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貴州六盤水境內居民族群)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京人,是居住在貴州省六盤水市境內的居民族群(當地方地也無入民族範疇)。20世紀末,南京人共有2,936人,主要聚居於鐘山區二塘鄉,該地區2,262人。水城縣、六枝特區亦有少量分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南京人被稱“龍家子”、“龍架子”或“龍格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南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人
  • 別名:“龍家子”、“龍架子”或“龍格兜
名稱與來歷,人口分布,風俗習慣,婚禮,喪葬習俗,節日和宗教信仰,南京人服飾,

名稱與來歷

南京人受彝族文化影響極深。《明史紀事本末》記:“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太祖崩,建立帝業。燕王朱棣不服,起兵謀位。建文四年乙丑九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金川門失守,火禁大內。帝祝髮出亡。燕王即位,殺忠惠帝大臣。”
《明史評議》:“成祖朱棣,誅其族屬,並及童幼。”“偏戮其朋友門生,謂之十族,其九族以內之親則皆盡矣。”“乃若受戮最慘者,方孝儒之黨,坐死者八百七十人,僅為孝儒一人,發充軍者復千餘人。”
《明史評義本末》載:“編籍在任諸臣遁去者四百六十三人,俱命削……命禮部行支州縣,追繳革降浩敦。”
朱棣大屠殺下,倖存臣子及其親屬,竭力覓尋建文帝之跡,逃出應天府。一部分忠於律文帝臣子.不願受統治.逃人水西地區。以夏夷隱蔽起來。因建文帝潛游不返,而失依靠,於南京人逃人貴州22年後宣得正統年間(公元1426一1449年),在六廣河化則阿丘申議和,將三十姓合為趙、謝兩家大姓。從記載,南京人系漢父彝母,明朝時跟隨建文帝逃難到貴州,投奔水西彝族(即古彝人)阿烏之第十代子孫“列阿烏家”的後裔。為防明成祖派人調查,用彝語和衣著,行彝族風俗習慣。
南京人來貴州後,以黑陽大管為基地,在今中曹司、羅永奄、修文、清鎮、平壩、金沙、黔西陸續擇地處之,遠抵鎮雄白照、摸響,畢節鎮西,大方且蘭,威寧烏撒。
居住今鐘山區二塘鄉的南京人,400年前陸續從威寧遷人,有趙、謝、張三大姓,各大姓下分若干支頭。趙氏分為赫穆(意為長房家)、仇慕(意為祭祖頂頭管事家),不墨、陸括、甲餓,素諸、億儒(以上五家均與仇慕家同,僅分主次)七個支頭。謝氏分為打威、黑穆(意即長房謝家),昂則、發則(意為楊家寨謝家),克朵、候挪等五個支頭。張氏分為兩個支頭,即神則俄(長房)、坐果(二房))。

人口分布

六盤水境內南京人共2,936人,主要聚居於鐘山區二塘鄉,該地區2,262人。水城縣、六枝特區亦有少量分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南京人被稱“龍家子”、“龍架子”或“龍格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南京人。

風俗習慣

婚禮

南京人婚姻為一夫一妻制,禮節有:訂婚、接親、婚禮、回親和回門。
訂婚採用彝族雞卜媒婚習俗。由女方家宰雌雄雞一對,雞卦由女方家父母及媒人各吃一隻。用五色線或五色布扎雞骨,交媒人帶回男方家擇吉日結親。雞卦為訂婚憑據和信物。
接親時打親,女方家弟兄、老裱等,用刺條竹條打接親人嘴巴取樂,並警告接親人酒後勿鬧事。
婚禮,請彝族畢摩退車馬,為新娘除邪。新娘行大禮時,踩著馬鞍或篩子進大堂。
回親時,送親人若因路遠回不到家,不得在男方家留宿,只能借宿於別處。
回門時,須待新娘在男方家住29天后,由女方兄或弟接回,次年農曆二月初二以後回婆家,來去均由女方父母陪送。

喪葬習俗

人將亡,扶落氣,孝子將其扶坐大堂,腳下放一張斗,一把升,裝穀物。斗前倒扣兩隻碗,雙足踏於碗上,由親生子女或女婿扶持咽氣。
孝子報喪孝子到各家報喪時,用竹枝掛白紙條,插離親戚大門邊三丈遠的地方。親戚獲知後,宰雄雞,將雞血滴竹枝上悼祭亡人。
服喪人家,於出靈頭晚,牽羊至嘎房門前,午後用斧頭打羊,羊肉招待悼喪親友。下葬當晚,送火至墳旁,在墳前燒一堆簧火,二晚送火至關路,三晚只送到村口。
南京人同彝族一樣,婚喪均要請畢摩(師人),特別是喪葬,畢摩所行活動,貫穿始終。

節日和宗教信仰

除夕祭祖。當年南京人祖先逃到貴州黑陽大管,時逢除夕,無住房,在管林里采柏葉和蘭雞葉搭圍為屋,又用松針撒地作為地氈,伐園森林作供器,打核耙置供器中,並在核耙周圍放上柏葉和蘭雞葉,作為供祖。除夕晚上,合家坐氈上,屋裡燒柴火,同守在神完邊,不斷“嚕嚕”呼喊,表示“趕猴子,”因夜間山林里猴群常偷食供品。
南京人神完有大小之分,大神完表示天地,小神完表示死未脫靈除孝的祖先。凡做過嘎脫靈除孝的祖先,可上大神完,反之,只能祭在小神完上。做嘎花費大,只有富人家才能辦。故大神完多在富人家,小神完皆在窮人家。小神完上的祖先,一經做嘎,就以大神完代之。

南京人服飾

男服,滿襟,垂至腳背,袖寬7一8寸,長2尺許,為青藍色。男青年上裝,長過膝,大鑲大滾,式樣與老年人同,限白色。女服托肩下方和排領,飾花欄桿,袖寬6寸左右,長不足2尺,下裝與男子相仿,惟褲腳飾絲欄桿。民國以前,男性老年人向後扎獨辮盤於頭上,罩青帕。男青年不扎辮,戴白帕,在頭上疊成規整的三角形。未婚女子,發向後梳,扎獨辮(加頭繩)盤於頭上,鬢髮歸耳後,戴長帕,亦疊成規整角三角形,額上戴珠子、或銀珠、玉珠8一9顆。已婚婦女,梳兩把頭,戴長帕。婦女戴耳環,戒指,手圈,多為銀銅製品。戒指形式多樣,有印章式、連環式、瓜米式等。女子著四塊鞋,亦稱彎勾鞋,前尖細,提鉤、鞋背扣椒眼。以三串布做成假襪穿上蓋腳背,再纏上裹腳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