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橋飛夢:胡文祥學習研究成果實錄

千橋飛夢:胡文祥學習研究成果實錄

本書主要收集了胡文祥教授在哲學、人文社會科學包括軍事科學等領域的部分新思考、新視點、新見解,涉及領域十分廣泛。胡文祥特別重視比較學和組合學及統一論,重視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甚至哲學的交叉與融合,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結合上尋找和闡明複雜社會現象的原因,他的許多新思想,在歲月的打磨中,歷久彌新,日漸臻醇。全書主要內容有四章和三個附錄,第一章哲學相關新視點,第二章社會科學相關新視點,第三章軍事科學相關新視點,第四章春筍破土迎朝日——部分詩歌和句錄,附錄一專業促進卓越——部分專業學術成果,附錄二志在航天與反恐維和——部分新聞報導。前三章收集的是胡文祥在哲學、人文社會科學包括軍事科學等相關領域的新思考、新觀點,第四章收集了他早期的部分詩歌和演講句錄,附錄一統計了他的部分專業學術技術成果,包括英文學術論文、學術專著、國家和國防發明專利、獲獎科技成果等,附錄二收集了部分新聞媒體有關他及其領導的科研團隊先進事跡的報導,附錄三論述了現代健康生活的五大基石。本書可供哲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相關領域的科教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師生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千橋飛夢:胡文祥學習研究成果實錄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頁數:294頁
  • 開本:16
  • 品牌: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作者:《千橋飛夢》編寫組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302786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千橋飛夢:胡文祥學習研究成果實錄》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
胡文祥,男,漢族,中共黨員,博士,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正師職,大校軍銜。
1961年11月7日生於湖北鹹寧市鹹安區官埠鎮,1974年畢業於趙坡國小,1976年畢業於孫家莊中學,1978年畢業於張公高中,1982年畢業於武漢工程匙兆慨大學,1982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防化研究院攻讀碩士學位同時入伍(研究生基礎課程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攻讀),1985年考入中國科學院漏戲碑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1989年5月博士畢業。先後赴香港科技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修、講學和歐洲訪問。
1989~1995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1996~1998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工委從事軍事醫學和載人航天工程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1999年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軍事醫學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相繼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正式候選人,首都師範大學物理有機與藥物化學研究所所長,北京市特聘教授,總裝備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北京神劍天軍醫學科學院院長。
兼任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會員、中國軍事未來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醫藥保健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分析儀器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藥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化學會二十五屆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公共安全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子學會微波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軍藥學專業委贈芝捉員會軍事藥學組成員、全軍三防醫學專家委員會委員、陸軍裝備成果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科學》(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現代儀器》《中國藥物化學雜誌》《中國醫藥導刊》民慨等學術期刊編委,期刊《科學中國人》專家委員會常委。
擔任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第三軍醫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西南民族大學、青海民族大學和首都師範大學9所高校客座教授。
在有關學會和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發起召開了“全國火箭推進劑學術大會”“全國隱身功能材料學術大會”“全國分析樣品製備學術研討會”,發起並參與推動召開了“後基因組時代國際新藥學術研討會”“全國公共安全領域中的化學問題學術研討會”“全國微波化學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國際或全國性學術交流活動,促進了相關領域的發展。
胡文祥博士始終瞄準相關科技前沿,刻苦鑽研、奮力攻關、開拓進取、忘我工作,在載人航天、軍事醫學、分子科學與生物醫藥工程技術領域取得了一連串的驕人成就。撰寫和主編《協同組合化學》《比較化學》《載人航天工程火箭推進劑安全科學概論》《反恐技術方略》《火箭推進劑損傷應急救辨埋棗員援工程》《航天與健康》《阿片受體分子藥學》《分析樣品製備》《微波衛生防護概論》《心理戰與反心理戰》等專著和培訓教材20餘部,提出了“比較化學”“協同組合化學”“藥物分子設計四原子規則”“廣義電子等排原理”“膽鹼能藥物的量子藥理學規律”“催化作用的能量改變論”“元素周期表的極限”“糖酶與廣義酶”“有機離子反應催化劑選擇規則”“不對稱合成的熱力學”“非經典跨環軌道超共軛協同效應”“物理化學公式的統一基礎”等一系列新概念,創立了微波、超音波、紅外、紫外光與傳統的化學和生物催化方法相組合的方法技術並開發了配套儀器,建立了取代基極性與空間效應分離的方法及其萃取金屬離子反應線性自由能方程,尤其是所創立的有機磷連鞏淋化合物核磁共振化學位移計算方程,已編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教材《元素有機化學》中。
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30餘項。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380多篇,獲國家或國防發明專利24項,主持研發成功了30餘個高科技產品並配發總裝直屬航天部隊和聯合國維和部隊。榮獲中國化學會優秀青年化學獎,中國物理學會王天眷波譜學獎,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實用工程獎,政府特殊津貼,總裝備部載人航天工程創新二等獎,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傑出青年科學家獎,總裝備部優秀共產黨員,榮立了個人三等功、二等功和兩次集體二等功。
胡文祥博士簡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國防工業出版社黨委書記張月譚大校為胡文祥博士專門撰寫了兩整版的紀實文學作品《創新之歌》,在報淚連祖和刊發表後,獲得廣大官兵的好評;原《中國軍工報》副總編、國防科工委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劉江海大校曾贈墨寶:“好人好官好學者——文星耀中華 祥和軍旅程”;第三軍醫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程天民將軍也贈墨寶:“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胡文祥博士還被譽為“科技英雄”和“托起宇宙飛船的人”,受到中央軍委首長的高度讚揚和兩位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科學時報》《大眾科技報》《工人日報》《北京日報》《法制日報》《中國質量報》《中國軍工報》《中國衛生人才雜誌》,總裝《神劍》雜誌、總後《後勤》雜誌和《新華通訊社》等多家首都重要新聞媒體報導了胡文祥博士及其領導的國防科研團隊的先進事跡。
第一章志在航天與科研創新
一、創新之歌
二、淺水騰“蛟龍”
三、博士胡文祥有點忙
四、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五、反恐維和鑄利劍
六、肩負起公共安全的戰略重任
七、維和部隊用的是他們的防護裝具
八、裝備部隊壯我軍威
九、為了中國軍事醫學的新突破
十、總裝備部軍事醫學研究所為首都人民捐贈防護用品
十一、總裝軍事醫學研究所建功抗“非典”戰場
十二、總裝軍事醫學研究所學術氣氛濃厚
十三、某研究所注重人才建設
十四、博士胡文祥研究成果被編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教材
第二章哲學新視點
一、討論出真知——新的認識論
二、多角度定律與反向科學
三、不完備性定理及墨菲規則
四、控度論
五、組合出良策
六、比較科學史
七、宇宙中最多只有138個元素
八、宇宙信息某些極限數據
九、推廣哲學與哲學學科群
第三章社會科學新視點
一、後共產主義時代
二、需求價值論
三、信息經濟學
四、非傳統經濟學
五、社會力學及心理力學
六、經濟力學與經濟熱力學
七、社會生物學
八、定量社會學
九、經驗規則與自然效應
十、《夢的解析》書評
十一、精神神經遞質統一論
第四章軍事科學新視點
一、太陽活動與世界和平
二、六維空間戰
三、現代戰爭基本特徵與集中優勢火力
四、《心理戰與反心理戰》簡介
五、《反恐技術方略》簡介
六、《新概念武器》簡介
七、《海軍戰略論》書評
八、《地緣政治論》書評
第五章專業促進卓越
一、部分英文學術論文目錄
二、學術著作目錄
三、部分國家發明專利與產品目錄
四、科技成果獎目錄
五、其他獎勵
六、自然科學領域部分新觀點
七、人才培養情況
第六章沉澱心緒蒸發激情
一、情思飄遠方——即興仿古詩
二、獨在他鄉為新客
三、節假日抒懷
四、校園與畢業感懷
五、毛澤東贊
六、暢想北京
七、暢遊長江
八、暢懷漢杭
九、南戴河與長白山隨想
十、化學與醫藥學專業之歌
十一、辦法總比困難多——部分演講句錄
就這樣跟你走——獻給十八大的歌
反恐戰士之歌
附錄現代健康生活的六大基石
一、健康第一大基石——合理膳食
二、健康第二大基石——適量運動
三、健康第三大基石——戒菸限酒
四、健康第四大基石——關係融洽
五、健康第五大基石——心理平衡
六、健康第六大基石——自我保健
參考文獻
後記
我軍知名航天軍事醫學與有機藥物化學專家胡文祥博士的家鄉位於長江中游美麗的南岸——湖北省鹹寧市,她像鑲嵌在萬里長江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地處華中腹地,東臨贛北、南接瀟湘、西望荊楚、北靠武漢,處於臨江通海四方交匯的中心位置,居武漢、岳陽、九江等大中城市匯集的金三角之中,是有名的“魚米之鄉”。鹹寧還是全國著名的“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茶葉之鄉、溫泉之鄉和苧麻之鄉”,人傑地靈,風光秀麗,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洞奇、泉溫,堪稱武漢的“後花園”。
當地編有一首歌謠《江南桂花香》,唱出了桂花之鄉的美景,優雅飄逸: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月里嫦娥播的種,山中仙女育的秧,長成四季常青樹,開出那個小花,金黃黃,有風香十里,無風十里香,香了月亮香太陽,天上人間都飄香。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勤勞的小伙播的種,勤勞的村姑育的秧,長成生活的常青樹,就像一杯美酒,醉心房。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有風香十里,無風十里香,香了小河香山崗,生活處處都飄香。
美麗的鹹寧向陽湖農場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知名的文化部“五七”幹校所在地,冰心、馮雪峰、沈從文、臧克家、郭小川等一大批文化名流都在那裡勞動改造過,時過境遷,歷史的頁碼又翻過了半個多世紀,這些知名作家也陸續離開了我們,但飽經風霜的向陽湖寶塔仍然聳立在那裡……
鹹寧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曾發現新石器時代古遺址),漢、唐時期已有較發達的經濟文化。鹹寧還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代的赤壁戰火煉就了一代代自強不息的鹹寧人。歲月崢嶸、往事悠悠,如今,不見硝煙見炊煙的赤壁古戰場已經成為當地歷史文化底蘊的一個經典。鹹寧不僅是桂花之鄉,而且是千橋之鄉,有官埠橋、賀勝橋、橫溝橋、馬橋、高橋、劉家橋、汀泗橋等。北伐戰爭中著名的汀泗橋戰役,打開了北上大門,是傑出將領葉挺領導的獨立團打敗北洋軍閥吳佩孚的經典軍事歷史範例,拉開了北伐戰爭邁向勝利的序幕。
柳葉,飄在湖上;屋舍,映在水上;路人,站在橋上;橋樑,印在心上。風,推動了水;水,帶動了葉;葉,點綴了橋;橋,詮釋了美。橋與水相遇,靜與動的相容,用恬靜訴說流動的美麗,用蕩漾倒映佇立的光影,用小橋放飛流水的夢想。離別橋下,輕煙渺渺,細雨幽幽,溪水嘩嘩,流逝了多少年華,卻把思念深深留下。人雖相隔在天涯,心有一橋若比鄰。
無論是古老的小木橋,還是現代化的跨海大橋;無論是我國紅軍長征時強渡的大渡河上鐵索橋,還是美國舊金山海灣金門大橋或是澳大利亞悉尼海港大橋;無論是經典的橋樑,還是愛因斯坦60多年前提出的愛因斯坦-羅森橋(即蟲洞理論,是指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線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構築物理的或思維的橋樑,將是人類永不衰竭的追求,並不斷迸發出絢麗多彩的光輝……
前言本書之所以取名為“千橋飛夢”,是因為家鄉的“千橋”在青少年時代的胡文祥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從這裡起步,跨過一座座橋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他在國防及科研領域構築一座座橋樑,向知識的海洋進發,2013年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比較化學——構築量子化學通向分子藥學的橋樑》和200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協同組合化學》等胡文祥博士的專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思維的橋樑一步步延伸,直至他夢想的“後共產主義時代”的到來……

圖書目錄

第一章志在航天與科研創新
一、創新之歌
二、淺水騰“蛟龍”
三、博士胡文祥有點忙
四、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五、反恐維和鑄利劍
六、肩負起公共安全的戰略重任
七、維和部隊用的是他們的防護裝具
八、裝備部隊壯我軍威
九、為了中國軍事醫學的新突破
十、總裝備部軍事醫學研究所為首都人民捐贈防護用品
十一、總裝軍事醫學研究所建功抗“非典”戰場
十二、總裝軍事醫學研究所學術氣氛濃厚
十三、某研究所注重人才建設
十四、博士胡文祥研究成果被編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教材
第二章哲學新視點
一、討論出真知——新的認識論
二、多角度定律與反向科學
三、不完備性定理及墨菲規則
四、控度論
五、組合出良策
六、比較科學史
七、宇宙中最多只有138個元素
八、宇宙信息某些極限數據
九、推廣哲學與哲學學科群
第三章社會科學新視點
一、後共產主義時代
二、需求價值論
三、信息經濟學
四、非傳統經濟學
五、社會力學及心理力學
六、經濟力學與經濟熱力學
七、社會生物學
八、定量社會學
九、經驗規則與自然效應
十、《夢的解析》書評
十一、精神神經遞質統一論
第四章軍事科學新視點
一、太陽活動與世界和平
二、六維空間戰
三、現代戰爭基本特徵與集中優勢火力
四、《心理戰與反心理戰》簡介
五、《反恐技術方略》簡介
六、《新概念武器》簡介
七、《海軍戰略論》書評
八、《地緣政治論》書評
第五章專業促進卓越
一、部分英文學術論文目錄
二、學術著作目錄
三、部分國家發明專利與產品目錄
四、科技成果獎目錄
五、其他獎勵
六、自然科學領域部分新觀點
七、人才培養情況
第六章沉澱心緒蒸發激情
一、情思飄遠方——即興仿古詩
二、獨在他鄉為新客
三、節假日抒懷
四、校園與畢業感懷
五、毛澤東贊
六、暢想北京
七、暢遊長江
八、暢懷漢杭
九、南戴河與長白山隨想
十、化學與醫藥學專業之歌
十一、辦法總比困難多——部分演講句錄
就這樣跟你走——獻給十八大的歌
反恐戰士之歌
附錄現代健康生活的六大基石
一、健康第一大基石——合理膳食
二、健康第二大基石——適量運動
三、健康第三大基石——戒菸限酒
四、健康第四大基石——關係融洽
五、健康第五大基石——心理平衡
六、健康第六大基石——自我保健
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我軍知名航天軍事醫學與有機藥物化學專家胡文祥博士的家鄉位於長江中游美麗的南岸——湖北省鹹寧市,她像鑲嵌在萬里長江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地處華中腹地,東臨贛北、南接瀟湘、西望荊楚、北靠武漢,處於臨江通海四方交匯的中心位置,居武漢、岳陽、九江等大中城市匯集的金三角之中,是有名的“魚米之鄉”。鹹寧還是全國著名的“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茶葉之鄉、溫泉之鄉和苧麻之鄉”,人傑地靈,風光秀麗,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洞奇、泉溫,堪稱武漢的“後花園”。
當地編有一首歌謠《江南桂花香》,唱出了桂花之鄉的美景,優雅飄逸: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月里嫦娥播的種,山中仙女育的秧,長成四季常青樹,開出那個小花,金黃黃,有風香十里,無風十里香,香了月亮香太陽,天上人間都飄香。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勤勞的小伙播的種,勤勞的村姑育的秧,長成生活的常青樹,就像一杯美酒,醉心房。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有風香十里,無風十里香,香了小河香山崗,生活處處都飄香。
美麗的鹹寧向陽湖農場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知名的文化部“五七”幹校所在地,冰心、馮雪峰、沈從文、臧克家、郭小川等一大批文化名流都在那裡勞動改造過,時過境遷,歷史的頁碼又翻過了半個多世紀,這些知名作家也陸續離開了我們,但飽經風霜的向陽湖寶塔仍然聳立在那裡……
鹹寧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曾發現新石器時代古遺址),漢、唐時期已有較發達的經濟文化。鹹寧還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代的赤壁戰火煉就了一代代自強不息的鹹寧人。歲月崢嶸、往事悠悠,如今,不見硝煙見炊煙的赤壁古戰場已經成為當地歷史文化底蘊的一個經典。鹹寧不僅是桂花之鄉,而且是千橋之鄉,有官埠橋、賀勝橋、橫溝橋、馬橋、高橋、劉家橋、汀泗橋等。北伐戰爭中著名的汀泗橋戰役,打開了北上大門,是傑出將領葉挺領導的獨立團打敗北洋軍閥吳佩孚的經典軍事歷史範例,拉開了北伐戰爭邁向勝利的序幕。
柳葉,飄在湖上;屋舍,映在水上;路人,站在橋上;橋樑,印在心上。風,推動了水;水,帶動了葉;葉,點綴了橋;橋,詮釋了美。橋與水相遇,靜與動的相容,用恬靜訴說流動的美麗,用蕩漾倒映佇立的光影,用小橋放飛流水的夢想。離別橋下,輕煙渺渺,細雨幽幽,溪水嘩嘩,流逝了多少年華,卻把思念深深留下。人雖相隔在天涯,心有一橋若比鄰。
無論是古老的小木橋,還是現代化的跨海大橋;無論是我國紅軍長征時強渡的大渡河上鐵索橋,還是美國舊金山海灣金門大橋或是澳大利亞悉尼海港大橋;無論是經典的橋樑,還是愛因斯坦60多年前提出的愛因斯坦-羅森橋(即蟲洞理論,是指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線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構築物理的或思維的橋樑,將是人類永不衰竭的追求,並不斷迸發出絢麗多彩的光輝……
前言本書之所以取名為“千橋飛夢”,是因為家鄉的“千橋”在青少年時代的胡文祥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從這裡起步,跨過一座座橋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他在國防及科研領域構築一座座橋樑,向知識的海洋進發,2013年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比較化學——構築量子化學通向分子藥學的橋樑》和200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協同組合化學》等胡文祥博士的專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思維的橋樑一步步延伸,直至他夢想的“後共產主義時代”的到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