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男兒血:中條山保衛戰

十萬男兒血:中條山保衛戰

基本介紹

  • 書名:十萬男兒血:中條山保衛戰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5102365, 9787515102368
  • 作者:李麼傻
  •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 頁數:296頁
  • 開本:16
  • 品牌:西苑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十萬男兒血:中條山保衛戰(1938-1941)》編輯推薦:楊虎城舊部孫蔚如將軍率十七路軍在中條山浴血奮戰,保衛戰持續三年之久,粉碎了日軍企圖固華北抑洛陽窺西安、占領大西北和西南重慶的十三次進攻。
為何最後中條山戰役,中國軍隊失敗了?
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時間最長、地域最廣、最為錯綜複雜的戰役,也是國共兩黨攜手抗擊日軍侵略的戰役;這是日軍爭奪中國軍隊在黃河以北最後一塊根據地的戰役,也是國民黨軍隊向八路軍學習游擊戰術的戰役;這是日軍苦戰三年毫無進展,不得不將中條山稱為“盲腸”的戰役,也是被後人誤解最多詬病最多的戰役。

作者簡介

李麼傻,出生於陝西關中,抗戰老兵後代。著名暗訪記者,暢銷書作家,先後獲得“中國最勇敢作家”、“中國十大記者式作家”、“非虛構作家領軍人物”等稱號。所著《暗訪十年》榮獲“2010年全國十大優秀暢銷書”。
自詡平生只做了兩件事:做暗訪記者;尋找抗戰老兵。十餘年來,自費尋找和採訪過散落民間的抗戰老兵數百名,被譽為“中國最有良知的記者”。
自幼聽聞中條山保衛戰,近幾年來,先後幾十次來往山西中條山,足跡遍及上百座村莊,探訪近百名戰爭親歷者,用最真實的筆觸來還原這場曠日持久的決定著大西北安危的保衛戰。

媒體推薦

著名暗訪記者、暢銷書作家、天涯四大金剛(當年明月、李麼傻、孔二狗、慕容雪村)之李麼傻,獨家解析至今湮沒在歷史迷霧中、持續三年之久的十三次拉鋸血戰。
毛澤東曾說中條山的損失為“上海戰役以來最大損失”,蔣介石則把這場戰役視為“抗戰中最大之恥辱”,為何國共兩黨的領袖都對這場戰役如此地痛心疾首?
而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戰役?
著名作家、前中國作協主席陳忠實和暢銷書作家薩蘇聯袂推薦。
講述中條山戰役的電影《咆哮無聲》(導演:蕭鋒,主演:李宗翰、李立群、劉芸)在後期製作中,已於2012年4月22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了新片發布會,並將於暑假開始全國各大影院上映。

圖書目錄

引子 1
這是中條山保衛戰後發生的一幕幕感人的故事。然而,中條山保衛戰到底是一場怎樣的戰役?十七路軍又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呢?
第一章 陝西軍東征 5
十七路軍,是一支異常神勇的部隊。因為和同一條戰線上抗戰的八路軍聯繫緊密,軍中又有眾多的共產黨員,老百姓稱十七路軍為“七路半”;因為他們依託中條山頑強阻擊日軍,連戰連捷,國民政府稱十七路軍為“中條山的鐵柱子”;因為日軍無法占據中條山,進而渡過黃河,侵占西北,日軍稱十七路軍為“盲腸炎”。
十七路軍,就是西安事變後經過改編的楊虎城的部隊,也是我的家鄉陝西的部隊。
第一節 陝西每縣都有數百人戰死疆場 7
第二節 不拋棄,不放棄 12
第三節 誓師出征,渡河抗日 17
第四節 雪花山之役 22
第五節 彭德懷傳授游擊戰術 28
第六節 孫蔚如揮師東征 33
第二章 永濟保衛戰 41
然而,歷史上陷入如此死地,能夠反敗為勝的,又有幾人?
項羽破釜沉舟,說:“置之死地而後生”,結果成功了;韓信背水結陣,說:“置之死地而後生”,終於勝利了;趙括被秦軍切斷後路,說:“置之死地而後生”,結果全軍覆滅;馬謖獨上高崗,也說:“置之死地而後生”,結果身首異處;張靈甫獨上孟良崮,還是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還是失敗了……陷入死地而能夠生存的,找遍歷史,也僅有項羽和韓信,而失敗的例子舉不勝舉。
第一節 衛立煌到延安 43
第二節 西陽河戰役 49
第三節 激戰堯王台 56
第四節 夜雨中的西姚溫村 62
第五節 血染永濟 68
第六節 挺進中條山 75
第三章 共產黨幫助整軍 83
毛澤東又問,靖國軍都投降了,楊虎城怎么沒有投降?孔從洲說,楊虎城高舉靖國軍的旗幟不倒,主要是受黨的影響,他的部隊里有很多共產黨員,在榆林時就認識魏野疇,他是陝西興平人。
毛澤東說:“喔,陝西出人才,李自成是陝西人,司馬遷是陝西人,魏野疇是陝西黨的創始人之一,他還有著作呢,他對西北軍的影響不小。以後呢?”
第一節 孫蔚如保護地下黨員 85
第二節 以八路軍為榜樣 93
第三節 看看這些二鬼子 101
第四節 武士敏和高桂滋 109
第五節 日酋的懺悔 117
第六節 游擊戰遍地開花 123
第四章 六六血戰 129
6月6日午後,日軍攻破了陌南鎮,雙方展開了巷戰,一七七師的官兵死戰不退,先是一條街道一條街道的拼殺,後是一間房屋一間房屋的爭奪,喊殺聲、爆炸聲、怒罵聲、喘息聲,槍與槍相撞、刀與刀相擊的聲音,瀰漫在陌南鎮的上空。每一條巷道里,每一塊地面上,每一堵圍牆下,每一棵樹木旁,都是死屍,死屍抱在一起,摞在一起,連在一起。鮮血順著街巷向前流淌。雙方的士兵踩著死屍交戰。
第一節 奔襲敵後 131
第二節 看不懂的防禦戰 138
第三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 144
第四節 絕地反擊 151
第五節 三十八軍突圍 158
第六節 飛兵北上 164
第七節 陝西冷娃的復仇之戰 171
第五章 3000壯士跳黃河 179
車國光第一次向外界披露陝西軍跳黃河的歷史,是在1986年5月,他的回憶文章收入了當月印刷的《垣曲文史資料》。在這篇文章中,他明確記載,當年從芮城縣陌南鎮跳入黃河的有1500人,這些士兵都是一七七師的。後來,張恆走訪了平陸縣的茅津渡、太陽渡、沙口、張峪等地,了解到當年獨立四十六旅和獨立四十七旅在這裡跳入黃河的也有1500人。所以,六六血戰的那幾天,陝西軍跳入黃河的總計有3000人。
第一節 黃河魂 181
第二節 最可敬的鄉親 188
第三節 跳黃河有多少人 196
第四節 尋親路漫漫 201
第五節 後死碑 207
第六節 望原之戰 214
第六章 中條山失守 225
中條山戰役,中國軍隊一下子失去了這么多優秀將領,實在讓人痛心。古希臘時期,力學之父阿基米德被一名羅馬士兵砍殺,後世評論說:“這一刀,砍下了一個世紀也難長成的頭顱。”而中條山戰役,也喪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忠誠將士。
第一節 暴風雨前的寧靜 227
第二節 衛立煌走了,何應欽來了 234
第三節 中國軍隊陣地被各個擊破 241
第四節 三位將軍同一天殉國 248
第五節 突圍,突圍 253
第六節 將軍一去,大樹飄零 262
第七節 戰俘的悲慘命運 268
尾聲 273
1941年5月,留在中條山的中國軍隊被日軍戰敗,一部分犧牲,他們至今連姓名也沒有留下;一部分逃過了黃河,盼望著能夠打過黃河以北來;一部分做了戰俘,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
後記 279
參考文獻 281

後記

我出生在陝西關中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老人們說起中條山保衛戰,他們說村里誰去了中條山打仗,再沒有回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誰去了中條山打仗,沒過幾個月就死了,怎么死的,也沒有人知道。
在我還沒有出生以前,我家就從陝西黃河灘搬遷到了這座小山村,搬遷的原因是,下游要修建三門峽水庫,當年一同搬遷的有幾十萬人。父親也說,他出生在黃河灘的那座村莊裡,也有不少人犧牲在中條山戰場。
那時候,我總在想,中條山保衛戰到底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人犧牲?我想查找這方面的資料,可惜一直找不到。
後來,我考上了大學,又參加了工作,一直沒有放棄了解中條山保衛戰的想法。我在地圖上查找到,中條山位於山西境內,和我所在的陝西關中,僅相隔一條黃河,於是,我多次前往中條山,去親眼看了看當年陝西軍阻擊日軍的戰場。在查看戰場的過程中,還走訪了一些當年的抗戰老兵和親歷者。
我在他們的口中了解到,中條山保衛戰,前所未有的慘烈悲壯。
15年前,我參加陝西作家培訓班時,聽到原陝西作協主席陳忠實談起中條山保衛戰。陳忠實那樣有名的大作家,也和我一樣在關注這場保衛戰,讓我感到很親近。十年前,我認識了陝西作家關本滿,他是一個非常慈祥善良,又古道熱腸的老作家。我通過關本滿,認識到了一批研究中條山保衛戰的專家、教授,和倖存的抗戰老兵。
張恆是西北大學教授,這些年來,他前往中條山踏勘採訪幾十次,走訪了幾百人,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不但坐實了“八百男兒跳黃河”的傳說,而且挖掘出這次戰役中,寧死不降,跳入黃河的,多達三千人。
王忙有是渭南教育學院教授,他長期致力於中條山保衛戰的研究,這場保衛戰中的每次小規模戰鬥,每次戰鬥中連排一級的調防,他都了如指掌。王忙有是我在渭南教育學院上學的老師,現在,這所學校已經與渭南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為渭南師範學院。
郭潤宇是陝西省社科院專家,他對當年在中條山中擔任阻擊的另一路陝西軍第十七軍和軍長高桂滋很有研究。這些教授專家的研究成果,對本書的寫作提供了很大幫助。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寫完這本書稿,已經是2011年初冬。窗外寒風呼嘯,落葉蕭索,想起了我採訪過的那些老兵。在這樣寒冷的季節,他們的生活好嗎?于右任老先生曾經寫過一首《天淨沙》,寫的是中條山保衛戰,就以此作為全書結尾:
中條雪壓雲低,黃河浪卷冰澌,血染將軍戰史。北方豪士,手擒多少胡兒!

序言

血薦軒轅,捐軀炎黃
讓我們打開中國地圖,找到重慶的位置。重慶,抗戰時期是陪都,是民國政府所在地。1937年,日軍在占領南京後,蔣介石帶著民國政府遷往重慶。日軍做夢都想進攻並占領重慶,逼迫中國投降。
重慶位於四川盆地,日軍要進攻並占領重慶,有三條路可走:從南面和北面,可以走陸路;從東面,可以走水路。四川盆地西面是巍峨山脈的西藏,處於內陸極地,日軍不會從西面進攻。
先說南面。1942年春,日軍從緬甸仰光登入,占領滇緬公路,向北推進,英軍節節敗退,急向中國求援。中國十萬遠征軍走出國門,與日軍在緬甸廝殺。可是,因為英軍背信棄義、情報有誤、將帥不和等原因,第一次緬甸戰役失敗。中國遠征軍的防線被突破後,日軍順著滇緬公路,越過緬北,直插中國滇西,然後來到怒江上的惠通橋邊。中國守軍慌亂中將惠通橋炸毀,才止住了日軍的步伐。當時,如果日軍控制了惠通橋,就可以從南面直接進入昆明,然後從雲貴高原飛兵直下,可以很快進入四川盆地,重慶難保。
一座窄窄的橋樑被炸毀,橋下洶湧的怒江,擋住了日軍北進的腳步。
再說東面。長江從巴顏喀拉山一路南下,然後向東流經四川盆地。重慶是長江沿線的一座城市,長江流經重慶後,繼續東流,經過宜昌、武漢、九江、南京,注入大海。
1943年,日軍占領了長江中下游的所有城市,然後大軍齊聚宜昌,兵鋒直指重慶。宜昌西面有一座村莊名叫石牌村,十八軍十一師堅守這裡。如果石牌有失,石牌到重慶的長江沿線,無險可守,日軍可以直接叩關攻打重慶。
中日雙方經過連月激戰,日軍步步緊逼,從水陸兩路攻至長江岸邊。關鍵時候,十八軍十一師死死扼守石牌,生生斬斷了日軍一隻伸進重慶的腳爪。然後,中國軍隊展開反攻,將日軍又趕回了武漢。此後,一直到抗戰結束,日軍都沒有再沿著長江進犯重慶。
最後說北面。
北面是日軍經營最早、花費時間最長的一條通道,也是三條線中進入重慶最便捷的一條通道。重慶的北面是陝西,陝西的東面是山西,而日軍早在抗戰之初的1937年,就占領了山西。只需從山西進入陝西,再向南翻越秦嶺山脈,就可以進入四川盆地,攻占重慶。這條線路比長江線路、雲貴線路,要輕捷簡單多少倍啊。
然而,從抗戰之初的1937年,一直到抗戰結束的1945年,整整八年,日軍始終沒有打通這條線路,也一直沒有進入陝西,更沒有進入四川盆地。這是什麼原因?
山西,人稱表里山河。它與西面的陝西,以黃河為界;而黃河的東岸,則有一座山脈,名叫中條山。日軍要進入陝西,必須先占領中條山,然後才能渡過黃河。中條山,扼守黃河三大渡口——蒲津渡、風陵渡和茅津渡。
日軍要進入陝西關中,必須先渡過黃河;要渡過黃河,需要先占領這三大渡口;要占領這三大渡口,必須先占領中條山。所以,中條山,對於陝西,對於西北,對於西南,對於西南的重慶,都顯得異常重要。
日軍倘若占領了陝西關中,向西可以攻占甘肅和寧夏,關中向西,沒有關隘,兵力稀少;向南可以進入四川盆地,進而攻占戰時陪都重慶;而向北,則就是當年八路軍總部所在地的陝北延安。
所以,中條山無論如何也要死守。
1937年下半年,日軍進入山西,國民黨軍隊先後進行了忻口會戰、太原會戰,都慘遭失敗。其中,唯一的亮點,就是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林彪率軍在平型關伏擊日軍輜重部隊,取得大捷。
日軍占領了山西省會太原後,兵鋒南指,進入晉南山區。而晉南境內,就有中條山。
自七七事變後,日軍一路南下,氣焰正熾,兵鋒正盛,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一條名叫中條山的山脈,擋住了他們南下西去的腳步。
一時,中條山前線,全國矚目。
為了阻止日軍向晉南進攻,原楊虎城將軍的西北軍就陸陸續續進入了中條山,進行防守。楊虎城的這支軍隊,被改編為第四集團軍。
日軍集結重兵,向中條山先後發起了13次大型進攻,均被以第四集團軍為主力的防守部隊擊退。日方的記載中,將這些發生在中條山的戰役,稱為“中原會戰”;中方的記載中,將這些戰役稱為“晉南會戰”,或者“中條山保衛戰”。
中條山保衛戰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可是卻少為人知。這些年,當常德保衛戰、衡陽保衛戰、滇西會戰等戰役進入人們視線的時候,同樣慘烈悲壯的中條山保衛戰仍然沉睡在歷史的深處,等待著被喚醒。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條山保衛戰的主力是第四集團軍,而第四集團軍是當年正面戰場的雜牌軍。雜牌軍的戰績,是被當年書寫戰爭進程的人,所忽略的;而當年的媒體,也很少報導。
第四集團軍絕大多數是陝西人。
為了了解這段抗戰歷史,我曾經翻閱了陝西關中很多縣的縣誌。每本縣誌上,都密密麻麻寫滿了抗戰烈士的名字,和他們的出生地,後面的注釋寫著:犧牲于山西中條山。
每一本縣誌上,都記載著幾百名這樣有名有姓的烈士。算一算,整個陝南和關中,有多少個縣?犧牲在中條山中的烈士,會有多少?
很多人聽說過“八百冷娃跳黃河”,這場戰役叫做“六六血戰”。八百冷娃跳黃河,和狼牙山五壯士、八女投江一樣壯烈;六六血戰,比松山戰役、騰衝戰役更為悲壯。事實上,當年跳入黃河的,遠遠不止八百人,而是三千人。這三千人,幾乎全是尚未經過訓練的新兵和學生,他們剛剛來到中條山戰場,連槍枝都還沒有領到。
六六血戰,更是慘烈異常,悲壯無比。在這場戰役中,陝西軍猝遇強敵,四面被圍,形勢極端不利。日軍天上有飛機轟炸,地上有坦克奔突,瘋狂進攻中條山;陝西軍大呼酣斗,死戰不退,眾志成城,絕地反擊,終於將日軍趕出了中條山。這些真實的故事,比好萊塢大片更震撼生猛,更一波三折,更迴腸盪氣。
為什麼陝西軍能夠如此強悍?我採訪過的一位老兵這樣回答:“身後就是我們的家鄉,就是我們的父老妻兒,我們能不拚命?”
人們一直將中條山保衛戰與中條山戰役混為一談。
中條山戰役,是抗戰相持階段,正面戰場上最大的一次潰敗,國民黨軍隊犧牲被俘八萬人,蔣介石稱之為“抗戰中最大之恥辱”。
而中條山保衛戰,發生在中條山戰役之前。以第四集團軍為主力的中國軍隊,堅守中條山將近三年,官兵同心,軍民一體,讓日軍始終無法越過這條長度約為160公里的山脈,讓日軍占領西北和西南的戰略計畫,在這裡止步。
中條山戰役,失敗了;但是中條山保衛戰,我們勝利了。
在中條山戰役前,對地形地理極為熟悉,又13次挫敗了日軍進攻,積累了豐富經驗的陝西軍,因為與八路軍聯繫緊密,被蔣介石調到了中條山以南的河南駐防。陝西軍調走後,蔣介石把中條山的防務交給了大量沒有山地作戰經驗的部隊,面對日軍的進攻,倉促阻擊,所以敗在必然。
日軍占領了中條山後,卻仍然沒有西渡黃河,進入陝西,進而進攻重慶。因為此時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日本大本營的戰略計畫也要發生改變。
這是1941年5月,日軍的戰略計畫已經從西進改為南下。日軍缺少石油和橡膠,如果不能儘快占領南亞和東南亞,龐大的戰爭機器將無法運轉。半年後,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捲入了“二戰”;日軍進攻東南亞,東南亞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也被迫捲入戰爭。堅持獨立抗戰了四年之久的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盟友。
此後,日軍陷入了中國戰場與太平洋戰場的泥沼中,再也無力西進了。
當初,如果沒有以陝西軍為主力的中國軍隊在中條山的頑強堅守,如果日軍進攻中條山的陰謀早早得逞,那么,日軍西進成功,抗戰的歷史,甚至中國的歷史,都要重新改寫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怎么評價中條山保衛戰都不過分。
可惜的是,這段決定了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的戰爭,一直不為人知,一直沉睡在歷史深處。
現在,到了我們喚醒這段歷史的時候了。
李麼傻
2012年5月13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