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日報

千島日報

印度尼西亞華文報紙《千島日報》(HARIAN NUSANTARA)創刊於2000年10月10日。其辦報的宗旨是:爭取和維護華人正當權益,促進各族和諧共處,共創國家社會的繁榮。報紙刊頭上以“千島安祥,人民幸福”八字涵蓋此宗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千島日報
  • 主管單位:印度尼西亞華文報紙
簡介,賑災救難活動,《千島日報》影響人物,已故社長張明開,特派記者沈慧爭,特派記者溫發俊,屬下團隊,

簡介

自2008年5月份起,《千島日報》周一至周六每天出版四大張(間或增版),共16版:第一版:國際、國內重大新聞;第二版:國內次要新聞:第三版:泗水 與地區新聞版;第四版:華社動態版;第五版:經濟新聞;第六版:醫藥保健;第七版:副刊版;第八版:文娛、體育版。
《千島日報》報紙樣板《千島日報》報紙樣板
此外,“兩岸四地”、“台灣信息”、“國際新聞”,以及廣東老報人每月為《千島日報》編纂《中華文化》、《天南地北》、《家庭彩色版》、《童心》各兩版;中國新聞社也按期為《千島日報》代編“天下華人”、“健康養生”、“中國影片”、“新聞追蹤”、“古今軼事”、“兩岸焦點”、“華文園地” 等,廣東海外交流協會每月為《千島日報》編纂一期“僑鄉廣東”,這些都按期安排在第9至16版欄目內。
《千島日報》銷行印尼全國,以印尼東部 地區為主,並有寄至港、澳、中國大陸等地。服務對象是廣大印尼華人讀者。為目前印尼國內銷行量較多、銷行地區較廣泛、影響面較大的華文報刊之一。香港鳳凰 台楊錦麟先生主持的《有報天天讀》欄目,不時介紹《千島日報》重大新聞標題和主筆莫非、南山仔的“時評”撰文,足見《千島日報》的分量。
2010年2月1日,《千島日報》與時俱進,開設網站,每日更新當日出版的重要信息,方便海內外華文讀者點擊閱讀,進一步擴大了影響。

賑災救難活動

《千島日報》作為傳播文化、宣揚教育的華文媒體,在為促進族群和睦友好團結的工作上不遺餘力。
2002年底印尼西加里曼丹發生特大水災,《千島日報》首先開設賑災“視窗”,發動讀者、各界社會人士熱心捐獻,賑濟災區難民;並派遣兩名資深記者深入災區,親自將賑款交給災民;接著又陪同鳳凰台攝製組深入西加三發市 的“日本溝”,慰問1967年“紅碗”排華事件被集中在此地僅存的30多戶華人難民;
2004年12月26日蘇北亞齊爆發地震海嘯空前災難,《千島日報》 於28日又率先開設賑災“視窗”展開愛心活動。除將部分賑款通過印尼紅十字會轉送災民,並於2005年1月19日由社長張明開親率《千島日報》兩位記者前往蘇北棉蘭,將義款送交“蘇北華社賑災委員會”賑災。
2006年5月27日中爪日惹特區發生5.9級強烈地震及2007年末東爪的嚴重水災後,《千島日 報》都開設賑濟“視窗”,籌集款項,第一時間向災區伸出援助之手,扶濟災民,並資助日惹有關單位修葺當地地震受損校舍。中國汶川大地震時,《千島日報》也 立即開設“視窗”,廣收印尼各族人民以及廣大華人的捐款,善款在“視窗”結束後,已通過中國駐泗水總領館轉交災區有關單位。
2010年,門達威地震海嘯與 日惹默拉比火山爆發,《千島日報》再次擔起媒體的社會責任,與泗水華裔聯誼會聯合開設賑災“視窗”,在短時間內募集了一筆善款,並悉數交由東爪哇企業家慈 善基金會用於賑災工作。上述一系列賑災獻愛心活動為促進族群和諧、穩定社會,以及推動印中兩國友好關係起著積極的作用。

《千島日報》影響人物

已故社長張明開

印度尼西亞《千島日報》社長張明開先生不幸於2011年9月30日晚在廣州因心臟病突發逝世,享年78歲,雖是《千島日報》社長,並且事業有成,又是東爪哇泗水的華社領袖,但他不會驕傲,為人處事相當低調。
張明開張明開
張明開君祖籍廣東開平縣,1934年出生於江門,1938年(4歲)時隨母親南遷到印尼,與在印尼的父親團聚,至今旅居印尼70多年。上個世紀60年代當過教師,曾任東爪哇華文教育協調機構理事,後在印尼經營製冷配件公司,事業有成。為推動華文教育在印尼的發展,服務華人社會,十多年來為《千島日報》的創辦和發展傾注了心血和精力。
張明開君積極傳播中華文化、熱心推動華文教育,對促進族群和睦友好團結等工作上不遺餘力。從印尼發生重大水災、地震、海嘯到中國的汶川大地震,他透過《千島日報》開設賑災“視窗”,發動讀者、各界社會人士熱心捐獻,賑濟災區民眾。
張明開的離世是印尼華文媒體界和僑社的一大損失。《千島日報》表示,將繼承張社長的遺志,化悲痛為力量,把“千島”精神發揚光大,為宏揚中華文化及服務印尼華社繼續努力。

特派記者沈慧爭

近幾年來,《千島日報》高度關注中國發展動向,向印尼華人及時、全面地介紹中國的各方面情況。
沈慧爭沈慧爭
2001年3月中國“兩會”在北京召開,《千島日報》特派駐雅加達記者沈慧爭親臨會場採訪報導,為印尼報業開創先例。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與2009年,中國召開的全球華文媒體會議,千島日報社社長張明開均應邀出席。
2007年9月,《千島日報》社長張明開、特派記者沈慧爭應邀出席中國成都第四屆海外華文媒體論壇,並發表10篇相關報導;
2008年3月,特派記者沈慧爭前往中國北京,採訪兩會,共發表21篇報導;
2008年6月,特派記者 沈慧爭應邀參加“2008年海外華文媒體訪華團”,先後在北京、青島、杭州、上海以及汶川地震災區採訪報導,發表19篇報導;同年7月到9月,特派記者沈慧爭跟蹤報導第29屆北京奧運會,發表43篇相關報導;11月,繼續前往中國江蘇採訪報導“文化之旅”,發表15篇報導。
2009年9月《千島日報》特派記者沈慧爭參加上海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會後參觀訪問浙江杭州及富陽,寫了16篇報導;同年10月到北京,作為貴賓應邀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典在天安門城樓觀禮台觀禮,寫了多篇紀實報導。
2010年5月,《千島日報》應邀特派記者沈慧爭參加上海“世界華僑華人回家看世博”活動,寫了9篇系列報導;過後,應廣州亞運會組委的邀請,由上海轉往廣州參加採訪亞運會籌備情況,也寫了9篇系列報導。
2010年9月,《千島日報》特派記者沈慧爭前往北京應邀出席中國“致公黨”北京市委成立30周年的慶祝活動……這些採訪活動,不僅向讀者詳細介紹了中國建設的成就和城市的新面貌,同時也向中國介紹印尼真實的情況,為印中友好橋樑的建設盡了一份責任和力量。

特派記者溫發俊

另外,《千島日報》也高度關注東協鄰國醫療發展情況,為廣大的印尼華人及時提供第一手信息。在2007年到2009年期間,《千島日報》另一位特派記者溫發俊,多次應邀前往新加坡各醫療單位或學校參觀訪問,並發表數十篇相關報導。

屬下團隊

《千島日報》除了有幾位泗水本地外勤記者外,在印尼本土各地大都有通訊員,及時報導各地發生的大事小事;此外,在中國廣州、香港等地設有記者站,因此,《千島日報》的內容涵蓋了印尼全國及中國、香港各個角落的新聞報導,堪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