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縣宋代窯址

南安縣宋代窯址

南安發現的古窯址遍布境內各地,為閩南地區迄今保留最為完整及規模最大的古窯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安縣宋代窯址
  • 外文名稱:Should's ancestral hall
  • 地理位置:山東省棗莊市
  • 著名景點:南安縣宋代窯址
宋代瓷窯簡介,窯址分布,白擴山窯址,梧毛寨窯址,荊坑窯址,直坑窯址,許田窯址,芸頭山窯址,頂東窯址,後壟山窯址,湯井窯址,南坑窯址,高山窯址,寮仔窯址,白土窯址,家山寨窯址,碗盒山窯,

宋代瓷窯簡介

兩宋時期(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國瓷器發展的第二個高峰。當時全國瓷窯林立,各類窯場如雨後春筍般遍布各地。據20世紀50年代以來陶瓷考古調查結果表明,中國19個省、自治區、市的170個縣中,保存宋代瓷器窯址的就有130個縣,占現存歷代窯址總數的75%,可見宋代瓷業的繁盛程度。

窯址分布

白擴山窯址

在東溪第二大支流羅溪分派直坑溪北岸,羅東鎮高塘許村白擴山,面積約8000平方米,堆積層1至2米左右。1961年發現。地表散見瓷片、匣缽甚多,以燒青瓷器為主。保存較好。

梧毛寨窯址

在高塘村西北面梧毛寨山坡上。窯址面積約5000平方米、堆積層1.5米左右,露出基1米左右。1961年發現。燒青瓷,碗類為主,敞口沿處卷,斜直腹,圈足,飾直線、草葉、弦、篦紋。保存較好。

荊坑窯址

在直坑溪中段東岸,羅東鎮荊坑村棠子垵,侯破垵、房仔口、瓷窯口等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堆積層3米左右。1961年發現。以燒青瓷為主,也有青白瓷。器型有碗、罐、爐、壺、豆形器等,飾篦、弦、蓮瓣、直線、棱紋,有的加黃褐色花。保存較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直坑窯址

在荊坑村直坑自然村溪的東、西、北的過溝山、碗匣山、乃墩擴山三處。面積約1萬平方米,堆積層厚1.5米左右。1961年發現。以燒青瓷為主,器型碗類為多,有篦、弦、草葉紋,有的加黃褐色花。乃墩擴山窯破壞較嚴重。

許田窯址

在羅溪下游東岸,梅山鎮燈埔村許田自然村東北面山坡上,面積約100平方米。1977年發現。窯址大部分開成山田,破壞嚴重,地面散布有青瓷片,器型碗類為多,敞口、圈足,足部露胎。

芸頭山窯址

在羅溪與東溪會合處西南2公里,梅山鎮梅峰村羊彎橋邊小山坡上。面積約300平方米。1958年發現。器型有碗、罐、器蓋等,以碗為多。施青釉,飾有斜直線、草葉、草花、弦、篦紋。破壞嚴重。

頂東窯址

在東溪下游分派康美溪北岸,康美鎮梅星(原名五星)村頂東自然村西南約150米處的山坡上,面積約800平方米。1953年發現。有暴露龍窯形土堆,地表散布大量青瓷片和匣缽、墊餅,以燒青瓷為主,也有青白瓷。器型以碗為主,敞口和劍口均有,飾弦、篦、斜直線、桃形、草葉、蓮花紋。保存較好。

後壟山窯址

在西溪支流蘭溪中游北岸,東田鄉東田村後壟山南面山坡。共三窯,面積約1.2萬平方米,堆積層1至3.5米左右。1977年發現。以燒青瓷為主,也有青白瓷,器型有碗、爐、洗、碟、器蓋、缽等,碗類居多,質堅硬,飾蓮瓣、草花、水仙花、卷葉、直線、篦、弦紋。保存較好。

湯井窯址

在蘭溪中游南支分派上段南岸,東田鄉湯井村的碗匣山、宮口埔、碗蔣鵠等四處,面積4000平方米,堆積層0.5至2米左右。1977年發現,以燒青瓷為主,也有白瓷,器型有碗、爐、杯、洗、瓶、壺、罐和器蓋等。飾蓮瓣、草葉、卷草、弦、篦紋和變形蓮瓣紋。宮口埔、碗蔣鵠一窯兩處破壞較嚴重,其他兩處保存尚好。

南坑窯址

在蘭溪中游北支分派中段南岸,東田鄉南坑村大壩垵,大場侖、土壟後、侖坪壙、大宮後、頂南埔、槍仔嶺等20多處,堆積範圍連綿數里,面積約20平方米,堆積層厚1至5米左右,大多為宋、元窯址,少數延續至明。1977年發現。燒青瓷、白瓷、青白瓷,釉色晶瑩潤澤,釉層均勻渾厚。器型有碗、爐、玩具、洗、罐、杯、盆、壺、瓶、碟和器蓋等。質大多堅硬細膩,飾有蓮瓣、斜直線、草葉、纏枝、弦、篦紋等。其中劃紋青瓷和瓜形蓋罐等在菲律賓、日本等國常有出土。窯址保存較好。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山窯址

在南坑窯北約3公里處,東田鄉岐山(原名高山)村,有苦長垵、宮垵埔、西崎、碗蔣坑、東洋等6處,面積約1.5萬平方米,堆積層厚0.5至3米左右,為宋至清代窯址。1977年發現。宋元窯址以燒碗、洗為主,施青釉、白釉,開片及未開片均有,飾弦、篦、直線、草葉紋。質堅硬細膩。明清窯址有燒青花、牙黃開片黃褐色花,以碗為主,飾山水、花卉兩種,構圖嚴謹,線條流暢,間距相稱。保存基本完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寮仔窯址

在蘭溪中游北支分派與幹流交匯處西南,東田鄉藍溪村大壟內寮仔山北面山坡。面積約600平方米,堆積層厚0.5至1.5米。1977年發現,以燒青瓷為主,部分青白瓷。器型有碗、罐、壺、器蓋4種,飾蓮瓣、草葉、折枝、直線、弦、篦和變形桃紋。質堅硬細膩。遺址保存較好。

白土窯址

在西溪中游英溪會合處北岸,侖蒼鎮園美村白土山北坡。面積約2000平方米。1977年發現時已嚴重破壞。燒青瓷、白瓷、青白瓷,器型有碗、罐、爐、盒、洗、碗類居多,碗口多葵瓣形,洗類施白或青白釉,晶瑩透明,有纏枝、草葉、篦、弦等紋飾。窯具有匣缽、圈墊、墊餅、墊托等。

家山寨窯址

在縣城東南12公里左右和鋪溪中段北岸,官橋鎮下洋村家山寨北麓,陶窯,面積約1萬平方米,堆積層3米左右。1977年發現,器型以小口瓶和壺為多,口沿部分施黃褐色釉,因火候高,胎呈灰色。窯具有圈墊、墊托、墊餅。窯址破壞嚴重。

碗盒山窯

在縣城南22公里左右大盈溪中段石壁水庫(水頭鎮)碗匣山南坡,面積約1萬平方米,堆積層4米左右。1957年發現。青瓷片、匣缽甚多。器型有碗、瓶、爐、杯、玩具、壺、器蓋等,以碗居多,施青釉,足部大多露胎。飾有蓮瓣、草葉、斜直線、弦、篦紋。窯址局部受破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