鰭狀肢摩擦。

食性

印太瓶鼻海豚的飲食主要由硬骨魚和較小的頭足類動物組成。儘管它們食用各種各樣的魚類,但它們的飲食大部分只由少數種類組成,這些種類因地區而異,每天要吃掉6-7千克食物。它們合作狩獵,覓食行為表現為每分鐘多次淺潛。在淺水中,它們使用多種方法進行捕獵,包括將魚的尾巴“踢”進沙子,並將小魚追逐到岸上。在進食和遊動時,它們會定期從水中跳躍。狩獵和進食最經常發生在早晨和下午。

天敵

印太瓶鼻海豚至少被10種鯊魚捕殺。這些捕食者可能在印太瓶鼻海豚的社會行為演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成群遊動,它們較不容易受到食肉動物的傷害。人類也是其捕食者,因為人們獵捕並捕獲了印太瓶鼻海豚,以獲取食物和娛樂。它們的陰影顏色圖案還有助於使它們在海洋環境中不被發現。

分布範圍

海域範圍

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 太平洋,地中海、黑海、紅海等溫帶和熱帶海洋中。南寬吻海豚常在靠近陸地的淺海區域活動。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域。

國家地區

  • 世界
存在:澳大利亞、巴林、孟加拉國、汶萊達、高棉、中國、葛摩、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日本、約旦、肯亞、科威特、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模里西斯、馬約特島、莫三比克、緬甸、阿曼、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席爾、新加坡、索羅門群島、南非、斯里蘭卡、蘇丹、坦尚尼亞、泰國、東帝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存在(繁殖):中國台灣省。
存在(季節性不確定):索馬里、葉門。
存在不確定:聖誕島、中國香港、越南。
存在不確定性和遊蕩:中國澳門。
  • 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浙江(舟山朱家尖)、福建(平潭、廈門、東山)、台灣(澎湖、新竹)、廣西(北海)、香港(存在不確定)、澳門(存在不確定)。
印太瓶鼻海豚(南寬吻海豚)
印太瓶鼻海豚分布圖

繁殖方式

印太瓶鼻海豚是少數幾隻雄性與其他雄性合作以允許與雌性交配的哺乳動物之一。雄性與另外1-3個可能不相關的雄性結成聯盟。這些雄性群體與雌性進行交配,有時也被稱為“伴侶護衛”。單身雄性也可能試圖保護雌性進行交配。繁殖雌性也組成群體。較小的雌性群體更容易捍衛,而較大的雌性群體則很難捍衛。雄性和雌性海豚往往與不止一個伴侶交配。當印太瓶鼻海豚以相同方向在腹部對腹部之間放置時,通常會發生交配。
雌性的生殖成功取決於水的深度。在淺水區其更容易發現捕食者,並減少了鯊魚的捕食。雌性在7-12歲之間達到生殖成熟,這種成熟通過腹側雀斑傳達給雄性。雄性達到9-13歲的生殖成熟度。妊娠期約為12個月。性成熟體長略小於寬吻海豚,生殖間隔2-3年,每產1胎。
剛出生時幼豚的長度在0.8-1.1米之間,體重在9-21千克之間。幼豚首先出生於尾巴,並且能夠立即游泳。最高的出生率是從10-12月。在圈養期間,泌乳期持續約18個月,在野外則持續約32個月。乳頭沿著泌尿生殖器開口被切開。平均斷奶年齡為3.5歲。然而,在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發現,斷奶年齡為2.7-8歲。成年雌性在日本三浦島海岸附近的抽樣人群中每3-4年生育一次。
成年雌性在幼豚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斷奶,幼豚也要與母親再呆1-3年。野生的印太瓶鼻海豚的平均壽命超過40歲,而野生的成年雄性和雌性的平均年齡分別為19歲和26歲。在野外最的年齡是39歲的雄性和49歲的雌性。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9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 ——附錄Ⅱ。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數據缺乏(DD)。

種群現狀

印太瓶鼻海豚數量較少。1986年7月在北海得二頭雄性成體,體長分別為220厘米和229厘米,體重分別為106千克和118千克;1988年5月捕獲一頭雌性成體,體長220厘米,體重131千克。骨骼三具存中國遼寧省海洋水產研究所。

瀕危原因

人類肆意亂捕、誤捕導致寬吻海豚種群及野生資源急劇減少。加之棲息地的水域環境發生惡性變化,自然增殖也很困難。

保護措施

  1. 加強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知識,保護水域環境,加強執法,嚴禁捕捉和銷售。
  2. 對其分布、棲息地及生態環境進行調查,劃定重點保護區域。
  3. 成立珍稀水生野生動物求護中心,對受傷或人為誤傷的個體進行及時救護。

救援放生

2022年4月,海南昌江棋子灣發現一頭擱淺的印太瓶鼻海豚,身體多處受傷,被送往治療。
2023年3月1日,海南海花島附近海域,海南首次實現對一頭印太瓶鼻海豚成功救治及放歸。

主要價值

在某些地方,印太瓶鼻海豚已經習慣了人類游泳者的存在。在日本的米庫拉島,從1990年代開始的夏季就有海豚游泳計畫項目。印太瓶鼻海豚在海洋展覽館和動物園中很常見。印太瓶鼻海豚生性聰明,容易飼養和馴化,經馴養師的訓練後,可以做更多精彩的表演,是海豚表演的主要訓練對象。然而,印太瓶鼻海豚通常比其他寬吻海豚更害羞,也不那么好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