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特勝觀

十六特勝觀

緣起,十六特勝觀,之十六步驟,一步:觀息入,二步:觀息出,三步:觀息長短,四步:觀息遍身,五步:除諸身行,六步:受喜,七步:受樂,八步:受諸心行,九步:心作喜,十步:心作攝,十一步:心作解脫,十二步:觀無常,十三步:觀出散,十四步:觀離欲,十五步:觀滅,十六步:觀棄捨,十六種禪觀行說法,

緣起

相傳釋迦牟尼佛開始弘法時,曾教一些弟子修不淨觀以斷貪慾,但一些弟子修不淨觀後產生極端厭世思想,有些人自殺了。為防止再出現這種事件,佛便改教弟子們修十六特勝觀。這種禪定方法,在修持過程中可以使修持者身心領受喜樂,並可令修持者雖入正定而不染著於諸禪的智慧,且次第分明,步步可證,易於堅定信心,直至菩提。這些特點,叫許多法門更為殊勝,故稱特勝觀。
十六特勝觀

十六特勝觀

在佛典中,十六特勝觀僅有十六步之名目,而無具體解釋,經後世修持者的實踐研究,始成一系統完備具體明確的禪定方法。隋朝的著名佛學大師智者在其著作《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中,對十六特勝觀有較詳的論述。
這十六種法門,較適合定根多而慧性少的眾生修習。相傳世尊教導弟子們修習不淨觀,曾有人因為修觀而極端厭世,終告自殺。佛因此告諸比丘,舍不淨觀而修此十六特勝觀。即︰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受喜、受樂、受諸心行、心作喜、心作攝、心作解脫、觀無常、觀出散、觀離欲、觀滅、觀棄捨。
十六特勝觀

之十六步驟

一步:觀息入

從息入觀起,最易入手,開始時仍應結跏趺坐(或單盤、散盤),結定印,外絕萬緣,正身正意,調心調息,第一步只觀入息,不觀出息。觀息從鼻入,至於臍下(功夫深後息入遍至全身),心依於息,念歸於息。出息時,不隨不依,聽之任之。入息粗細輕重澀滑,冷暖,久近之相要細加體察。待修至能觀入息之各種相狀時,即可修第二步。

二步:觀息出

觀息從臍起出於鼻端,一心隨息而不亂,觀息出時,不觀息入,唯細心體察出息粗細輕重澀滑,冷暖,久近之相。
以上二步對呼吸之氣的體察,要注意,知道息粗了,就應把它調細。出入息的粗細,人各有別,有的入息粗,出息細,有的人相反,原則上講,要逢粗則調。輕重相,不是指氣的輕重,是指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入息時覺體輕(這是感覺,實際重量並沒有減輕),出息覺體重。澀滑相,一般是入息滑,出息澀。冷暖相,是有變化的,功夫深了,入息暖,可以暖遍全身。初始,應細心體察自身的出入息的冷暖相,不用追求與別人相同。
觀息數息,都為了達到心依於息的境地,使心不散,就為禪定創造好條件了。從觀息開始,人人可行,但又不可輕視,因為這是三世諸佛必經之途,我輩凡夫,更應堅信此理,恆行此法,必然會有收效的。
一二步之所以分觀,是因為這樣做可以使意念不過重,不易疲勞,能持久,身心處於比較適度的鬆緊狀態。因系入門初步,故宜如此。

三步:觀息長短

這一步是出入息俱觀,需要掌握明白以下狀況。
1.觀心靜與息長短之關係。若心定時,會感覺到入息長,出息短。心定則住於內,息隨心入,所以感覺入息長。心不外馳,所以感覺出息短。
2.觀心粗細與息粗細之關係。如果息長,則心細,息短則心粗,心細息就會細,綿綿之息,從鼻到臍,微緩而顯長相,出亦如此。心粗則息粗,出入均如此。
3.如心已轉靜,情況就變了。息短覺心細,息長覺心粗。這時,入息從鼻至咽喉就知息盡,出息從臍至胸即盡,因為心進入較好之定境,所以感覺到息短。所以,心細則息短,相反,心粗則仍明顯感覺入息從鼻至臍,清晰綿長,出息亦然。
4.短中覺長則定細,長中知短則是粗。
《釋禪波羅密》卷七說:“如息從鼻至胸則盡,此行處雖短,而時若大,久久方至臍,此則行處短,而時節長也。若就此而論,短中覺長則定細,覺長中而短是粗者。如心粗故,息從鼻至臍,道里極長,而時節短,忽然之間,即出至鼻,何以故,心粗氣息行疾(快)故,雖長而短。然此息短,則是心粗也。故云:短中長而細,長中短而粗也。如此長短時節,知無常由心生滅不定故,令息長短,相貌非一。得此定時,覺悟無常,轉更分明,證欲界定,故名亦愛。觀行覺無常,故名亦策。”
欲界定,是初禪之前最低級的定境,修定過程中,由於調整身心,除滅沉掉,心漸虛凝,不復緣慮,名為粗住。粗住時,必有“持身法”生,令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此後,其心泯泯轉細,名為細住。細住以後“於覺心自然明淨,與定相應,定法持心,從淺入深,或經一坐,無分散意,所以說此名欲界定”。欲界定雖然空淨,而猶見身心之相,定心易失,所以它是最初級的定境,但也不應小看欲界定,若依此定,會疾發無漏,以此無漏智斷煩惱而得慧解脫,這是指在欲界定中出現頓悟,當然要根器好的,見地也較精順的人,才會把握此種悟境。

四步:觀息遍身

先解釋一下,未到地定是超過欲界定而未到初禪之間的定境,亦即初禪的近分定,亦稱初禪未到地定,特點是“身心泯然虛豁,失於欲界之身,坐中不見頭首床敷,猶若虛空”(《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上》卷五),到此境界,易發見思真解,相當於《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初證奢摩他。這是很重要的初禪之前的定境,在此定中方可生初禪。
發未到地定時,由於覺身相如虛空如雲影,覺出入息遍全身毛孔,知道息長短相等(息細而勻),息入無積聚,息出無分散,無常生滅,覺得身空假不實,亦知生滅剎那不住,三事和合(根、境、識和合),故有定生。三事既空,則定無所依,知空不空,於定中不執著,即可破根本未到地。
以上已分別說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的定相和修證,還應明白得失。比如欲界定,功夫還淺,定力不夠,難得反而易失,得欲界定時,如果不善用心,草率馬虎,會退失禪定,或得定後向人示定相,說定景,都會生障心退失禪定。此外,還有六種心態易使人失禪定,一希望心;二疑心;三驚怖;四大喜;五重愛;六憂悔。未入定前希望心是障心,入定中則疑、怖、喜、愛四心是障心。出定後則憂悔是障心。如果離六心,易得不失,如有此六心,難得也易失,修定的人是必須明白這一道理的。
還須注意,如果定心過明,見到外境界清晰明了,各種顏色鮮明耀眼,或見日月星辰,宮殿樓閣等;或一日至七日均不出禪定,見一切事,如得神通,以上所述,都不是正定,不可執著,要去掉它拋棄它。另一種情況是過暗,入定時,如同睡眠,無所覺知,能使人生顛倒心,也應及時棄之。

五步:除諸身行

在未到地中,入定漸深,身心虛寂,不見內外,忽覺身心凝然,運運而動,初動時,還覺有身,如雲如影動發,有從上發的,有從下發的,有從腰發的,漸漸遍及全身。一般說來,下發多進,上發多退。這個時候有十種境界出現(典籍稱為十種善法眷屬):一定、二空、三明淨、四喜、五樂、六善心生、七知見明了、八無累解脫、九境界現前、十心調柔軟。經過一段時問(各人根器不同,長的可達一年,短的一日或數日),會有八觸發生,這是宇宙中的極微質與身體之極微質相互作用,相互交換引發的。八觸是:(1)動觸,定中全身起動之象;(2)癢觸,全身發癢;(3)輕觸,身輕如雲如塵,有飛行之感;(4)重觸,自覺身重如石,不能動彈;(5)冷觸,身如冷水;(6)暖觸,身熱如火;(7)澀觸,身如木皮;(8)滑觸,身滑如乳。以上稱為正八觸,還有副八觸:(1)掉(搖動)、(2)猗(輕盈)、(3)冷、(4)熱、(5)浮、(6)沉、(7)堅、(8)軟。共十六觸,總稱禪觸,禪觸發生時,均有十種善法眷屬隨同發生。如在未到地定中,證得禪觸成就,就是初禪生髮之相。
此外,入初禪者還有“外動”發生,室內諸物均動而發出響聲,或不動而發出響聲,有時,室外諸物亦出響聲,聽之任之,不為所驚即可,不可驚惶失措,而退失良機。至於是什麼原因,證得後自然明了。
需要注意的是,初習打坐,有時也會有內觸發生,但那不是因禪而發之觸,禪觸發生必伴有十善法眷屬與之俱動,否則,就不是禪觸。那么,非禪觸之內觸發生是什麼原因呢?一種是病,打坐久了,雖未得定,但身心已得到一定調整,在靜態中,由於體內外細微物質的交換,會激發潛在的疾病,如感覺重澀,是地大病生,輕動觸,是風大生病,熱癢等觸是火大生病,冷滑等觸,是水大生病。這些生理性的反應,又會影響心理,如暖熱癢等會生貪淫慾蓋(障也),重滑沉等會生睡眠蓋,動浮冷等會生掉悔蓋,強澀等會生疑蓋。
現在講除身行。什麼叫除身行?身行,是指欲界身所起種種善惡行,入初禪後,心眼開明,觀察到身內諸物都不淨,則不造善惡業,就叫除身行,除身行,是除去了貪著肉身的心理活動。
初禪還必須具五支,所謂五支,即覺支、觀支、喜支、樂支、一心支。略釋如下:
1.覺支 覺是感覺,覺悟,入初禪時,一是覺到八觸的發生,二是悟到得諸善法功德大異於往昔,三是覺身中諸物虛假不實,故名覺支。
2.觀支 細心分別名為觀,在初禪中,思量分別諸觸與善法俱生時,與欲界中的善法和未到地等法都大有差別。觀十六觸時,相各不同,知粗則離,知善則修。
3.喜支 經細心分別十六觸等相,是微妙珍寶,昔所未逢,深心慶悅,躍踴無量,故名喜支。
4.樂支 歡喜之後,心情安靜而舒適,叫樂支。
喜與樂是兩種狀況,可以說心中踴躍而喜叫喜,心中恬靜而喜叫樂,或者說粗喜叫喜,細喜叫樂。
5.一心支 經久受樂,心息雖然仍有覺觸發生,但心不攀緣,不分散,定於寂靜中,故名一心支。
五支的生髮,可能有先後,也可能同時俱發,五支的生髮是與定同時的。

六步:受喜

初禪中的喜支,是在煩惱(垢)隱沒,覺觀後生起的,由於未用觀行破剖,觀慧照了,所以仍然會生起煩惱,應該用智慧觀到“覺觀”性空一,那么依之而生的喜支亦空,故於喜中不著不染,這樣產生的真實知見,得到真實的法喜,才叫受喜。

七步:受樂

初禪樂支,因無觀慧,易生染著,故不應受,應知樂的空性,于樂中不染,受無為之樂。

八步:受諸心行

初禪時入一心支,心易生染著,此一心不應受。受諸心行,是指明此一心,“虛誑不實,一心非心,即不敢著,即無罪過,即是三昧正受。”這種狀態,是此心寂定不動。“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這一步是把一心支提高到正受三昧的定境。
關於初禪還應多說幾句:
進入初禪,許多境況狀態,都靠自己細心觀察分析把握,要用智慧,要依正見行事。在進程中,五支及定心,前後有粗細深淺之分,一般說來,一動觸發,就漸漸往深層發展,直至九品高位(古代認為修禪有下中上三品,每品又各分為三,共九品),這是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是一動觸謝後,其餘之觸俱發,覺定也漸深。五支生髮,大體也是兩種情況,一種是發一支時,從淺到深,然後再發一支,各自均有深淺之相。二是五支俱發,亦是從淺到深,可見深淺之相。
初禪證得之時,各人的情況並不相同,有具足和不具足之分,若十六觸具發,可稱初禪具足。若發一兩觸,亦稱證得初禪,屬不具足初禪。為什麼不具足也要算證得初禪呢?因為發一觸二觸,也具有十種定法眷屬,五支成就,所以要算證得初禪。
證得初禪後會不會退轉?這是許多修持者關心的問題,回答是會退轉,有四種情況。
(1)退分:得初禪後,由於各種原因,即便退失,有的再修還可得,有的再修也不可得了。一般說來,退失後應迴轉來修加行,仍然可以再修再得的。起決定作用的是身心兩方面的條件,尤其是對禪定的認識——見地,往往會左右禪定的成果。
(2)住分:有的人得初禪後就不再退失了,定心很安穩。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需守護才鞏固得住,一種是任運自如。
(3)進分:有的人得初禪後,即往前進,好的情況可以進到二禪,甚或三禪。一種是不加功力,任運自如即可進得,一種是勤修即可大進。
(4)達分:有的人證得初禪後,於定中即發見思無漏,達到所說的涅盤(圓滿)境界,當然這是指的小乘圓滿境界,有的任運自達,有的修觀乃達。
需要明白的是,進退的情況也是各有不同的。如前所言,禪定面對的是複雜的人體,人體是一個複雜的超巨系統,既有生理狀況的差別,也有心理狀況的差別,因此在定境中的狀況也就千差萬別,真正的明師切不可以一種模式去要求所有的人,也不可以僅以自身的體驗來代替一切,以偏概全是會誤人的。所以,智者大師在指出各種進進退退的狀況後說:“此義眾多,不可具辯。”有的從九品逐次退到一品,直至退盡,有的退至一品又往前進,有的於退中忽發真無漏,斷得一切煩惱障礙,猛進至圓滿境界。進退狀況,與修定者是否善於把握有很大的關係,與平時的心態修養也有密切關係。所以,如果加行不夠,不要輕易發心修定,如果偶然得定而又退失,再修又會出現心理障礙,反而不利。
概括一下,“入此禪有尋、伺、樂、定五種功德,尋,即尋思;伺,較尋思更為深細的思察,介於意識與潛意識的邊緣;喜,指身發八觸而受快樂,其樂超過欲界眾生由種種物質刺激感官所生的快樂,修定者初嘗此樂,得未曾有,心中慶慰歡喜,有如大熱天入清涼池;定,又譯一心,指心念寂定不動。在生理方面,入初禪者,飲食睡眠皆可有可無。在心理方面,能自然恬淡無欲,不起貪慾、瞋恨、憂戚等不良情緒。初禪以上,也都具有這些功德。入初禪者心雖寂定,但還有對諸觸的感受領納和尋伺思察,心不完全寂靜,故名‘有覺有觀三昧”(陳兵先生《佛教氣功百問》56頁)。《楞嚴經》中說:“清靜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九步:心作喜

由於九步和十步是修二禪,所以先介紹一下二禪境界,二禪是棄掉初禪的覺觀而進入的定境,有四支:
(1)內淨支。指心已離覺觀尋伺等垢,更為明淨。初禪得觸樂時,身即明淨,兼令心淨,故名外淨,二禪因離尋伺等垢,心識相應不依外塵,故名內淨。
(2)喜支。與初禪依身觸生喜不同,二禪喜支不從外來,內心清淨,定心與喜俱發,此種喜較初禪之喜層次更高。亦稱二禪為俱喜禪。
(3)樂支。指於喜中受恬淡怡悅之樂,有如從暗室中出,見日月光明,心地豁然明亮,身心輕快。
(4)定支。受樂心息,既不緣定內喜樂,亦不緣外念思想,一心不動,故名定支。
進入二禪以上,心離覺觀,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現在談如何從初禪境界修心作喜,入二禪境界。
首先要先修六行。六行又名六行觀,它的方法是一厭下地之苦、粗、障,二攀上地之勝、妙、離。現在要進二禪,必須明白初禪的局限處在覺觀,覺觀仍然是心在動,影響定心,是動亂之定,因此應視初禪為下苦。對覺觀生厭離之心,在覺觀條件下生的喜樂定,是粗。覺觀障礙了二禪的內淨,故是障。攀上地之勝,是二禪內淨安穩,勝過初禪覺觀動亂之定。攀上地之妙,是二禪所得之內淨喜,是因內淨而發,較初禪之喜支更為美妙。攀上地離,是指若得二禪,心便出離覺觀之障了。
本步之心作喜,即是修六行時,得內淨喜,不生受著,從正觀心,生真法喜。
從初禪到二禪,也有中間禪,在修行中,以三種方便,離一禪之覺觀,一不受不著得離,二訶責得離,三觀析得離。離開初禪,二禪未生時,有中間定法,但此定不牢固,沒有“支”來支持扶助,初禪之默然心轉變為寂心。這時的中間禪是以六行觀為體,若離六行,易生憂悔心。若憂悔現,二禪不會生髮,甚至會連轉寂心也退失,或再發初禪,或連初禪也退失。這箇中間禪要很好把握處理。也有稱此禪為“無覺有觀三昧”。
如在中間禪中,專心修習,經久不退,心豁然開朗,明淨皎潔,定心與喜俱發,如人從暗室中出忽見日月光明,十種善法功德,也與定心俱發。與初禪不同的,是與內淨定俱發,稱為內淨,是與初禪心為覺觀所動相比較而言,初禪心有內垢,二禪心無內垢,故稱內淨。
初禪喜樂,實是離欲而生,二禪喜樂,從內淨定而生,初禪喜樂與身識相應,二禪喜樂與心識相應,這是區別。

十步:心作攝

攝,收攝,二禪生喜覺喜,此喜雖正,仍會引起心動,應觀喜性,知喜性亦空寂,使定心不亂,不隨喜動,故名作攝。

十一步:心作解脫

三禪有遍身之樂,凡夫得之,多生染愛,若執著在樂上,就像被縛住一樣,不能前進,不得解脫。證得遍身樂時,即套用慧去觀析,就會得知此樂亦由因緣生,空無自性,虛誑不實。這樣,心不染著,即得自在,所以這一步叫心作解脫。
由於本步已在修三禪,故應先介紹三禪的有關知識,三禪又名俱樂禪,得三禪時,有舍、念、慧、樂、定五種功德。
(1)舍 指得三禪時舍離二禪中心受喜的紛擾;
(2)念 指得三禪之樂,以正念覺照,守護所得之定,令樂增長;
(3)慧 指能用善巧的方法去調心,離貪著於禪定之樂等過失:
(4)樂 指從內心而發之樂,樂遍全身;
(5)定 受樂心息,一心寂定。
修習三禪,仍需用六行觀,厭二禪,攀三禪,先要明二禪的過失(局限,或不圓滿處)二禪雖然從內淨而發,但大喜則心動,定不牢固,故須捨去大喜,捨去因戀喜而涌動之心,一心念三禪功德。可用不受、訶責、觀心三種辦法遣之。三禪未生時,中間也有定,注意事項亦同二禪中間定,主要是不生憂悔心。
在修習中,一心湛然安靜,這時,樂定未發,心自澄靜,這就是三禪中間定(亦稱未到地定),之後,泯然入定,不依內外,與樂俱發,當樂發時,亦有十功德眷屬同時生髮,但與二禪不同,無動勇之喜。“綿綿之樂,從內心而發,心樂美妙,不可為喻”(《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五)。樂定初生之時,還未樂遍全身,這是因為,樂定尚淺,心尚有輕微的昏沉(沉沒),心雖澄淨,而定解力略為低緩,慧力作用還低,故稱此為一過。其二是樂定微小,心智勇發,心不安穩。其三是樂定之心,與慧力相等,綿綿美妙,多生貪著,令人心為之迷醉。易生執著,難於捨棄,以上共稱三過,這是大障礙,使樂定難於增長。在此境界,要善於調整,有三種方法:1.心若沉沒,應該用念、觀、精進等法來調整。2.心若勇發,當用三昧定法來收攝。3.心若迷醉,當念後樂及諸勝妙法門,使自心醒悟,不貪不著。用以上三法調攝樂定,樂定必然增長,達到樂遍全身。此時,全身毛孔,皆怡然得樂,由於樂法從內出,不依外塵發識,樂滿諸根,身樂既滿,情得通悅,樂與意識相應,因識內滿,故遍身受樂。
這裡回顧一下一禪二禪的喜樂生髮狀況,以加深對三禪樂定的理解。
初禪之樂,樂從外發,外識相應,內樂不滿。
二禪之樂,雖從內發,由喜而生,喜根相應,樂根不相應,樂依於喜,喜尚不遍,樂更不能遍全身。
三禪之樂,樂從內發,以樂為主,內無喜動,以念慧為緣,令樂增長,遍身內外充滿,恬愉快樂,世間第一。三禪之樂可分為初發時之受樂,遍全身時之快樂。
當然,如前所說,得樂之後,要用智慧析,知樂亦為因緣所生,並無實性,心不染著,定心寂然,才是正途。
深淺進退等相,參閱初禪二禪有關論述。總之,要明白,各禪均存在深淺進退等相,均應很好把握。

十二步:觀無常

四禪名不動定,凡夫得此定時,多生常想(即認為它是永恆不變的),心生愛取,所以要用慧觀,知其生滅代謝,三相所遷,仍是不安之相。從不動定中,觀得它的無常。
先介紹四禪的有關知識。
三禪功夫精進,經三、四禪之間的未到地定進入四禪,四禪有四種功德:舍、念清靜、不苦不樂、定。
(1)舍 捨棄三禪中深心之樂的擾動,不生厭悔,以使真定生髮。心不念著,自能舍離,這是四禪的主要特徵。故四禪又稱俱舍禪。
(2)念清淨 心離諸念,明智照了。
(3)不苦不樂 心超越苦樂境界。苦與樂都是心未完全寂定的反應,要入真定,必得離苦離樂。
(4)定 四禪之定,較前三禪更為寂靜,雖對眾緣,心無動念,如明鏡止水。在此種定心中,修學神通等世間法及出世間法均易成就。
四禪的修法,也應先明三禪的過患,三禪階段,勤求得樂,是很辛苦的,得到之後要守護它,怕失去,亦是苦。在這種樂中,樂法覆住了心念,使心念不清淨,既見有如此過患,應在三禪邊地修六行觀,亦用不著、訶責、觀析三法遣去三禪之過患。三禪謝,即有中間禪現前,與觀相應。於中間禪勤修不止,得入未到地定,特點是心無動散。亦稱四禪方便定。在方便定中繼續修習,定心豁然開發,安穩寂然,出入息隨之停息,但此系修行所致,並非人為斷息。這一點十分重要,切記切記。定發之時,與舍俱生,無苦無樂,空明淨寂,十種善法眷屬,亦隨之生髮,但喜樂動轉等均不發生,這種狀態下,心如明鏡,亦如淨水無波,妄念斷絕,正念堅固,猶如虛空,所以叫世間真實定,一點染垢都沒有。住此定中,心不依善也不依惡,無所依倚,無種種色相,而內成就淨色之法。一切色法,自在得現,而於定法無所損減,因為是真色定。就如明鏡,體為淨色,自可得現諸色,如無淨色根本,是不能於虛空中現諸色相的。
證得四禪後,學一切事,隨意成就,神通變化,亦由此出,故稱為根本禪定。

十三步:觀出散

先解釋空無邊處定。在四禪寂定心中,一心觀想廣大虛空,便可入此定境。“入此時,心念明淨,遠離苦樂覺受,唯見虛空無邊,不見有自身及世界,由此脫離了色界身體與物質的束縛,精神有如‘籠破鳥飛’。”(陳兵《佛教氣功百問》58頁)
這裡需要說明,四禪定的修持中,也有觀空。但那是由於心細不見粗色之相,心粗時即可見色,是因尚未用觀色破散色法去斷絕色之束縛,故不能稱前四禪定為空定,而空無邊處定是永斷色相的。
本步修煉觀出散,就是修空處定。出,就是出離色界。散,就是散三種色。出散,就是出離色心,依虛空消散自在,不為色法束縛。凡夫得此定,認為真空安穩,會心生取著。觀出散,即可明初入之虛空處,亦是四陰合和故有,並無自性,不可取著。
修空處定,要明所修境和能修之心。空處定所修之境有二,一是障境,二是相成境。障境有三,需滅三種色障,一種是可見之障礙色,二是不可見障礙色,三是不可見的無障礙色。超越一切色相,即可滅有障礙色相,不念一切相,可以入虛空處,滅不可見無障礙色。破此三色障境,即可入相成之定境了。
明能修之心,有兩點:一、訶贊,想修空處定,應思色法過患,若有色身,即有饑渴病痛,諸多煩惱。色身實是諸苦之本,不可執著於此。一切色皆系縛於心,令心不得自在,徒增煩惱,實繫心之牢獄。此是訶責。贊,讚嘆虛空無色,虛豁安樂,恬然寂靜,無煩惱束縛,此亦修習六行之法。二、觀析,在四禪邊境,應思念此定,依欲界身,具足色法,為什麼沒有見到呢?於是內觀己身,一切毛道孔穴,都現虛疏相,或內外相通,或重重無實,深入觀察,可以看到如篩、如甑、如蜘蛛網,逐步變得細微,最後人都不見了,內身除盡,外色也一樣看不見了。眼見內外色消盡,名叫過色(過色,超越色法)。有障礙之色相、無障礙之色相、可見不可見之色均除盡了,一切色法既滅,一心緣空,念空不捨,色定便離了。但此時空定未發,尚處於中間禪境,要很好把握,無憂無悔,一心念空,勤加精進,一定會證得空處定的。
在中間禪中,念空不捨,其心泯然,任運自住空緣,此是未到地相,於後其心豁然開發,與空相應,其心明淨,不苦不樂,益更增長。於深定中,唯見虛空,無諸色相,雖緣無邊虛空,心無分散,無色束縛,心識澄靜,無礙自在,如鳥在籠,籠破得出。諸色不生,諸相不起,心不憶念,空法持心,此即證得空處定之相。
空處定亦有深淺,大凡初得虛空定,即離三種色,心與十方虛空相應,於後定既重發,心識更為明淨,見空亦更廣,定又增深,如是可直至九品。
進退亦如四禪定,也有退分、住分、進分、達分等。

十四步:觀離欲

“一切愛著外境,皆名為欲。從欲界乃至空處,皆是心外之境,若虛空為外境,識來領受此空,即以空為所欲。今識處定,緣於內識,能離外空欲,故離欲。若凡夫得此定,無慧眼照了,謂言心與識法相應,真實安穩,即生染著。今言離欲者,得此定時,即觀破析,若言以心緣識,心與識相應,得入定者,此實不然。何以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識,皆不與現在心相應故,云何言心與三世識相應?定法持心,名為識定,故知此識定,但有名字,虛誑不實,故名離欲也。”(《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
識無邊處定,於空處定中,滅除虛空無邊的觀念,內觀自心,便能入識處定,入此定時,不見一切,唯見現在的心識念念不住。過去心識已滅,未來心識將起,心識在時間上無限,在空間上廣大無垠,內心明利清靜。
修行方法有二:
(1)訶毀空處,讚嘆識處。
空處定的過患有二,其一是虛空是外法,緣外法入定,定從外生,則不安穩。其二,空處定與虛空相應,虛空無邊,心緣虛空,緣多則散,定亦不穩,而識處是內法,緣內法入定則寂靜安穩,故訶空處而贊識處。
(2)觀破空處,系緣識處。
用八聖種觀,總觀空處定是四陰合和而有,並無實性。別觀空處定,亦得出無可貪樂之結論,易生厭離,這樣就觀破空處定。
所謂八聖種觀,是指觀緣空受、想、行、識和無常、苦、空、無我。前四是事觀,是對治之法,如病,對治受陰,如癰對治想陰,如瘡對治行陰,如刺對治識陰。四無常等是對觀四陰之理相。無常觀識陰,苦觀受陰,空觀想陰,無我觀行陰。
系緣識處,是指通過上述觀析後,已知空定過患,舍離空定,繫念心識,念念不離,一心緣識無異念,空定即謝,識定未生,此即中間定。
在中間定中,一心緣識,心便泯然,任運自住識緣,此為未到地定。其後,心忽然開發,與識相應,心定不動。在定中,不見餘事,唯見現在心識,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識慮廣闊,無量無邊。憶過去已滅之識,無量無邊。未來應起之識,無量無邊,都在定中顯現,與識法相應,識法持心,無分散意。此定安穩,清淨寂靜,心識明利,其境已難於用語言描述。

十五步:觀滅

“此定緣無為法塵,心與無為相應,對無為法塵,發少識故,凡夫得之,謂之心滅,深生愛著,為之所縛,今言觀滅者,得此定時,即此識雖少,亦有四陰和合,無常無我虛妄,譬如糞穢,多少俱臭,不可染著,是名觀滅。”(《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七)
無所有處定亦名不用處定,因為修此定時,不用內外一切境界,在識處定中觀心識亦無所有,一心內淨,空無所依,怡然寂絕,諸想不起,從生理上看,入此定時身中諸脈及心臟跳動都停息了,但此是定相,絕非死相,修定者要明白,以免驚惶失措,而導致出偏。
修此定的方法有二,一為訶贊,二為觀行。
首先明識處定之過患,在識處定中,心緣於識,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心識無量無邊,若心緣無邊,緣多則易使定散壞。其次,空處定時是緣空(外)入定,識處定是緣識(內)入定,不論緣內還是緣外,皆非寂靜,皆非真實,故應訶責,唯有心無所依,才是安穩,所以應贊無所有處定。
觀行,應觀受想行識,如病如瘡,如痛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所緣之識,合和而成,虛妄不實。如是則捨棄識處定,心繫無所有處。無所有處既無所依,緣心識即內靜息,求不用一切心識之法,知無所有法,非空非識,無為法塵,無有分別,靜息其心,念無所有法。這時,識定即謝,入於中間定。
於中間定中,心不憂悔,專精不懈,一心內淨,空無所依,不見諸法,寂然安穩,心無搖動,此為證得無所有處定定相。入此定時,怡然寂絕,諸想不起,故又名無想定。

十六步:觀棄捨

此定名稱不易理解,先解釋一下,因為入此定時已離無所有的想念,故名“非想”,但還有“非有非無”“離有離無”的細微觀念存在,並未離絕一切觀念,故又是“非非想”。
智者大師說:“非想是兩者之對治,從初禪以來,但有偏舍,無有兩舍,故未與棄捨之名。今此非想,既有雙舍有無,故名棄捨,亦以此定,是舍中之極,故最後受名,若凡夫得此定時,謂為涅盤,無有觀慧覺了,不能舍離。今明棄捨者:得此定時,即知四陰、十二入、三界,及十種細心數等和合所成,當知此定,無常、苦、無我、虛妄不實,不應計為涅盤,生安樂想。既知空寂,即不受著,是名觀棄捨。雖求定相,而亦成就此定,爾時即具二種捨棄:一、根本棄捨,二者涅盤棄捨,永棄生死,故云觀並舍。”
本定修行方法:
(1)訶贊 先明無想中之過患,無所有定,如痴如醉,如眠如暗,無明覆被,無所覺了,無可愛樂,故“摩訶衍”云:觀於識處,如瘡如箭,觀無想處,如痴,皆是心病,非真寂靜處。更有妙定,名曰非想,無諸過罪,我當求之。
(2)觀行修習 “行者爾時諦觀,無所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痛,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不實,和合而有,非實有,如是觀已,即便舍離。”心觀於非有非無,心是非有,過去現在未來皆不可得,無有形相,亦無處所。故是非有。為何又說非無?若言是無,何名為無?心是無為,離心是無,若心是無,不名為心,以無覺無緣故,若心非無,更無別無,何以故?無不自無,破有故說無,無有則無無,故言非有非無。如是觀時,不見有無,一心緣中,不念餘事,這就是修習本定之法,如能常念非有非無不捨,則無所有處定便自謝滅,而非想非非想定未發,入中間定。
於中間定中,一心專精,加功不已,其心任運住在緣中,於後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恬然清淨,如涅盤相,是定微妙,三界無過,外道證之,謂是中道實相涅盤,常樂我淨,愛著是法,更不修習。凡夫證此定法,如繩系鳥,繩盡則還,以其不知四和合,而有自性。然其雖無粗煩惱,而亦成就十種細煩惱,以不知故,謂是真實。
在世間定中,此定智定空有均平,是安穩之定,最為尊勝,等智所不能破。
註:
覺支:即覺法。觀支,即觀法,覺支和觀支密切相聯,當覺發時,本對於觸,覺觸中冷暖,即是覺支,當覺時,立即分別,知冷異暖,即是觀支。此處覺觀合用,故名覺觀支。覺和觀如以心念論,粗念為覺,細念為觀。
支,亦支持義,支,支持禪定也。

十六種禪觀行說法

此十六特勝觀,依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七所述,當時佛門中有三種說法,第一及第二是以十六觀分配‘四念處’,如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等五項屬身念處;受喜、受樂、受諸心行等三項屬受念處;心作喜、心作攝、心作解脫等三項屬心念處;觀無常、觀出散、觀離欲、觀滅、觀棄捨等五項屬法念處。第三種是從四禪八定漸次深入的層次來解釋十六觀。智顗贊同後說。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七復雲(大正46·525c)︰‘十六特勝,修之可以得道。此十六特勝,有定有觀,是中具足諸禪,以喜樂等法愛養故,則無自害之過,而有實觀觀察,不著諸禪,所以能發無漏,既進退從容,不隨二邊,亦能得道,故名特勝。’依此可知,修此十六特勝觀之過程中,行者之身心領受喜樂,無導致厭世自殺之弊,並有如實觀察,令修習者雖深入正定而不致染著諸禪,較諸不淨觀、六妙門等皆更殊勝,故稱‘特勝’。
十六種禪觀行法。這十六種法門,較適合定根多而慧性少的眾生修習。相傳世尊教導弟子們修習不淨觀,曾有人因為修觀而極端厭世,終告自殺。佛因此告諸比丘,舍不淨觀而修此十六特勝觀。即︰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受喜、受樂、受諸心行、心作喜、心作攝、心作解脫、觀無常、觀出散、觀離欲、觀滅、觀棄捨。
此十六特勝觀,依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七所述,當時佛門中有三種說法,第一及第二是以十六觀分配‘四念處’,如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等五項屬身念處;受喜、受樂、受諸心行等三項屬受念處;心作喜、心作攝、心作解脫等三項屬心念處;觀無常、觀出散、觀離欲、觀滅、觀棄捨等五項屬法念處。第三種是從四禪八定漸次深入的層次來解釋十六觀。智顗贊同後說。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七復雲(大正46·525c)︰‘十六特勝,修之可以得道。此十六特勝,有定有觀,是中具足諸禪,以喜樂等法愛養故,則無自害之過,而有實觀觀察,不著諸禪,所以能發無漏,既進退從容,不隨二邊,亦能得道,故名特勝。’依此可知,修此十六特勝觀之過程中,行者之身心領受喜樂,無導致厭世自殺之弊,並有如實觀察,令修習者雖深入正定而不致染著諸禪,較諸不淨觀、六妙門等皆更殊勝,故稱‘特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