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國家濕地公園

千湖國家濕地公園

千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中國陝西省寶雞千陽縣千河谷地中游,是以河流濕地特徵為主,集河流濕地、庫塘濕地沼澤濕地特徵於一體,是我國西北地區典型的黃土高原濕地。

千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千陽縣城東1公里處,是陝西關中地區最大的人工湖,1970年7月動工修建,1981年竣工使用。這裡湖面寬闊,兩岸山巒起伏,水映高峽,林染山色,是“集森林生態觀光、水上娛樂、休閒度假、垂釣狩獵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旅遊區”。景區中心距千陽縣城5公里,距寶雞市34公里,一級公路相連,暢通快捷。景區總面積2134.4公頃,其中水面653.66公頃。景區狀如“寶葫蘆”,長17公里,寬處達2公里,窄處僅300多米,南依隴山,北靠千原,群山疊翠,綠樹蔥蔥,湖光山色,碧水粼粼,風景如畫,被人們譽為“黃土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湖國家濕地公園
  • 外文名:Qianhu Nation Wetland Park
  • 面積:573.2公頃
  • :6.3km
  • :7.7km
  • 所在地:中國寶雞千陽
  • 級別:國家公園
  • 功能:濕地保護
  • 保護範圍:千河谷地中游
  • 濕地類型:黃土高原濕地
  • 組成部分河流濕地庫塘濕地沼澤濕地
  • 景區面積:2134.4公頃
  • 動工時間:1970年7月
  • 建成時間:1981年
發展歷史,地理位置,

發展歷史

設施建設
千陽縣上先後投資數千萬元,在濕地公園內建起了濕地水生植物園、門戶區、鳥類觀賞區、秦風民俗園和紙坊灣風景區等旅遊景點,年接待遊客10多萬人次,被遊客譽為“濕地典範、人文樂園、養生天堂”。2011年,千湖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濕地公園,成為陝西省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
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濕地公園管理處1個,保護管理站(生態旅遊服務部)2處,珍稀動物救護繁育中心1處,濕地公園展覽中心1處,濕地科普觀鳥小區1處,濕地文化及資源展示小區1處,恢復和重建挺水植物50公頃,恢復和重建濕生植物70公頃,購置保護、宣教、防火、旅遊等交通車輛8輛,購置宣傳、科研監測、醫療救護、辦公設施設備各1套;設立固定樣地60個;項目固定樣線80條,建設城市濕地休閒小區、段坊濕地人家小區和新興商務濕地休閒小區共3處。
景區規劃
千湖國家濕地公園設有管理區、保育區、科研區、休閒區、新家園區五個功能區。項目建設期限為7年,即2009~2015年,工程規劃建設總投資8854.45萬元。前期建設為2009-2011年,重點建設內容是濕地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中濕地保護、自然環境保護、綠化美化等項目,生態旅遊工程中城關景區、新興商務休閒景區等項目,管理處、站等基礎服務設施項目建設;後期建設為2012-2015年,主要建設內容是濕地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中濕地生物資源保護項目、科研與監測工程、宣傳教育與解說系統工程、社區共管工程、生態旅遊工程中的段坊景區項目建設等。

地理位置

陝西千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渭河一級支流千河流域千陽縣境中部,地跨千陽縣寇家河鄉、城關鎮、柿溝鄉3個鄉鎮。公園西起寇家河鄉新興村和柿溝鄉柿溝村,東至城關鎮千陽中學(陝西千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西端)。南北寬約7.7公里,東西長約6.3公里。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07°3′55″~107°8′13″和北緯34°37′54″~34°41′59″之間,總面積573.2公頃。千湖谷地海拔710~800米,一般寬12公里,沖積層比較深厚,地勢平坦。項目所在區域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0.8℃,≥10℃活動積溫3477.9℃,年平均日照時數2092.7小時,多年平均無霜期197天(最長223天,最短156天),夏季炎熱,常有暴雨,秋季多有連陰雨。極端最高氣溫40.5℃,極端最低氣溫-19.9℃。多年平均降水量653毫米,項目區土壤以褐土為主,兼有少量白土分布,耕作土壤為壚土。
園區導遊圖園區導遊圖
保護區東側有一大型水庫,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馮家山水庫,庫容4.02億立方米。千湖國家濕地公園是依託陝西境內最大的馮家山水庫上游的濕地資源優勢而建成。千湖國家濕地公園是以河流濕地特徵為主,集河流濕地、庫塘濕地沼澤濕地特徵於一體,是我國西北地區典型的黃土高原濕地。
動物資源
公園有陸生脊椎動物5綱27目47科174種,其中濕地鳥類14目24科81種,水禽41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如大天鵝灰鶴等,有省重點保護並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名錄中的白鷺豆雁針尾鴨綠翅鴨花臉鴨赤膀鴨赤麻鴨等,雁鴨類種類數量約30萬隻左右,數量較大。哺乳類5目8科24種,兩棲爬行類3目8科21種。其次還有豐富的魚類資源如有秦嶺細鱗鮭馬口魚寬鰭鱲、拉氏魚歲、中華鰟鮍、鯉、鯽等共5目7科48種,水生生物十分豐富。良好的自然資源為水禽棲息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每年冬季在此棲息的有雁、鴨、鷺等多種鳥類。
濕地植物
千湖國家濕地公園區內植被主要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植被中喬木以栽培樹種為主,如泡桐、刺槐、香椿、榆、楊、柳等。經濟樹種有蘋果、桃、李、杏、柿等。灌木有黃薔薇、酸棗、胡枝子等。草本植物有蘆葦、香蔳、水蔥、鹼蒿、白茅草等。農作物有小麥、油菜、玉米等。初步調查顯示項目區內有濕地植物(苔蘚、蕨類、裸子、被子植物)34科61屬101種。
區內生物資源豐富,良好的自然資源為水禽棲息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每年冬季有雁、鴨、鷺等多種鳥類在此棲息。同時濕地公園具有顯著或特殊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濕地景觀,生態特徵顯著。以濕地景觀為主體,融合濕地景觀和人文景觀並具有生態、科學、教育、休閒、其它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