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萬邦

背景,出處,

背景

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歡迎宴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歡迎宴會並致辭。
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說,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和儒家文化發祥地。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倡導“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主張“協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這種“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處。“上海精神”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強調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同和支持。

出處

中國古老的經典《尚書》就提出“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理想,主張人民和睦相處,國家友好往來。
《尚書·堯典》開篇云: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帝堯之第四德為“思”,也即“塞”。《皋陶謨》中皋陶論“亦行有九德”,內有“剛而塞”;而《舜典》記載,帝舜命夔教胄子以四德,內有“剛而無虐”。可見,“塞”即“無虐”。明、文均具有剛的傾向:明即明察,文則高貴。兩者若失之於過,則令人敬而遠之,不足於協和萬邦。帝堯道德純備,雖明、雖文,而不苛虐。
“萬邦”當實有其數,後來,“邦國”的聯繫日趨密切,相互合併,數量不斷減少。帝堯能夠“協和”廣大地域內的萬邦,說明其影響的範圍相當廣泛,這就是上文所說的“光於四表”之大義所在。
據《光明日報》報導,中國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加之族民眾多,在上古時期,就已經是小邦林立。中國原始社會的鼎盛時期是堯舜時代,鑒於當時“天下萬邦”的社會現實,堯提出了一個道德理念:“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即主張先由家族和諧,擴展到社會和諧,乃至不同邦族之間的和諧。“協和萬邦”由此成為中國文化的基因與核心價值之一。
堯的“協和萬邦”思想為歷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所繼承和弘揚。比如產生於商、周之際的《尚書·洪範》就說:“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告誡統治者處事要公正,去除一己之偏愛,好惡一同於天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