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吉

南大吉

(1487~1541)南大吉,字元善,號瑞泉,明代陝西渭南縣田市里秦家堡(今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鎮南家村)人,南金長子。心學大儒王陽明得意弟子之一,著名學者。性豪宕,雄於文。

基本介紹

  • 本名:南大吉
  • 字號:字元善,號瑞泉
  • 所處時代:明代
  • 出生地:陝西渭南
  • 出生時間:1487年
  • 去世時間:1541年
  • 主要作品:《渭南志》《紹興志》《少陵純音》《瑞泉集》
人物生平,逸聞瑣事,

人物生平

南大吉,幼穎敏知學,稍長治禮兼通易。初以古文鳴世,入仕尚友,講學探討日邃,群僚所推。
正德庚午舉人,辛未(正德六年(1511))進士,歷官戶部主事員外郎郎中。
嘉靖二年(1523),以部郎出任紹興府知府,鋤奸興利,政尚嚴猛,善任事,不避嫌怨。屬吏有被誣者,必為洗雪;郡有大盜,素為郡要所庇,悉置之法;有學士侵吞王右軍、謝太傅故地,悉剖歸其主;運河被勢家所侵,責令疏而復之。又嘗浚郡河,開上灶溪,築陂塘以備旱澇。修禹廟,立大禹陵碑,題寫雄渾有力的“大禹陵”三字,興建碑亭。
其時王守仁講學於城中,大吉初猶未信,久之乃深悟,贄請益。乃建稽山書院,創尊經閣,令八邑才俊講讀其中,並刻王守仁之《傳習錄》,風示遠近,紹興科舉由此更盛。由於觸動了豪強利益,遭之報復,騰謗京師,竟由是以罷官而歸。紹興士民垂涕若失父母。
大禹陵大禹陵
回鄉後,建造書院(湭西草堂(今渭南湭河西六姑泉)以教四方來學之士,出其門者大多數位至方岳、文行名世,與人和而有容,當官任事則毅然有執,且性孝友、居喪執禮,弟逢吉、侄軒皆所教成立雲。
編撰了渭南歷史上第一部縣誌——《渭南志》(為明代關中八大志之一,手抄本現存上海圖書館,刻本存台北博物院),質量上乘,功績顯著。其著作還有《瑞泉集》等。
嘉靖辛丑卒,終年五十五歲。其墓在秦村西南其父南金墓東;墓誌由陝西綏德馬汝翼撰,墓碑為三原馬理撰。

逸聞瑣事

南大吉,字元善,號瑞泉,陝之渭南人。正德辛未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出守紹興府,致仕。嘉靖辛丑卒,年五十五。先生幼穎敏絕倫,稍長讀書為文,即知求聖賢之學,然猶豪曠不拘小節。及知紹興府,文成方倡道東南,四方負笈來學者,至於寺觀不容。先生故文成分房所取士也,觀摩之久,因悟人心自有聖賢,奚必他求?一日質於文成曰:“大吉臨政多過,先生何無一言?”文成曰:“何過?”先生歷數其事。文成曰:“吾言之矣。”先生曰:“無之。”文成曰:“然則何以知之?”曰:“良知自知之。”文成曰:“良知獨非我言乎?”先生笑謝而去。居數日,數過加密,謂文成曰:“與有其過而悔,不若先言之,使其不至於過也。”文成曰:“人言不如自悔之真。”又笑謝而去。居數日,謂文成曰:“身過可免,心過奈何?”文成曰:“昔鏡未開,可以藏垢,今鏡明矣,一塵之落,自難住腳,此正入聖之機也。勉之!”先生謝別而去。辟稽山書院,身親講習,而文成之門人益進。入覲以考察罷官。先生治郡以循良重一時,而執政者方惡文成之學,因文成以及先生也。先生致書文成,惟以不得聞道為恨,無一語及於得喪榮辱之間。文成嘆曰:“此非真有朝聞夕死之志者不能也。”家居搆湭西書院,以教四方來學之士。其示門人詩云:“昔我在英齡,駕車詞賦場。朝夕工步驟,追蹤班與楊。中歲遇達人,授我大道方。歸來三秦地,墜緒何茫茫。前訪周公跡,後竊橫渠芳。願言偕數子,教學此相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