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門橋

十四門橋

十四門橋工程歷時七載。全長約100多米,寬1.8米。橋墩船形,每墩上架兩條巨大的石板,兩條石板共寬1.5米,厚0.7米,每條石板重量不低於10噸。橋不設欄桿,每個橋墩寬度均超過橋身,墩尖向左右兩端伸出,全橋看去似一條蜈蚣。獨特的十四門橋與周圍美麗的山水風光相互輝映,構築出一片亮麗的景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四門橋
  • 又稱:榕橋
  • 地址:位於閩侯縣上街鎮榕橋村
  • 數據:全長約100多米,寬1.8米
又稱榕橋,位於閩侯縣上街鎮榕橋村,橫跨可溪,宋元豐二年(1079年)動工,至元豐八年歷時七載始成。橋東西走向,系石構平梁橋,全長約100米,橋面寬1.74米。全橋13個船形橋墩,釃水十四道,故稱十四門橋。每個孔道跨度不等,淨跨4~6米。橋面各用兩塊厚約50厘米的石板條平鋪。石板上銘文較多,多已模糊。全橋保存較好,清代山洪曾衝垮一墩,1988年重修加固。1989年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