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行相

部派佛教的修證理論。指觀四諦之境時所產生的十六種行相。又稱十六行、十六行觀、十六行相觀、十六聖行、十六諦、四諦十六行相。謂行者在觀四諦時,內心於四諦各具四種行相以解了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六行相
  • 類別:佛教術語
概述,十六行相之實體,其他相關,四諦十六相行,苦諦四相,集諦四相,滅諦四相,道諦四相,《俱舍論》的解釋,

概述

【十六行相】
(梵s!od!as/a^ka^ra^h!,巴sol!asaha^kara,藏rnam-pa bcu-drug)
(1)苦諦四相︰{1}非常(anitya),觀一切法為因緣所生,念念有生滅,無恆存性,故非常。{2}苦(duh!kha),有逼迫性故苦。{3}空(s/u^nya),假存在故空。{4}非我(an-atmam),無唯一之本體,即無實體性故非我。
(2)集諦四相︰{1}因(hetu),觀一切惑業為生苦果之因故。{2}業(samudaya),招集苦果而令現故。{3}生(prabhava),使苦果相續不絕故。{4}緣(pratyaya),為苦果之助緣故。
(3)滅諦四相︰{1}滅(nirodha),觀滅諦為盡五蘊系縛之真理故。{2}靜(s/a^nta),無煩惱之擾亂故。{3}妙(pran!I^ta),超越三眾而無一切過患故。{4}離(nih!saran!a),脫離諸厄難故。
(4)道諦四相︰{1}道(ma^rga),觀道諦為入滅之道故。{2}如(nya^ya),契於正理故。{3}行(pratipad),行趣涅盤故。{4}出(nair-ya^n!ika),永超生死故。
依《俱舍論》卷二十六所載,對這十六行相的意義,古人曾有各種不同角度的解說。其文雲(大正29·137a)︰
‘非究竟故非常,如荷重擔故苦,內離士夫故空,不自在故非我。牽引義故因,出現義故集,滋產義故生,為依義故緣。不續相續斷故滅,離三有為相故靜,勝義善故妙,極安穩故離。治邪道故道,治不如故如,趣入涅盤宮故行,棄捨一切有故出。’

十六行相之實體

關於十六行相之實體,《俱舍論》卷二十六雲(大正29·137a)︰‘有餘師說︰十六行相名雖十六,實事唯七,謂緣苦諦,名實俱四,緣餘三諦,名四實一。如是說者實亦十六。’
依《俱舍論》卷二十六所載,這十六行相的修習,各具對治作用。其文雲(大正29·137b)︰
‘為治常、樂、我所、我見,故修非常、苦、空、非我行相。為治無因、一因、變因、知先因見,故修因、集、生、緣行相。為治解脫是無見,故修滅行相。為治解脫是苦見,故修靜行相。為治靜慮及等至樂是妙見,故修妙行相。為治解脫是數退墮非永見,故修離行相。為治無道、邪道、余道、退道見,故修道、如、行、出行相。’
[參考資料]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成唯識論》卷九;《解脫道論》卷十一;《坐禪三昧經》卷下;《達磨多羅禪經》卷上、卷下;《正法念處經》卷三十四;《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下;《大毗婆沙論》卷五~卷十一、卷七十九、卷一八八、卷一八九;《阿毗曇毗婆沙論》卷三;《阿毗曇心論》卷二、卷三;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第二編。
大毗婆沙論七十九卷九頁云:有十六行相,緣四聖諦起。謂緣苦諦,有四行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緣集諦有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緣滅諦有四行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緣道諦有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問:十六行相,名有十六;實體有幾?有作是說:名有十六,實體有七。謂緣苦諦四種行相,名有四種實體亦四。緣餘三諦各四行相,名雖有四;實體唯一。問:何故緣苦有四行相,名有四種,實體亦四;緣餘三諦,而不爾耶?答:緣苦行相,是四顛倒近對治故;如四顛倒,名體各四。緣餘三諦所起行相,非四顛倒近對治故;名雖有四;實體唯一。評曰:應作是說:十六行相,名與實體,俱有十六。如名、與體;名施設、體施設,名異相、體異相,名異性、體異性,名差別、體差別,名建立、體建立,名覺了、體覺了,應知亦爾。

其他相關

二解 俱舍論二十六卷九頁云:十六行相,實事有幾?何謂行相?能行所行。頌曰:行相實十六。此體唯是慧。能行、有所緣。所行、諸有法。論曰:有餘師說:十六行相,名雖十六;實事唯七。謂緣苦諦,名實俱四。緣餘三諦,名四實一。如是說者,實亦十六。謂苦聖諦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集聖諦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如種理故因。等現理故集。相續理故生。成辦理故緣。譬如泥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滅聖諦有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道聖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又非究竟故非常。如荷重擔故苦。內離士夫故空。不自在故非我。牽引義故因。出現義故集。滋產義故生。為依義故緣。不續相續斷故滅。離三有為相故靜。勝義善故妙。極安隱故離。治邪道故道。治不如故如。趣入涅盤宮故行。棄捨一切有故出。如是由釋既非一門;故隨所樂,更為別釋。生滅故非常。違聖心故苦。於此無我故空。自非我故非我。因集生緣,如經所釋。謂五取蘊,以欲為根,以欲為集,以欲為類,以欲為生。唯此生聲,應在後說。與論為異。此四體相,差別云何?由隨位別,四欲有異。一、執現總我起總自體欲。二、執當總我起總後有欲。三、執當別我起別後有欲。四、執續生我起續生時欲。或執造業我起造業時欲。第一、於苦是初因故,說名為因。如種子於果。第二、於苦等招集故,說名為集。如芽等於果。第三、於苦為別緣故,說名為緣。如田等於果。謂由田水糞等力故,令果味勢熟德別生。第四、於苦能近生故,說名為生。如華蕊於果。或如契經說:有二五二四愛行為四種欲。執現總我有五種異。一、執我現決定有。二、執我現如是有。三、執我現變異有。四、執我現有。五、執我現無。執當總我,亦有五異。一、執我當決定有。二、執我當如是有。三、執我當變異有。四、執我當有。五、執我當無。執當別我有四種異。一、執我當別有。二、執我當決定別有。三、執我當如是別有。四、執我當變異別有。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一、執我亦當有。二、執我亦當決定有。三、執我亦當如是有。四、執我亦當變異有。流轉斷故滅。眾苦息故靜。如說:苾芻!諸行皆苦。唯有涅盤,最為寂靜。更無上故妙。不退轉故離。如正道故道。如實轉故如。定能趣故行。如說此道能至清淨。余見必無至清淨理。永離有故出。又為治常樂我所我見故,修非常苦空非我行相,為治無因,一因,變因,知先因見故;修因集生緣行相。為治解脫是無見故;修滅行相。為治解脫是苦見故;修靜行相。為治靜慮及等至樂是妙見故;修妙行相。為治解脫是數退墮非永見故;修離行相。為治無道邪道余道退道見故;修道如行出行相。如是行相,以慧為體。

四諦十六相行

苦諦四相

{1}非常,觀一切法為因緣所生,念念有生滅,無恆存性,故非常。
{2}苦,有逼迫性故苦。
{3}空,假存在故空。
{4}非我,無唯一之本體,即無實體性故非我。

集諦四相

{1}因,觀一切惑業為生苦果之因故。
{2}業,招集苦果而令現故。
{3}生,使苦果相續不絕故。
{4}緣,為苦果之助緣故。

滅諦四相

{1}滅,觀滅諦為盡五蘊系縛之真理故。
{2}靜,無煩惱之擾亂故。
{3}妙,超越三眾而無一切過患故。
{4}離,脫離諸厄難故。

道諦四相

{1}道,觀道諦為入滅之道故。
{2}如,契於正理故。
{3}行,行趣涅盤故。
{4}出,永超生死故。

《俱舍論》的解釋

(1)苦諦四相:非究竟故非常,如荷重擔故苦,內離土夫故空,不自在故非我。
(2)集諦四相:牽引義故因,出現義故集,滋產義故生,為依義故緣。
(3)滅諦四相:不續相續斷故滅,離三有為相故靜,勝義善故妙,極安穩故離。
(4)道諦四相:治邪道故道,治不如故如,趣入涅盤宮故行,棄捨一切有故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