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十

十月初十是一個農曆日期,指農曆十月第十天。

基本介紹

主要節日,歷史事件,

主要節日

十月初十的節日有十成節豐收節、油糕節、雙喜節等節日。
農曆十月初十,廣西那坡縣的彝族有些村寨定於當天過十成節,彝語稱庫史或庫斯,“庫”即年、“斯”即新,就是新年。也作十月年、小年、慶豐節,漢族有時稱彝族年、彝年。
十月初十油糕節。對於勞作一年的鄉親們來說,秋收之後,改善生活,解解嘴淡;調整節奏,松馳一番,這是辛勞後的享受,收穫後的慶典。如果說過大年是大慶,過十月初十則是初慶。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越南境內的京族人,都在農曆十月初十這天慶祝十成節,稱為節重十節雙十,當天還是醫生節,大家會以新米、餅及綠豆沙拜祖先、供奉田頭公和祖宗,酬謝他們保佑禾苗豐收。然後全家吃新米飯,吃飯時要關上門、不給風吹。還會採藥,散錢給醫生、巫師、靈媒等,祈求保佑全家健康。
十成節也是苗族最重要的節日,稱為罷谷節,又稱祭仰節,名稱由來是他們的主祭神是男性始祖姜央的妻子仰妮。經過一年辛勤勞作後喜獲豐收,人們歡聚一堂祭祀祖先、神靈,載歌載舞。隆重程度有如漢族的新年,因此被漢人稱為苗年。並非所有苗族族群都在農曆十月初十這天開始慶祝,有些是在農曆十月初至十月中旬選其中一個地支日開始過節。
十月初十是雙喜節,雙喜節是壯族傳統節日。時間在農曆十月初十。流行於廣西馬山、上林、忻城等地。值秋收完畢的時節,生產逐漸進入閒暇時;而此日亦是吉利的日子,故人家多於是日結婚。屆時,鄉間的大道上到處都是迎親的隊伍,故稱“雙喜節”。也叫“十情節”。“十情”即豐收的意思,故是日還有慶豐收的活動。各家都用新收穫的大米做成噴香的米飯,還要殺雞、打魚、備酒。歡宴前先敬神祭祖,感謝他們的保佑,受恩思報,並祈求神靈祖先來年還保佑他們獲得豐收。
在中國漢族及大部分少數民族豐收節為農曆十月初十,主要是慶祝一年的豐收,祭祀豐收神“炎帝神農氏”。中國民間認為農曆雙十節是“十全十美”的吉日,在這天結婚登記的人更是認為是“十全十美婚。每年的農曆十月初十豐收節古人常常舉家團圓並慶祝一年的豐收,祭祀嘗百草的農業始祖——神農氏。此時已過立冬節氣,正是老百姓農閒之時,冬收冬種業已結束,冬收產量已經定型,農民們辛苦勞累了大半年,正好過過節喘口氣,吃點好的慶祝一下。

歷史事件

光緒二十年(1894年)十月初十,是慈禧的60歲生日,準備在頤和園大規模的進行慶祝。
2014年12月1日,是農曆十月初十,首次海峽兩岸新人結婚集體頒證儀式特別選在10時10分開始,寓意“十全十美的時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