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失常

泛指陽明氣血升降順逆的失調或上下生理平衡的改變。臟腑氣化過程各有其升降上下的動勢,升與降、上與下又相互調濟,反之則病。如脾的清陽上升,胃的濁陰下降,維持機體的營養代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由此說明脾胃升降失常的病機。其他如肺失肅降、腎不納氣、氣虛下陷、心腎不交、肝陽上亢等,亦與升降失常的病機有密切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升降失常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泛指陽明氣血升降順逆的失調或上下生理平衡的改變。

解讀

升降失常是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的作用導致臟腑氣機升降出入運動功能紊亂的病理狀態。升降出入是人體氣化功能的基本形式。升者升其清陽,降者降其濁陰,出者吐故,入者納新。升降出入是機體進行新陳代謝,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過程。如:肺氣的宣發肅降,肝氣的升發與疏泄,脾氣的升清與胃氣的下降,心火的下降與腎水的上升等,都是臟腑氣機升降運動的具體表現,臨床上氣機升降失常的表現很多,但不外升降不及、升降太過和升降反常幾類。
1、升降不及,是臟腑虛弱、運行無力,或氣機阻滯、運行不暢,使升降作用減弱。例如:脾氣主升,肺主肅降,脾虛則清氣不升,而頭暈、便溏;肺虛則宣肅無權,而呼吸少氣,咳嗽喘促等。再如大腸以通降為順,如腑氣虛弱,失其傳導,則糟粕停滯而便秘,皆屬升降不及的病變。
2、升降太過,是指臟腑氣機的升降運動雖與其主導趨勢一致,但其程度已超出正常範圍的病理現象。如六腑的胃、腸、膀胱,均以通降為順,若通降太過,就會出現腹瀉及尿頻量多等症狀,甚至滑脫不禁。又如肝氣升發太過則肝氣上逆,形成肝陽上亢、肝火上炎。
3、升降反常,是指臟腑氣機的升降運動與其正常趨勢相反的病理現象。即所謂當升反降,當降者上逆,如脾虛氣陷而為泄瀉、脫肛;胃氣不降,上逆發為噯氣、嘔吐;心火不降,腎水不升,則為心腎不交發為心煩失眠、遺精腰酸等病變。
臨床上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之間的協調平衡稱作“氣機調暢”。若失去這種平衡時,就會出現“氣機失調”的病理狀態。如氣的運動受阻,運行不利,稱作“氣機不暢”;氣的運動受阻較甚,在某些局部發生阻滯不通時,稱作“氣滯”;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稱作“氣逆”;氣的上升不足或下降過強稱作“氣陷”;氣的外泄太過稱作“氣脫”;氣失於暢達而結聚於內稱為“氣結”、“氣鬱”,甚至稱作“氣閉”。
疾病的發生和變化,取決於正、邪兩個方面。外界致病因素是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但只能通過機體,引起陰陽失調,才可發生疾病。疾病是多種多樣的,病理上是千變萬化的。但是,無論外感或內傷,其病理變化不外乎邪正盛衰,陰陽失調,升降失常三個方面,而這幾個方面又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但在疾病過程中,總是以某一種病理變化為主。

中醫套用

一、升降不及
(一)、髒病
1、氣虛證:脾氣主升,肺氣主降(亦主宣發,系降中寓升),是脾氣與肺氣功能活動的基本形式。脾氣虛則脾升不及,肺氣虛則宣降無力,所以,脾肺升降不及在虛證方面可與氣虛證基本一致。脾氣“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肺氣“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其臨床特點為:少氣懶言、乏力、食欲不振、活動時諸症加重(勞則氣耗)。故升降不及之虛證,當以補氣升提為法,以參芪之屬的甘溫益氣藥物為主組成方劑,如四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黃芪建中湯、保元湯等,或補脾或益肺,隨宜擇用。
2、氣滯證:氣滯證多源於肝,肝鬱脾陷也可涉及脾和胃。脾升胃降,升降不及則脾胃氣滯。其共同特點為:脹、痛、滿、悶。在病性上,因虛而滯者固然有之,但氣滯仍以屬實者居多。後者多用疏肝解郁、行氣健脾和胃諸法,氣機疏暢,則升降協調。
①肝氣鬱結:肝主疏泄,若情志所傷或肝血不足等因,導致疏泄不及則為木郁,脅肋脹痛、寒熱往來等由是而生。治則方面,《內經》提出:“木郁達之”。張錫純說:“木性原善條達,所以治肝之法,當以散為補。散者,即升發條達之也”,可謂得其旨趣。諸如柴胡、青皮、陳皮、廣香、香附、川楝子皆系疏肝解郁之品,大多辛溫芳香,具行氣疏肝解郁消脹止痛之效,柴胡疏肝散正疏肝行氣之方。
②脾胃氣滯:脾胃同居中焦,“納谷者胃,運化者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臨證指南·脾胃門》),脾與胃升降相因、燥濕相濟、陰陽相合,為升降運動之樞紐。故見諸臨床,脾氣滯與胃氣逆常相兼互見,如脘腹脹痛、嘈雜吞酸、飲食不化、噯氣嘔吐等,常須行氣健脾、降逆和胃並舉。李時珍說“土愛暖而喜芳香”,越鞠丸加陳皮、川朴、砂仁之類即芳香悅脾之品。
③肝鬱脾虛:以五行之理,木能疏土、亦能乘土,故肝升不及易橫逆而乘脾,常須肝脾兩調。局方逍遙散疏肝健脾,套用尤為廣泛。
(二)、腑病
六腑以通降下行為順,不通則痛。膽、胃、小腸、大腸、膀胱腑降不及,以便秘、癃、淋、腹痛為主證。對此,實熱病證多責之於腑,虛寒病證多求之於髒(關乎脾腎,其理見“降之太過”條)。其中,尤以實熱之證多見,治宜通里攻下。但導致腑降不及的病因不一,治法上常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理氣開郁、降逆止嘔等法配合運用。
①腑實不降:不惡寒反惡熱、腹滿痛、濈然汗出、便秘等系陽明腑證“胃家實”之一般特點,仲景於《傷寒論》中立承氣三方,“隨其實而瀉之”。硝黃之屬鹹苦寒涼沉降之品,為腸中實熱開一下泄之路,燥矢一去,熱邪方可隨之而泄。
②津虧便難:大腸主津液,津虧則大便難,亦屬腑降不及。如“脾約證”,特徵為“不更衣十餘日,無所苦也”。仲景以麻子仁丸潤下為法,不用苦寒強攻,可為楷模。
③熱壅血瘀、腑氣不降:《金匱要略》以大黃牡丹皮湯治療腸癰,為腑降不及之治療另闢蹊徑。此瀉熱通瘀、散結消腫之法,在後世對急腹症的治療中,進一步得到了具體的運用和發展。例如:對急性闌尾炎、闌尾膿腫、膽囊炎和膽石症、腸梗阻、胰腺炎、膽道蛔蟲症等,不少單位積極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初步地找出了辨證論治的一般規律。比較一致的認識是:氣滯、血瘀、熱壅、濕阻、食積、蟲積、結石諸病理環節導致六腑腑氣不通,不通則痛。多屬里實熱證,以膽、胃、大、小腸病變為主。多數主張以通里攻下為大法,同時針對病因病理,結合使用清熱解毒、活血祛瘀、行氣開郁、消食導滯、降逆止嘔、利濕、安(殺)蛔止痛等方藥,嚴重病例,結合套用現代醫學的各種療法等等。
④膀胱濕熱、氣化不利:膀胱氣化不利(膀胱腑降不及)則為淋為癃。淋證初起,多由濕熱,仲景提出是“熱在下焦”所致。癃閉之證,濕熱恆多,《靈樞·本輸篇》首揭虛實兩端:“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故治淋癃大法著重於通,常以清利膀胱濕熱為主,苦寒通降和甘淡下滲藥物為主組合成方,如八正散、石葦散等多有良效。後人尚有採用外治法以療癃閉者,如取嚏或探吐法以開肺氣、舉中氣,使上竅利則下竅自通,即所謂“欲降先升”之法。
二、升降太過
(一)、升之太過
肝升太過在內科領域內常表現為肝陽上亢、肝火上炎或陽亢化風。臨床特點為上部的“風”、“火”之象及病理性肢體動象,如頭痛、目赤、掉眩、心煩易怒、瘛瘲、痙厥等。治宜清降潛鎮。龍膽瀉肝湯、天麻鉤藤飲、鎮肝熄風湯、羚角鉤藤湯均系常用之方。以“內風證”言,又常用以下三法以平肝熄風:
①重鎮潛陽:病勢上逆者,宜降不宜升。鎮潛之法,必用金石介類。如鎮肝熄風湯中用生龍、牡、龜板鎮肝熄風,生赭石降胃平沖即是。余如生石決、磁石、珍珠母類亦系常用之品,以其質重沉降,有潛陽之功。
②涼肝熄風:肝為風木之髒,熱邪乾犯或五志化火,則風火相煽、病勢鴟張,故熄風還宜清降涼肝,如黃芩、夏枯草、菊花、丹皮、赤芍之類。後世治肝升太過,有用生石膏、大黃者,以“厥陰不治,求之陰明”,胃熱得清,腑氣下降,氣血亦隨之下行,“風”、“火”即可平熄。
③滋陰熄風:肝腎乙癸同源,腎水不足則肝木失養,陰虛陽亢,化風上僭。病變在肝,根源在腎。張錫純建瓴湯即為此而設。又如溫病後期,熱灼真陰,虛風內動,神倦瘛瘲,脈虛、舌絳苔少、時時欲脫者,吳鞠通用大定風珠滋液填陰、柔肝熄風,亦治肝升太過,皆可取法。
(二)、降之太過
腑降太過,與脾腎關係至為密切。以脾胃相合,小腸、大腸皆屬於胃,命火溫脾暖胃、腎與膀胱相表里,故脾腎虛寒則小腸、大腸、膀胱表現為腑降太過一一二便不約,故治多腑病療髒,或補脾或溫腎或脾腎雙補。採用味屬辛甘、氣為溫熱一類的陽性藥物,或佐以固澀收斂之品。如理中湯、真人養臟湯、四神丸、縮泉丸、腎氣丸均系代表方劑。
三、升降反作
(一)、升之反作——氣陷證
這裡主要是指脾氣下陷。脾氣主升,脾升不及、清陽下陷則為“氣陷證”。臨床特點:除有明顯的中氣虛表現外,還有一系列“氣陷”的證候表現,如腹部脹墜感,內臟下垂(胃、腎、胞宮)、下竅病變(脫肛、久瀉、白帶多)、氣虛發熱(氣陷陽郁)、崩漏(氣不攝血)等。臨床上,補中益氣湯加枳殼治療脫肛、子宮脫垂;歸脾湯加阿膠、香附炭以療崩漏,辨證確當,多獲良效。參、芪、升、柴、枳殼、葛根等益氣昇陽藥物尤多採用。
(二)、降之反作——氣逆證
氣逆不順,除了肝升太過所致者外,主要表現為臟腑之氣的應降而反升。其中以肺氣上逆、胃氣上逆、膽氣(火)上逆者為多見。氣逆證臨床特點是:咳喘、嘔吐、噦、嘔酸苦水、䐜脹、吐衄咳血等。逆上者當降,降氣乃定法。
①肺氣上逆:咳喘多系肺氣上逆,宣降失調。《金匱要略》治此常宣降並舉,如:射干麻黃湯以射干、五味子降氣斂肺,半夏、生薑下氣開痰,麻黃、細辛宣肺化飲,紫菀、冬花溫肺止咳,熔四法於一爐,以治寒飲咳喘。痰熱咳喘之治,亦多宣降同治,但用藥溫清異耳。定喘湯、小青龍湯、蘇子降氣湯類均系常用之方。
②胃氣上逆:胃以降為和,病則氣逆。風寒、宿食、痰飲、肝鬱犯胃或是中焦虛寒、胃陰不足者,皆可導致胃氣上逆而為嘔吐噦諸症。當審因論治,如藿香正氣散、保和丸、小半夏湯、四七湯、理中湯、麥門冬湯均可擇用。陳皮、半夏、竹茹、生薑、丁香、柿蒂、赭石、旋復花皆降逆之品,常須分其溫清辨證選用。
③膽氣(火)上逆:此型常須膽胃並治。《傷寒論》中以大柴胡湯治熱結少陽膽腑,即用了大黃、枳實通瀉胃腸,《千金方》載溫膽湯清膽和胃,亦系膽胃並治之方。正如後世所說:“肝氣宜升,膽火宜降。……非胃氣之下行,則膽火不降”(《醫學衷中參西錄》引黃坤載語)。
④氣逆血溢:《素問·厥論》言:“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嘔血”。景岳指出:“動者多由於火,火盛則迫血妄行”(《景岳全書》)。張璐則說:血“從上溢者,勢必假道肺胃”(《張氏醫通》)。綜觀之,吐衄咳血,多由火盛(肺、肝、胃熱)氣逆,熱邪灼傷陽絡,血隨氣溢而上循其竅,故清熱(清肺、涼肝、清胃)降逆為大法。如瀉白散、龍膽瀉肝湯、玉女煎加涼血止血之味。仲景立瀉心湯以治吐衄,“方名瀉心,實則瀉胃”,為治胃有實熱而吐血之要方。張錫純說:“愚治吐衄之證,方中皆重用赭石,再細審其胃氣不降之所以然,而各以相當之藥品輔之”,誠屬經驗之談,然亦皆從“清降”著眼。
四、“升降失常”三種基本病理變化之間的相互關係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升降失常反映在臨床證候上,往往是錯綜複雜交織出現的。三種基木病理變化的見證和臨床特點,以各自有別,但各種病變間又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大體說來,有以下三種情形:①相互影響:如肝升不及則木郁乘脾,而上壅更令木郁;脾腎虛寒遂致腑降太過;脾氣不升則肝氣不升,胃氣不降則膽火不降;肺、肝、胃熱而氣逆,則血隨氣逆而上溢等等。②相互轉化:如脾氣虛衰、脾升不及可發展演變為脾氣下陷,下陷則精微下滲無以生氣而令脾氣更虛;降之不及(如肺、胃、膽)可以轉化為氣逆證;肝升不及則木郁,木郁不達,遂致化火生風而令肝升太過等等。③相互錯雜:如脾胃氣滯乃脾升不及與胃氣上逆錯雜之證,肺病咳喘乃宣降不及、肺氣上逆使然等等,故治多兼顧。此外,“升降失常”與“邪正消長”、“陰陰失調”這兩者主要病理過程的關係亦十分密切。邪盛所致者,多為升發太過、腑降不及和“氣逆證”;正虛所致者,多為腑降太過、肺脾升降不及和“氣陷證”。邪正消長可以構成“升降失常”的種種病理變化過程,而“升降失常”的許多病證又是臟腑陰陽氣血失調之表現,所以也可說,它又是“陰陽失調”病理過程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升降失常”又反映了臟腑陰陽氣血運動失調的基本病勢趨向,從病位和病證上看,顯得更為生動和具體。所以,對於臟腑病證的臨床分析,在許多場合,離不開“升降失常”病理理論之運用。加之,它又是中藥“升降浮沉”用藥原則的理論根據之一,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升降失常”在祖國醫學病理學、治療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著它自己特定的概念和範疇、內容等等,從而也為研究中醫中藥提供了重要的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