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蹼鷸

半蹼鷸

半蹼鷸[bàn pǔ yù](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體形粗壯,嘴長似鷸。繁殖時下體淡紅色,腰和後背白色。在泥灘和沙洲上結群;成密集隊形飛行,降落後稍停片刻才散開覓食。營巢於西伯利亞東北部到哈得遜灣的沼澤地,於美國南部到南美洲北部的海濱越冬。長喙半蹼鷸(L. scolopaceus)體長(包括喙)約30公分(12吋),其繁殖範圍較短喙半蹼鷸(L. griseus)更趨西北方向。短喙半蹼鷸與長喙半蹼鷸除喙外,其大小相同,亞洲種稱為亞洲半蹼鷸(L. semipalmatus)。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半蹼鷸
  • 拉丁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鴴形目
  • 鷸科
  • :半蹼鷸屬
  • :半蹼鷸
  • 英文名:Asian Dowitcher
  • 英文名:Asiatic Dowitcher
  • 命名人及時間:Blyth, 1848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半蹼鷸夏羽頭、頸棕紅色,貫眼紋黑色,一直延伸到眼先。從前額至頭頂有密集的黑色縱紋,在兩側形成一條棕紅色眉紋;後頸具黑色縱紋;翕棕紅色,羽毛具寬的。黑色中央縱斑。肩羽、內側次級飛羽和小覆羽具灰色羽緣;下背和腰白色,具黑色中央紋;尾上覆羽具黑白相間橫斑;較長的尾上覆羽綴有棕色。尾具黑褐色和白色相間橫斑。末端褐色橫斑寬而模糊。翅上小覆羽黑褐色;其餘覆羽灰褐色,具白色羽緣;飛羽褐色,羽軸白色。外側5枚初級飛羽內側具長的白色楔形斑,往內側兩側皆有;外側次級飛羽灰褐色,具寬的白色羽緣;下體棕紅色,兩脅前部微具黑色橫斑;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具少許黑褐色橫斑。
冬羽上體暗灰褐色,具白色羽緣;尤以中覆羽和大覆羽上較明顯。下體白色。頭側、頦、喉、頸、胸和兩脅具黑褐色斑點、下胸、兩脅和尾下覆羽具黑褐色橫斑。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尖端稍膨大。腳和趾黑褐色,前三趾間基部具蹼,尤以中趾和外趾間蹼較大。跗跖前面具盾狀鱗,後面具網狀鱗。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168~194克,雌性165~245克,體長雄性310~341毫米,雌性330~360毫米;嘴峰雄性81~88毫米,雌性79~88毫米,翅雄性178~184毫米,雌性174~188毫米;尾雄性60~65毫米,雌性60~67毫米;跗跖347~54毫米,雌性46~54毫米。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及沿海岸邊草地和沼澤地上。冬季主要在海岸潮澗地帶和河口沙洲。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性膽小而機警。
主要以昆蟲、昆蟲幼蟲、蠕蟲和軟體動物為食。常在湖邊、河岸、水塘沼澤和海邊潮澗地帶沙灘和泥地上覓食。常頻繁地將嘴插入泥中直至嘴基。
半蹼鷸中國為夏候鳥旅鳥。春季於3~5月,秋季於8~10月經過中國。常呈小群遷徙。

分布範圍

半蹼鷸分布圖半蹼鷸分布圖
分布於澳大利亞、孟加拉共和國、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香港、印度、印尼、日本、哈薩克斯坦、朝鮮、韓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台灣、泰國、東帝汶、烏茲別克斯坦、越南。
旅鳥:肯亞、斯里蘭卡、葉門。
在中國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和黑龍江,遷徙期間經過吉林、河北、長江中下游,一直到福建廣東香港。偶爾路過台灣。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配偶為一雌一雄制。常呈小群在一起營巢。營巢位置不固定,每年均有變化。通常營巢於水邊或離水不遠的地上草叢中。也在沼澤中的小土丘上營巢,但仍藏在草叢下。巢多利用地面凹坑,內墊以草葉和草莖。巢的大小直徑為12~16厘米。深3~5厘米。每窩產卵通常為3枚。有時少至2枚和多至4枚。卵的顏色為沙黃色,土色,橄欖色,沙褐色或棕色,被有褐色或紅褐色斑;卵的形狀為梨形,大小為40~56×29~35毫米。重量為22~33克。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9~24天。

種群現狀

僅發現繁殖在西伯利亞、蒙古和中國東北北部;越冬在泰國、緬甸、印度、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它的野外數量稀少。據1986年調查,最大種群數量為3800和4000隻。已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因此需要嚴格保護。

保護級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